首页 理论教育 平衡与对比构成形态-平面·色彩构成

平衡与对比构成形态-平面·色彩构成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设计领域,均衡与对比是视觉构成的主要形式。均衡与对比关系由于不受严格的规律和规则限制,完全是一种随“意”构成。均衡与对比的构成形式反映的是人的主观意志,是人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这种“均衡感”和“对比”的程度完全因人而异,自我感觉在均衡与对比构成中占有主导地位。②形态的均衡构成强调形态组合的疏密关系。图4-13形态的虚实对比构成

平衡与对比构成形态-平面·色彩构成

有序和无序、对称与均衡构成了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世界,也为视觉艺术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形式和内涵。在自然界,发展和变化是主流。在设计领域,均衡与对比是视觉构成的主要形式。这也是最丰富、最富于创造力的视觉形式。

均衡与对比的构成是形态之间以某种方式、某种属性进行对比并取得视觉平衡的一种构成形式。均衡与对比关系由于不受严格的规律和规则限制,完全是一种随“意”构成。均衡与对比的构成形式反映的是人的主观意志,是人的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这种“均衡感”和“对比”的程度完全因人而异,自我感觉在均衡与对比构成中占有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这种构成形式更富于个性化,更能体现设计的个性,更有利于构成意图的表达和构成形式的创新。

图4-6 方形排列构成

图4-7 方形排列构成

图4-8 方形排列构成

图4-9 镜像与对称构成

均衡与对比构成中的“均衡”和“对比”都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一种视觉的心理反应。“均”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衡”,差异有多大对比才合适,这些是无法以定量和定性的方式来进行评判的,因此,形态的均衡与对比构成没有,也不需要严格的规则。在构成中“均衡性”和“对比度”只能通过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来加以把握,这就与我们进行构成设计的思维方式、审美意识、知识面、设计目的以及社会经历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

图4-10 形态的均衡与对比构成

同一形态的均衡构成,其目的就是以同一形态的方式来淡化形态本身,有目的地对二维空间的组织、结构进行探讨研究,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形态的疏密、层次、呼应关系上,培养对基础平面进行整体组织、结构的能力以及对构成平面的审美能力和驾驭能力。对设计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能力。(www.xing528.com)

形态的对比构成是对平面构成诸要素的差异性构成,从形态的大小、面积、位置、形状、虚实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在无限丰富的构成形式中寻求和把握审美的“感觉”,丰富自己对构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对比构成注重的是形态之间在形状、面积关系、虚实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组织、结构,使这些差异在对比中既保持各自的特点又在共同的平面中达到有机的统一。

形态的均衡与对比虽然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但在构成关系的把握上仍有一些总体感觉上的要求:

图4-11 均衡与对比构成

①形态的均衡构成是对基础平面的整体进行组织、结构,使平面的总体感觉达到平衡的一种构成方式。这一点与西方绘画的构图,中国绘画的经营位置具有同等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均衡构成不注重形态本身,关注的是整体的组织、结构关系;而绘画注重的是形状自身在构图中的视觉意义。

②形态的均衡构成强调形态组合的疏密关系。在形态组织的疏密关系上,要求疏密一定要形成形态在数量上占有空间的“量”的对比。中国画论对疏密关系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只有在视觉上造成相对的密集与松散的对比或强对比,才能在形态的均衡构成中取得良好的视觉效果

③形态的对比构成强调形态在面积、大小上的对比关系;面积和大小都是构成形态在量上的对比因素,形态之间在面积和大小关系上接近,由于差异的减小对比就减弱,使整体平面趋向于协调和调和,但整个构成会缺少张力,减弱视觉冲击力。若形态之间在面积和大小形成较强对比,对比的双方都会在视觉上获得突出和强调的地位,至于大小形态之间谁能成为主要的视觉重点要视形态的位置、形状、虚实关系而定。例如,若小的形态处在平面的视觉主要位置,同时又处在层次的前端就必然得到强调和突出。

图4-12 形态的大小对比构成

④形态的对比构成注重形态的虚实对比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虚实对比关系也是随处可见。如,天与地,天为虚,地为实;人与景,景为虚,人为实。实的形态在视觉上获得突出和主要的地位。

虚实关系的处理在平面构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虚实的对比构成,使平面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在虚实关系的处理上蕴含了丰富的造型手段和审美情趣。

图4-13 形态的虚实对比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