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唐代吐蕃史及西北民族迁徙影响

唐代吐蕃史及西北民族迁徙影响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唐代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迁徙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历时长久、规模宏大,而且影响极其深远。通过迁徙,各民族新的分布格局形成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随之而生。本文拟就吐蕃、吐谷浑、党项、沙陀、回鹘诸族在北方地区的迁徙加以论列,供读者参考。吐蕃人向东北部的迁徙也是以军事扩张的方式来实现的。吐蕃居民的东北迁徙影响深远。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向东北部扩张,吐谷浑首被其害。

唐代吐蕃史及西北民族迁徙影响

在唐代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迁徙占有突出的地位。它不仅历时长久、规模宏大,而且影响极其深远。通过迁徙,各民族新的分布格局形成了,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随之而生。在唐末及唐亡后的数十年间,参与迁徙的诸族均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先后建立了地方政权。迁徙还影响到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中国的人口流动史上也是十分壮观的一幕。本文拟就吐蕃吐谷浑、党项、沙陀、回鹘诸族在北方地区的迁徙加以论列,供读者参考。

一、 吐蕃人向北部、东北部的迁徙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死后,其子早死,其孙芒松芒赞幼年继位,大权悉归吐蕃贵族噶尔家族掌握,吐蕃向邻部的军事扩张由此展开。吐蕃人的大迁徙便是这种扩张的直接产物。

吐蕃向其北部,也即今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扩张由来已久。但是,把军事势力伸入西域并建立较稳定的统治,却发生在赞普芒松芒赞在位时期。

藏文史书《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记载,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吐蕃大论东赞域宋在吐货尔(dugul)地方向象雄(即羊同)征收军备物品。同年十二月,与唐朝在西域展开争夺。唐朝属部“有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收其余众附于吐蕃”。(1) 进入西域的吐蕃军与当地突厥各族结合起来,气势很大。至咸亨十八年(670年)夏四月,“吐蕃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陷之。(唐)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镇”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调兵东守,一度夺回的西域地区又复丧失。“贞元三年,陷安西、北廷(庭),陇右州县尽矣。”(2) 此后,吐蕃占据西域达百余年之久。

随着吐蕃向北扩张,大批吐蕃人迁居西域地区。据新疆出土的藏文简牍记载,在西域地区活动的吐蕃贵族有没庐氏、属庐氏、蔡邦氏、那囊氏、昆氏、娘若氏、努布氏、韦氏等古老家族(3) ,至于一般的部落组织则为数更多。《新唐书·吐蕃传》称:“虏法,出师必发豪室,皆以奴从”,即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吐蕃人向东北部的迁徙也是以军事扩张的方式来实现的。唐太宗贞观十年以前,吐蕃曾对吐谷浑、党项等部进行过一次掠夺,为唐军所遏止。(4)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重开战衅,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年),灭亡吐谷浑部,把势力伸入今青海境内。

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金城公主下嫁,唐蕃暂归于好。睿宗时,鄯州都督杨矩受吐蕃厚贿,将河西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汤沐地,送给吐蕃。“吐蕃既得九曲,其地肥良,堪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是复叛,始率兵入寇。”(5) 玄宗开元年间,吐蕃屡次入掠临洮、兰、渭诸州及河西地区,甘、瓜二州重被其害。吐蕃人随着军事上的向东推进也相继移居今甘肃南部、西部地区。

乾元之后,吐蕃趁安史之乱,唐军东调之机,长驱直入。“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湮没者数十州。”(6) 此后,吐蕃大军北掠灵州、盐州、麟州,东入关中,甚至一度进据京师长安,吐蕃撤离关中后,仍占据青海、甘肃及四川西北部地区,吐蕃的军队及随之而来的居民在这一带生活百余年之久。

吐蕃的统治瓦解之后,沙州人张义潮起兵收复河陇,吐蕃远徙叠(今甘肃迭布)、宕(甘肃宕昌)以西。但是,吐蕃在今甘肃、青海一带居住与活动的状况却已成定局。唐亡后,在今甘肃东部的仪、渭、泾、原、环、庆、镇戎、秦、灵各州均有吐蕃余众杂居。宋代的河西吐蕃六谷部和河湟吐蕃唃厮啰所部还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割据政权,盛极一时。

吐蕃居民的东北迁徙影响深远。元明时代,居住于凉州、甘州、肃州、永昌、山丹、临洮、巩昌(陇西)、西宁、洮州、河州、岷州一带的藏族即是东迁者的后裔,可以说,吐蕃的东北迁徙奠定了今天甘青藏族形成与分布格局的基础。藏文史书在谈到甘青区域藏族形成史时,大多以吐蕃大军东侵为其上源正是这个道理。(7)

二、 吐谷浑的内迁

吐谷浑原为辽东鲜卑慕容部,“属晋乱,始度陇,止于甘松之南,洮水之西,南极白兰,地数千里”(8)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吐蕃向唐求婚,太宗不许。吐蕃使者诬称吐谷浑从中作梗,松赞干布遂派大军北击吐谷浑,“吐谷浑不能支,遁于青海之上,以避其锋,其国人畜并为吐蕃所掠”。(9) 嗣后,唐蕃和好,吐蕃大军也撤离其境。

松赞干布死后,吐蕃向东北部扩张,吐谷浑首被其害。高宗显庆元年十月,吐蕃大将禄东赞率兵12万击白兰羌,杀白兰千余人,并进攻吐谷浑。龙朔三年,唐遣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等助吐谷浑抵抗,反为吐蕃所败,于是吐谷浑归于吐蕃辖下。吐谷浑王诺曷钵率部众与唐弘化公主一起内迁。

诺曷钵部先至凉州(甘肃武威),唐以凉州都督郑仁泰等率兵驻扎凉、鄯二州以为前御。咸亨三年(672年),诺曷钵部迁至鄯州浩门河之南。不久,因畏吐蕃之强,不安其居,又鄯州地狭,难以发展,遂徙其部于灵州。唐为之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10)

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吐谷浑部分别有七千帐和一千四百帐内附。(11) 唐朝因其所归,处之甘、凉、瓜、沙等州境内,河西走廊的吐谷浑人为之大增。开元三年,吐谷浑大酋慕容道奴等降唐,唐处之“河南”(即河套南部),并封道奴为“左武卫将军兼刺史、云中郡公”。(12)

安史乱前,内迁的吐谷浑基本上居住在今甘肃河西地区及宁夏、陕北一带,即甘、凉、瓜、沙、灵、夏、延等州。安史乱后,吐蕃东侵,河西陇右尽为所据。至德间,吐蕃又陷安乐州,散居上述地区的吐谷浑人又被迫东迁,并集中在以下三个地区:一是盐、庆、夏、银诸州;二是河东道的太原府、路州、岚州、石州及北面的云、朔等州;三是原属朔方节度使管辖的天德与振武等地。(13)

唐末,居于今山西一带的吐谷浑部落首领赫连铎的活动颇为频繁。《新五代史·吐谷浑传》称,“懿宗时,(吐谷浑)首领赫连铎为阴山府都督,与讨庞勋,以功拜大同军节度”,与背唐的沙陀部也屡见兵锋。广明元年(880年),唐朝击败沙陀,封赫连铎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其部将白义诚为“蔚州刺史”。(14)

赫连铎死后,其部始衰,属众散居蔚州(今河北蔚县)界内。此后,吐谷浑人或属相继出现的五代政权管辖,或归党项人统治,活动在天德等地的吐谷浑还成了辽朝的属民,其人数不少,辽朝还为之设有“吐谷浑国王府”。(15)

三、 党项人的内迁

党项人是汉代西羌人的一支。唐初,“其界东至松州(今四川松潘),西接叶护(今新疆境内),南杂舂桑、迷桑等羌,北连吐谷浑,处山谷间,亘三千里”(16)

唐代党项人较大的内迁有三次:唐太宗贞观三年至六年(629—632年),唐高宗乾封二年至则天天授三年(667—692年)及安史之乱(755—763年)时期。

贞观初年,党项人的内迁是由唐朝的诏谕及吐蕃之压力而引起的。贞观三年,南会州都督郑元遣使诏谕,其酋长细封步赖举部内附,太宗降玺书慰抚之。“步赖因来朝,宴赐甚厚,列其地为轨州,拜步赖为刺史……其后,诸姓酋民相次率部落皆来属,请同编户,太宗厚加抚慰,列其地为崌、奉、岩、远四州,各拜其首领为刺史。”(17) 贞观五年,“太仆寺丞李世南开党项之地十六州、四十七县”(18) 。到贞观六年,“党项羌前后内属者三十万口”(19) 。唐朝均因其部落列地置州府以处其众。

乾封二年至天授三年的迁徙,也即党项的第二次内迁,其直接原因是吐蕃王朝的崛起及其向东北部的扩张。《新唐书·地理志》七下“党项州五十一”条记:“乾封二年,以吐蕃入寇,废都、流、厥、调、凑、般、匐、器、迩、锽、率、差等十二州。”永徽前后,吐蕃尽据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巂等州。(20) 原居于河西陇右及今四川西北并归唐松州都督府管辖的党项人,纷纷内迁至陇右东部、北部及灵、夏、银、胜等州境内,以避吐蕃之逼。“其在西北者,天授三年内附,凡二十万口,分其地置朝、吴、浮、归等十州,仍散居灵、夏。”(21) 党项人内迁今甘肃东部、北部及陕西北部、宁夏一带地区,为其日后的民族振兴打下基础。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征发大批河陇丁壮东守潼关,吐蕃大军趁势东进,党项各部又掀起一次迁徙浪潮。这一次迁徙有一个新的特点,即它又伴随着对唐朝的寇抄活动,党项部落甚至与吐蕃相结合,共同进攻唐朝。为此,唐朝对内迁党项除了采取保护措施,使其免遭吐蕃杀掠之外,也采取了一些防备措施。永泰元年,“(郭)子仪以党项、吐谷浑部落散处盐(今陕西定边)、庆(今甘肃庆阳)等州,其地与吐蕃滨近,易相协,即表徙静边州都督、夏州乐容等六府党项于银州之北,夏州之东,宁朔州吐谷浑往夏西,以离沮之”(22) 。内迁党项便逐渐集中到灵、庆、夏、银、绥,延、胜等州,而留居陇右者,遂为吐蕃所统治。

占据夏、绥、银、宥等州的党项拓跋部(平夏部)是诸部之核心。天宝末年,平夏部助唐平叛有功,被授以容州刺史天柱军使。咸通末,党项首领拓跋思恭称宥州刺史,又助唐镇压黄巢起义,受封为权知夏、绥节度使。次年,获定难军之号。从此,以拓跋部为首的党项人割据政权出现了。党项余部则因其迁徙足迹所至,或臣属于唐朝,或臣服于契丹,或隶归于吐蕃。

四、 吐蕃、吐谷浑及党项人内迁之特点与影响

青藏高原地区吐蕃、吐谷浑及党项人向东北部、北部的迁徙,形成了唐代民族大迁徙的一股洪流。这一迁徙活动开始于隋末唐初,其内因是诸部社会发展的需要,外因是吐蕃之压迫、扩张与唐朝的招谕。吐蕃与吐谷浑、党项之内迁含义不同,严格地说,前者是内侵,但其后果却造成了大批吐蕃迁入内地。

内迁有一些特点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是:(1) 迁徙的时间长。若从唐太宗贞观初年算起,到唐代宗永泰年间大规模迁徙结束为止,其间竟有近一个半世纪之久。(2) 迁徙地域辽阔。吐蕃、吐谷浑、党项从今西藏青海等地迁至甘肃东部、陕北及宁夏、山西、内蒙古等地,足迹遍及数百万平方公里。(3) 对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吐谷浑、党项的内迁与归附,使唐朝的西部疆域扩大了。但是,二部由内迁变为内迁与内寇相结合,又加深了唐王朝的社会矛盾。吐蕃的内迁更直接是内侵,破坏了唐朝的西部经营措施。安史乱后,诸部的内迁使唐朝穷于应付。而吐蕃与唐朝的战争竟与安史之乱一起,拉开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序幕。(4) 迁徙对唐代北方民族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迁徙,一部分吐蕃、吐谷浑及党项人离开青藏高原,进入我国北方地区,成为北方民族的成员,并与汉族及其他各族相互杂居。此后,在甘肃南部,河西之甘、凉等州及青海地区又聚居着吐蕃人;宁夏、陕北等地聚居着党项人,山西的北部聚居有吐谷浑人等。他们与当地人一起,为开发和建设我国北方地区做出了贡献。(5) 民族迁徙为各族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前景。迁入内地的吐蕃、吐谷浑及党项人逐渐放弃了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过上定居的农业生活,并直接与中原王朝建立密切联系,为其吸收中原先进技术,发展本民族经济与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党项人和吐蕃人还建立了自己的割据政权。(6) 内迁促成了唐代的民族大融合。内迁甘、青等地的吐蕃人,是今天甘青藏族的主要来源之一。而迁居今宁夏、甘肃和陕北一带的党项人又与其他羌族部落、汉族等融合而为西夏民族。迁至陕北、山西等地的吐谷浑先后融合到汉族或其他民族之中,民族迁徙即意味着民族新的发展与融合。吐蕃、吐谷浑及党项人内迁即是如此。

五、 沙陀人之东迁及影响

沙陀是活动在我国新疆及中亚地区的西突厥的一支。其先为处月部,后因居住在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而北庭以北、以东多沙碛,后遂改称沙陀。(23) 沙陀人的东迁,构成了唐代北方民族大迁徙的另一条支流。

沙陀部自出现史册后,长期居住在北庭一带,即金娑山之阳、蒲类之东。唐德宗贞元初年,吐蕃北攻北庭,与回鹘等部展开激烈争夺。五年十二月,葛逻禄与白服突厥为向导,引吐蕃攻北庭,沙陀首领朱邪尽忠也以部众附于吐蕃。(24) 此后不久,回鹘又收复北庭。吐蕃遂迁沙陀部七千帐于甘州(即今甘肃张掖一带)居住。以朱邪尽忠为军大论,“吐蕃寇边,常以沙陀为前锋”。这是沙陀部的第一次大迁徙。

在甘州活动十余年后,回鹘在河西地区击败吐蕃并夺取凉州。吐蕃恐甘州沙陀部与凉州回鹘重新结合,危及其在河陇的统治,遂欲徙之河外。沙陀部甚为恐惧。朱邪尽忠与其子朱邪执宜相谋归唐。唐宪宗元和三年,尽忠率部三万余落,沿乌德鞬山而东。(25) 吐蕃追之,且行且战。沙陀部沿洮水抵达石门,即今甘肃临夏一带,惨遭失败,朱邪尽忠也在激战中死亡。朱邪执宜率残部士卒二千、骑士七百北投灵州(今宁夏灵武)。唐灵盐节度使范希朝处其部于盐州(今陕西定边),置阴山府,为其市牛羊,广畜牧,休而养之。“其童耄自风翔、兴元、太原道回者,皆还其部。”同年七月,尽忠弟葛勒阿波也率残部七百至振武降,受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兼阴山府都督。(26)

沙陀此次东迁是在吐蕃大军追击下进行的,死伤惨重。在今甘肃临夏大败后,沙陀部大体沿三个方向迁徙:一是北迁灵、盐二州的,以朱邪尽忠为首,是沙陀部的核心;一是向东南迁至兴元,即今陕西汉中市以西地区;另一支是东迁至凤翔(今陕西凤翔)一带。还有一支向东北迁徙,抵达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地区,即尽忠弟葛勒阿波所部。前几支后来相继辗转至盐州一带,而迁至太原的一支,则北归振武军(治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

元和四年七月,范希朝调任河东节度使,沙陀举部从之,由今陕北、宁夏一带迁至河东地区。范希朝选沙陀劲骑1200人号“沙陀军”,置军使,处之于定襄川(今山西定襄)。朱邪执宜率部退保神武川之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部),更号阴山北沙陀。这样,沙陀部基本上迁至今山西北部地区。

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柳公绰镇河东,在云州(今山西云中)和朔州(今山西朔县)治废府十一,选沙陀部3000人戍守北边,号代北行营,授执宜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此后沙陀部以河东北部为基地,助唐守边平叛,并逐渐发展起来。

沙陀部的内迁在唐代北方民族历史上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第一,内迁使面临危亡的沙陀部恢复转机,摆脱了吐蕃的统治。巨大的损失换得良好的生存环境。第二,内迁中原,定居河东为吸收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提供可能,从而推动了沙陀部社会组织的进步。第三,沙陀军的英勇善战,不仅使其在混战的唐末得以安存,而且由于助唐镇压农民反抗及平定节镇叛乱而得以壮大。沙陀部在河东定居,对唐朝稳定河东局势,抵御回鹘南下起到一定作用,由此也使强大的沙陀部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第四,唐亡后,在中原地区迭相出现的五代政权中,其中后唐、后晋、后汉三个均系沙陀人所建。这一点已足以证明内迁对沙陀部的影响及内迁沙陀人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六、 回鹘人西迁及其历史意义

回鹘人西迁,是回鹘族历史上的转折性事件,在唐代北方民族的迁徙史上,其意义也不容忽视。

回鹘原居嗢昆水(今鄂尔浑河)及仙萼河(今色楞格河上游)一带,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以西及杭爱山东部地区。唐文宗开成初,萨特可汗诛杀谋反的柴革与安允谷二相。四年,回鹘相掘罗勿作难,引沙陀朱邪赤心部共攻可汗,萨特勒自杀,国人立馺特勒为可汗。其时,内乱与天灾相加,“方岁饥,遂疫,又大雪,羊、马多死,未及命”(27) 。次年,部落渠长句录莫贺恨掘罗勿,遂与黠戛斯合骑兵10万攻回鹘城,杀可汗,诛掘罗勿,焚其牙帐,诸部溃散。回鹘各部在其首领引导下纷纷逃散,考之史籍,主要有以下几支:

1. 南归唐朝的回鹘没斯等部

回鹘政权为黠戛斯覆灭后,可汗牙部十三姓奉乌介特勒为可汗,南保错子山。此时,黠戛斯已击败回鹘并劫得唐太和公主,遂遣其使者达干送公主南归唐朝。途中,达干为乌介所杀,乌介又劫唐公主南渡沙漠,进攻天德城(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北五加河东岸)。唐振武节度使刘沔遣兵拒之。后又采取安抚措施,赈济回鹘部。回鹘相赤心与王子嗢没斯、特勒那颉啜等率部来归,依附唐朝。

会昌元年,回鹘奉唐公主至漠南,入掠云、朔二州。然后,北转天德、振武间,抢夺牲畜。唐朝遣兵合击,回鹘部再分裂。嗢没斯与唐天德军戍将田牟联合,诱杀赤心。那颉啜收赤心众七千帐东走振武、大同,并欲与室韦及黑沙部南图幽州,为唐幽州节度使张仲武所破,“全收七千帐,杀戮收擒老小近九万人”。那颉啜也为乌介所杀。特勒庞俱遮、阿敦宁等凡四部及将军曹磨你众三万人,投降张仲武。

嗢没斯率三部及特勒大酋二千骑诣振武(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唐朝封其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怀化郡王,以天德为归义军,拜其为归义军使,其部下各有差。“嗢没斯请留族太原,率昆弟为天子捍边,帝命刘沔为列舍云、朔间处其家。”(28) 从此,一部分回鹘人也定居在今山西北部及陕北、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地区。后,回鹘据滹沱河(在今山西代县与定襄间)反抗,为刘沔镇压。此部分回鹘人又散居今山西北部各地,与汉族及其他各族杂处。

2. 乌介可汗所部回鹘的迁徙

在南归唐朝的回鹘十三姓中,因意见相左而分裂为二部:一支以王子嗢没斯为代表,一支以乌介可汗为代表。特勒那颉啜与室韦、黑沙部攻唐幽州失败后,乌介杀那颉啜,拥部自有,号称10万,驻扎在大同北闾门山。嗢没斯所部则归附唐朝,列为属民。

乌介可汗之投唐,原不过是权宜之策。及局势稍好转后,便萌生背唐自立之心。乌介求归天德军之愿望未能满足时,遂进掠大同川,北攻云州,屡与唐军交战。大中元年乌介部众在战败后,降唐者甚多。乌介势孤,收其余部3000人,往依黑车子(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一带)。唐将弘顺厚贿黑车子人谋杀乌介。部众又推其弟遏捻特勒为可汗。遏捻率部依附奚部(在今辽宁朝阳市西)大首领硕舍朗。及奚部为唐朝所破,回鹘残部转依室韦,分属室韦七部。后,室韦为黠戛斯大军所击,回鹘部又随黠戛斯还居沙漠以北,“遗帐伏山林间,狙盗诸蕃自给”。有的则西归甘州回鹘。

3. 西迁北庭的回鹘

回鹘在北庭的活动由来已久。早在高宗永徽年间,回鹘即参预了唐朝平定贺鲁之乱的战斗。玄宗开元中,回鹘攻杀凉州都督王君,断安西入长安之大道,为唐将郭知运击败,退保乌德鞬山(今杭爱山)。不久又西入北庭,与拔悉蜜等驱逐葛逻禄部,据有北庭。

天宝三年,回鹘击败拔悉蜜部,其首领称骨咄禄毗伽阙可汗,唐封之为怀仁可汗。此后,回鹘与吐蕃在北庭地区屡次争锋。咸通七年(866年)北庭回鹘仆固俊击取西州,收诸部,赶走吐蕃在西域的势力。

4. 西迁葱岭以西的回鹘(www.xing528.com)

据《旧唐书·回鹘传》记载,“有回鹘相驭职者,拥外甥庞特勤及男鹿并遏粉等兄弟五人、一十五部西奔葛逻禄”。这是西迁回鹘的基本力量。他们离开蒙古草原后西迁,经过伊犁河谷和七河地区,南抵伊塞克湖。《世界境域志》称,伊塞克湖(Ay⁃skuk)“位于炽俟与九姓古斯之间”。“在伊塞克湖附近,九姓古斯的边界上另有一条山脉,延伸到突骑施和葛逻禄之交界处”。九姓古斯人,即是迁至中亚葛逻禄与突骑施人居地的回鹘人。

西迁的回鹘部落,还有从七河地、伊塞克湖地区继续南迁,抵达今新疆南部喀什噶尔与和田一带的。(29)

活动在葱岭一带的回鹘人与中亚的葛逻禄、样磨、炽俟、突骑施以及吐蕃等族居地相连。译书还记葛逻禄时称“其东为吐蕃的领地及样磨与九姓古斯人边界;南为样磨领地及河中地区;西为古斯人边界;北为突骑施人、炽俟人和九姓古斯人之边界”。

进入葱岭一带的回鹘人即开始与先前迁居此地的葛逻禄等部相互争夺又相互融合,最后以西迁回鹘为主形成了喀拉汗王朝。据学者研究:“喀喇汗王朝起源于回鹘,即王朝的汗族是回鹘人。确切些说,喀拉汗王朝就是840年西奔葛逻禄的回鹘王朝的汗族成员之一庞特勒建立,并由其后裔继承了王朝的汗位。”(30) 因此,西迁葱岭的回鹘在中国历史,乃至中亚历史上的重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5. 西迁西州的回鹘

迁至西州的回鹘,人数不多。据新旧《唐书·回鹘传》载,这是迁往葱岭的回鹘部之残余。但是,北庭地区自唐高宗以来,一直有回鹘人活动,南越天山者为数不少。回鹘毗伽可汗碑及《世界境域志》都记载了回鹘人在天山南部之焉耆、库尔勒、库车等地与吐蕃人对立的情况。

公元840年,部分回鹘人移居高昌后,更加强了其在这一带的力量,回鹘与吐蕃在这一地区的争夺更激烈了。至唐末,终于战胜吐蕃并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

6. 西迁甘州的回鹘

回鹘西迁至甘、凉等州,早在武则天当政时已经开始。唐德宗贞元年间,河西的回鹘人还击败吐蕃,夺取凉州(31) ,知其势力不小。但较大的迁徙却是840年。由于甘、凉、沙等州地与回鹘故地接近,散居漠北的回鹘纷纷来归,所以,以甘州为核心的河西回鹘之势力日益壮大。他们拥有部众,自称可汗。唐宣宗大中年间,甘州回鹘遣人至长安朝贡,宣宗封其为嗢禄登里逻汩没蜜施合俱录毗伽怀建可汗。(32) 五代、宋时期,甘州回鹘一直很活跃。

回鹘人的迁徙,在唐代历史上产生一系列影响:(一) 回鹘迁徙,尤其是西迁,结束了它在蒙古草原地区活动的历史,为契丹、蒙古等族兴起于这一地区提供了外在条件。(二) 回鹘的西迁,是其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它使回鹘人摆脱灾难,转危为安并走向发展。西迁的回鹘人相继在西域与河西走廊地区建立了三个地方政权。(三) 回鹘的西迁,在今天维吾尔族形成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维吾尔族能聚居并活动在今新疆地区,主要取决于唐代的大迁徙。(四) 西迁改变了蒙古草原及西北地区的民族关系网,并对文化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

七、 最后的结论

(一) 唐代北方民族的大迁徙,自唐朝建立时起到唐朝灭亡为止,一直未停息,影响了整个唐代的政治、经济、军事与文化活动。

(二) 迁徙的方向从西南到东北,从西到东,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纵横交错,涉及地域广阔,彻底改变了北方民族的分布格局。

(三) 吐蕃、吐谷浑、党项、沙陀、回鹘等族,或者一部分,或者大部分,甚至举部迁徙,流动总人口数以百万计。

(四) 除吐蕃而外,其余诸族的迁徙均是在外部压力下进行的。吐谷浑、党项、沙陀因于吐蕃的攻掠与吞并,而回鹘西迁的直接原因则是黠戛斯的进攻。内迁中原是诸族迁徙的基本趋势,反映了汉族文明的吸引与内聚力。

(五) 迁徙开辟了诸族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他们程度不同地摆脱了落后状况,为此后建立割据政权打下基础。可以说,后代的河西六谷部、河湟青唐政权、夏州及西夏政权,五代的唐、晋、汉三代,中亚的喀拉汗王朝,西州的高昌政权、甘州回鹘政权等,均与唐代北方民族大迁徙密切相关。

(六) 迁徙为各民族的互相融合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今天新疆的维吾尔族、甘青藏族等的形成,均是唐代北方民族大迁徙的直接产物。

原载《西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1) ②《资治通鉴》卷二〇一。

(2) 新、旧《唐书·地理志》“陇右道”。

(3) 王尧、陈践编:《吐蕃简牍综录》,文物出版社,1986年。

(4) 新、旧《唐书·吐蕃传》。《册府元龟》卷九七八《外臣部·和亲一》。

(5) 《旧唐书·吐蕃传》。

(6) 《旧唐书·吐蕃传》。

(7) 嘉木样协巴·久美旺布著,杨士宏译,达瓦洛校订:《卓尼政教史》,西北民族学院研究所印。

(8) 《旧唐书》卷一九八《吐谷浑传》。

(9) 《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传》上。

(10) 《册府元龟》卷一〇〇〇《外臣部·亡灭》。

(11) 《新唐书》卷一一〇《论弓仁传》。《资治通鉴》卷二〇六。

(12) 《册府元龟》卷九六四《外臣部封册二》。

(13) 周伟洲:《吐谷浑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70—171页。

(14) 《旧唐书·僖宗记》。《新五代史·吐谷浑传》。

(15) 《辽史》卷四六《百官志》三。

(16) 《旧唐书·党项传》。

(17) 《旧唐书·党项传》。

(18) 《新唐书·地理志》七下。

(19) 《旧唐书》卷三《太宗纪》下。

(20) 《资治通鉴》卷二〇二“唐永隆元年”。

(21) 《旧唐书·党项传》。

(22) 《新唐书·党项传》。

(23) ③《新唐书·沙陀传》。新旧《五代史·唐书》。

(24) 《资治通鉴》卷二三三。

(25) 《新唐书·沙陀传》;参见张云:《沙陀人早期历史初探》,《西北历史研究》1989年号,西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

(26) 《新唐书·沙陀传》。新旧《五代史·唐书》。

(27) 新、旧《唐书·回鹘传》。

(28) ②新、旧《唐书·回鹘传》。

(29) 《世界境域志》对此有所记载,见佚名著,王治来译注:《世界境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9—21页、第65页。

(30) 魏良弢:《喀喇汗王朝史稿》,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2页。

(31) 《新唐书·沙陀传》。

(32) 《新唐书·回鹘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