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历初年到明朝灭亡这段时间,大江南北暴发了规模巨大的瘟疫,北方地区尤甚。瘟疫种类多样,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造成了上千万人的死亡,严重削弱了明朝的统治根基,是明朝瓦解、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与这一时期在欧洲蔓延的黑死病形成东西呼应之势,是“十七世纪危机”的重要特征之一。
所谓“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晚明瘟疫暴发的直接原因是旱灾的频发。如万历十五年(1587)五月,“京师亢旸,疫气盛行”[1]。万历四十五年(1617)六月,阁臣方从哲言:“日者天时亢旱,雨泽稀微,赤日流金,土焦泉涸,都城内外,疠疫盛行。”[2]
明中后期,尤其是晚明,旱灾呈现密集性暴发的特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此时属于小冰河时期。太阳光照使地球保持了温暖,但太阳本身也在不断产生物理变化,对于人类而言,最能直接观察到的太阳变化,便是太阳黑子活动。所谓太阳黑子,是指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旋涡,由于这一旋涡温度相比太阳表面温度较低,因此远看上去,好像太阳呈现出一些黑暗斑点。太阳活动比较强的时候,太阳黑子就比较明显;反之,太阳活动比较弱的时候,太阳黑子就不明显。太阳活动的强弱,直接影响地球的气温升降,因此太阳黑子活动的情况,便可以作为全球气候寒暖的直接表征。(www.xing528.com)
元明时期,太阳黑子并不明显,全球气候变冷,处于气候学的小冰河期。气候变冷的直接后果,便是降雨量减少。降雨量减少对于湿润的中国南方地区而言,影响并不明显,但对于降雨本就较少的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400毫米等降雨线附近敏感的地区而言,会形成直接冲击,引起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直接促成旱灾的发生。
明中后期北方旱灾的发生,还与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随着人口的增长,大量民众为生存开始开垦草地、砍伐森林,开辟出更多可进行农业种植的土地,农垦规模的扩大加剧了地表水的蒸发。不仅如此,明后期皇家和各种政治势力,开始大兴土木,开展工程建设,对木材产生了巨大需求,这同样严重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这些活动无疑都恶化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地表水的储存,诱发了旱灾的发生。明代山西有“十年九旱”之说,成化时期便出现由于发生旱灾而导致瘟疫流行的现象。[3]万历时期,瘟疫大多是在旱灾发生之后开始大规模暴发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