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搬离慈宁宫之后,命宦官冯保负责照顾神宗的饮食起居,每当神宗做出不合规范的举动时,冯保便将之汇报给李太后和张居正。张居正作为帝师,按照儒家规范对神宗严格要求。李太后知道神宗对张居正心存畏惧,经常告诫神宗应注意行为,否则“使张先生闻,奈何!”
张居正对神宗的严厉约束,引起了神宗的逆反心理。“帝甚惮居正,及帝渐长,心厌之。”[11]神宗派遣司礼监太监张诚,私下侦查张居正和冯保。张居正死后,神宗已经收回权力,张诚密告神宗,说张居正与冯保内外交结,获取了巨额金银。神宗于是没收了冯保的财产,并将他发至南京。看到政治风向有所变化,开始有官员弹劾张居正,神宗命令张诚查抄张居正家产。张诚将张居正的子女锁到一个空房间之中,多日之后再打开,已经有十多人饿死了。[12]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由于不堪拷打,诬服自尽。在官僚集团的建议之下,神宗下令剥夺张居正一切官职,但并未接受剖棺戮尸的建议。
为万历朝政做出巨大贡献的张居正,最终落至如此下场。而终万历一朝,也未有官员为他鸣冤叫屈。之所以如此,不仅是由于官员慑服于神宗的意志,而且也源于官僚集团在张居正当政之时,受到了他所主张的威权政治的压制,心中都对张居正有所怨恨。即使内阁中人,在万历初年也形同张居正的僚属,多有被排挤出京者,对他同样有所不满。张居正的结局,其实也是历史上改革家的普遍归宿。由于改革是动人利益的事情,改革者主政之时虽然十分风光,但丧失权力之后,难免遭受围攻。(www.xing528.com)
伴随张居正遭到清算,他的新政措施大多被废除。但即使如此,“张居正改革”仍然为万历朝廷积累了充足的财富,为万历政权解决此后遭遇的边疆危机,奠定了经济基础。
张居正死后,神宗掌控了朝廷政局,最初颇勤政有为。但万历十四年(1586)发端的“争国本”事件,将神宗推向了文官集团的对立面,长期的政治纷争消磨了神宗的政治热情,使他逐渐懒于理会朝政,形成多年不上朝的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