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推动全球经济的早期一体化发动机

明朝:推动全球经济的早期一体化发动机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明朝民众的积极拼搏中,明代中国处于全球经济早期一体化的核心位置,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明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反映出在古代世界决定历史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军事和政治,而非经济和科技。明代中国虽身处全球经济早期一体化潮流之中,但政治观念仍在传统的藩篱之中,依旧用传统的军事方式处理边疆问题,最终灭亡于作为军事重心的长城边疆的军民起事,实属情理之中。

明朝:推动全球经济的早期一体化发动机

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在亚欧大陆其他主要文明采取积极扩张的同时,明朝采取了内敛的疆域政策,官方未有开拓边疆的举动,甚至禁止民间开展海外贸易,从而与“大航海时代”以后的全球早期经济一体化进程背道而驰。大量东南海商为反抗明朝官方的封锁,联合日本武士采取了武装化措施,从而酿成明后期尤其是嘉靖时期东南沿海的严重“倭患”。而在北方边疆,明朝采取的相对保守的长城防御政策,使北方地区长期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大量民众或者为了谋求生存,或者为了实现政治目的,逃到长城以外的草原地区,一方面推动了蒙古高原的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加剧了明蒙之间的军事战争

可见,在世界近代历史的潮流下,与明朝政权的内敛和保守不同,民间长期具有朝外走的内在驱动力,远方对于他们不仅有充满诱惑的利益,而且也有能让他们摆脱束缚的政治空间。在明朝民众的积极拼搏中,明代中国处于全球经济早期一体化的核心位置,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但值得注意的是,明朝的这一经济优势并未被政权纳入政治视野之中,明朝朝廷一直实行传统的农业财政政策,不仅未将海外贸易的收入用于疆域开拓,导致长城边疆的财政危机一直未能缓解,而且越来越重;官方对于海外贸易本身也采取打击政策,引发“倭患”,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海防问题。简单地说,如果说明朝有两只脚,经济的一只脚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政治的另一只脚却远远地拖在了后面,明朝在经济、社会发展至顶峰时,政权却完成了自由落体式的迅速崩溃

明代中国的历史命运,反映出在古代世界决定历史发展的核心因素是军事和政治,而非经济和科技马克思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强调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强调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力量。但在兵器时代,战争所需的财政成本远低于热兵器时代,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世界古代军事史上的普遍现象。而在资本主义尚未出现的古代社会,经济资源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进入国家财政体系,并在政治领域中拥有话语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场战争的胜负、一项政策的实行,足以改变历史进程。明代中国虽身处全球经济早期一体化潮流之中,但政治观念仍在传统的藩篱之中,依旧用传统的军事方式处理边疆问题,最终灭亡于作为军事重心的长城边疆的军民起事,实属情理之中。

【注释】

[1] 《明史》卷二〇五《胡宗宪传》,第5410页。

[2] [明]许孚远:《敬和堂集·疏通海禁疏》,载[明]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四〇〇,第4333页。

[3] [明]王琼:《北虏事迹》,第621页。

[4]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四《山西·大同府·青山》,第2006页。

[5] 《明史》卷二〇九《沈鍊传》,第5535页。

[6] [明]佚名:《赵全谳牍》。载《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110页。(www.xing528.com)

[7] [明]方逢时:《大隐楼集》卷一六《云中处降录》,第266—267页。

[8] 《明世宗实录》卷四八六,嘉靖三十九年七月庚午,第8100页。

[9] [明]韩邦奇:《韩邦奇集·苑洛集》卷一六《钦遵敕谕因时察势益兵据险以防敌患以卫中华事》,第1659页。

[10] [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七《俺答列传中》:“[嘉靖]四十四年,[赵]全与李自馨、张彦文、刘天麒僭称俺答为皇帝,驱我汉人修大板升城,创起长朝殿九重,期五月既望日上梁,焚楮赞呼万岁,如汉天子礼。”第445页。

[11] 李漪云:《“大明金国”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2年第6期。

[12] [明]佚名:《赵全谳牍》。载《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110页。

[13] 13 [明]方逢时:《大隐楼集》卷一六《云中处降录》,第267页。

[14] [明]佚名:《赵全谳牍》。载《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110页。

[15] 胡钟达:《明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