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中国:国与社会分离的商贸往来

明代中国:国与社会分离的商贸往来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蒙古帝国瓦解后,亚欧大陆各文明兴起扩张潮流,无论国家还是民众,都不断走向远方。与其他文明不同,明代中国在对外取向上呈现国家与社会分离的历史态势。在商品经济逐渐发达的趋势下,以及南宋以来远洋贸易的历史传统下,明代中国民间社会一直具有自发地、积极地扬帆南洋,甚至远洋航行的内在驱动力。明前中期,前来向明朝朝贡的周边政权或族群的使团之中,大量充斥着汉人的身影,汉人普遍担任翻译,甚至直接充任使者。

明代中国:国与社会分离的商贸往来

蒙古帝国瓦解后,亚欧大陆各文明兴起扩张潮流,无论国家还是民众,都不断走向远方。与其他文明不同,明代中国在对外取向上呈现国家与社会分离的历史态势。在商品经济逐渐发达的趋势下,以及南宋以来远洋贸易的历史传统下,明代中国民间社会一直具有自发地、积极地扬帆南洋,甚至远洋航行的内在驱动力。但与这一时期基督教文明、俄罗斯文明、伊斯兰文明国家大力支持民间类似行为的做法不同,明朝在拥有堪称当时世界上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对西北陆疆开拓和东南海疆经略缺乏兴趣,并且禁止民众出境贸易。其表现有二,其一是在东部沿海实行“海禁”政策,其二是在北部边疆修筑长城,在防御蒙古骑兵南下的同时,也防止汉人潜逃至蒙古草原。

这种边禁政策虽然在明前中期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仍有不少民众开展境外走私贸易,不仅东南沿海民众不断“下南洋”,而且北方汉人也不断越过长城,与蒙古部落开展走私贸易,或者干脆归附蒙古部落,成为“蒙古人”。明前中期,前来向明朝朝贡的周边政权或族群的使团之中,大量充斥着汉人的身影,汉人普遍担任翻译,甚至直接充任使者。而蒙古各部南下明境,也多有汉人充当向导。(www.xing528.com)

正德时期,由于明武宗荒废政务,喜爱游玩,明朝统治受到一定的削弱。不仅宗室内部先后出现安化王叛乱、宁王叛乱;而且民众开始掀起农民战争,比如杨虎、刘惠、赵燧起义,刘六、刘七起义。同时汉人向外逸出的现象更加频繁和普遍。嘉靖时期,这一潮流进一步加剧,东南民众大量潜入东亚海域,为掩人耳目,他们往往借用元明时期一直活跃于东亚海域的日本武士的“倭寇”身份;北方汉人则大规模潜逃至长城以外,种田盖屋,开始形成规模庞大的定居农业社会,被蒙古人称为“板 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