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阳明:初登仕途,追名逐利与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王阳明:初登仕途,追名逐利与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其他士人科举考中之后便追名逐利的态度不同,王阳明对仕途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虽然获得了科考成功,但王阳明仍对程朱理学心存疑惑。虽然决定入世济民,但王阳明并未完全认同现实的政治规则,而是从儒家士大夫立场出发,保持对权势的批判意识。对于王阳明的弹劾,刘瑾一直怀恨在心,派人沿途追杀,王阳明将衣帽投入江中伪装自杀,才逃过一劫。

王阳明:初登仕途,追名逐利与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

可见,与同时代的士人相比,王阳明并未完全按照社会的轨辙前行,而是与社会主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维持了自己思想的独立。但他也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第一次会试中名落孙山。不过与有些就此愤而放弃科举的落榜士人不同,王阳明对于科举是采取疏离而非离弃的态度。王阳明凭借自己的聪慧,在27岁时便考中进士,先是在工部观政实习,次年观政期满后,改任刑部,被授予云南清吏司主事,后来又改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

与其他士人科举考中之后便追名逐利的态度不同,王阳明对仕途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虽然获得了科考成功,但王阳明仍对程朱理学心存疑惑。王阳明一时难以从儒家内部寻找解决、超越之道,于是转而向另外两大思想体系——道家佛教,寻求思想滋养。王阳明曾在迎亲途中,跑到道观与道士通宵畅谈,而忘记了娶妻之事;甚至他还一度萌发出辞官出世之念,在会稽山阳明洞修炼导引之术。但作为深受儒家影响的世家子弟,王阳明最终在世俗人伦观念的牵绊之下,仍决定留在红尘之中。(www.xing528.com)

虽然决定入世济民,但王阳明并未完全认同现实的政治规则,而是从儒家士大夫立场出发,保持对权势的批判意识。弘治十八年(1505),明孝宗去世,年轻的明武宗继位,重用与他一起玩耍的宦官。朝中文官掀起巨大的反对声浪,大量朝臣被武宗罢官免职。在这一政治事件中,也出现了王阳明的身影,他为拯救同僚上疏弹劾刘瑾,结果被廷杖四十,几乎死去,而后被贬官到贵州龙场驿(在今贵州修文县)做驿丞。对于王阳明的弹劾,刘瑾一直怀恨在心,派人沿途追杀,王阳明将衣帽投入江中伪装自杀,才逃过一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