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朝:十字路口的性格与国运

明朝:十字路口的性格与国运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朱元璋在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影响之下,认为边疆开拓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社会动荡,从而最终影响政权稳定,于是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内敛的疆域政策。但对于北逃至蒙古高原的北元,朱元璋为了防范其南下“复国”,仍强调积极备战。经过多次杀戮,“濠梁旧雄”作为一个政治集团,已经不复存在,明朝政权由朱氏皇族与“濠梁旧雄”共天下的格局,一举转变为朱氏皇族“家天下”的局面。由此可将明代中国的历史称作“明长城时代”。

明朝:十字路口的性格与国运

1368年,朱元璋40岁,正值不惑之年,在这一年,他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在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影响之下,认为边疆开拓可能会导致财政危机、社会动荡,从而最终影响政权稳定,于是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内敛的疆域政策。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明确宣布,对周边国家不主动征伐。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不自揣量,来挠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5]

即使对于汉、唐两朝积极经营的西域,明朝从开国伊始,也采取放弃态度。

但对于北逃至蒙古高原的北元,朱元璋为了防范其南下“复国”,仍强调积极备战。“但胡戎与我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备之。”[6]不过这种积极备战的政策,也同样由于朱元璋大规模杀戮开国功臣,而转入完全的防御姿态。鉴于自身创业已经成功,朱元璋开始将矛头对准与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其中的主体便是“濠梁旧雄”,以防范这一政治集团对政权构成威胁。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借助“胡惟庸党案”,大肆诛杀、驱逐“濠梁旧雄”中的文武势力,严重削弱了“濠梁旧雄”在政治领域中的影响力。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鉴于北元已经灭亡,从而发动“蓝玉党案”,此后又借机除掉了傅友德、冯胜,从而将包括“濠梁旧雄”在内的开国功臣铲除殆尽。经过多次杀戮,“濠梁旧雄”作为一个政治集团,已经不复存在,明朝政权由朱氏皇族与“濠梁旧雄”共天下的格局,一举转变为朱氏皇族“家天下”的局面。在中央,皇帝直接统领文武群臣和天下军队;在地方,诸王节制各地军队,若发现朝廷有奸臣,可以率兵“清君侧”,朱氏皇族由此形成里应外合、共同统治的政治局面。

朱元璋铲除开国功臣,虽然加强了皇权专制,却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后果,那便是随着武将群体被诛戮殆尽,明军丧失了进一步开拓边疆的军事能力。取代开国功臣掌握地方军权的诸王,军事能力与开国功臣相比,相差甚远。开国功臣之中,不仅徐达、蓝玉等人可以直捣漠北草原,而且中级将领如宁正等人,也有开拓一方的军事能力。与之相比,北方边疆军权转移到诸王手中之后,朱元璋一直不敢让诸王北上漠北,而是让他们在漠南草原来回巡逻,保持防御态势。

蒙古帝国解体后,亚欧大陆的西欧文明、阿拉伯文明、俄罗斯文明,都开始不断向外扩张,竞逐新的世界霸权,从而交织、形塑出近七百年来世界史的基本图景和历史线索,世界近代史由此开端。西欧文明在蒙古帝国所带来的中国科学技术的促进下,以及在对海洋空间的天然兴趣的催动下,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在14—17世纪,西欧文明又掀起了以资本主义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成为近代历史的推动者与主宰者。在东欧平原上,罗斯民族自11世纪起建立了长期分裂的诸公国,钦察汗国(金帐汗国)的军事征服,不仅首次结束了罗斯诸公国分立的局面,而且给当地政治带来了威权制度。14世纪,莫斯科公国趁金帐汗国衰落的历史契机,通过扩张、兼并,迅速崛起,疯狂地将势力在整个欧亚内陆扩张开来,从一个小公国变成了疆域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参照“大航海时代”的概念,可将俄罗斯这一时期的历史,称为“俄罗斯崛起”。蒙古帝国解体后,奥斯曼帝国、帖木儿帝国及其后裔在欧、亚、非积极扩张,不仅攻占了基督教文明在东方的象征——君士坦丁堡,而且向东进入中亚、东南亚地区,奠定了当今伊斯兰文明的势力版图,这段历史可称之为“伊斯兰扩张”。

与以上三种文明相比,明朝虽拥有当时世界上强大的陆军水军力量,却由于秉持内敛的疆域政策,对周边国家不采取主动征伐态度,在明初大体收复元朝旧地之后,将飞翔之翼剪断,在北部边疆也放弃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在东部沿海也构建类似长城的军事防御体系。明朝这一政策,不仅使自身长期面对边疆族群的军事威胁,背负了极为沉重的财政负担,最终灭亡于长城边疆内外的叛乱;而且为其他文明的东进提供了历史空间,是近世中国被其他文明赶超的关键因素。由此可将明代中国的历史称作“明长城时代”。从14世纪以来世界史的视角来看,明朝的疆域政策使中国在世界近代史开启之初,便走向与世界主流背道而驰的历史方向,不仅深刻影响了明代中国的历史道路,而且影响了近世中华文明的整体走向。

1398年,朱元璋70岁,已到古稀之年。也正是在这一年,朱元璋因操劳过度而去世。许多皇帝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而朱元璋却影响了中国数百年的命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打上了自身鲜明的印记,而且对近代世界的历史轨迹也同样造成了深刻影响。(www.xing528.com)

【注释】

[1] [明]何乔远:《名山藏》卷四三《天因记·韩林儿》,《明代传记丛刊》,第627页。

[2] [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上《克谨篇》,第51页。

[3] [明]朱元璋:《宝训》卷一《经国》,载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第435页。

[4] 李新峰:《邵荣事迹钩沉》,《北大史学》第八辑。

[5]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祖训首章》,载吴相湘主编:《明朝开国文献》,第1588—1589页。

[6] 同上,第15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