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寻找心灵的安放-十字路口的明朝

寻找心灵的安放-十字路口的明朝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欧阳修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是北宋名臣。欧阳修将之归功于“三上”。欧明修又指出宋绶也是这样,“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至于他自己,欧阳修也承认“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文忠公此一良法,不仅是对宋人的告诫,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安顿心灵的方式。按照文忠公的提法,不妨把这种书叫作“三上书”。

寻找心灵的安放-十字路口的明朝

宋代崇文抑武,虽然积贫积弱,国力不竞,文化却繁荣昌盛,文人辈出,一时之间,向学之风十分盛行。欧阳修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是北宋名臣。在政务倥偬、案牍劳神之余,仍然写下众多名篇佳作。欧阳修将之归功于“三上”。他很钦佩上司钱惟演的向学精神:“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欧明修又指出宋绶也是这样,“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至于他自己,欧阳修也承认“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文忠公此一良法,不仅是对宋人的告诫,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安顿心灵的方式。从田园牧歌式的古代社会,到忙碌紧张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忙于各种工作,在一片喧闹的背后,独处变成一种奢侈,内省成为一种奢望。人本应自觉思索生命的意义,并将之视为生命中最值得珍惜和宝贵的东西,而今这种意义却要被我们漠然而弃。即使以思考为本务的知识分子,也终日在既定的工作链条上,忙碌异常。其实,遑论古代,即使在并不遥远的19世纪,那个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康德每日漫步于林荫小道之上,思索生命和知识的真谛的背影,对于现在的我们,看起来也已经那么久远和隔膜。

相同的困境,同样缠绕着我。艰巨的科研任务、繁杂的事务工作,常常令我有超负荷的感觉,做学问逐渐变成一件苦差事,这真是有违选择这一行当的初衷。而每天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只有在地铁上、在床头边,只有在这些时刻,我才可以有些飘离现实的思考。这个时候,如果能有一本颇值赏玩的小书,那便可以在喧嚣吵闹之中或夜深人静之时,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这种书量不能大,不能重,否则不便携带与翻阅;又不能过于艰深,否则读起来会很累,背离了初衷。个头小巧,介于学术和通俗之间的书籍,便是最合适的了。按照文忠公的提法,不妨把这种书叫作“三上书”。(www.xing528.com)

本书的写作,便是这样一种尝试,所希望达到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心灵的互通,从而在忙碌的世界,勾画一个遥远的时空,寻求自在的自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