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金陵历史上城市建设较为稳定的时期,维持了其奠定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城市格局。但是,这一时期南京的地理形势发生了两个重大改观,并对现在南京城市面貌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其一是城北玄武湖一度消失。玄武湖曾是六朝皇家园囿及训练水军的场所。唐代以后,玄武湖周围地区的农业发展起来。北宋时期,玄武湖地区一度是繁荣的农业区。天禧四年(1020年),玄武湖改称为“放生池”。北宋初期,金陵发生旱灾,玄武湖湖面缩小。其时,金陵的人口增多,土地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再次出任宰相,在此之前,他曾两次出任江宁知府。王安石于宰相任上进奏,要求废玄武湖,将湖区开发为农田,分给贫民耕种。
其后,玄武湖被废,宋人记载:“今城北十三里,唯有一池,而他皆废为田。”(4) 宋人诗作也记述了玄武湖被废的情况:
当日湖光澈镜心,龙旗风吹此登临。
而今铁马回旋地,斜照黄尘一尺深。(5)
今南京大学校园东北,即靠近鼓楼岗处曾发现一块北宋墓志,其中提到该墓位于“后湖之滨”,这表明玄武湖范围曾达到今鼓楼岗下,与现在的玄武湖相去甚远,由此可见现在玄武湖的面积已较之王安石废湖前大为缩小。但是,其后一些地理著作以及地方志,包括宋代的《景定建康志》、元代的《至正金陵志》,以及明代《洪武京城图录》等均记录玄武湖“周四十里”,事实上这是沿用《太平寰宇记》中的数据,和王安石废湖为田后的玄武湖的实际面积相差甚远。
废玄武湖为田,是王安石新法在金陵的具体实施之一,其解决贫富不均的意图无可厚非。但是,这种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的做法却被历史事实证明不可取,受到后人批评。诚如宋人指出“田出谷麦,所利者小,湖关形势,所利者大”(6) ,其为害在宋元时代已很明显。城北地区因此而出现了排水不畅的问题。南宋晚期《景定建康志》的编纂者们已提出“著废湖之因,以待复湖之人”(7) 。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金陵地方政府重新开掘玄武湖河道,湖面才有所恢复。
宋代金陵城周围地区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外秦淮以西地区也就是今南京市河西地区形成。此地原是长江干流与夹江之间的沙洲。随着长江干流日益远离金陵城区,沙洲面积逐渐扩大,终于成为新的土地。这片土地地势低洼,尚留有当年长江故道的痕迹。今南京市河西地区留有一些湖塘,著名的的有莫愁湖,据地质工作者考察,这些湖塘是当年秦淮河和长江交汇处许多低洼积水的废弃河道残留的遗迹,并且今江东门附近尚有好几处这样的遗迹,至今仍有迹可循。(8)
长江西移以及它与城区之间大面积土地的形成给金陵城与长江的交通带来障碍。从宋代开始,这片新形成的土地上已出现人工河道,以沟通城区与长江。根据《景定建康志》载,宋金战争时期,金兵在原沙洲上开挖出一条长20余里的河道,直通长江:(www.xing528.com)
韩忠武王世忠碑云:建炎四年(1130年)金人入寇,……兀术势危,自知力惫粮竭,或生他变,……凡古津渡又皆八面空扼,生路垂绝。一夕,潜凿小河,自建康城外属之江以通漕渠,幸风波少休,窃载而逃。(9)
这条河道在宋元时称为新河,又称老鹳河,到清代称为北河口,清代地方志载:
北河口,即金人所开老鹳河。《宋史》建炎四年(1130年)韩世忠扼宗弼于江中,宗弼不得济。或曰老鹳河故道今虽湮塞,若凿之可通秦淮,宗弼从之,一夕渠成是也。(10)
今南京市河西沿江仍有北河口的地名,就是宋代新河旧址。宋代以后,河西土地日益扩展,原宋代新河难以满足运输需要,故明朝初年又在新河以南开凿三条河道,称上新河、中新河、下新河,取代了宋元新河。但是从地方志记载来看,直到清末,仍有河水自宋元新河注入长江。
宋代金陵城内河道与南唐时期基本相同。《景定建康志》对于城内桥梁已有详细记载。秦淮河主干由上水门入城,经武定桥向西南又过镇淮桥,转向西北过饮虹桥,即今新桥,由下水门与秦淮河汇合。
伏龙河,即南唐护龙河上的虹桥地处金陵城交通要隘,宋代多次重修,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7年)知府蔡疑重建,称为蔡公桥,南宋时又改称天津桥。天津桥原是北宋西京洛阳宫前的桥名,南宋沿用此桥名,意在述不忘中原之志。
西虹桥以西为景定桥,又称闪驾桥,即今鸽子桥;笪桥,南宋末一度改名太平桥;鼎新桥,又称小新桥;再往西为崇道桥;崇道桥以西是武卫桥,即今望仙桥,然后与秦淮相汇。运渎与内秦淮相通河段,自北往南为乾道北桥,即今草桥;乾道南桥,即今红土桥,以及斗门桥。伏龙河上有日华桥、月华桥、广富桥。其后,日华桥与月华桥消失,但广富桥到清代仍在,讹传为皇甫桥。
明、清时期,金陵城内河道桥梁的历史大多可追溯到南宋时期。其后尽管名称屡有变迁,但是这些桥梁及其沿革仍一一可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