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都城实际上是将唐代金陵城工商业及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圈围修建城墙而成。南唐金陵城区的四至较为明确,《金陵古今图考》中记载南唐金陵城四至为:
西据石头,即今石城、三山二门,南接长干,即今聚宝门;东以白下桥为限,即今大中桥;北门以玄武桥为限,即今北门桥。(8)
《金陵古今图考》作于明代,南唐金陵城沿用至宋代、元代,直到明初才有改变,故明人记述能较准确地反映由南唐金陵城至明代应天府城之间的变化。
明代城门被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国初年,聚宝门更名为中华门,三山门更名为水西门,石城门更名为汉西门(或称旱西门)(9) ,这三个地名保留至今。
清代地方志提到:“《白下琐言》城内有三估衣廊,……今为北门桥之南估衣廊尚仍旧名。”(10) 据此,则北门桥是在今珠江路与估衣廊的交界处。清代地方志记载大中桥是在南唐东门外,而大中桥地名至今没有改变。
据此,则南唐金陵城东至今大中桥西侧,南至今中华门,西至今水西门、汉西门一线,北至今珠江路南侧。
在此范围之内的南唐金陵城正位于秦淮河下游平原之中,四周是山峦。如城北的鸡笼山,城东北的钟山,城南的雨花台,以及城西北的今清凉山,后人形容之为“四顾山峦,无不攒簇”(11) 。
南唐金陵城的特点是将重要的战略制高点置于城外。这种形势对于金陵城的军事防守非常不利,北宋军队进攻南唐时,百道攻城,南唐军队几乎无险可据,李煜携群臣出降。南唐的这种城防布局受到后代的批评。南唐都城形成这种城防形势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杨吴时期对金陵城的扩建主要是由李昪主持。其时,李昪名义上尚为吴臣,他为人谨慎,筑城时势必考虑到过分张扬有可能引起政敌反对,进而威胁其统治。其次,当时李昪致力于发展生产,恢复在战争受创的经济,若将其城池扩展,包城外制高点入城,其国力将难以承受如此浩大的工程。同时,李昪立国政策较为现实,他认为一旦中原局势稳定,中原政权必将挥师南下,统一全境,而江南政权的军事实力难以抵抗中原军队,不如奉中原为正朔。因此,金陵城的城池建设的功能与其说是对抗敌国,不如说是对付国内有可能出现的变乱。故李昪在都城城防上没有多作经营。明朝立国后,改变了南唐金陵城防守布局,筑内城垣之后,又建外城郭,改守城为守郭,将金陵周围制高点全部包入外郭之内,这使城市的防御能力大为增强。
杨吴时期扩建金陵城时,在金陵城四周筑城墙。南唐金陵城墙北达今珠江路、广州路一线,东北至今竹桥,南转至其城东门,东南至今雨花桥,南至今中华门,西南至今凤台山西南麓,南唐在城墙西南角上即凤台山建有伏龟楼。(12) 西至今水西门、汉西门一线,西北至石头山即今清凉山南麓。陆游提到“出西门,游清凉广慧寺,寺距城里余,据石头城,下临大江”(13) 。南宋建康城即是南唐金陵城格局,由此可见杨吴、南唐时期并未将石头城修进金陵城墙内。
据《景定建康志》载:
[建康府城]周二十五里四十四步,上阔二丈五尺,下阔三丈五尺,高二丈五尺,内卧羊马城,城阔丈一尺,皆伪吴顺义(921—927)中所筑也。(14) (www.xing528.com)
南宋时期,陆游途经金陵,目睹了金陵城墙:
建康城,李景所作,其高三丈,因江山为险固,其受敌为东北两面,而濠堑重复,皆可坚守,至绍兴(1131—1162)间已二百余年,所损不及十之一。(15)
文中提到南唐中主李景,是因为南唐后期,受到来自中原的强大军事威胁,中主李璟与后主李煜再次加固城墙。陆游游历金陵的路线是经龙湾即今下关地区,南行经过石头城,由城西龙光门入城,又从石头城下出城,经三山矶继续南行。(16) 据此,他所看到的这段城墙应是金陵城墙的西段及南段。正是明代应天府城墙的南段与西南段城墙。明代有人认为,明代应天府城由通济门往西南至清凉门的城墙实际上即南唐所筑城墙:
[南都]城高坚甲于海内,自通济门起至三山门止一段尤为屹然,聚宝门左右皆巨石砌至顶,高数丈,吾行天下,未见有坚厚若此者也。……按志言国初拓都城,自通济门东转北而西,至定淮门皆新筑,通济门以西至清凉门,皆仍旧址,然则前所言坚固巨石者,当犹是景之遗植也。(17)
就当时记载及遗留的应天府城砖来看这段城墙确为明初所筑,尽管如此,明人在筑城过程中毫无疑问也利用了南唐金陵城池基础。
杨吴南唐金陵城为宋元两代沿用,故宋元时人的记载也可以反映南唐时期金陵城的面貌。《景定建康志》载当时金陵有水陆共八个城门:
由尊贤坊东出曰东门,镇淮桥南出曰南门,由武卫桥西出曰西门,由清化市而北曰北门,由武定桥溯秦淮而东曰上水门,由饮虹桥沿秦淮而西出折柳亭前曰下水门,由斗门桥西出曰龙光门,由崇道桥西出曰栅寨门。(18)
前文已经论述,唐宋时期金陵城东门即在今大中桥附近,北门在今珠江路南侧估衣廊北口。清代人记载,明清时期的聚宝、三山、石城三门分别即是南唐金陵城的南门、水西、大西门,(19) 据此,南唐金陵南门即在今中华门,西门在今汉西门。又明代三山水关即南唐秦淮河出城处(20) ,则三山门即南唐的龙光门。另外,在秦淮河入城处有上水门,明代又称通济水关,即今东水关,龙光门稍南秦淮河出城处有下水门,明代又称三山水关,即西水关。(21) 明清时期,这两个水门已改成水关,不复为城门。
南唐时期,金陵城中的水路交通相当重要,故这些城门中有四个是沿水设门。其时,金陵城中心是在今南京市城区南北分界的汉中路—中山东路以南地区,故这8个城门中,有7个是在这一地区。其中尤以城西南部为重,此地的西门、龙光门及南门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