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郦生,即陈留县高阳人郦食其,为里监门。沛公至高阳,食其往投沛公,献计下陈留,号曰广野君。楚汉相争,食其为汉王说齐,凭轼下齐七十余城。韩信破齐,齐王田广以食其卖己,烹杀之。陆贾,楚人,称陆生,秦汉间著名策士,为高祖谋臣,官拜太中大夫。陆贾两次出使南越,成功地说服了南越王尉佗臣服汉朝。郦食其、陆贾两人皆以舌辩为高祖谋臣,故两人合传。又楚人平原君朱建亦善谋之士,故附之。朱建为淮南王黥布相。黥布反,朱建谏不与谋,汉平定黥布,封朱建为平原君,居长安,与陆贾友善。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①。好读书,家贫落魄②,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③。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注释】①郦生:郦食(yì)其(jī)。生:为士人之尊称。高阳:乡名,属汉陈留县,在今河南杞县西。②落魄:无精打采,漂泊邋遢。③里监门:村邑看门人。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龌龊,好苛礼自用①,不能听大度之言②,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子也③,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④,多大略⑤,此真吾所愿从游⑥,莫为我先⑦。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⑧。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第言之⑨。”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注释】①龌龊(chuò):急躁的样子。好苛礼:喜欢琐细的小礼。自用:自以为是。②大度之言:远大的见识。③里中子:同乡人。④慢而易人:对人傲慢,又看不起人。⑤多大略:很有远见。⑥游:交游。⑦先:介绍。⑧溲(sóu)溺其中:小便在帽中。⑨第言之:只管这么说。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①,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②!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③,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④,谢之⑤。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⑥,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⑧。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注释】①倨(jù)床洗足:淮南王英布见刘邦时亦如是,刘邦倨床洗足以待客。倨:通“踞”,蹲坐。极不礼貌。②竖儒:俗儒小子。③聚徒合义兵:招聚徒众,纠合义兵。④摄衣:整理容装。延上坐:请坐上座。⑤谢之:赔礼。⑥纠合之众:临时纠合起来的人众,即乌合之众,未经训练。⑦径入强秦:直攻强秦,打硬仗。⑧下:投降。
郦食其说汉王取陈留
郦生言其弟郦商,使将数千人从沛公西南略地。郦生常为说客,驰使诸侯。
汉三年秋①,项羽击汉,拔荥阳,汉兵遁保巩、洛②。楚人闻淮阴侯破赵,彭越数反梁地③,则分兵救之。淮阴方东击齐,汉王数困荥阳、成皋,计欲捐成皋以东④,屯巩、洛以拒楚。郦生因曰:“臣闻知天之天者⑤,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夫敖仓,天下转输久矣,臣闻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荥阳,不坚守敖仓,乃引而东,令谪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资汉也⑥。方今楚易取而汉反却,自夺其便⑦,臣窃以为过矣⑧。且两雄不俱立,楚汉久相持不决,百姓骚动,海内摇荡,农夫释耒,工女下机,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⑨,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⑩。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⑪,军于历城⑫,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上曰:“善。”
【注释】①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八月,楚破荥阳。②巩、洛:巩县、洛阳。秦汉时巩县在今河南巩义市西部。③彭越数反梁地:彭越多次在楚后方今开封一带扰乱项羽。④捐:放弃。成皋县在巩、洛之东。⑤知天之天者:知道天之所以为天的人。天:指形势及人心向背。⑥楚人拔荥阳等句:项羽下荥阳,未能急速西进,而东攻彭越,刘邦北渡河,收韩信军,再度夺回荥阳、成皋。谪卒:被谪罚的疲惫之卒。⑦自夺其便:自己放弃了有利的时机。⑧过矣:退守巩、洛的战略是错误的。⑨收取:攻取。据、塞、杜、距、守:变化文字,均据守、封锁之意。大(tài)行道:在河内野王县北。大:读“太”。飞狐口:险关名,在汉飞狐县北,今河北涞源县北,跨蔚县界。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古黄河渡口。⑩以示诸侯二句:汉军牢牢地占有天下各地要道、险关、津渡等要地,向诸侯显示了实力、控制了有利形势,天下的人就知道归宿了,即投奔向汉了。⑪田间:乃齐王田假之将,被田荣、田横兄弟所逐,在汉二年八月奔赵(见《项羽本纪》及《田儋列传》),此守历下之齐将,据《傅宽传》,应为田解。⑫历城:即历下,县名,在今济南市西。
乃从其画,复守敖仓,而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曰:“先生何以言之?”曰:“汉王与项王戮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①,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方船而下②。项王有背约之名,杀义帝之负③;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刓而不能授④;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叛之,贤才怨之,而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于汉王,可坐而策也⑤。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⑥;下井陉,诛成安君⑦;破北魏⑧,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⑨。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板,拒飞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注释】①赂:馈赠。汉王得到馈赠,便分与士卒共享。②方船:并舟。③负:亏缺,罪过。④刓(wán):磨去棱角。项王在手中把玩封印,磨去了棱角还不肯赐人,形容其吝啬。韩信说汉王,数落项羽亦有此语。⑤可坐而策也:可坐着掐指计算。极言形势显而易见。⑥援:引,拉来。指韩信从西河渡河击灭魏豹,收取上党之兵以为汉王之援。⑦井陉:山隘名,在河北井陉县西。成安君:陈余。井陉之战,韩信破灭陈余。⑧北魏:即魏豹所据河东,又称西魏。因河东在大梁之西,黄河之北,故随人之说称西魏或北魏。⑨天之福:天所保佑。
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七十余城①,乃夜度兵平原袭齐②。齐王田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③,乃曰:“汝能止汉军,我活汝;不然,我将烹汝!”郦生曰:“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言④!”齐王遂烹郦生,引兵东走。
【注释】①伏轼:凭轼,乘车者双手扶在车前横木上表示敬礼的姿势。此为乘车。②平原:平原津,黄河古渡口,因在平原县境而得名,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黄河今已移位,不过平原县。③卖己:欺骗自己。④而公:郦生自指。你老子不替你改口说话。由此可见其狂生之态。
汉十二年①,曲周侯郦商以丞相将兵击黥布有功。高祖举列侯功臣,思郦食其。郦食其子疥数将兵,功未当侯,上以其父故,封疥为高梁侯②。后更食武遂③,嗣三世。元狩元年中④,武遂侯平坐诈诏衡山王取百斤金,当弃市,病死,国除也。
【注释】①汉十二年:公元前195年。②高梁:邑名,在今山西临汾市东北。③武遂:县名,在临汾西南。④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
陆贾者,楚人也①。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②,居左右,常使诸侯。
【注释】①陆贾者,楚人也:泛言陆贾为楚人,史失其具体籍贯。②有口:有口才。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①,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魋结箕倨见陆生②。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③。今足下反天性④,弃冠带⑤,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唯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羽背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⑥,劫略诸侯⑦,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故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⑧。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⑨,倔强于此⑩。汉诚闻之,掘烧王先人冢,夷灭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如反复手耳。”
【注释】①尉佗:南海尉赵佗,秦末割据南越称王。事详《南越列传》。②魋结:挽发于顶,其状如椎,南夷人之打扮。③真定:县名,在今河北石家庄东北。赵他为真定人。④反天性:违反本性。指弃礼义。⑤弃冠带:不穿汉俗服装。⑥鞭笞天下:征服天下。⑦劫略:制服。⑧剖符:谓君臣名分已定,已封赵他为王。符:凭信,金、铁所制,剖分为二,天子与受封者各执符其一,以为信用。⑨新造:新建。未集:人心未集,政权未固。⑩倔强:桀骜不驯。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①,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曰:“我孰与皇帝贤?”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②,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③。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间,譬若汉一郡,王何乃比于汉!”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渠不若汉④?”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赐陆生橐中装值千金⑤,他送亦千金。陆生卒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⑥。
【注释】①蹶然起坐:突然惊起跪坐。箕(jī)倨,两腿伸直而坐,其形如箕,是不礼貌的表现。以膝着地跪坐,是古人席地而坐的正常姿势。②人众车舆:人民众多,车马繁盛。③天地剖泮(pàn):开天辟地。④何渠(qú):哪能。⑤橐(tuó)中装:袋中所装礼物,大抵珠宝之类。⑥太中大夫:郎中令属官,掌议论。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①,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③。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怿而有惭色④,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征⑤,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注释】①逆取:用武力夺取。顺守:以仁义守之。②极武:穷兵黩(dú)武。③卒灭赵氏:终于亡了秦国。秦赵同姓。④不怿(yì):不悦。⑤粗述:大略叙述。征:征兆,苗头。(www.xing528.com)
孝惠帝时,吕太后用事,欲王诸吕,畏大臣有口者①,陆生自度不能争之,乃病免家居。以好畤田地善②,可以家焉③。有五男,乃出所使越得橐中装卖千金,分其子,子二百金,令为生产。陆生常安车驷马,从歌舞鼓琴瑟侍者十人,宝剑值百金,谓其子曰:“与汝约④:过汝,汝给吾人马酒食,极欲⑤,十日而更⑥。所死家,得宝剑车骑侍从者。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⑦。”
【注释】①畏大臣有口:害怕大臣谏诤。②好畤:县名,在今陕西乾县东。③家:定居。④约:讲好条件。⑤极欲:尽量让我满意。⑥更:轮流。⑦一岁之中,我还要到其他地方去作客,你们每一家不过轮流两三次,经常到你们家就不新鲜,以免时常打扰你们。慁(hùn):扰。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①。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燕居深念②。陆生往请③,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④。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平曰:“生揣我何念⑤?”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调,则士务附⑥;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⑦,绛侯与我戏⑧,易吾言⑨。君何不交欢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陈平乃以奴婢百人,车马五十乘,钱五百万,遗陆生为饮食费。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藉甚⑩。
【注释】①欲劫少主,危刘氏:打算挟持少帝,篡夺刘氏天下。少主,吕太后所立少帝,与诸吕同时被汉大臣所杀。②燕居深念:静居深思。③请:问候。④不时见:没有及时看见。陈平专心思虑,没有看见陆贾进门。⑤揣:测度。⑥务附:全心归附。⑦绛侯:太尉周勃。⑧戏:开玩笑。⑨易吾言:不重视我的话。⑩名声藉甚:名声因得此凭借,越来越大。
及诛诸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力焉。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太中大夫,往使尉佗,令尉佗去黄屋称制①,令比诸侯,皆如意旨。语在《南越》语中。陆生竟以寿终。
【注释】①令尉佗去黄屋称制:说服赵佗不坐黄屋车,放弃了皇帝称号。黄屋:黄色丝绸的车盖,天子之仪。称制:称帝。赵他称南越武帝。
平原君朱建者,楚人也。故尝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黥布。布欲反时,问平原君,平原君非之,布不听而听梁父侯①,遂反。汉已诛布,闻平原君谏不与谋,得不诛。语在《黥布》语中②。
【注释】①梁父侯:名迹不显。②平原君谏布事:语在《黥布》语中:今本《黥布传》中不载平原君事,梁玉绳曰:“盖后人删之。”
平原君为人辩有口,刻廉刚直,家于长安。行不苟合,义不取容①。辟阳侯行不正②,得幸吕太后。时辟阳侯欲知平原君③,平原君不肯见。及平原君母死,陆生素与平原君善,过之④。平原君家贫,未有以发丧⑤,方假贷服具⑥,陆生令平原君发丧。陆生往见辟阳侯,贺曰:“平原君母死。”辟阳侯曰:“平原君母死,何乃贺我乎?”陆贾曰:“前日君侯欲知平原君,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⑦。今其母死,君诚厚送丧,则彼为君死矣。”辟阳侯乃奉百金往税⑧。列侯贵人以辟阳侯故,往税凡五百金。
【注释】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行事不苟合于流俗,守义不阿谀时势。②辟阳侯:审食其,阿谀吕太后,故云其行不正。③知:相知,交好。④过之:造访。⑤发丧:举办丧事。⑥方假贷服具:正在多方借钱备办丧服器具。⑦平原君义不知君,以其母故:平原君守义不肯和你交友,因为有母亲在的缘故。《礼记·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此为陆贾借托之辞,平原君本意不与审食其交。⑧税:赠送丧服曰“税”。
辟阳侯幸吕太后,人或毁辟阳侯于孝惠帝①,孝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吕太后惭,不可以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②,欲遂诛之。辟阳侯急,因使人欲见平原君。平原君辞曰:“狱急③,不敢见君。”乃求见孝惠幸臣闳籍孺④,说之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不闻。今辟阳侯幸太后而下吏,道路皆言君谗,欲杀之。今日辟阳侯诛,旦日太后含怒,亦诛君。何不肉袒为辟阳侯言于帝⑤?帝听君出辟阳侯,太后大欢。两主共幸君,君贵富益倍矣。”于是闳籍孺大恐,从其计,言帝,果出辟阳侯。辟阳侯之囚,欲见平原君,平原君不见辟阳侯,辟阳侯以为背己,大怒。及其成功出之,乃大惊。
【注释】①毁:说坏话。②害:痛恨。③狱急:你的案子正在紧急关头。④闳(hóng)籍孺:惠帝时的佞幸宠臣。据《佞幸列传》载,高祖时有籍孺,惠帝时有闳孺,此误将两人合而为一。⑤肉袒(tǎn):裸露肩背,接受鞭打,以示认罪。
吕太后崩,大臣诛诸吕,辟阳侯于诸吕至深①,而卒不诛。计画所以全者,皆陆生、平原君之力也②。
孝文帝时,淮南厉王杀辟阳侯,以诸吕故③。文帝闻其客平原君为计策,使吏捕欲治。闻吏至门,平原君欲自杀。诸子及吏皆曰:“事未可知,何早自杀为?”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注释】①至深:交往最亲。②平原君事:《考证》引日中井曰:“朱建之事,原无足传也,史迁乃津津言之,若深赏之,何也?盖迁之被罪几死,无人赴救,故感愤特详之耳。其实非公论也。”③淮南厉王杀辟阳侯:淮南王刘长母原为赵王张敖美人,后得高祖所幸有身而生刘长。张敖臣贯高谋刺高祖事发,涉嫌刘长母,审食其力能救助而未救,刘长深恨之,在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亲自刺杀审食其。事详《淮南衡山列传》。文帝不忍致法刘长,反治审食其交深诸吕事而涉及平原君。
初,沛公引兵过陈留①,郦生踵军门上谒曰②:“高阳贱民郦食其,窃闻沛公暴露,将兵助楚讨不义,敬劳从者,愿得望见,口画天下便事。”使者入通,沛公方洗,问使者曰:“何如人也?”使者对曰:“状貌类大儒,衣儒衣,冠侧注③。”沛公曰:“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使者出谢曰:“沛公敬谢先生,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郦生瞋目按剑叱使者曰:“走!复入言沛公,吾高阳酒徒也,非儒人也。”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④,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曰‘走!复入言,而公高阳酒徒也’。”沛公遽雪足杖矛曰⑤:“延客入⑥!”
【注释】①“初,沛公引兵过陈留”以下,至“遂入破秦”,重叙郦生事,与本传赞语“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乃非也”相矛盾,显系窜入之文。凡645字,排楷体以别之。梁玉绳曰:“考《御览》三百六十六引《楚汉春秋》与此正同。则是后人因其小有异同而附之”(《史记志疑》卷三十二)。②踵:至,达。③冠侧注:戴的是儒冠。侧注:冠名,又名高山冠,即儒冠。④跪拾谒:跪下去拾取名片。郦生瞋目按剑,使刘邦通事者惊惧而失谒于地,故跪拾之。⑤遽(jù)雪足杖矛:立即光脚丫子杖着矛站起来。⑥延客入:请客人进来。
郦生入,揖沛公曰:“足下甚苦,暴衣露冠,将兵助楚讨不义,足下何不自喜也?臣愿以事见,而曰‘吾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夫足下欲兴天下之大事而成天下之大功,而以目皮相①,恐失天下之能士。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若欲就天下而不相见,窃为足下失之。”沛公谢曰:“向者闻先生之容,今见先生之意矣。”乃延而坐之,问所以取天下者。郦生曰:“夫足下欲成大功,不如止陈留。陈留者,天下之据冲也②,兵之会地也,积粟数千万石,城守甚坚。臣素善其令,愿为足下说之。不听臣,臣请为足下杀之,而下陈留。足下将陈留之众,据陈留之城,而食其积粟,招天下之从兵③;从兵已成,足下横行天下,莫能有害足下者矣。”沛公曰:“敬闻命矣。”
【注释】①以目皮相:只看表面。皮相:《韩诗外传》云:“子乃皮相之士也,何足语姓字哉!”②据冲:要冲。③招天下之从兵:招聚天下可以联合的武装力量。从兵:合纵之兵。
于是郦生乃夜见陈留令,说之曰:“夫秦为无道而天下叛之,今足下与天下从则可以成大功。今独为亡秦婴城而坚守①,臣窃为足下危之。”陈留令曰:“秦法至重也,不可以妄言,妄言者无类,吾不可以应。先生所以教臣者,非臣之意也,愿勿复道。”郦生留宿卧,夜半时斩陈留令首,逾城而下报沛公。沛公引兵攻城,县令首于长竿以示城上人②,曰:“趣下③,而令头已断矣!今后下者必先斩之!”于是陈留人见令已死,遂相率而下沛公。沛公舍陈留南城门上,因其库兵④,食积粟,留出入三月,从兵以万数,遂入破秦。
【注释】①婴城而坚守:环城固守。婴:通“缨”,绕城。②县:“悬”的古字。③趣下:赶快投降。④因:凭借。库兵:府库所藏武器。
太史公曰:世之传郦生书,多曰汉王已拔三秦,东击项籍而引军于巩洛之间,郦生被儒衣往说汉王①。乃非也。自沛公未入关,与项羽别而至高阳,得郦生兄弟②。余读陆生《新语》书十二篇,固当世之辩士③。至平原君子与余善,是以得具论之④。
【注释】①被:同“披”。②郦生兄弟:即郦食其及其弟郦商。③固:确实。④具论之:指郦食其、陆贾的事迹得朱建子的讲述,才一一记载下来。具:详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