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本传是一篇爱国人物群像的合传,重点写廉颇、蔺相如,故以二人之名命名。合传中穿插了赵奢、赵括父子及赵母,以及李牧等人的事迹,一个个历史人物都写得栩栩如生,全篇贯穿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以廉蔺赵李等人在政治上的荣辱升降来反映赵国势力强弱盛衰的变化,寄寓了“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的深意,故读来感人至深,是《史记》中的名篇。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①,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②,拜为上卿③,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④。
【注释】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3年。②阳晋:齐邑,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③上卿:仅次于国相的大臣。④缪贤:人名,为宦官首领。舍人:担有职事的门客。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②,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③,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④,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⑤。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⑥,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⑦,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⑧,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⑨,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⑩。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⑪,则幸得脱矣⑫。’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⑬。”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⑭;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⑮,宁许以负秦曲⑯。”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⑰,臣愿奉璧往使⑱。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⑲。”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注释】①和氏璧:《韩非子·和氏篇》记叙,楚人卞和于楚山得璞(pú,含玉的石头)经雕琢成美玉,称为和氏璧。②易:交换。③予(yǔ):同“与”。④徒见欺:白白地受欺骗。见:被。⑤患:忧虑。⑥求人可使报秦者:寻求能充当使者去答复秦国的人。⑦窃计:私下打算。⑧幸:受宠信。⑨乃:竟然。⑩束君:把你抓起来。束:捆绑。⑪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肉体,表示服罪就刑。⑫幸:侥幸。⑬宜:适宜、胜任。⑭曲:理亏。⑮均之二策:衡量这两种办法。均:通“钧”,权衡。⑯宁许以负秦曲:宁可许诺,使理亏的责任由秦国负担。负:使担负。⑰必:确实,一定。⑱奉:捧着。⑲完璧归赵:将使璧完整地回归赵国。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①,相如奉璧奏秦王②。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③,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④,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⑤,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⑥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⑦,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⑧,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⑨,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⑩,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⑪。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⑫。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⑬,礼节甚倨⑭,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⑮,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⑯,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⑰,召有司案图⑱,指从此以往十五都⑲予赵。相如度⑳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㉑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㉒。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㉓,怀其璧,从径道㉔亡,归璧于赵。
【注释】①章台:秦宫台名,遗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故城西南。②奏:进献。③美人:嫔妃。④瑕(xiá):玉上小赤斑点。⑤却立:后退几步站住。⑥发书:送国书。⑦负:仗恃。⑧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布衣:古代平民以麻布或葛布为衣,因称平民为布衣。⑨逆:拂逆,触犯。⑩斋戒:古代举行祀典,主祭人必先沐浴、更衣、独宿、戒酒、不茹荤,以表恭敬和隆重。⑪拜送书于庭:赵王在朝廷上拜送国书,表示了对秦的隆重敬礼。庭:同“廷”,朝廷。⑫严:尊重。修敬:隆重敬礼。⑬列观:便殿。⑭倨(jù):简易,轻慢。⑮急:逼迫。⑯睨(nì):斜视。⑰辞谢固请:道歉并再三请相如息怒。⑱案图:指按地图,即请蔺相如察看易璧的十五城邑位置图。⑲都:城邑。⑳度:估计。特:只是。诈:欺骗。佯:假装。㉑九宾:用九个迎宾礼官依次传呼引客上殿,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㉒广成传:广成宾馆。广成:宾馆之名。㉓衣褐(hè):化装穿上粗布短衣。㉔径道:便道,小道。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①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②,未尝有坚明约束③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④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⑤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⑥,唯大王与群臣熟⑦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⑧。左右或欲引⑨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注释】①引:延请、接引。②秦自穆公以来二十余君:秦自穆公以来至秦昭王,共二十一世十八君,其间有景公、夷公、昭太子三世皆早死不享国。③坚明约束:坚定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盟约。④间至赵矣:已从小路送回赵国了。⑤一介之使:一个使臣。⑥请就汤镬(huò):愿接受汤镬之刑。汤镬:盛开水的大鼎锅,用以烹人,古代酷刑之一。⑦熟:仔细。⑧嘻(xī):苦笑声。⑨引:推拉相如去受刑。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其后秦伐赵,拔石城②。明年③,复攻赵,杀二万人。
【注释】①上大夫:古代卿、大夫均分上、中、下三级。上大夫位次于卿。②石城:赵邑名,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南。③明年:拔石城后一年,即赵惠文王十九年,公元前280年。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②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③,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④。”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⑤,请奏瑟⑥!”赵王鼓瑟⑦。秦御史前书曰⑧:“某年月日⑨,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⑩,请奏盆缶秦王⑪,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⑫!”左右欲刃相如⑬,相如张目叱之⑭,左右皆靡⑮。于是秦王不怿⑯,为一击缶。相如顾招赵御史书曰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⑱。”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⑲,终不能加胜于赵⑳。赵亦盛设兵㉑以待秦,秦不敢动。
【注释】①好会:友好之会。据《六国年表》,其事在公元前279年。西河:陕西东部韩城以南黄河西岸地区。渑池:秦邑名,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地当西河之南,就赵国的方位说,称为西河外。②诀(jué):辞别。③道里:路程。会遇:见面会谈。④以绝秦望:用以断绝秦国要挟赵国的希望。廉颇的大将风度与周密安排,壮了赵王的行色,保证了渑池之会的胜利。⑤好音:精通音乐。⑥奏瑟(sè):弹瑟。瑟:古代乐器名,形似琴而身长大,通常配二十五弦。⑦鼓:弹奏。⑧御史:官名,战国时掌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的史官。前书:上前记录书写。⑨某年月日:史官记载时是有具体年月日的,这里叙述其事,⑩秦声:秦地的乡土乐曲。⑪奏:有本作“奉”,呈献。缶(fǒu):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歌时习惯击缶为节拍。⑫以颈血溅大王:谓以死相请。⑬刃:杀。⑭叱(chì):喝骂。⑮靡(mǐ):后退、避开。⑯不怿(yì):不高兴。⑰顾招:回过头来嘱咐。⑱为秦王寿:替秦王祝寿献礼。⑲竟酒:宴终。⑳加胜:占上风。㉑盛设兵:重兵设防。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①。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②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③,吾羞,不忍为之下④。”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⑤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⑥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⑦,而君畏避之,恐惧殊甚⑧,且庸人⑨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⑩,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⑪,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⑫。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⑬,为刎颈之交⑭。
【注释】①位在廉颇之右:朝会时的位次在廉颇之上。秦汉以右为尊。②野战:在要塞或野外与敌人决战。③素贱人:向来地位低下,指相如原是宦者令的舍人。④不忍为之下:不能容忍屈居于相如之下。⑤去亲戚:离开亲人。⑥高义:高出于人的行事、道义。⑦宣恶言:传出坏话。⑧恐惧殊甚:胆怯得太过分了。⑨庸人:平凡的人,指普通平民。⑩固止之:坚决阻止他们离去,即真情挽留。⑪驽(nú):劣马,此喻人才拙劣。⑫负荆:背负荆杖。荆:指用带刺的荆条做成的鞭子。⑬欢:交好。⑭刎颈之交:生死之交,急难时可以互为牺牲生命。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①,廉颇复伐齐几②,拔之。后三年③,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④,拔之。后四年⑤,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⑥。其明年⑦,赵奢破秦军阏与⑧下。
【注释】①居二年:渑池之会后两年,公元前276年。②几:原魏邑,后属齐,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③后三年:攻几邑之后三年,当作后一年,即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公元前275年,见《赵世家》。④防陵:在今河南安阳市南。安阳: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⑤后四年:在公元前271年,即攻安阳之后四年。⑥平邑:赵邑,在今河南省南乐县东北。罢:停止进军。⑦其明年:接“后四年”之明年,在公元前270年。⑧阏(yān)与:原韩邑,后属赵,在今山西和顺县西北。
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①。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②。平原君怒,将杀奢。奢因说曰③:“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④,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⑤,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⑥。上下平则国彊,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⑦?”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用之治国赋⑧,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注释】①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官。②用事者:管事的人。③因说:趁机劝谏。④法削:法制受损害。⑤加兵:兴兵侵犯。⑥如法:依法办事。⑦轻:被人看轻。⑧治国赋:主管国家的税收。
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否?”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
兵去邯郸三十里,而令军中曰:“有以军事谏者死!”秦军军武安西①,秦军鼓噪勒兵②,武安屋瓦尽振③。军中候④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赵奢立斩之。坚壁⑤,留二十八日不行,复益增垒⑥。秦间来入,赵奢善食而遣之。间以报秦将,秦将大喜,曰:“夫去国⑦三十里而军不行,乃增垒,阏与非赵地也。”赵奢既已遣秦间,乃卷甲而趋之⑧,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阏与五十里而军。军垒成,秦人闻之,悉甲而至⑨。军士许历请以军事谏。赵奢曰:“纳之⑩!”许历曰:“秦人不意赵师至此,其来气盛⑪,将军必厚集其阵以待之⑫。不然,必败。”赵奢曰:“请受令⑬!”许历曰:“请就铁质⑭之诛!”赵奢曰:“胥后令邯郸⑮。”许历复请谏,曰:“先据北山上者胜,后至者败。”赵奢许诺,即发万人趋之。秦兵后至,争山不得上,赵奢纵兵击之⑯,大破秦军。秦军解而走⑰,逐解阏与之围而归。
赵惠文王赐奢号为马服君⑱,以许历为国尉⑲。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⑳。
【注释】①武安:赵邑,在今河北武安县西南。②鼓噪勒兵:击鼓呼喊,进行操练。③振:通“震”。④候:侦察敌情的军吏。⑤坚壁:坚守营垒。⑥增垒:加固营垒。⑦国:国都。⑧卷甲而趋之:脱去铠甲,卷持着快速向阏与前进。⑨悉甲而至:全军围攻上来。⑩纳之:让他进来。⑪气盛:士气旺盛。⑫厚集其阵:集中兵力在正面防御。阵:军阵,交战时的战斗队列。⑬请受令:愿接受建议。⑭铁(fū)质:斧质,腰斩刑具。⑮胥后令邯郸:等待回到邯郸后再处治。赵奢善许历之策,但又不可立即更改军令,故为此缓辞。胥:通“须”,等待。⑯纵兵击之:倾巢而出,发起总攻。⑰秦军解而走:秦军解围败走。⑱马服:山名,在邯郸西北,赵王以此山名为赵奢封号,后奢死葬于此山。⑲国尉:仅次于将军的军官。⑳同位:同等地位,均为上卿。
后四年①,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②,秦与赵军相拒长平③。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④。括徒能读其父书传⑤,不知合变也⑥。”赵王不听,遂将之⑦。(www.xing528.com)
阏与之战
【注释】①后四年:破阏与后四年,即公元前266年。②七年:惠文王卒后七年,当孝成王六年,即公元前260年。③长平:赵邑名,在今山西高平市西北。④王以名使括二句:大王只凭虚名用赵括为将,就像弹奏一个调门的瑟一样,弹不成曲调。胶柱鼓瑟:用胶把瑟的弦柱粘死,无法调松紧,只能弹一个调。此喻赵括只能死读书,不知变通,打不成仗。⑤读其父书传:读他父亲留下的兵书。⑥合变:应变。⑦将之:派他做将军。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①。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③。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④,而括易言之⑤。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⑦,所友者以百数⑧,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⑨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⑩,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⑪,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⑫?”王许诺。
【注释】①莫能当:没有谁能比得上。当:匹敌。②难(nán):驳倒。③不谓善:不以为然。④兵,死地也:用兵作战,是置生命于死地的事。⑤易言之:把用兵打仗说得轻而易举。⑥何以:有什么根据?⑦身所奉饭句:赵奢亲自奉献食物供养的人有几十人。即赵奢师事者有几十人。⑧所友者以百数:引为知己以平等礼相待的有几百人。⑨军吏:部属。⑩东向而朝:面东坐下接见部属。古时一般集会以东向为尊,赵括自尊,则不能得死士。⑪母置之:做母亲的不要管这事。⑫王终遣之三句:大王一定要用他,如果不称职,请不要株连我。遣之:派他去,指任命赵括为将。随坐:连坐受罪。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①,易置军吏②。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③,佯败走④,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⑤,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⑥。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⑦,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⑧。赖楚、魏诸侯来救⑨,乃得解邯郸之围。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注释】①约束:军规,军令。②易置军吏:重新部署,改置将兵将领。③纵奇兵:调遣出敌不意的奇兵出击。④佯败走:故意败走,诱敌中伏。⑤锐卒:精兵。⑥坑:活埋。⑦明年:公元前259年。⑧几不得脱:差点被灭亡。脱:脱难。⑨赖:幸亏,依靠。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秦兵才解邯郸之围而去。
自邯郸围解五年①,而燕用栗腹②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部③,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④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⑤。
【注释】①自邯郸围解五年:据燕赵两世家及《六国年表》,邯郸解围在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燕栗腹伐赵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前后七年。五年:当指中间隔了五年。②栗腹:燕相。③鄗(hào):赵邑,在今河北高邑县东南。④尉文:邑名。⑤假相国:代理相国一职。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①也?夫天下以市道交②,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③,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④,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⑤。其明年⑥,赵乃以李牧为将而攻燕,拔武遂、方城⑦。
【注释】①晚:识时务晚,迟钝。②市道交:买卖之交,互相利用。③居六年:与燕言和之后过了六年,为赵孝成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45年)。④繁阳:魏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⑤大梁:魏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⑥其明年:悼襄王立之第二年,即公元前243年。⑦武遂、方城:武遂:燕邑,在今河北保定市徐水区西遂城镇。方城:燕邑,在今河北固安县南。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①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②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③。”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④,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⑤。
【注释】①郭开:赵王宠臣,奸佞小人,为秦内奸。②披甲:穿上铠甲。③顷之三遗矢矣:不一会上了三次厕所。矢:通“屎”。④一为楚将:一度为楚将。⑤寿春:楚后期都城,即今安徽寿县。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①备匈奴,以便宜置吏②,市租皆输入莫府③,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④,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⑥。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⑦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⑧。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⑨,固称疾⑩。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⑪,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⑫,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⑬,彀者⑭十万人,悉勒习战⑮。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败⑯不胜,以数千人委⑰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⑱,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⑲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注释】①代、雁门:赵国北部的两个边郡。当今山西省北部地区。大同以东为代郡,大同以西为雁门郡。②便宜置吏:根据需要,自行任用官吏。③莫府:即幕府,李牧的驻军公署。④飨(xiǎng)士:犒赏将士。⑤急入收保:迅速进入营垒,收缩固守。⑥不亡失:没有伤亡和损失。⑦让:责备。⑧田畜:耕作畜牧。⑨杜门不出:闭门不与人交往。⑩固称疾:坚决推辞称有病。⑪臣如前:仍和以前一样治军守边。⑫具选车:备齐精选的兵车。下文“选骑”,即指精选的骑兵。⑬百金之士:勇士。《史记正义》引《管子》说:“能破敌擒将者赏百金。”⑭彀(gòu)者:善射手,彀:张弓。⑮悉勒习战:全部组织起来操练战术。⑯佯败:假装败走。⑰委:抛弃。⑱奇阵:用奇兵。⑲襜(chān)褴:代北胡族所建国名。东胡:在匈奴之东,有乌丸、鲜卑。林胡:匈奴别种,在今河北张家口以北。
李牧大败秦军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①,庞暖破燕军,杀剧辛②。后七年③,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④,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⑤,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⑥。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秦攻番吾⑦,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⑧,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⑨。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⑩,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注释】①居二年:李牧攻燕后二年,即悼襄王三年,公元前242年。②庞暖:赵将。剧辛:燕将。③后七年:庞暖杀剧辛之后七年,即赵王迁二年,公元前234年。赵王迁为赵之末主。④武遂:涉上文“武遂、方城”而误,应从《赵世家》作“武城”,在今河北磁县西南。⑤宜安:赵邑,在今河北石家庄藁城区西南。⑥桓齮(yǐ):即杀扈辄的秦将。⑦番(pō)吾:赵邑,在今河北平山县南。⑧赵王迁七年:公元前229年。⑨颜聚:原为齐将,后归赵。⑩微捕:暗中布置圈套捕获。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①。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②。相如一奋其气,威伸敌国,退③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
【注释】①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知道怎样为正义而牺牲的人,一定是勇敢的,勇敢的人并不怕死,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死却是很难处理的。知死必勇,古之成语,此赞蔺相如。②发:奋发正义之气。③退:谦逊退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