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记全本新注第4册:春申君列传

史记全本新注第4册:春申君列传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申君黄歇,楚相。春申君,壮时有辩才,说秦昭王救楚于危难,相楚考烈王二十余年,使楚一度复兴。晚年欲长保权势富贵,中了李园的奸计而遭杀害,在战国四公子中结局最为悲惨。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①。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①春申君黄歇:据近人金正炜、钱穆、杨宽诸人的考证,黄歇乃楚襄王之弟,故并列为战国四公子。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

史记全本新注第4册:春申君列传

【题解】春申君黄歇,楚相。近人考证黄歇为楚顷襄王之弟,故为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壮时有辩才,说秦昭王救楚于危难,相楚考烈王二十余年,使楚一度复兴。晚年欲长保权势富贵,中了李园的奸计而遭杀害,在战国四公子中结局最为悲惨。这一历史教训可为贪恋权势者戒!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擒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于秦。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

【注释】①春申君黄歇:据近人金正炜、钱穆、杨宽诸人的考证,黄歇乃楚襄王之弟,故并列为战国四公子。孟尝君,齐宣王弟,信陵君,魏安釐王弟;平原君,赵惠文王弟。说详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正》。②楚顷襄王:又称楚襄王,名熊横。公元前296至前263年在位。③为辩:善为辩,即有口才。④擒芒卯:《魏世家》作“走我将芒卯”。事在魏安釐王四年,秦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73年。⑤未行:还未出兵。⑥白起攻楚等句:秦将白起拔楚鄢、郢,在顷襄王二十年、二十一年,取巫、黔中,在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79至277年,楚连年受困。竟陵:邑名,在湖北天门市西北。⑦陈县:白起破郢(今湖北江陵县),楚迁都于陈,在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

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物至则反,冬夏是也;致至则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遍天下有其二垂,此从生民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帝文王、庄王之身,三世不忘接地于齐,以绝从亲之要。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而攻魏,杜大梁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入邢,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而后复之;又并蒲、衍、首、垣,以临仁、平丘,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王又割濮磿之北,注齐秦之要,绝楚赵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注释】①两虎相斗句:两虎相斗,将使劣犬承其弊而得利。受,承也。驽犬,喻韩、魏。②善楚:善待、交好楚国。③物至则反:物极必反。④致至则危,累棋是也:积累到顶点就要发生危险,累棋子就是一个例子。⑤遍天下有其二垂:在全天下中占有两个边。谓秦据有西北。遍:全天下。⑥先帝二句:此二句,“庄王”为“武王”之误,秦昭王之前无庄王。“庄王”之下,又脱一“王”字,指昭王。三世,即惠文王、武王、昭王。此二句为:“先帝文王、武王、王之身,三世不忘接地于齐。”⑦不信威:不伸威,即不用武力。⑧燕、虚、桃三邑在河南延津县东北,酸枣在延津西南。邢,即邢丘,在河南温县东。⑨魏之兵云翔而不敢救:魏国军队像云一样飘散,而不敢来救。⑩蒲、衍、首、垣:四县邑名。蒲:魏县名,在今河南长垣。衍:魏县名,又名衍氏,在今郑州市北。首、垣:均魏县名,在今河南长垣东北。仁、平丘:亦魏县邑名。仁邑今地不详。平丘在今河南长垣西南。⑪黄、济阳:均魏县名。黄,即小黄,在今开封东北。济阳,在今河南兰考东北。婴城:围城。⑫王又割濮磿(lì)之北:大王又割取了赵国的濮水北岸之地。濮磿之地,当今河北大名、山东聊城以北地区。⑬注齐秦之要:接上了齐国的腰部。注,接。秦既服魏,又割赵濮磿之北,则齐秦地相接,齐受威胁。⑭绝楚赵之脊:切断了楚赵的脊梁。言楚与赵被中断,不得合从。⑮五合、六聚:两者为对文,谓东方六国多次会商。⑯王之威亦单矣:大王的威力达到了顶点。单,殚,尽,完了。

王若能持功守威,黜功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于前而易患于后也。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擒三渚之浦。智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彊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

【注释】①持功守威二句:收敛和除去继续攻取别国的野心;厚施(肥)仁义于已取之地。②三王不足四,五霸不足六:言秦不愁不能与三代之王和春秋五霸相并肩而成为第四个圣王,第六个霸主。③诗曰:引自《诗·大雅·荡》。④《易》曰:引自《易·未济·彖辞》。小狐无涉大川之力,将濡其尾而不能终济。按,狐涉水,惜其尾,举而使之不湿。⑤榆次:赵邑,在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⑥干隧:吴地名;在今苏州市西北,吴王夫差自刭处。⑦没于利:贪于利。⑧艾陵:齐邑,在山东泰安市东南。此据三家注。据沈钦韩《地名补注》引《山东通志》,认为艾陵即艾邑,在莱芜市东北,《中国历史地图集》从之,本书两存之以待考。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伐齐,败齐于艾陵。⑨三渚之浦:三江口,即娄江、东江、松江之口。越王勾践从三江口进兵破吴。浦,水滨。⑩晋阳:赵氏封邑,在太原市西南。⑪凿台:智伯凿地作渠以灌晋阳城,所聚土为台名凿台,在今山西晋中市榆次区南洞涡水侧。

《诗》曰“大武远宅而不涉”。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诗》云“趯趯毚兔,遇犬获之。他人有心,余忖度之”。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之信越也。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何则?王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焉。夫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将十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绝肠,折颈摺颐,首身分离,暴骸骨于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脰束手为群虏者相及于路鬼神孤伤,无所血食。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海内矣。故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资之与攻楚,不亦过乎!

【注释】①《诗》曰:引自《周书·大武篇》,泛称诗曰。谓大军不长途跋涉去攻伐夺取远地,因取远地不能守,不如近攻。②《诗》云:引自《诗·小雅·巧言篇》。趯(tì)趯:跳跃的样子。毚(chán)兔:狡兔。跳跃的狡兔,逃不过猎犬之口。喻谗人毁人,逃不出明君的眼睛。即秦王要善察韩、魏之谗,勿攻楚也。③假:宽贷。④大国:指秦。⑤重世:与累世义同。⑥刳腹绝肠,折颈摺颐:言韩、魏之士,有的被秦兵挖肚断肠,有的被断颈毁面。摺,拉开。⑦系脰束手:被系着颈,捆着手,成了俘虏。脰(dòu),颈。

且王攻楚将恶出兵?王将借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返也,是王以兵资于仇雠之韩、魏也。王若不借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水右壤。随水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也,王虽有之,不为得地。是王有毁楚之名而无得地之实也。

【注释】①恶出兵:从哪条路出兵?②随水右壤:随水右岸之地,在今湖北随县以西之地。③不食之地:不可耕之地。

且王攻楚之日,四国必悉起兵以应王。秦、楚之兵构而不离,魏氏将出而攻留、方与、铚、湖陵、砀、萧、相,故宋必尽。齐人南面攻楚,泗上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而使独攻。王破楚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齐南以泗水为境,东负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魏,齐、魏得地保利而佯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未能,其于禁王之为帝有余矣

【注释】①四国:齐、赵、韩、魏四国,将起兵响应秦攻楚。②留:在今江苏沛县东南。方与:在今山东鱼台东北。铚:在今安徽宿州西南。湖陵:在山东鱼台县东南。砀:在安徽砀山县西南。萧:在江苏萧县西北。相:在安徽濉溪县西北。以上诸邑皆宋地,战国时属楚。③泗上之地:泗水流域之地,本鲁南境,战国时为楚所夺。④而使独攻:秦楚交兵不解,则魏与齐独攻取利。⑤足以校于秦:足以与秦相对抗。校,同“较”,较量,抗衡。⑥佯事下吏:假意事秦。事下吏,事秦王下执事。⑦禁王之为帝有余矣:齐、魏虽无力称帝,但足可以制止秦王称帝。

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一举事而树怨于楚,迟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以临韩,韩必敛手。王施以东山之险,带以曲河之利,韩必为关内之侯。若是而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而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侯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两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右壤可拱手而取也。王之地一径两海,要约天下,是燕、赵无齐、楚,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注释】①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韩魏将归帝号于齐,使齐重,这是秦王的失计。迟,读值,特也。韩魏特使齐拥有帝号。②敛手:束手,束手无策。③郑:韩都,今河南新郑市。④梁氏:魏。⑤许:在今河南许昌市东。鄢陵,在今河南鄢陵西北。⑥上蔡: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召陵,在河南漯河市郾城区。⑦注地于齐:谓韩、魏两主将专注于伐齐之地。⑧齐右壤:齐济水以西之地。⑨秦王之地从西海(指瀚海,西北沙漠)一直贯到东海,切断天下而牢牢控制在秦之手。径,贯通。要约,控制。⑩燕赵无法与齐楚联络,齐楚无法接应燕赵,即秦切断天下,四国无法合从。⑪痛:急也,不待秦兵急攻就臣服了。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熟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注释】①储万乘:储备了一个万乘之君为朋友。太子完归楚,必继位为万乘之君。②阳文君:楚顷襄王之弟。③楚太子句:楚太子完穿仆人衣服,化装成楚使的赶车人,混出了函谷关。④守舍:守在咸阳楚使馆舍中。

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

【注释】①淮北地十二县:淮中下游北岸之地,当今安徽、江苏两省淮北之地。②边:邻近。③江东:地区名。长江横江段东岸地。长江从安徽芜湖至江苏南京一段,折而由西南向东北流,此段为横江。古称横江以下江南地为江东。④城故吴墟:在吴都故墟上筑城。勾践灭吴,毁了吴都。在今苏州市。(www.xing528.com)

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春申君为楚相四年,秦破赵之长平军四十余万。五年,围邯郸。邯郸告急于楚,楚使春申君将兵往救之,秦兵亦去,春申君归。春申君相楚八年,为楚北伐灭鲁,以荀卿为兰陵令。当是时,楚复强。

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瑇瑁簪,刀剑室以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春申君相十四年,秦庄襄王立,以吕不韦为相,封为文信侯。取东周

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诸侯患秦攻伐无已时,乃相与合从,西伐秦,而楚王为从长,春申君用事。至函谷关,秦出兵攻,诸侯兵皆败走。楚考烈王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注释】①持权:专国政。②兰陵:在今山东枣庄市峄城区东。③上舍:上等馆舍。④夸楚:向楚夸耀。⑤玳瑁簪:用玳瑁材料做的簪子。玳瑁,一种大海色。⑥刀剑室:刀剑的外套。⑦蹑珠履:蹑,穿。珠履,缀有珍珠宝石的鞋子。⑧春申君相十四年:公元前249年。⑨东周:公元前367年西周威公去世,公子朝争位,西周分裂为西周、东周两小国。东周建都于巩邑,在今河南巩义市。⑩公元前241年,楚赵魏燕韩五国攻秦,战于函谷关败还。此为六国第四次合从攻秦。⑪咎:责怪。⑫益疏:日益被疏远。

客有观津人朱英,谓春申君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于英不然。先君时善秦二十年而不攻楚,何也?秦逾黾隘之塞而攻楚,不便;假道于两周,背韩、魏而攻楚,不可。今则不然,魏旦暮亡,不能爱许、鄢陵,其许魏割以与秦。秦兵去陈百六十里,臣之所观者,见秦、楚之日斗也。”楚于是去陈徙寿春;而秦徙卫野王,作置东郡。春申君由此就封于吴,行相事。

【注释】①观津:赵邑名,在今河北武邑县东。②黾(mǐn)隘:古关塞名,即湖北广水东北之平靖关。③许:在河南鄢陵县西南。鄢陵:又称安陵,在今鄢陵北。此两邑在楚都陈(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区)之西,二邑入秦,则陈暴露在秦兵视线之下,楚再东迁寿春,今安徽寿县。④野王:邑名,即今河南沁阳市。

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求妇人宜子者进之,甚众,卒无子。赵人李园持其女弟,欲进之楚王,闻其不宜子,恐久毋宠。李园求事春申君为舍人,已而谒归,故失期。还谒,春申君问之状,对曰:“齐王使使求臣之女弟,与其使者饮,故失期。”春申君曰:“聘入乎?”对曰:“未也。”春申君曰:“可得见乎?”曰:“可。”于是李园乃进其女弟,即幸于春申君。知其有身,李园乃与其女弟谋。园女弟承间以说春申君曰:“楚王之贵幸君,虽兄弟不如也。今君相楚二十余年,而王无子,即百岁后将更立兄弟,则楚更立君后,亦各贵其故所亲,君又安得长有宠乎?非徒然也,君贵用事久,多失礼于王兄弟,兄弟诚立,祸且及身,何以保相印江东之封乎?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诚以君之重而进妾于楚王,王必幸妾;妾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孰与身临不测之罪乎?”春申君大然之,乃出李园女弟谨舍,而言之楚王。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为太子,以李园女弟为王后。楚王贵李园,园用事。

【注释】①妇人宜子者:能生儿子的妇女。②李园女弟:李园妹名环。③谒归:请假回家。谒,告假。④故失期:有意超假,不按时回府。⑤聘入乎:送过聘礼了吗?⑥幸:宠爱。⑦承间:找机会。⑧谨舍:恭谨地奉卫在别馆。

李园既入其女弟,立为王后,子为太子,恐春申君语泄而益骄,阴养死士,欲杀春申君以灭口,而国人颇有知之者。

春申君相二十五年,楚考烈王病。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今君处毋望之世,事毋望之主,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福?”曰:“君相楚二十余年矣,虽名相国,实楚王也。今楚王病,旦暮且卒,而君相少主,因而代立当国,如伊尹、周公,王长而反政,不即遂南面称孤而有楚国?此所谓毋望之福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祸?”曰:“李园不治国而君之仇也,不为兵而养死士之日久矣,楚王卒,李园必先入据权而杀君以灭口。此所谓毋望之祸也。”春申君曰:“何谓毋望之人?”对曰:“君置臣郎中,楚王卒,李园必先入,臣为君杀李园。此所谓毋望之人也。”春申君曰:“足下置之。李园,弱人也,仆又善之,且又何至此!”朱英知言不用,恐祸及身,乃亡去。

【注释】①毋望:本无此望而忽然来到。②毋望之世:生死无常之世。③毋望之主:喜怒无常之主。谓宠幸不可恃。④安可以无毋望之人乎:你怎么能没有一个排难解危的人呢?毋望之人,朱英自谓。毋,通“勿”,非也。望,通“妄”,凡也。毋妄之人,即非凡之人。朱英自荐,让春申君安插于宫中,在非常时刻为其排难解危,观下文自明。⑤旦暮且卒:早晚将死,随时闭眼。⑥反政:交还政权。⑦置之:放弃这个计划吧!

后十七日,楚考烈王卒,李园果先入,伏死士于棘门之内。春申君入棘门,园死士侠刺春申君,斩其头,投之棘门外。于是遂使吏尽灭春申君之家。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是岁也,秦始皇帝立九年矣。嫪毒亦为乱于秦,觉,夷其三族,而吕不韦废

【注释】①考烈王卒:楚考烈王熊完即位二十五年卒,当秦王政九年,在公元前238年。②棘门:楚都寿春城门。③侠刺:即夹刺,两面包抄刺杀。④楚幽王:名悼。据《楚世家》载,楚幽王立十年卒,同母弟犹(《六国年表》作弟郝)代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二月余,为其庶兄负刍所杀,负刍自立为楚王。负刍既为哀王庶兄,即为考烈王熊完之子。上文云考烈王无子而进李园妹,史文有矛盾。若负刍为堂兄,则史文记载不详。⑤是岁也:秦王嬴政九年,公元前215年。⑥夷其三族:诛灭嫪毒全家。三族,父、母、妻三族。一说父、子、孙三族。⑦吕不韦废:秦国亦有宫廷之变,而秦王果断处置,奸人授首,恰与楚国奸人得志成鲜明对照,史公特附此一笔,引读者深思。

太史公曰: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初,春申君之说秦昭王,及出身遣楚太子归,何其智之明也!后制于李园,旄矣。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春申君失朱英之谓邪

【注释】①适:到,前往。②盛:壮观,华丽。③旄:通“耄”,昏乱。④失朱英:失用朱英之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