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本篇载孔子弟子七十七人,事迹最显著者并非颜回、曾参,而是子路、子贡。子路死难,子贡救鲁两事,是本篇的精彩段落。子贡不仅善经商,还是一个纵横大家,他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驰说之技不亚于苏秦、张仪,而却比苏张早一百多年。由此可见,战国时纵横家的兴起,由来久矣。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①,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②:子游,子夏。师也辟,参也鲁,柴也愚,由也喭,回也屡空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④。
孔子之所严事⑤: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平仲;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于鲁,孟公绰。数称臧文仲、柳下惠、铜鞮伯华、介山子然,孔子皆后之,不并世⑥。
【注释】①《孔子世家》云:“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②文学:精通西周的文献典籍。③师也辟五句:颛孙师偏激(辟),曾参迟钝,高柴憨厚,仲由鲁莽,颜回长久贫困。喭(yàn):莽撞。空:贫困。④赐不受命二句:端木赐不听命运的安排,而去经商,猜测行情,总是猜中。⑤严事:敬礼的人。⑥孔子比上述的人生得晚,不是同时的人。
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
颜渊问仁①,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
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③,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④。”“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⑤。”“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⑥!”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⑦。”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⑧,不贰过⑨。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⑩。”
【注释】①仁:古代儒家最高的一种道德规范,其核心是“爱人”。②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克制自己,一切恢复遵循周礼而行,做到这一步,天下的人都归服你的仁德。克已,约制自己。③箪:圆形的小竹筐。④不改其乐:安然处之。⑤回也如愚四句:颜回默默求学,好像很笨,可是考察他私下的言行举止,却能发挥所学的知识,颜回并不愚笨。如愚,默不作声,表面上像个愚笨的人。⑥用之则行三句:孔子对颜回说:能用世就行吾之道,不能用世就宝藏在身,乐天知命,大概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⑦门人益亲:由于颜回带头,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门人,学生。⑧不迁怒:发怒时不转移到别人身上。⑨不贰过:知过则改,不再犯。⑩亡:读无。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①。”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②。“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注释】①孝哉闵子骞二句:闵子骞真是个孝子,人们在他父母兄弟面前从没有非议。间:说闲话,非议。②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不给权臣作家臣,不食贪残国君的俸禄。《论语·雍也》载,季氏派人请闵子骞为费邑宰,闵子骞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此即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汶,即山东大汶河,为齐鲁之间界河。季氏如迫闵子骞出仕,则闵将逃到汶水那边去,即到齐国去。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①,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②,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③,命也夫!”
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④。”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⑤,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①恶疾:难治之症。②牖:窗户。③斯:这,指示代词。④孔子曰三句:孔子说:“在外待人像对待贵宾,使用民力像承当重大祭典(都要谦恭谨慎),如能这样,在朝廷上无人怨恨,在卿大夫家无人怨恨。”⑤骍且角:毛色纯一,头角端正。这样的牛,虽然为耕田之牛所生,亦可做牲牛,喻仲弓出身虽贱,但乃可成才。
冉求字子有,少孔子二十九岁。为季氏宰。
季康子问孔子曰:“冉求仁乎?”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赋。仁则吾不知也。”复问:“子路仁乎?”孔子对曰:“如求。”
求问曰:“闻斯行诸①?”子曰:“行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子华怪之,“敢问问同而答异②?”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③。”
【注释】①闻斯行诸:听到了应做的事要立即去做吗?②问同而答异:冉求与子路提同一问题,孔子回答完全两样,正好相反。③孔子曰四句:孔子说:“冉求遇事迟疑,故鼓励他前进;子路好表现,所以要压压他使之谦虚。”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①。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②,冠雄鸡,佩豭豚③,陵暴孔子④。孔子设礼稍诱子路⑤,子路后儒服委质⑥,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路问政,孔子曰:“先之,劳之⑦。”请益。曰:“无倦⑧。”
子路问:“君子尚勇乎⑨?”孔子曰:“义之为上。君子好勇而无义则乱,小人好勇而无义则盗。”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⑩。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⑪,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⑫。”“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⑬!”“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蓧丈人⑭。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⑮。”
子路为蒲大夫⑯,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⑰。”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⑱,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⑲。”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⑳。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㉑。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是时子贡为鲁使于齐㉒。
【注释】①六:鲁邑,在山东泗水县东五十里。②伉直:刚猛爽直。③冠雄鸡,佩豭豚:头戴鸡冠式的帽子,身上佩带公猪皮鞘的宝剑。豭豚:小公猪。豭,公猪。豚,小猪。④陵暴:欺凌无礼。陵,同“凌”。⑤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孔子陈设礼乐来循循诱导子路。⑥儒服委质:穿起儒者的服装,矢志委身于孔子。⑦先之,劳之:先要教化百姓,然后才能役使百姓。⑧无倦:不要松懈。⑨尚勇:崇尚勇力。⑩子路有闻三句:子路闻道必行,因此他听了该做的事还没实行,唯恐又听到新的事。⑪片言:听一方之言。断案要听两方之言。折狱:断案。⑫材:才能。⑬衣敝三句:穿上破衣与穿华丽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是耻辱,只有仲由才能做到。敝缊(yùn):用旧絮做的破袍子。狐貉(hé):两种穴居动物其皮可制成华丽的皮裘。⑭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皆隐逸高士。⑮具臣:只不过是备位之臣罢了。⑯蒲:卫邑,在河北长垣县西。⑰恭以静等句:只要谦虚严肃,就可以驾驭那些勇武的人;只要宽和公正,就可以得人拥护;做到恭谨、宽正与稳重,就不会辜负君上的付托。⑱得过:得罪。⑲亡人:蒉聩。《卫世家》作蒯聩。⑳孔悝:卫大夫,为太子蒉聩姊之子。㉑缨:帽带。㉒子贡为鲁使于齐:子贡使齐事在鲁哀公十五年,即卫庄公元年,当公元前480年。
宰予字子我。利口辩辞。既受业,问:“三年之丧不已久乎?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遂改火①,期可已矣②。”子曰:“于汝安乎?”曰:“安。”“汝安则为之。君子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故弗为也。”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③。”
宰我问五帝之德,子曰:“予非其人也④。”
宰我为临淄大夫,与田常作乱⑤,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注释】①钻遂改火:古时钻木取火,四季用木不同,钻改换一遍,即一年。②期可已矣:一年就够了。期:一年。③圬:粉饰整洁。④予非其人:我不是那时的人。《大戴礼》中有《宰予问五帝德》。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⑤宰我句:宰我,即宰予,字子我。《左传》及《齐太公世家》都无宰我与田常作乱之事,《左传》载阚止,字子我,与田常争权,为田氏所杀;阚止,《齐世家》作监止,与宰我是否为同一个人,存疑待考。
端沐赐①,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②。问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贡既已受业,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③。”
【注释】①沐:又作木。②黜其辩:驳斥他的说辞。③瑚琏:陈于宗庙盛黍稷的祭器,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
陈子禽问子贡曰:“仲尼焉学①?”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大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夫子焉不学②,而亦何常师之有③!”又问曰:“孔子适是国必闻其政④。求之与?抑与之与⑤?”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⑥。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⑦。”
【注释】①焉学:跟谁学的。焉,疑问代词。②夫子焉不学:夫子无所不学。③常师:固定的老师。④适:到达。⑤抑与之与:还是别人主动告诉的呢?抑,选择连词,还是。“抑”字前的“与”字,动词,给与;“抑”字后的“与”字,为语气词。⑥温良恭俭让:五种品德修养,即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⑦其诸:表示不定语气,“大概”、“或者”之意。
子贡问曰:“富而无骄,贫而无谄,何如?”孔子曰:“可也;不如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②?”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注释】①惮:害怕,担忧。高、国、鲍、晏:当时掌握齐国政权的四家卿大夫。②二三子何为莫出:诸弟子为何没人出来想点办法呢?二三子,孔子称其学生,即弟子们。
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①。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②,其地狭以泄③,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④,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⑤,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⑥,而君之功不与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⑦,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⑧,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⑨。”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⑩,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注释】①过矣:大错特错。②城薄以卑:城墙又薄又低。③地狭以泄:土地既小又浅。④士选以饱:士卒既经训练(选)又吃得饱。⑤吾闻句:我听说你三次要受封,一次也没有封成。⑥破国以尊臣:打破鲁国只是增高了大臣的威望。⑦恣:放肆。⑧大臣内空:齐与吴敌,大臣出征则朝廷内空。空,权力空白。⑨孤主制齐者唯君也:孤立主上专擅齐政的必然是你了。⑩加鲁:出征于鲁。
说曰:“臣闻之,王者不绝世①,霸者无强敌②,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③。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④。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以抚泗上诸侯,诛暴齐以服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吴王曰:“善。虽然,吾尝与越战,栖之会稽。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且王方以存亡继绝为名,夫伐小越而畏强齐,非勇也。夫勇者不避难,仁者不穷约⑤,智者不失时,王者不绝世,以立其义。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⑥,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此实空越,名从诸侯以伐也。”吴王大悦,乃使子贡之越。
【注释】①王者不绝世:王者不允许他的属国被人灭绝。②霸者无强敌:霸主不允许另有强敌。③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在千钧重物上加上微小的重量就要打破平衡而移动。钧:三十斤的重量单位。铢:一两为二十四铢,与千钧之比微乎其微。④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现在万乘的强齐私下要并吞千乘之鲁,然后与吴争强,我真替吴国的危险处境而担心。⑤穷约:困守俭约。⑥恶越:畏恶越国。
越王除道郊迎①,身御至舍而问曰②:“此蛮夷之国,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③?”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且夫无报人之志而令人疑之,拙也;有报人之志,使人知之,殆也;事未发而先闻,危也。三者举事之大患。”勾践顿首再拜曰④:“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⑤,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于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⑥: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⑦,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⑧,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悦,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子贡不受,遂行。
【注释】①除道郊迎:清扫道路,在城郊迎接。②身御至舍:越王亲自驾车导送子贡到馆舍。③俨然辱而临之:郑重其事降低身份光临越国。④顿首再拜:叩头拜了又拜,行大礼也。⑤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只想和吴王面对面拼个生死。⑥顺君之过以安其私:阿顺吴王的过错,只图保全自己的私利。⑦今王句:现在大王真能派兵协助吴王攻齐,就能煽动他的狂妄志向。⑧重甲:重兵。
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①,内不自量,抵罪于吴②,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勾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强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③。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铁屈卢之矛④,步光之剑,以贺军吏⑤。”吴王大悦,以告子贡曰:“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子贡曰:“不可。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吴王许诺,乃谢越王。于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注释】①少失先人:从小就失去了父亲。②抵罪:得罪,结怨。③先受矢石:打先锋。④铁:铁斧。屈庐之矛:矛名。⑤以贺军吏:用以上礼品表示向吴军将士致敬。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①,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②。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注释】①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事先若没有应急计划,是不能对付突发事变的。卒,读猝。②辨:整训编队。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①,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②。吴晋争强。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③,去城七里而军。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于五湖④。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⑤。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⑥,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⑦。
外交家子贡救鲁,纵横捭阖乱诸侯
子贡好废举⑧,与时转货赀。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注释】①战于艾陵:吴齐艾陵之战在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艾陵:齐地名。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北。一说在山东泰安市东南。②相遇黄池:吴晋黄池之会在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黄池: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南。③涉江:渡过钱塘江。④五湖:此指太湖。⑤杀夫差而戮其相:越灭吴,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距黄池之会有九年,为叙事完整而相连记叙。戮其相,指诛伯嚭。⑥使势相破:使吴、齐、晋、越等国互相攻破。⑦十年之中:子贡在公元前484年出使齐、吴、越、晋,说吴王伐齐,至公元前473年吴之灭为十二年,在十二年中鲁、齐、吴、越、晋发生了很大变化。此言十年,举其成数。⑧废举:买贱卖贵。
言偃,吴人,字子游。少孔子四十五岁。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①。孔子过,闻弦歌之声。孔子莞尔而笑曰②:“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以为子游习于文学。
【注释】①武城:鲁邑,在山东费县西。②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卜商字子夏。少孔子四十四岁。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①’,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②。”曰:“礼后乎③?”孔子曰:“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贡问:“师与商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然则师愈与?”曰:“过犹不及。”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④,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注释】①巧笑倩兮三句:这三句诗前二句见《诗经·卫风·硕人》,后一句为逸诗。倩:甜美的笑。盼:眼睛黑白分明的样子。绚:有文彩。②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绘,画。素,白底。③礼后乎:那么礼是仁后的修饰了。④西河:陕西中部黄河西岸地区,即今韩城、大荔等地。
颛孙师,陈人,字子张。少孔子四十八岁。
子张问干禄①,孔子曰:“多闻缺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缺殆,慎行其余,则寡悔②。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www.xing528.com)
他日从在陈蔡间,困,问行③。孔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④!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夫然后行⑤。”子张书诸绅。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⑥?”孔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国必闻,在家必闻⑦。”孔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者,质直而好义⑧,察言而观色⑨,虑以下人⑩,在国及家必达⑪。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⑫,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
【注释】①干禄:怎样求得禄位。②孔子曰云云:孔子说,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避开,其余部分(有把握的地方)也少说话,这样就会少犯过错;要多看别人行事,棘手的事要避开,其余部分也要谨慎地去做,这样就很少有后悔的事了。寡,少。尤,过错。③问行:如何做事才能事事圆通。④州里:本乡本土。做事不忠不信,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⑤立则见三句:站着时,忠信就在眼前;坐车时,忠信就在车前衡木上,时刻想到忠信,这样做事就事事圆通。⑥达:通达。孔子解释的达,是名实相符的仁智之士。⑦在国:仕于诸侯国君。在家:仕于卿大夫之家。闻:名望。⑧质直而好义:品行正直,遵从礼义。⑨察言而观色:善于体会别人心意而察言观色。⑩下人:对人谦恭有礼。⑪国:朝廷。家:卿大夫之家。⑫色取仁而行违:表面(色)讲仁,而行动却违背它。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死于鲁。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
状貌甚恶①。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②,非公事不见卿大夫③。
南游至江④,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⑤。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注释】①恶:丑陋。②行不由径:走路不抄近道。喻品德方正,不做非分之事。径,小道,捷径。③非公事不见卿大夫:从不找卿大夫谈私事。④江:江南,当时的吴楚。⑤从弟子三句:追随子羽去江南的弟子有三百多人,他订立了一个取予与出仕的准则,绝不含糊,誉满诸侯。去就:去,辞职;就,出仕。
宓不齐字子贱。少孔子三十岁。
孔子谓“子贱君子哉!鲁无君子,斯焉取斯①?”
子贱为单父宰②,反命于孔子③,曰:“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④,教不齐所以治者。”孔子曰:“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⑤。”
【注释】①鲁无君子,斯焉取斯:鲁国若无君子,此人从那里学得这么多好品德。意谓通过宓子贱可以看出鲁多君子。②单父:鲁邑,在今山东单县南。③反命:回去报告。反,通“返”。④贤不齐者:即“贤于不齐者”,比不齐贤明的人。⑤庶几:差不多。
原宪字子思。
子思问耻。孔子曰:“国有道,谷①。国无道,谷,耻也。”
子思曰:“克伐怨欲不行焉②,可以为仁乎?”孔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也。”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③。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④,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⑤。宪摄敝衣冠见子贡⑥。子贡耻之,曰:“夫子岂病乎⑦?”原宪曰:“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若宪,贫也,非病也。”子贡惭,不怿而去⑧,终身耻其言之过也⑨。
【注释】①谷:出仕食禄。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好胜(克)、夸饰(伐)、怨愤、贪欲,四种恶行都不作。③亡在草泽中:住在荒山水边。④结驷连骑:驾着四马的大车有一列,还跟着一队骑士警卫。⑤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子贡一行,排开丛生的杂草(藜藿),来到荒僻的乡间,专程看望原宪。⑥摄敝衣冠:穿戴着破旧的衣帽。⑦夫子岂病乎:您是有神经病吗?穿戴这样的衣帽。⑧不怿:不高兴。⑨终身耻其言之过也: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而难过。耻,以为耻,难过。过错话。
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①,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注释】①缧绁:囚犯。
南宫括字子容。
问孔子曰:“羿善射①,奡荡舟②,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孔子弗答。容出,孔子曰:“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③!”“国有道,不废④;国无道,免于刑戮。”三复“白珪之玷⑤”,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①羿(yì):相传为夏代有穷国之君,善射,他夺了夏太康的王位,后为其徒寒浞所杀。②奡(ào):寒浞之子,是一个善于水战(荡舟)的大力士,为夏少康所杀。③上德:同尚德,讲道德。④不废:见用于世,未被废弃。⑤三复:三次颂读“白珪之玷”这首诗。《诗·大雅·抑篇》:“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宫子容三颂此诗,表现了他慎言的思想。白玉上有污点可以磨掉;说话有污点,就收不回来了。
公晰哀字季次。
孔子曰:“天下无行①,多为家臣,仕于都;唯季次未尝仕②。”
【注释】①天下无行:天下动乱无道。②唯季次未尝仕:只有季次独善其身,不在动乱无道的社会中做官。
曾蒧字晰①。
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②,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③,风乎舞雩④,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
【注释】①曾蒧:读曾点,字晰,曾参之父。②春服既成:天气转暖,已穿上了春天的服装。③沂:山东境内的水名。④舞雩(yú):地名,求雨的地方。
颜无繇字路。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
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孔子曰:“材不材,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①,不可以徒行。”
【注释】①从大夫之后:备位在大夫后面,谓曾出仕做过大夫。孔子曾为鲁中都宰和司寇之职。大夫出,有车,不得步行。
商瞿,鲁人,字子木。少孔子二十九岁。
孔子传易于瞿,瞿传楚人馯臂子弘①,弘传江东人矫子庸疵②,疵传燕人周子家竖③,竖传淳于人光子乘羽④,羽传齐人田子庄何⑤,何传东武人王子中同⑥,同传淄川人杨何⑦。何元朔中以治《易》为汉中大夫。
【注释】①馯(hán)臂子弘:姓馯名臂,字子弘,子夏门人。《汉书·儒林传》及《荀子》均作馯臂字子弓,此作弘,误。以下所列《易》学承传世系与《汉书·儒林传》有异。②矫子庸疵:姓矫,名疵,字子庸。矫,读桥。③周子家竖:姓周,名竖,字子家。④光子乘羽:姓光名羽,字子乘。⑤田子庄何:姓田名何,字子庄。⑥王子中同:姓王名同,字子中。⑦杨何:字叔元,汉武帝时任中大夫,著有《易传杨氏》三篇,已佚。司马谈曾受《易》于杨何。
高柴字子羔。少孔子三十岁。
子羔长不盈五尺①,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
子路使子羔为费郈宰②,孔子曰:“贼夫人之子③!”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孔子曰:“是故恶夫佞者④。”
【注释】①不盈五尺:不满五尺。五尺合今135厘米,此人是一个矮子。②子路使子羔为费郈宰:《论语》载子路使子羔为费宰。费,季孙氏邑。此言费郈宰,而郈为叔孙氏邑,“郈”字衍。③贼:害。④恶(wù):憎恶。佞者:善于狡辩的人。
漆彫开字子开。
孔子使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孔子悦。
公伯缭字子周①。
周诉子路于季孙②,子服景伯以告孔子,曰:“夫子固有惑志③,缭也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④。”孔子曰:“道之将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缭其如命何!”
【注释】①公伯缭:《索隐》云:“《孔子家语》无公伯缭而有申缭子周。”认为公伯缭谗谄之人,非孔子弟子。②诉:说坏话。③惑志:疑心。指季孙已不信任子路。④子服景伯说,他还有力量让季孙氏杀掉公伯缭。肆:斩首示众。
司马耕字子牛。
牛多言而躁。问仁于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可谓之仁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②,夫何忧何惧!”
【注释】①言也讱:说话要慢条斯理。此为孔子的针对性教育,司马耕多言而躁,故导之以讱。切,说话难于出口。②疚:内心惭愧。
樊须字子迟。少孔子三十六岁。
樊迟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圃①,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②!上好礼③,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④。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曰:“知人。”
【注释】①圃:菜地。此作动词用,种菜。②小人哉樊须也:樊须真是个没出息的小人。此处小人指种地种菜的小民。③上:在上位的人,统治者。④情:真情。
有若少孔子四十三岁。有若曰:“礼之用,和为贵①,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②;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③。”“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④。”
孔子既没⑤,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他日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⑦。”昨暮月不宿毕乎⑧?’他日,月宿毕,竟不雨。商瞿年长无子⑨,其母为娶室⑩。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后当有五丈夫子⑪。’已而果然。敢问夫子何以知此?”有若默然无以应。弟子起曰:“有子避之⑫,此非子之座也!”
【注释】①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最高准则。②小大由之,有所不行:无论大事小事都和谐地去做,有时也行不通。③知和而和二句: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行的。④信近于义等句:有若又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说出的话才能实行(复);恭敬要合于礼,这样才能避免耻辱;亲近那应该亲近的人,这才可以为人效法。”⑤既没:死了以后。⑥他日:有一天。⑦月离于毕,俾滂(pāng)沱(tuó)矣:月亮住宿在毕星的方位上,就要下滂沱大雨。这两句诗,引自《诗经·小雅·渐渐之石》。⑧宿:停留。⑨年长无子:年纪老大,还没儿子。⑩娶室:娶妾。⑪丈夫子:男孩子。⑫有子:即有若。子,对有若的尊称。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
子华使于齐,冉有为其母请粟①。孔子曰:“与之釜②。”请益,曰:“与之庾③。”冉子与之粟五秉④。孔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⑤。”
【注释】①请粟:请求发给口粮。②釜:六斗四升。③庾:二斗四升。④秉:十六斛。五秉,八十斛,一斛十斗,合12.5釜。⑤君子周急不继富:君子的立场是周济急难,而不是增加富者的财富。
巫马施字子旗。少孔子三十岁。
陈司败问孔子曰①:“鲁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退而揖巫马旗曰②:“吾闻君子不党③,君子亦党乎?鲁君娶吴女为夫人,命之为孟子。孟子姓姬,讳称同姓,故谓之孟子。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施以告孔子,孔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
【注释】①陈司败:陈大夫。②巫马旗:《论语》作“巫马期”。③党:偏袒。鲁昭公娶同姓女,违了礼义,孔子说他知礼,这是违心的。他又说,为君讳,是合于礼的。即昭公虽不知礼,但孔子的违心回答是合于礼的。
梁鳣字叔鱼①。少孔子二十九岁。
颜幸字子柳②。少孔子四十六岁。
冉孺字子鲁③,少孔子五十岁。
曹卹字子循④。少孔子五十岁。
伯虔字子析⑤,少孔子五十岁。
公孙龙字子石⑥。少孔子五十三岁。
【注释】①梁鳣(zhān):齐国人。②颜幸:鲁国人。③冉孺:鲁国人。④曹恤:鲁国人。⑤伯虔:鲁国人。⑥公孙龙:楚国人。
自子石已右三十五人①,显有年名及受业闻见于书传②。其四十有二人,无年及不见书传者纪于左③:
冉季字子产。公祖勾兹字子之。秦祖字子南。漆雕哆字子敛。颜高字子骄。漆雕徒父。壤驷赤字子徒。商泽。石作蜀字子明。任不齐字选。公良孺字子正。后处字子里。秦冉字开。公夏首字乘。奚容箴字子晰。公肩定字子中。颜祖字襄。鄡单字子家。勾井疆。罕父黑字子索。秦商字子丕。申党字周。颜之仆字叔。荣旂字子祈。悬成字子祺。左人郢字行。燕伋字思。郑国字子徒④。秦非字子之。施之常字子恒。颜哙字子声。步叔乘字子车。原亢籍。乐欬字子声。廉絜字庸。叔仲会字子期。颜何字冉。狄黑字晰。邦巽字子敛。孔忠。公西舆如字子上。公西葴字子上。
【注释】①已右:以上。古代书文字竖行写,由右至左行文,故已右,即以上。②书传:文献。③纪于左:记载如下。④郑国:原名郑邦,避汉高祖刘邦之讳,改为国。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①,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均之未睹厥容貌②,则《论言弟子籍》③,出孔氏古文近是④。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缺焉。
【注释】①称:论。七十子:本传记载了孔子七十七个有名姓的高才生,史籍取整数,泛指七十子。②均之未睹厥容貌:同样都是没有看到他们的真实面貌。容貌,指真实形象。③《论言弟子籍》:《论语》这部书是孔氏弟子所录取的。论,论纂也。言,主动对人讲话。语,回答别人问题。《论语》所载,既有孔子的言论,又有孔子与弟子以及弟子之间的问答,由其弟子记录整理成书。所以司马迁既称《论言弟子籍》,下文又称《论语弟子问》,都是指的一种书,即《论语》。籍,记录整理。司马迁强调该书为弟子所整理,故称《论言弟子籍》,下文强调弟子互相问对,故又称《论语弟子问》。在司马迁时《论语》书名还未定型,一般称《论》,刘向整理后才定名为《论语》。④孔氏古文:古文是指先秦文字。秦统一文字后,隶书盛行,汉代称今文。用先秦文字所写的书籍也通称古文。《艺文志》云:“《论语》古文二十一篇。”本注:“出孔子壁中,两《子张》。”司马迁认为孔壁古文《论语》最真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