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难题及成因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难题及成因

时间:2023-08-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工程建设领域的成本控制一直是困扰建筑业发展的难题。成本失控问题在工程中屡屡发生。不论是基于二维CAD或是基于三维CAD软件进行工程算量,其共同前提都必须重新建立模型。此外,由于设计文件与算量文件不能关联,任何设计上的变更都需要手工录入和调整,这显然会影响工程算量的质量和效率。相较于CAD算量软件,BIM在工程算量和数据共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基于BIM技术的成本控制难题及成因

工程建设领域的成本控制一直是困扰建筑业发展的难题。成本失控问题在工程中屡屡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与市场脱节

目前,工程建设领域实行的是静态管理与动态跟踪调控相结合的造价管理模式,即各地区按照本区域社会平均成本价格以及平均劳动效率编制工程预算定额和消耗量指标实行价格管理,然后分阶段动态调整市场价格,按月份按季度发布指导价或者信息价,定期不定期公布指导性调整系数,据此编制、审查、确定工程造价

建筑业自身特点决定了工程造价估算困难,再加上我国工程造价信息不透明,导致我国建筑业市场混乱、集中度低以及行业利润下滑。建筑工程所涉及的价格信息众多,包括材料、设备、人工、租赁以及分包等,各种产品材料的规格、型号也千差万别。在大规模的数据信息面前,仅靠建材信息网公布季度或者月度中准价远远跟不上市场的波动。在消耗量指标方面,我国还沿用苏联定额模式,然而在当今技术条件下,建筑业新工艺、新材料日新月异地涌现出来,专家编制的定额数据可能在发布的第二天就已经过时了。即使现在的清单模式,各个企业拥有的所谓的企业定额也可能是二十年前的定额指标。

2.共享与协同困难,信息流失严重

在造价部门内部人员之间、每个岗位之间以及项目不同阶段都存在信息壁垒,造成成本信息共享困难,导致协同工作的效率低下,信息流失严重,无形中增加了项目成本。

由于技术手段以及数据格式等问题,造价工程师所获得或者提供的项目成本相关的基础数据还没有办法和内部其他人员直接共享,需要经过技术处理或者人工输入方式进行拆分和加工,这样不仅增加了无效时间,更可能因为人为失误而导致信息流失,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增加项目成本。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涉及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例如在进行三算对比(预算、计划成本、实际成本)时,需要同时参考财务数据、仓库数据、材料数据以及工程实物信息等,涉及预算部门、财务部门、工程部门、仓库后勤部门等多部门多岗位的协作。

然而,在目前绝大部分建筑企业的组织构架中,这些部门之间是平级关系,导致其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即使达成共识,也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信息共享与交流。我国建筑业体制决定了各个参与方各为己利,从各自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意无意地造成信息流通过程中失真或者流失,往往造成工程各个环节的重复工作,更有甚者是无效劳动,如图2-42所示。

图2-42 工程量与造价信息流失(www.xing528.com)

3.地域性强,缺乏全国范围的统一标准

我国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总体表现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梯度格局。我国建筑业的区域性表现则更加明显,各省、直辖市几乎都有一套当地的标准,如各地的定额标准、工程量计算规则都具有独立的系统。仅仅定额一项,就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补充定额等。

对于造价管理最关键的内容就是基础数据积累,造价工程师在一个地区积累的经验数据,到下一个工地或者地区可能失去意义,所有基础工作必须推倒重来,这不仅影响工作效率,更严重制约了我国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

历史造价指标数据往往是造价咨询公司的立足根本,或者说是核心竞争力。所以,全国性的房地产企业、施工企业很多,而全国性的造价咨询单位却很少。

4.缺乏精细化造价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建筑业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高污染、高能耗、高消耗仍然是困扰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三大难题。20世纪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提出精细化管理理念并逐渐被引入建筑业。精细化管理理念主要是专业化、系统化、数据化、信息化,其目标是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更大的效益。在精细化造价管理中,则要细化到不同时间段、不同建筑构件、不同施工工序、不同施工段等,才有可能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精细化工作远远达不到要求。很多施工企业只知道项目一头一尾两个价格(合同价、结算价),却在大部分场合忽略了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被完全放弃了。过程中的多算对比没有及时跟进或者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项目接近完工时才发现实际成本已远远超过预算成本。

5.数据更新和维护较迟钝

设计变更签证索赔,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是满足项目功能需求改变或者完善设计的不足,另一方面保证了项目各参与方利益可以更好地体现,这也是风险分担的有效措施。体现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就是对工程量和材料价格的调整。如何快速、准确地收集并汇总这些变更、索赔信息,并在造价管理中及时体现,是目前建筑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之一。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造价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工程算量模式多依据CAD平台开发的算量软件来实现。不论是基于二维CAD或是基于三维CAD软件进行工程算量,其共同前提都必须重新建立模型。虽然这些软件都具有对CAD设计文件的识别能力,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是识别预设了很多苛刻条件,若要符合工程计量规范的规定,则需经过很多人工调整。此外,由于设计文件与算量文件不能关联,任何设计上的变更都需要手工录入和调整,这显然会影响工程算量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从目前基于CAD平台的算量软件应用情况来看,这些软件对不规则或复杂的几何形体计算能力比较弱,甚至无法计算(如对曲面形体只能采用近似计算方法)。

相较于CAD算量软件,BIM在工程算量和数据共享方面具有显著优势。BIM通过建立3D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快速计算并提取工程量,提高工程算量的精度和效率。BIM遵循面向对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利用模型的参数化特点,在表单域(Field)设置所需条件对构件的工程信息进行筛选,并利用软件自带表单统计功能(Schedule)完成相关构件的工程量统计,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