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袭击下的防护知识教你如何自救!

核袭击下的防护知识教你如何自救!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核袭击前的防护防范核武器最有效的方式:迅速进入防空地下室掩蔽当判明敌方可能会发动核袭击时,人防指挥部门就会发出防空警报。当遭到核袭击时,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和其他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四)撤离核沾染区时的持续防护接到人防指挥部门的命令、撤离核沾染区时,所有人员应迅速穿戴好防护器材,扎紧“三口”,携带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沿指定路线撤离沾染区。

核袭击下的防护知识教你如何自救!

武器是20世纪40年代科学技术重大发现的产物。1945年7月16日,美国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成为世界上最早掌握核武器的国家。1949年8月,苏联原子弹试验成功,接着法国、中国和印度等国也相继研制成功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进行的核裂变核聚变反应瞬间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

(一)核袭击前的防护

防范核武器最有效的方式:迅速进入防空地下室掩蔽

当判明敌方可能会发动核袭击时,人防指挥部门就会发出防空警报。听到警报后,民众要沉着镇静,同时立即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灶或熄灭炉火,关闭门窗,拉好窗帘,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服、食物、水、手电等等,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其他地下疏散场所掩蔽。

(二)核袭击时对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室外人员的防护

(1)利用工事防护。各类人防工事或人防工程结构坚固,密闭性能良好,设有滤毒通风、供电、供水等装置,对核武器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2)利用地形地物防护。当遭到核袭击时,来不及进入人防工事的人员和其他掩蔽场所的室外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立即就近利用地形地物。如附近的土坎、土丘、矮墙、小沟、花坛涵洞等进行隐蔽。

在进行个人防护时,应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电线及易塌、易燃、易爆的物体,以免受到间接伤害。地形地物较小时,可面向爆心卧倒,应使头、地物、爆心在同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在开阔地面上的人员,要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时,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下、脸部夹于两臂之间,两肘前伸,双腿伸直并拢,闭眼、闭嘴,寻找合适物品堵住耳朵,把暴露在外的皮肤尽量遮盖起来。

只能利用沟、坑、渠等地形防护的人员,应立即跃入坑内,跪、坐或卧于坑内,双手掩耳、闭眼、闭嘴,暂停呼吸。在城市内部如居民小区、街道等处的人员在突然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立即平行卧倒在两三步内坚固墙壁的后面,卧倒位置最好紧挨墙根。

不论在什么地方实施隐蔽,当热空气袭来时,都要憋住呼吸15~20秒。待瞬时杀伤因素过后,应立即进行呼吸道和皮肤的简易防护,戴上防毒面具口罩,披上防毒斗篷或雨衣、塑料布,然后向上风或侧风方向转移,以迅速离开放射性灰尘落下区、避免受到核沾染。附近有人防工程的,立即进入人防工程掩蔽。

2.车内人员的防护

当处于行驶中的车内并突然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立即将车辆驶进附近的掩蔽地掩蔽。无合适掩蔽地可供利用时,可立即停车。车内人员应避开玻璃窗,驾驶员可躺在驾驶室内。关上汽车玻璃窗,双手抓住任何固定物体,身体弯曲压低,以减轻翻车时的伤情。

3.室内人员的防护

位于室内人员发现核爆炸闪光时,应该立即在墙的内拐角或墙根处卧倒,最好在靠近墙角的桌下或床下跪趴,也可以在较小的房间或门框处躲避。蹲于桌下、墙角时,要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内,把手放于后脑,头部夹于两臂之间,身体尽量蜷缩,暂停呼吸。掩蔽位置应避开玻璃门窗和易燃易爆物,以免造成间接伤害,尤其要避免被抛出的玻璃碎片击伤。待瞬时杀伤因素过后,可采用个人防护办法防止放射性灰尘沾染,并迅速进入人防工程躲避。(www.xing528.com)

(三)核袭击后对放射性灰尘的简易防护

核爆炸时,蘑菇状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从呼吸道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人在沾染区内行动时,应戴好防毒面具。如果没有制式面具,可以戴上多层纱布口罩或用衣服、毛巾等将口鼻捂住,有条件时可用水浸湿后拧干再捂住口鼻,提高滤尘效果。为了防止放射性落下灰尘沾染身体,还应扎紧“三口”即袖口、领口、裤口,戴上手套,穿上雨衣、塑料布或披上床单,把暴露皮肤遮盖起来。在室内的人员,应立即关闭门窗,贴上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再利用收音机手机通信器材关注外部关于落尘及其他情况的通报

(四)撤离核沾染区时的持续防护

接到人防指挥部门的命令、撤离核沾染区时,所有人员应迅速穿戴好防护器材,扎紧“三口”,携带好衣物等生活必需品,沿指定路线撤离沾染区。行进中,人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扬起灰尘沾染后面的人员。要尽量避开草丛、瓦砾层厚和积尘多的墙根、洼沟。沾染区内坚决不许吃食物、喝水、喝饮料,禁止吸烟,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乘车撤离沾染区时,除做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篷布,加大车距前进;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如需要上下车时,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

(五)消除放射性核沾染残留危害的方法

1.防止放射性物质侵入体内

核袭击后残留的放射性灰尘对人员危害较大。因此要及时对受沾染的人员和人员接触的物品进行洗消清除,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在沾染区内的人员,一般不应在露天吃、喝和吸烟,尽量减少食物的沾染。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消除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通常采用拍打、扫除、抖拂、洗涤等方法。人员始终要站在上风处,以免被扬起的灰尘再次沾染。

2.妥善处理被沾染的食物饮水

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消除包装表面的沾染物;对未包装好的粮食,可把沾染层铲掉,对谷类、豆类等,可用扬筛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消除。对已沾染的食物、蔬菜、水果等,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剥皮或在清水中清洗的方法。对饮水沾染的消除,可以采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若必须从沾染的水源中取水时,应尽量选择流动的水源,并避免搅动水底。经过处理的粮食、蔬菜、饮水等,必须经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检验,确认符合食用标准后,方可食用。

3.人员消除沾染

人员在沾染区停留或通过后,放射性落尘能附着在皮肤上造成沾染。通常耳、鼻孔、毛发等部位容易积存放射性落尘,脚、腿、手等部位沾染会比较严重。如果皮肤有汗水或有伤口,则附着得更牢。对此,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洗,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蜗。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被重新沾染。

4.对被沾染道路、地面的消除

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铲除、铺盖或用水冲洗等办法实施。

常规空袭战争中,敌方若使用普通兵器袭击我核电站等民用设施,也会造成核沾染危害。其防护要点基本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