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核战恐吓引发世界范围的对抗

核战恐吓引发世界范围的对抗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世界各国针对核战争的威胁程度越来越大的严酷现实,纷纷把防备战略核武器作为民众防空防护的重点。其次,在整体行动上形成了“疏散、掩蔽”相结合的政策。苏联于1961年7月宣布成立“民防司令部”,美国于1961年在陆军部成立“民防准备局”,目的都是直接配合战争行动。例如,俄罗斯军方提出,核武器的作用是“政治性”的威慑理论。

核战恐吓引发世界范围的对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喷气式战略轰炸机、地对地远程核导弹等现代空袭兵器日趋成熟。美国和苏联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竞相发展核武器,人类社会进入冷战时期。继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先后投掷两枚原子弹之后,苏联也于1949年9月和1953年8月,分别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美国的核垄断被打破。从此,无论是东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到了核威胁的进一步加剧,普遍开始加强了民众防空建设,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城市居民对实施居民防空措施承担责任,民众防空工程的修建,也从防常规武器转变到防核武器。防护工程的结构,除提高抗力外,也提出抗震及防辐射的要求。

1957年,苏联先于美国研制成功洲际导弹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I960年,又建立了“战略火箭军”。在这种情况下,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先后提出“不能单靠城市中修建掩蔽部”,而是要采取“战前疏散措施”。民众防空的两大基本行动,即防备以核武器为重点的预先疏散行动和掩蔽行动,在核威胁的国际背景下逐步形成。世界各国针对核战争的威胁程度越来越大的严酷现实,纷纷把防备战略核武器作为民众防空防护的重点。

在美苏核竞赛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下,整个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国民众防空的技术、战术措施和组织都得到了很大发展。首先,在工程建设上,提高了民众防空工程的抗冲击波能力,增加了对多种核效应的防护性能。美、苏等国都发展了“防核沉降掩蔽部”,美国不仅要求在城市建立“家庭掩蔽部”,而且在城市近郊也推行掩蔽部计划。其次,在整体行动上形成了“疏散、掩蔽”相结合的政策。技术先进的国家都加强了民众防空预警系统,以保证实施“疏散”的可靠性,疏散计划涉及城市郊区上百千米半径范围。城市中的民众防空行动,不仅限于居民,各大型工业企业特别是对战争有直接作用的工业部门,都要采取防护措施。对市政设施,也要求有防护对策。再次,在民众防空组织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苏联于1961年7月宣布成立“民防司令部”,美国于1961年在陆军部成立“民防准备局”,目的都是直接配合战争行动。一直对战争怀有恐惧心理的原联邦德国,也在此时通过了“紧急状态法”,健全各级民众防空组织,扩建警报系统,修建了大批掩蔽部。被称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也于1962年批准一项民防法案,开展了大规模修建掩蔽部的活动,在全民倡导“民防是不带枪的国防”的思想,并宣称“瑞士是一个战时可全国转入地下的国家”,以此提高本国在未来可能发生战争情况的战略威慑能力和实战防护能力。日本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教训后,也强调“今后的国土防空不能只依靠军队的直接防空措施”,要把“民防置于核心地位”,并且通过修建大量地下街、地下车库、地下铁路系统等,在民防建设上取得大量实际成果,为一旦发生战争时的军民防空提供了可靠的地下空间防护设备和设施。同时,由于日本处在地震多发区,民防组织平时是以防灾救灾、应对自然灾害为主,负有“战时防空、平时防灾”的双重职责。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局势趋于稳定、缓和,世界各国民众防空建设进入相对稳定和高层次发展时期。美国国会在经历了长达十年之久的“国家生存战略”大争论后,最后认为“在双方进攻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交战双方皆可将对方消灭若干次的核条件下,保证自己生存的民防,才是真正的威慑因素”。这一结论,肯定了民防的地位和作用。世界各国纷纷发动学术界和科技界,广泛开展民防理论与技术研究,试图找到应对核战争条件下提高民防效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苏联着重研究“就地掩蔽”和“战前疏散”这两种民众防空行动究竟何者为佳的问题,通过不断研究,认为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理论研究成果:优先疏散,但并不放弃在城市修建人民防空掩蔽工程。经过长期反复的理论认证和实践,美、苏两国都在此时初步解决了工业防护问题。民众防空行动的任务,在此期间发生了由“首先保护居民生命保护财产安全”向“既保护居民又保护工业特别是关键性工业能够在核打击条件下坚持生产”的重大转变,推动硬防护与软防护技术手段和对策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效。(www.xing528.com)

进入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对民防战略地位又有了新的认识。例如,美国将民防准备局从国防部分出,改为联邦应急总署,该署领导人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参与国家级决策。反映在民防行动任务上,则是兼顾居民和工业防护,继而将和平时期灾害的防范和救护任务也交给了民防部门,使民防行动逐步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加大民防工程建设的同时,民防建设向平战结合的方向进一步发展,发展了临战加固技术,并应用到各类民防工程上,使得普通建筑物也开始提高防护强度、增大地下空间,成为民防资源。

进入20世纪90代,战争不再单纯以大面积摧毁、无差别杀伤为特征,而是转变为以达到政治目的为首要目的、以迫使敌方屈服为目标。这一时期,战争目的更强调在不追求大量杀伤对方军队、民众和占领领土的前提下,实现国家利益或意志。核武器过于巨大的毁伤能力及其长期的生态效应、环境效应,使它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在战争中实际使用。这就使得核武器的主要作用由“实战”功能为主,转变为以“威慑”功能为主。例如,俄罗斯军方提出,核武器的作用是“政治性”的威慑理论。许多国外军事理论家认为,现代高技术常规空袭兵器拥有前所未有的精确打击能力,既能最有效地打击重要目标,又能限制附带毁伤,特别适合于实现有限的战争目的。事实上,高技术条件下常规战争的出现,本身就包含着对传统核战争发展方向的否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最有可能发生的战争是核威慑条件下以高技术常规武器为主的局部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