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牛图》:五头牛间蕴藏五个牛气之间

《五牛图》:五头牛间蕴藏五个牛气之间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牛图》画了五头牛,因此得名《五牛图》。而在我看来,《五牛图》之所以得此名,除了五头牛这一层含义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它还有五个牛气之处。《五牛图》传承到今天,至少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已是国家级的“镇国之宝”。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是真迹。《五牛图》还从几位文化名人的雅目之前,路过。万幸的是,《五牛图》并没有毁于那场兵灾,而是被出售,辗转落入香港商人吴蘅孙的手中。

《五牛图》:五头牛间蕴藏五个牛气之间

《五牛图》画了五头牛,因此得名《五牛图》。

而在我看来,《五牛图》之所以得此名,除了五头牛这一层含义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它还有五个牛气之处。

一是画面牛气。《五牛图》画了五头牛,但又只画了五头牛。哦,最右边那头牛身旁,画了一小丛灌木。除此以外,无天无地,无花无草,无山无水,无人无鬼,没有任何背景衬托。

画作中,画家仅以简洁的线条,就勾勒出了牛的骨骼体态,同时将牛的强健有力、行动沉稳、速度迟缓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实在是古代畜兽画中的上乘之作。

牛气的是,如果我们把此画裁为五段,那么每一头牛,都可以独立成篇,绝无肢裂和单调之感。

更牛气的是,在这样一幅没有什么背景的画中,我们看到的画面仍然是充满亮点的,每一头牛,都表情丰富,都活生生的。在画中,五头牛一字排开,或行或立,或俯或仰,各具形貌,姿态互异,实在是动感十足,创意无限。

二是作者牛气。《五牛图》的作者韩滉(723—787),是唐朝最牛的画牛的画家。

上面这句话,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口令的意思?那换句简单的,韩滉是唐朝画牛第一人。

唐朝画史上有一个说法,叫“牛马二韩”。这个说法的意思是,画牛和马画得最好的,都姓韩,画牛的叫韩滉,画马的叫韩干。还有一个说法,叫“韩马戴牛”,意思是韩干的马画得最好,戴嵩的牛画得最好。而这个画牛最好的戴嵩,既是韩滉的下属,也是他的徒弟。如果说戴嵩是唐朝画牛最牛的人,那么韩滉就是唐朝画牛最牛的人的老师。所以简称他为“唐朝画牛第一人”。

《唐朝名画录》说韩滉的画作,“田家风俗、人物、水牛,曲尽其妙”,《历代名画记》则说他“牛羊最佳”。

韩滉的身份,也相当牛气。韩滉的父亲韩休,曾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以犯颜直谏而著称,与张九龄齐名。“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一诗,说的就是这两位唐朝贤相。

韩滉自己,后来也当上了宰相。以门荫入仕的他,先是历任殿中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尚书右丞、户部侍郎等这样的京官;到了唐德宗李适主政期间,他开始出任晋州刺史、苏州刺史、浙江东西都团练观察使、镇海军节度使等这样的地方高官。最后,他才又被调回长安就任宰相。

虽然都是宰相,儿子却比父亲还要强。因为韩休的职务仅仅是黄门侍郎、同平章事,而韩滉的职务则是检校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江淮转运使。儿子比父亲的责任,更重。

韩滉职务中的“江淮转运使”,意味着他手握财权。而他此前的职务“镇海军节度使”,在他到了中央任职时,仍然兼任。这使得韩滉继萧嵩、李林甫、杨国忠之后,成为唐朝第四位“宰相遥领节度”者,他既是地方藩帅,又是中央宰相,还是政府财臣。

韩滉就此成为集政权、财权、军权于一身的一代权相。这样的权相级别的画家,牛气吧?

三是地位牛气。《五牛图》传承到今天,至少已有一千二百多年,已是国家级的“镇国之宝”。而且这是一幅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作于纸上的画。这幅国宝级的纸画,用纸为麻纸,纵长20.8厘米,横长139.8厘米。

据现有文字记录,用纸绘画,最早始于东汉。而最早用纸绘画的这位画家,就是我们的老熟人张衡。对,就是那位造出了地动仪的大科学家张衡。

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四中说:“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高才过人,性巧,明天象,善画。累拜侍中,出为河间王相,年六十二。昔建州浦城县山有兽,名骇神,豕耳人首,状貌丑恶,百鬼恶之,好出水边石上。平子往写之,兽入潭中不出,或云:‘此兽畏人画,故不出也,可去纸笔。’兽果出,平子拱手不动,潜以足指画兽,今号为巴兽潭。”

从上面这个记录可以看出:一,张衡不是一般的“善画”,而是用脚都可以作画;二,张衡是用“纸笔”作画的。可见,用纸作画,韩滉并非第一人。至少,大科学家张衡是他的前辈之一。

其实,一直到唐朝,绘画还是纸绢并行。或者说,以绢为主,以纸为辅。本来当年用纸作画的就少,居然还有一幅纸画传承到了今天,这样的画可不就是国宝吗?(www.xing528.com)

其实隋唐时期的纸已经很多,当时的造纸技术已经进步到了形成纸张产业的地步。造纸除了使用破布以外,还直接采用生麻纤维,诸如楮皮、桑皮、藤皮、瑞香皮、木芙蓉皮等混合原料。

当时制成后未经加工的纸称为“生纸”或“白纸”,经过砑光、施胶、加蜡、填粉、涂布等技术处理的纸称为“熟纸”。

唐人作画多用熟纸,并且歧视生纸或白纸,认为生纸或白纸只应该在办丧事时才用到。宋人邵博在《闻见后录》中说:“唐人有熟纸生纸,熟纸所谓妍妙辉光者,其法不一,生纸非有丧故不用。”

推究起来,唐人不喜欢用生纸或白纸,可能还与其未经加工易遭虫蛀有关。宋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唐高宗上元三年,以制敕施行,既为永式,用白纸多为虫蛀,自今已后,尚书省颁下诸州诸县,并用黄纸,敕用黄纸,自高宗始也。”和朝廷制敕一样有着长期保存需求的绘画作品,自然也会优先采用经过加工的可防虫蛀的熟纸。

经检验,《五牛图》所用的纸,是桑皮熟纸,由五小块纸粘连而成,纤维束少,纤维分散好,表面有光泽,有蜡层,颜色为浅黄。

四是传承牛气。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五牛图》,是真迹。薄薄一张纸,未遇兵灾,未遭火焚,能够从唐朝穿越千年,到达我们的眼前,实在是牛气。

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五牛图》曾经从三双龙目、一双准龙目之前,路过。

三双龙目的主人是北宋徽宗赵佶、南宋高宗赵构、清朝乾隆皇帝,一双准龙目的主人是元朝仁宗的太子。这说明,《五牛图》曾经进入过北宋、南宋、元朝、清朝等四朝皇宫。

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七月十五日,《五牛图》由两江总督尹继善进贡,最后一次进入皇宫。整整两百年后的1952年,《五牛图》由新中国拨款购回,再一次回到了曾经收藏它的那座皇家宫殿。不过,这一次不再叫清朝皇宫,而是叫作故宫博物院了。

《五牛图》还从几位文化名人的雅目之前,路过。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元朝的赵孟頫

赵孟頫曾经收藏此图,并用他那同样为“希世名笔”的书法,在图上留下了“右唐韩晋公《五牛图》,神气磊落,希世名笔也”的高度评价。

这样的文化名人,还包括明朝著名书画家项圣谟,清朝“扬州八怪”之首金农

最险的是,《五牛图》还曾经落入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之手。万幸的是,《五牛图》并没有毁于那场兵灾,而是被出售,辗转落入香港商人吴蘅孙的手中。

五是价值牛气。这么牛的国宝级的《五牛图》,当然是无价之宝了。如果此时此刻,我想讨论一下它值多少钱,是不是显得特别俗?

但它其实还真的有过价格,曾经被俗气的金钱衡量过:六万港币,1950年的六万港币。

新中国成立第二年的一天,周总理收到一位香港爱国人士传来的消息:韩滉的《五牛图》将在香港拍卖,开价十万港币。希望新中国的人民政府能够出资收购,使这一稀世珍宝回归祖国。

周总理当即指示政务院文化部:一,立即派遣专家前往香港对《五牛图》的真伪进行鉴定,然后决定是否收购;二,如系真品,收购后要选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回国,以确保文物安全;三,文物运回后,要交给收藏条件好的单位妥善保存。

随后,经过专家鉴定和收购协商,《五牛图》最终以六万港币成交,顺利回到祖国,并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六万港币,这应该是《五牛图》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报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