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仔细看《明皇击球图》,会发现众人所骑的马,马尾是打了结的。这就是马球赛场上的马匹特点。马尾打结是为了防止在激烈拼抢中,马尾互相缠绕,发生意外。基于同样的原因,马的鬃毛,也被剪短了。
这些马,是马球比赛的专用马匹,又称“马球马”。这是打马球所需要的第一装备。
马球对马的要求非常高。不是什么马都可以充当马球马的,即使是千里马也不行。据《松窗杂录》记载:“德宗以望骓打球,此马虽神骏非常,但却不适用于球猎——打马球之佳者,不视其高大而视其灵活与否。”
一匹合格的马球马,其关键在于,马和人之间的配合程度。在打马球时,骑手要专注于持杖击球,因此要尽可能地做到人马合一。起码的要求是“马不鞭,蹄自急”,不要让骑手做多余的动作;更高的要求则是“珠球到处玉蹄知”,然后“环回斗转,动可惬心”,即马球一到马身边,马就知道应该怎么动了,真正做到人马合一。
只有符合“人马合一”条件的,才能算是一匹优秀的马球马。
在《明皇击球图》的左右两边,各自竖立着一个华丽的马球门。马球门由两根高大的一模一样的立柱组成。立柱的柱顶,是一朵盛开的莲花,下饰三层形态不同的俯莲,再绘卷云纹;立柱的柱底,是一个上绘尖头莲瓣的覆盆形底座。
马球门的两个立柱之间,上方用绘有菱形花纹的横梁连接。蹊跷的是,两个立柱的下方,又开有一个与立柱底座差不多等高的小球门。那么,马球是应该打进小球门还是大球门呢?我也傻傻分不清楚。
虽然这样的马球门,出现在只是水墨画的《明皇击球图》中,我们无法知道当年马球门的色彩,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讲究的纹饰、复杂的图样,想象唐明皇李隆基所用马球门的华丽程度。而正因其华丽,在唐诗中马球门也被称为“画门”——“逐将白日驰青汉,衔得流星入画门”。
《明皇击球图》中的马球,只是一个“状小如拳”的黑色圆球。其实,马球也是有彩色装饰的。在唐诗中,诗人们把马球称为“红球”“画球”,“不见红球上”,“飘飖拂画球”。
唐朝的马球是木质的,用质量轻而有韧性的木料制成,中间挖空,外涂红色或彩绘花纹。之所以将马球涂成鲜艳颜色或绘上彩色花纹,一是为了使马球漂亮美观,增加比赛的观赏性;二是为了使马球在比赛中显得更加醒目,方便球员们第一时间拼抢,增加比赛的对抗性。
《明皇击球图》中的场上十六人,每个人都手持一根马球杖。马球杖,又称为“月杖”“鞠杖”。球杖长数尺,由握柄、杖杆、杖头三部分组成,杖头处自然弯曲成月牙形状,有点类似于今天曲棍球运动的球杖。
考虑到马球运动的激烈对抗性,马球杖应该不单单是由木、竹、藤等材料制成的,很可能是以木、竹、藤等材料为芯,外包牛皮等动物皮革,以增强韧性。最后再在表面涂漆,或者雕刻花纹,以求美观。
此时唐明皇李隆基所在的马球场,无法确知,可能是在长安太极宫梨园球场,也有可能在骊山华清宫球场。
马球场的地面,从图中可以看出,平滑如镜。由于当时没有混凝土、水泥,唐人要建造平整的马球场,要做到“筑场千步平如削”“亲扫球场平如砥”,只能用土夯筑。而为了防止土质球场在比赛时尘土飞扬影响比赛,唐人想出了在泥土中加入油脂的土豪办法:“崇训与驸马都尉杨慎交注膏筑场,以利其泽。”
至于马球场的大小和形制,韩愈在《汴泗交流赠张仆射》中有两句比较关键的诗,透露出了部分信息,分别是“筑场千步平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
“筑场千步”,有人说是周长一千步,有人说是单边长一千步。我更倾向于后者。因为正常人一步长约0.7米,周长都只有700米的球场,恐怕很难同时容纳二十匹马在场上奔驰;只有单边长达700米的大场地,方能容纳这么多马匹的纵横驰奔。(www.xing528.com)
“短垣三面缭逶迤”,是指马球场的三面,用短墙环绕,以防备马球在拼抢中飞出球场之外。还有一面,据我估计也有短墙,但可能是上面建有亭台楼阁的短墙,以备观众看球。同时,可能在这一面的短墙上留有可供开闭的门,以供球员和马匹进出。
此时此刻,出现在《明皇击球图》中马球场上的唐明皇李隆基,是当时超一流的马球高手。几乎可以肯定,此时马球场上的其他十五人,没有一个能够超过他的技术。也就是因为杨贵妃姐妹,他才有这个雅兴,此时能够亲自出现在场上,以超一流的身手,屈尊陪二流选手玩玩。
李隆基的马球技术,是从小练就的童子功。他少年时就有民谣说,“三郎少时衣不整,迷恋马球忘回宫”。这位年少时的“三郎”,就是李隆基。可见,他当年玩马球,就玩出了名,还经常弄得自己衣冠不整,忘记回家。
二十五岁那年,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更是一战成名,一跃成为帝国超一流的马球明星。那是唐朝景龙四年(710)正月初七,在长安太极宫的梨园马球场上。
据唐人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记录,当时出使大唐的吐蕃使臣赞咄提出,“臣部曲有善球者,请与汉敌”。此时的皇帝是李隆基的伯伯唐中宗李显,他同意了吐蕃使臣的要求,决定举行一场唐蕃马球友谊赛。
一开始出战的,是帝国的禁军十人代表队。但是比赛结果却是,“决数都,吐蕃皆胜”。这下,作为东道主的唐中宗李显脸上挂不住了,命令禁军代表队下,皇家代表队上。
为了获胜,为了皇帝的脸面,皇家代表队尽遣主力,并且只派临淄王李隆基、嗣虢王李邕、驸马杨慎交和武延秀等四人上场。就是要四打十,就是要以少打多,把前面输球丢的面子挣回来。
比赛重新开始后,李隆基在三个队友的配合下,大显身手,成了全场比赛的大明星,成功上演“帽子戏法”——“东西驱突,风回电激,所向无前”。以少打多的结果是,“吐蕃功不获施”,输了,服了。
总算挣回了面子的唐中宗李显,对李隆基等四人的马球技术大加赞赏,“甚悦,赐强明绢断百段。学士沈佺期、武平一等皆献诗”。
直到后来登基为帝,李隆基仍然不改对马球的喜爱,并且经常不顾危险,甚至不顾年迈,亲自上阵,挥杖击球。“宫殿千门白昼开,三郎沉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明日应无谏疏来”。此诗之中提及的唐朝贤相韩休、张九龄,均病逝于开元二十八年(740)。而这一年的李隆基,已经是五十六岁的老人了,还在“沉醉打球回”。妥妥的真爱啊。
根据阎宽《温汤御球赋》的记载,到了天宝六载(747)十月,已六 十三岁高龄的李隆基,还在打马球。在赛场上,李隆基率领近臣们,同心协力,“珠球忽掷,月杖争击,并驱分镳,交臂叠迹。或目留而形往,或出群而受敌……百发百中,如电如雷”,再一次地表现出自己出神入化的球技。
这次马球赛后,李隆基还亲自下诏,规定马球为军事训练项目:“天宝六载……皇帝思温汤而顺动,幸会昌之离宫。越三日,下明诏,伊蹵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顷徒习于禁中,今将示于天下。”
李隆基认为,打马球是“用兵之技”,是极有眼光的。打马球时,球员们骑在马上,在快速移动的过程中,还要用球杖去准确击打一颗拳头大小的马球,这正是当时骑兵所需要的战斗技术。试想,如果球场上拳头大小的一颗马球都能击中,战场上敌人那一颗颗比马球大得多的人头,还能砍不下来?
当然,此时此刻奔驰在马球场上,并且大力提倡马球的李隆基,绝对不会想到,他的后代子孙皇帝中,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等会因为马球而玩物丧志,唐穆宗李恒会因为马球而荒废政务,唐敬宗李湛甚至会因为马球而丢了性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