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贵妃上马图》中,李隆基发扬“老婆上马要等得”的精神,在旁边耐心等待,不仅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且温情脉脉,那眼神之中,满满的都是真爱啊。
虽然,他的真爱,有点多。
作为皇帝,李隆基的女人,仅就编制而言,可以多达百人。他在史上有据可查的女人,包括皇后、才人等各种级别的老婆,则一共有二十五位。实际上的总数,肯定远远大于这个数字,因为李隆基一共拥有三十个儿子和二十九个女儿。女人多,儿女也多。
当然,那些年,能让李隆基如此耐心等待的女人,还真不多。数来数去,满打满算,也就只有那么三位。
第一位,“傻白甜”王皇后。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名门之后。她是李隆基当年的临淄王妃,也是曾经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
李隆基是长寿二年(693)腊月,被改封为临淄王的,当时他才八岁;也是在这一年,王氏嫁给了李隆基,成为临淄王妃,《唐会要》记载“长寿二年纳为妃”,她也才九岁。
八九岁就结婚,这在我们今天,是无法想象的。但在那个年月,早婚很普遍。
两个人做了十几年夫妻之后,唐隆元年(710)六月,李隆基决定发动“唐隆政变”,改变个人的命运。
这是李隆基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和冒险的创业阶段。作为他的贤内助,此时的王氏也参与了政变的筹备,“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
王氏此举,不能不让人想起当年李世民的妻子长孙氏,也就是唐史上以贤德著名的长孙皇后。从辈分上算,王氏应该叫她曾祖母。在曾祖父李世民即将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在患难时刻,两人都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所以,作为患难夫妻,李世民一生都对妻子长孙皇后既敬且重,不离不弃;在这一点上,李隆基可就真跟自己的曾祖父没法比了。
虽然在十几年的患难夫妻生活中,李隆基很可能也上演过“王妃上马要等得”的一幕,但他显然没有打算与王氏白头偕老。果然,在坐定皇帝位子之后,李隆基就以王皇后无子的理由,要废掉患难妻子的皇后之位。
其实,真正的理由他不便说出口,他就是嫌弃王皇后年长色衰而已。王皇后也感知到了李隆基的心理,也曾经力图挽回他的心。
她企图以亲情感动花心的老公,向李隆基倾诉当年自己的父亲王仁皎,为李隆基庆祝生日的往事:“始,后以爱弛,不自安。承间泣曰:‘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帝悯然动容。阿忠,后呼其父仁皎云。”
动容只是一瞬间,花心则是一辈子。郎心似铁的李隆基,到底还是在开元十二年(724),废除了王氏的皇后之位。三个月后,王氏即离奇死去。这一年,她年仅四十一岁。
人虽死了,但王皇后为人不错,属于没有什么心机的“傻白甜”,平时又“抚下素有恩”,所以“后宫思慕之,帝亦悔”。
悔归悔,李隆基的目的还是达到了。
还是那句俗话说得好啊:“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哭泣的黄面婆。”
第二位,颇有心机的武惠妃。
王皇后就是因为这位武惠妃被废的。“开元初,武惠妃特承宠遇,故王皇后废黜”,“及王庶人废后,特赐号为惠妃,宫中礼秩,一同皇后”。
从姓氏就可以看出,武惠妃出身于女皇帝武则天的家族。她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因父亲武攸止早逝,在武则天的庇荫下,自幼于宫中长大,后来机缘巧合,得到了李隆基的宠幸。(www.xing528.com)
作为一个有心机的女人,武惠妃从受宠的那一天开始,就在觊觎皇后之位。王皇后果然也在她的“枕头风”的强劲吹拂之下,被废掉了。可武惠妃“损人不利己”,自己最终也没有当上皇后,也只得到了一个“宫中礼秩,一同皇后”的“准皇后”地位。
谋求皇后不成,武惠妃只得退而求其次,开始为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谋求皇太子之位。这个寿王李瑁是不是很耳熟?对,他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老公。
为了让寿王李瑁当上皇太子,武惠妃伙同著名奸相李林甫,设下毒计陷害当时的皇太子李瑛,还有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手制造了著名的“三庶人之祸”,导致李隆基疑心三个皇子造反,而赐死他们。
可惜事与愿违,在“三庶人之祸”之后,在少了三个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李隆基出于种种考虑,使得皇太子的桂冠最终也没有戴到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头上。
武惠妃一番机关算尽,事却没成。不仅事没成,这次她害人又害己,代价惨重。在无端害死三个皇子之后,她觉得良心有愧,竟然相信三子鬼魂会找她这个活人算账。于是在害死三个皇子的当年十二月,她自己也被吓死了。
跟王皇后比起来,这位武惠妃,才是真正费尽心机的人。
“傻白甜”王皇后嫁给李隆基,应该是父母包办婚姻的结果。而这位武惠妃,虽然有点坏,但却是李隆基自由恋爱的结果,所以李隆基对她,那是满满的真爱。不仅给了她“准皇后”的待遇,而且估计还频繁上演了“惠妃上马要等得”那一幕。
可是,心机颇深的武惠妃恶贯满盈,最终还是死了。这下,李隆基寂寞空虚冷了。“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后庭数千,无可意者”。
然后就轮到了第三位,“解语花”杨贵妃。
杨玉环本是李隆基的儿媳。开元二十二年(734),正是在公公李隆基和婆婆武惠妃的主持下,年仅十六岁的杨玉环,嫁给了他们俩的儿子寿王李瑁。
不料短短三年里,事情有了大变化。婆婆死了,寂寞空虚冷的公公看上了儿媳。贵为皇帝富有天下的李隆基,当然没有觉得这算个事情,直接就将杨玉环召进了宫中。
杨玉环进宫,应该是武惠妃死后不久的事,也就是开元二十五年末或二十六年初的事。但杨玉环毕竟身份特殊,为了将儿媳变成小老婆,李隆基还是蛮拼的,费尽心思,把这件事办得还挺曲折,拐了几道弯儿,想出了一些掩耳盗铃的歪招。
开元二十八年(740)十月,他总算想出“为自己母亲窦太后祈福”的理由,让杨玉环在宫中出家,道号“太真”。当然,出家只是幌子,大家别担心,李隆基和女道士“太真”的关系,一直好着呢。
接下来,亲爹李隆基和新后妈兼前老婆杨玉环,为了寿王李瑁的终身大事,那简直是操碎了心。一直找寻了四五年,才在天宝四载为寿王李瑁选定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新的寿王妃。
好不容易,把儿女的大事办完了,亲爹后妈这才猛然想起,自己两个人的大事,可还没办呢。于是,李隆基于同年册立寿王李瑁的前老婆杨玉环为贵妃,使她成为史上闻名的“杨贵妃”。
这一次,李隆基总算又找到了真爱。呃,为什么要说“又”呢?杨玉环进宫后,“不期岁,礼遇如惠妃”,“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又成了一位“准皇后”。
到了这个时候,谁要是还说:“这哪是宫中的‘娘子’,这分明是以前的寿王妃嘛!”那你也太不会聊天了。
大致估计,李隆基和杨玉环第一次发生关系时,杨玉环大约二十岁,李隆基则已五十四岁。
老夫是最疼少妻的。李隆基给杨玉环取了多种爱称、昵称。第一个当然是最著名的“解语花”。据《开元天宝遗事》载:“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得意之情,那是溢于言表啊。
第二个是“至宝”。据《古今宫闱秘记》载,李隆基曾得意地对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我们完全可以想见,他的“解语花”“至宝”在上马时,李隆基在旁边等候的担心指数和耐心程度。这哪是君临天下的至尊皇帝啊,简直就是深陷爱情漩涡的痴情男子一枚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