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二十个景点的名称来看,王维他家别墅可是真大啊。不仅实现了我们今天想拥有独栋大花园的别墅梦,而且别墅附近有山有水,有花有树,居然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爱的梅花鹿!哦,当然,唐朝那时还没有将梅花鹿列为保护动物,我们就不追究王维的法律责任了。
换句话说,王维的辋川别墅,不仅是独栋大花园,而且可能还包括了二十个景点!哪像我们今天,买个联排别墅就不易了,独栋别墅一般人连想都不敢想。王维,真的是唐朝的人生赢家啊。
不过,王维的这个辋川别墅,其实是他买的“二手房”。别墅的前面一个业主,我们大家也很熟悉——宋之问。是的,就是写出了“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千古名句的宋之问。宋之问可也是在这个别墅里睡过的,有诗为证——《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宋之问、王维两大诗人兼两代业主同时看中这个别墅,主要原因当然是别墅所在的地段好。买房子,肯定是买地段嘛。
首先是交通便利。辋川别墅距离长安城,只有八十里路,恰好是唐朝时车马一天的路程。这个距离,正好可以满足王维不上班时到城郊休闲游玩的需求。大家不必为王维的假期担心,从史料来看,唐朝官员的假期名目繁多,不仅有元旦、冬至这样放假七天的“黄金周”,而且平时“十日一休沐”,加上探亲有假、婚丧有假、农忙有假,甚至还有准备寒衣的“授衣假”。所以,王维不是在休假,就是在休假的路上。在辋川买这个别墅,既然交通方便,假期又多,王维肯定是有时间去住的。
其次是配套齐全。这个配套,是指别墅周边有众多的佛寺,不是大家所想的学校和医院。王维当初购买这个别墅,就是为了供母亲崔氏持戒安禅、礼佛修行之用。同时,王维及弟弟王缙也信佛,后来兄弟俩甚至到了佞佛的地步。在辋川的周边,有配感寺、化感寺、悟真寺、水陆庵、法池寺、空寂寺、万泉寺、清凉寺等著名禅寺,王维曾经先后多次前往,留有《游悟真寺》《游化感寺》等诗为证。别墅周边,有如此众多的佛寺,正可投王维一家所好。这样的配套,岂不完美?
最后是风景秀丽。“终南之秀钟蓝田,茁其英者为辋川”,换句话说就是,辋川是终南山最美的地方。辋川位于蓝田之南的峣山,是秦岭东段北麓的一条川道。这条川道中的河流,源出秦岭北麓,从谷口两峰之间泻出而流入灞河。因为诸谷之水汇流,河流团转,周回曲折,如车辋环辏,故称“辋水”,而这个川道亦因此而得名“辋川”。正因为辋川风景秀丽,所以别墅周边才景点众多。顺便提一句,在辋川的旁边,紧挨着的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白鹿原。
买辋川别墅,就是买交通,就是买配套,就是买风景:原始森林级花园环境,天然超浓度负离子氧吧,绝版水岸私密独栋,360度无死角水景大宅,远离闹市喧嚣,回归美好自然,享受田园风光,尽享静谧人生,跟随前考功员外郎、著名诗人宋之问的脚步,一起住在蓝田。
听完了二手房广告词的王维,就冲这交通便利,就冲这佛寺众多,就冲这二十个景点,终于一狠心,一咬牙,把这二手房给买了!至于当年王维是以多少钱每平方米购进如此豪宅,一般人我不告诉他。谁买我的这本书,我就偷偷告诉他。
大约从开元十六年(728)起,王维和当时已在长安任职的弟弟王缙一起,开始购买并且营建辋川别墅。
辋川别墅的主建筑,应该是目前能见到的各种版本的《辋川图》中,那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环形别墅建筑群——辋口庄。辋口庄中,亭台楼阁掩映,布局古朴端庄;辋口庄外,辋水川流而过,时有舟楫过往。
王维不仅为辋川别墅附近的二十个景点配图,还写了诗。二十个景点,他和好友裴迪一个景点写一首诗,一共40首诗,最后结集为《辋川集》。
而王维为第一个景点孟城坳所写的诗,就充分体现了辋川别墅的“二手房”特征:“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很显然,王维诗中的这个“昔人”,是指此房的前业主宋之问。王维诗中是在感叹,这个别墅是我从宋之问手中买来的二手房,将来又是谁来当我的下家呢?
为了解决自己担心的这个问题,王维在母亲去世之后,在近花甲之龄,向皇帝上《请施庄为寺表》,舍宅为寺,将辋川别墅施舍为清源寺。而清源寺后来坍塌了,果然王维之后,再也没有人当他的下家了。因为房子没了,没法再转手了。
华子冈,应该是辋川别墅附近的最高峰了。王维在华子冈,看到的是“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从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知道,王维当时站在华子冈上,将连绵的山色和天空中的飞鸟尽收眼底。斤竹岭,则是一道长满了竹子的山岭,岭上竹林之下还有一条供人通行的羊肠小道。
漆园,是种满了漆树,生产生漆的小园;椒园,则是种满花椒树,为王维提供花椒调料的小园。辋川别墅附近有此二园,再次说明了王维买房的眼光,你看这个配套多齐全,连做菜的调料都准备齐了!
木兰柴,应为一片种满了木兰的小花园。“柴”,同“寨”,此处指围住木兰的木栅栏。茱萸沜,自然是指水畔种满了茱萸的园地。要知道,王维对茱萸可是有着很深的感情的,早年想家时就写过“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宫槐陌,是从王维居所走到欹湖岸边的一条栽满宫槐的小路。(www.xing528.com)
欹湖,是辋川的中心景区,应是辋水在河面开阔处形成的一个大湖。湖中有荷有菱,既可泛舟游玩,也可垂钓取乐;欹湖边还种有大量的柳树,形成“柳浪”。“柳”者,“留”也,古人喜欢折柳赠别,以示挽留之意,寄托离别之情;在欹湖边的临湖亭,王维就曾在亭中宴请友人,“轻舸迎上客”,“当轩对樽酒”,宴罢离别,想必也曾折柳赠别。南垞、北垞,则是分别位于欹湖的南岸和北岸的小山丘。
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辛夷坞,都是辋水的河道之景。“濑”指激流,栾家濑所看到的,自然是辋水的灵动之景,“跳波自相溅”;金屑泉,不像栾家濑那样喧闹,却是辋水边一汪安静清澈的泉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水波泛着金光,仿佛水面洒满金屑一般;白石滩是辋水河道中的一处浅滩,铺满了白色的石头,“清浅白石滩”;辛夷坞,是辋水边开满红色辛夷花的渡口。
文杏馆是一栋“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的华美建筑。“文杏”,就是银杏。以银杏树作为屋梁,出自司马相如的《长门赋》:“饰文杏以为梁。”
我特意把竹里馆、鹿柴放到最后来讲,主要是因为我们对王维为这两个景点写下的五言诗太熟悉了,小朋友们都会背诵这两首千古名篇。
竹里馆,顾名思义,是位于竹林深处的一处建筑,王维曾于闲暇时前来,“弹琴复长啸”;鹿柴呢,则是王维养鹿的小园子了。至于王维为什么会养鹿,原因不清楚,但肯定不是为了吃鹿肉、喝鹿血。因为《旧唐书·王维传》写得清楚:“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兄弟俩都吃素而不吃荤的。所以小鹿们是安全的,大家放心。
看完辋川这二十个景点,由于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不禁还是要问:方圆十几里、景点二十个,难道都是王维他家的?
有人认为全是,也就是说整个辋川山谷,从辋水发源地直到辋口,方圆十几里、景点二十个,全部都是王维他家的。然而,笔者不大赞成这个主张。
上述二十个景点,王维全都游览过并且为之命名,是可信的,有《辋川集》为证,而且,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景点,的确就是属于他家的。王维后来在《请施庄为寺表》中说:“臣遂于蓝田县营山居一所,草堂精舍,竹林果园。”可见在他的辋川别墅,有草堂,有精舍,有竹林,有果园。
再比如那个竹里馆,如果不是王维他家的,他老人家在里面旁若无人地“弹琴复长啸”,会吓着别人的。把它买下来,在自己家里弹一弹,啸一啸,就没事了。最多也就是,把他的妈妈崔氏吓一跳。
但是,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景点,不是他家的。我这样说,并不是瞧不起王维的财力。原因主要是两个。
第一个原因,像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辛夷坞这样处于辋水河道之中的景点,买下来供自己家里人看,着实没有什么大的意义。而且,根据《辋川图》来看,辋水之上时有舟楫来往,辋水还有水路通航功能,如果王维真的把整条辋水买了下来,那他岂不得设站收费,“贷款买河,收费还贷”?又或者,辋水已是他家“内河”,他要禁止人家从“内河”通过?这难道是一个礼佛修禅之人应该干的事吗?更何况,他作为在职的朝廷官员,如此做法,绝对是犯忌的。
第二个原因,种种迹象表明,辋川之中还有其他人家存在。王维在《南垞》景点的诗中,写他泛舟于欹湖之中,“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还有“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归辋川作》),“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山居即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上述王维诗中的“人家”“渔樵”“采菱”“浣女”,显然并非他的家人,而是在谷中安居乐业的“遥遥不相识”的其他人家。
另外,王维还在《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说:“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明灭的远火,吠叫的寒犬,夜舂的村墟,偶尔传来的钟声,都充分表明,华子冈附近还有其他人家,而且一派生活气息。
王维的好友裴迪,就是陪他畅游辋川二十景点,和诗二十首的那位,本人也住在辋川之中的孟城坳,“结庐古城下,时登古城上”;辋川还住着王维的表弟崔兴宗,王维至少为表弟的别墅,写过《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九月蓝田崔氏庄》《崔氏东山草堂》三首诗。另外,辋川中还住着一位姓胡的隐士。胡隐士病卧在床时,王维还为他送过米,“聊持数斗米,且救浮生取”(《胡居士卧床遗米因赠》)。
王维还曾因怜惜辋川村民的赋税太重,请蓝田的刘知县给予关照,而写下过《赠刘蓝田》一诗:“篱中犬迎吠,出屋候柴扉。岁晏输井税,山村人夜归。晚田始家食,馀布成我衣。讵肯无公事,烦君问是非。”王维以京官身份,出面照顾别墅附近的邻居乡亲,也算是很尽心了。
所以,王维在辋川,有独栋大花园别墅不假,也有田产,但他的辋川别墅并不等同于整个辋川山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