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陪伴武则天的二十八人,名画中的隋唐史

陪伴武则天的二十八人,名画中的隋唐史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图中,武则天是最闲的。其余那些紧紧环绕在武则天身后或身侧的人,则是提供生活服务的。在武则天的左右两侧,除了两位红衣仪仗导驾官之外,各有一位披着铠甲,手中还握持斧钺的红甲卫士。从辈分上讲,杨贵妃是武则天的孙媳妇,不排除祖孙两位美女在饲养宠物方面口味一致的可能性。武则天个人,是非常喜欢鹦鹉的。

陪伴武则天的二十八人,名画中的隋唐史

《武后行从图》中的武则天,头戴红色九凤皮弁冠,上穿宽袖玄衣裳,下穿红色中裙,腰部系有革带,脚穿云头加金饰赤舄。对,就是图中处于C位,被一大群人簇拥着,身体的纵向高度和横向宽度都异于其他人,而且貌似有严重的双下巴,甚至有三下巴的那个女人。

在图中,武则天是最闲的。不仅手上什么东西没拿,一左一右还各有一位贴身女侍搀扶着。在两位贴身女侍的身旁,还各有一位红衣官员。红衣官员的身份,应该是仪仗导驾官员。

在武则天和贴身女侍的身后,有两位太监手持雉尾赤方扇,还有一位太监手持六角鸾凤红盖,紧随其后又有两位太监手持双凤赤团扇,还有一位太监手捧仪刀,以彰显皇帝威仪。

其余那些紧紧环绕在武则天身后或身侧的人,则是提供生活服务的。他们有的手捧金提炉,有的拿着金唾壶和金盥盆,以备武则天随时吐痰或净手之需。要知道,武则天身为皇帝,很是尊贵,随地吐痰这种事,是干不出来的。

可能有人会问,怎么没人带着漆金描凤的木质马桶?其实道理很简单,我们平时出门逛个公园,也不自带马桶啊。这是宫廷内部,附近肯定有“五谷轮回之所”,供女皇帝方便的。

在武则天的左右两侧,除了两位红衣仪仗导驾官之外,各有一位披着铠甲,手中还握持斧钺的红甲卫士。这两位红衣铠甲卫士,和图中最下方未着铠甲,手持金吾仗肃立的红衣卫士,都来自宫廷警卫部队——金吾卫,是直接负责保卫武则天的人身安全的。

所谓“金吾”,最早是指太阳中的三足鸟,传说此鸟有避邪、避不祥的作用,所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秦汉时期,演变为皇帝身边的侍从武官的名称,“因以名官执金吾”。并且,此官还成了汉光武帝刘秀没当皇帝之前的两大人生理想之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到了唐朝,朝廷直接将负责宫廷安全的警卫部队,命名为左金吾卫、右金吾卫。其职责是:“左右金吾卫之职,掌宫中及京城昼夜巡警之法,以执御非违。……凡车驾出入,则率其属以清游队,建白泽硃雀等旗队先驱,如卤簿之法。从巡狩畋猎,则执其左右营卫之禁。”可见,金吾卫主要负责皇宫安全、京城安全和皇帝的出巡安全。

至于图中最下方那位默默肃立的红衣卫士手中所持的金吾仗,“金吾,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大致上,大家把金吾仗想象为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就可以了,所不同者,金吾仗的礼仪功能大于实用功能,不能伸缩变化而已。

在武则天的正前方,有两位服色不一的太监,他们手中各擎一把孔雀扇,似乎起着开路、导引的作用。孔雀扇前,又有三人:中间一人手捧香盒,左右两人双手抱着用红布遮盖的宠物。从画面上看,武则天所喜欢的是小型宠物,以至被女官抱在怀里后都看不清楚。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喜欢养的,是什么宠物?

有的人可能会质疑:唐朝有宠物吗?唐朝人养过宠物吗?

有啊。在真实的历史里,唐朝不仅有宠物,而且宠物还被细分为鸟、兽、虫、鱼四类。更猛的是,唐朝人养宠物的口味还比较重,居然是以体形较大的猛兽、猛禽类宠物为主,以小型的禽鸟、虫鱼类宠物为辅。在武则天时期,就有唐朝人蓄养老虎、狮子、大象骆驼、雕、鹰、鹤、狗等宠物,见诸历史记载。

武则天个人,最喜欢养什么宠物呢?就女官怀中所抱的宠物的体型来看,应为小型宠物。但是,到底是什么小型宠物呢?

第一,女官所抱的,不大可能是猫。要知道,武则天对猫,那可是有心结的。据《旧唐书·后妃传》载,当年武则天迫害王皇后、萧良娣时,王皇后、萧良娣在狱中大骂武则天:“愿阿武为老鼠,吾作猫儿,生生扼其喉!”武则天大怒,“自是宫中不畜猫”。此事既然见诸正史,想来养猫的确曾经是武则天的一大忌讳。

第二,女官所抱的,有可能是狗。我们在《簪花仕女图》《宫乐图》中,都可以看到唐朝贵妇所养的小型宠物狗,黑白相间,绒毛卷曲,当时被称为“拂菻狗”或“猧子”。

杨贵妃就喜欢养狗。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杨贵妃曾经抱着自己的宠物狗,观看唐玄宗李隆基与哥舒翰下棋。每当李隆基要输棋的时候,“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这是唐朝宫廷中饲养宠物狗的实例。从辈分上讲,杨贵妃是武则天的孙媳妇,不排除祖孙两位美女在饲养宠物方面口味一致的可能性。

第三,女官所抱的,最有可能是鹦鹉。武则天个人,是非常喜欢鹦鹉的。(www.xing528.com)

唐人认为,大象、狮子、鹦鹉、鹤、孔雀等动物,是佛教中佛祖的化身,能够通梦感神,预知未来。再加上“武”与“鹉”谐音,在某种意义上,武则天认为鹦鹉对自己而言,至少是感觉亲切的动物。

武则天喜欢鹦鹉,居然还因此而解决了皇帝之位由“武周”转归“李唐”的重大问题。据《资治通鉴》载,有一天武则天对狄仁杰说:“朕梦大鹦鹉两翅皆折,何也?”狄仁杰回答:“武者,陛下之姓,两翼,二子也。陛下起二子,则两翼振矣。”太后由是无立承嗣、三思之意。

这段记录是说,在武则天做了一个“鹦鹉两翅皆折”的梦之后,那位经常问“元芳你怎么看”的狄仁杰为她解梦:鹦鹉,就是武则天本人;两翼,就是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两翅皆折,是因为武则天不重用自己的两个儿子;如果想两翼复振,必须重新起用这两个儿子,恢复李唐天下。

小小一只鹦鹉,居然能够在摧毁武则天一生为之奋斗的“武周”王朝的事情上发挥作用,可见其神奇之处,亦可见武则天对于鹦鹉这一宠物的喜爱程度。

在怀抱宠物的女官上方,两位太监抬着一个大“神器”——赤金盘龙莲花山香薰。显然,这个听上去名称复杂,看上去构造也复杂的大“神器”,所解决的就是“香风阵阵”的问题了。女皇帝嘛,走到哪里都要香香的。

在大“神器”的上方,一位灰衣太监双手捧着上盖白布的金龙凭几,其两端分别露出了鎏金龙首。这是供武则天走累了之后,小坐休息用的。

再看灰衣太监的上方,也就是整个《武后行从图》的最上方,并立着两个人:一个手拿红色鞭子,另一个正在挥动红色鞭子。

这两个人手中的红色鞭子,可是大有讲究的。这种红色鞭子,叫作“鸣鞭”,又称“静鞭”“净鞭”。它的主要作用是,在古代帝王出驾前,由宫廷内侍挥鞭作响,以此通知文武百官,保持肃静,皇帝要出来了。

如果按照《武后行从图》中所画的,则唐朝皇帝的仪仗之中,就已有这种“鸣鞭”。然而,唐朝的正史之中,目前没有找到记录。活跃于公元859年左右的晚唐诗人郑嵎,曾经写有一首长长的《津阳门诗》,其中一句“鸣鞭后骑何蹀躞,宫妆襟袖皆仙姿”,似可作为诗人当时见过皇帝仪仗有“鸣鞭”的证据。

唐朝之后的五代时期,正史之中已经可以查到关于“鸣鞭”的记录了。据《旧五代史·晋高祖纪》记载:“宣遣静鞭官刘守威、左金吾仗勘契官王英、司天台鸡叫学生商晖等并赴契丹。”可见当时,已有“静鞭官”的职官设置。而且,这位名叫刘守威的“静鞭官”,平时不仅要履行“静鞭”的职责,偶尔还要接受皇帝派遣,担负出使外邦的任务。

到了北宋,《宋史·仪卫志》记录:“鸣鞭,唐及五代有之。《周官·条狼氏》‘执鞭趋避’之遗法也。内侍二人执之,鞭鞘用红丝而渍以蜡。行幸,则前骑而鸣之,大祀礼毕还宫亦用焉;视朝、宴会,则用于殿庭。”

在上面的记录中,《宋史》不仅指出了“鸣鞭”的使用制度,而且指出“唐及五代”就已有“鸣鞭”。可见,画家在《武后行从图》中能够画出“鸣鞭”,还算是有所依据的。

需要指出的是,武则天作为皇帝,她的出行按照制度,至少有三种规格,分别为大驾卤簿、法驾卤簿、小驾卤簿。其中大驾卤簿一般用于登基、阅兵、庆典等场合,那是几千人陪着的大场面;法驾卤簿则用于祭祀出行,那也是几百人陪着的大场面;小驾卤簿一般用于皇帝上朝理政、巡幸宫廷等场合,场面就相对要小一些。

《武后行从图》中,即使按照小驾卤簿的规格来看,我也必须为武则天点赞。她这次出门散步遛弯儿,居然只带了二十八人,而且“基本靠走”,实在是太亲民了,太“轻车简从”了。

仅从画面上看,《武后行从图》还有一个奇异之处:画面上似乎有一股妖风从右向左吹过,吹得画中部分女官或太监,脚步都有些不稳了,有人还在侧脸避风;只有武则天,两只手左右一搭,腰一扭,侧头迎着妖风吹来的方向,显得既镇定从容、人君风度,又那么顾盼生姿、仪态万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