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之隐秘人物

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之隐秘人物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在唐宣宗李忱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中,见过这个名字,虽然在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中并没有他。结果,唐军遭到敌军的侧击,导致了一场惨败,将士败亡十之五六,后来凌烟阁功臣排名第十一的刘弘基,还被对方俘虏了。唐军败退回京时,刘文静被处以“除名”处分,免除了宰相职务。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唐朝第一名将李世民所带领的军队,在浅水原被薛举打败了。

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之隐秘人物

文静。我们在唐宣宗李忱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中,见过这个名字,虽然在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名单中并没有他。此后的唐宣宗李忱能够将其请入凌烟阁,可见李唐皇室在多年之后,还记得他的开国大功。

当然,刘文静应该也是我们今天关于唐人最不熟悉的一个名字。其实,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功臣中功劳最大的几个人之一。这个拥有女孩子名字的大男人,有着彪悍的人生

简单地说吧,隋末大乱,人在太原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还没有下定决心造反的时候,身边就有一个人不停地在李氏父子耳边说:“造反吧,快造反吧。再不造反,机会就被别人抢走了。”这个人,就是刘文静。这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刘文静曾经参与“定非常之谋”,是最早参与决定造反的三个人之一。

要知道,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劝人造反都是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的。更何况,刘文静当时的身份,是大隋朝的晋阳令。他这是典型的“身在隋营心在唐”啊。

李渊正式起兵之后,为了解除李渊进军关中的后顾之忧,刘文静奉命出使突厥,肩负重要的外交使命。这一次,他不仅完成结盟突厥的任务,而且按照李渊“马多人少”的要求,借来突厥军队助阵。随后,刘文静又奉命镇守潼关,担当起牵制河东屈突通所率领的隋军的重任,并且战而胜之,活捉了这位后来在凌烟阁排名第十二的功臣。

大唐建国立下了如此大功的刘文静,在李渊称帝之初,就被拜为纳言。此官后来也称“侍中”,是中枢三省之一门下省的长官,是货真价实的宰相之职。

当时,李渊还追论太原起义首功,弄了一个“太原元从功臣”的十七人名单。这个十七人名单既没有画像,也没有严格排名,只是简单地分为两个等级。第一等级只有“恕二死”的三人:当时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尚书左仆射裴寂和纳言刘文静。

“太原元从功臣”第二等级则为“恕一死”的十四人: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彟,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

由以上名单可见,当时的刘文静属于超一流的功臣。后来凌烟阁功臣排名第十五的长孙顺德、第十一的刘弘基、第十四的柴绍、第二十二的唐俭、第十三的殷开山、第二十一的刘政会,虽然名列第二等级,却难以望其项背。至于后来凌烟阁功臣排名第一的长孙无忌等人,此时还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谓“恕二死”“恕一死”,就是李渊承诺,第一等级的李世民、裴寂、刘文静等三人,第二等级包括武则天父亲武士彟在内的十四人,以后犯了死罪,可以免死两次或者一次。换句话说,相当于李渊给他们统一颁发了后世所谓的“免死金牌”,李世民、裴寂、刘文静还荣幸地得到了两块。

那么,李渊颁发的这个“免死金牌”,管用吗?我们往下看。

担任纳言之后不久,刘文静就开始倒霉了,一切都源于武德元年(618)六月那一次吊诡的浅水原之战。

这年六月,割据陇西的薛举率兵向长安进攻,李渊派李世民率领刘文静、殷开山、刘弘基等将领迎战于浅水原(今陕西长武东北)。结果,唐军遭到敌军的侧击,导致了一场惨败,将士败亡十之五六,后来凌烟阁功臣排名第十一的刘弘基,还被对方俘虏了。唐军败退回京时,刘文静被处以“除名”处分,免除了宰相职务。

这次浅水原之战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其实当时唐军的主帅是李世民。换句话说,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其实就是李世民所打的一次败仗。当然,这也是见诸记载的唐朝第一名将李世民的唯一一次败仗。

史书为了保持李世民的不败纪录,采取了为尊者讳的办法,强调了一个客观原因:李世民当时病了。于是,李世民在病了无法履行职责的时候,把军中事务交给了刘文静和殷开山,并且告诫:“薛举的军队孤军深入,利在决战。所以,我军就应该立足持久,慎勿与战。等我病好了,再来打败他。”可恨的是,刘文静和殷开山,不听领导的话啊。结果,他俩冒险出兵,导致惨败。

就算是这两个不听话的部下的失败吧。但败了就是败了,无论李世民是否真病了,他当时就是货真价实的主帅。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唐朝第一名将李世民所带领的军队,在浅水原被薛举打败了。这次败仗,同时也害得刘文静受到了除名、免职的处分。

好在,李世民、刘文静不久就报了仇。当年八月,第二次浅水原之战爆发。这一次李世民吸取了上次战败的教训,没有再给敌人机会,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刘文静呢,也因功“复其爵邑,拜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宰相是当不成了,当个户部尚书吧。从这时起,刘文静的心里,开始不平衡了。

因为恰在此时,和他同在“太原元从功臣”第一等级的裴寂,也打了一个朝野皆知的大败仗。武德二年(619),刘武周侵犯唐朝的龙兴之地太原,裴寂自请为主帅,出兵镇压。结果,一败于介休,二败于夏县,把河东根本之地几乎全部丧失,长安震动,逼得李渊几欲迁都,幸亏李世民率兵出战,才挽救了危局。

但是,犯下大罪的裴寂回到长安之后,受到的处分是,李渊首先把他严厉训斥了一通:“前拒武周,兵势足以破敌,致此丧败,不独愧于朕乎?”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寻释之,顾待弥重”,又宠幸如初了。

李渊对裴寂,怎么个“顾待弥重”呢?李渊每次离开长安“有所巡幸,必令居守”,对其信任有加。一言不合李渊就到裴寂家喝酒玩通宵,“赍珍馔、宝器就寂第,宴乐极欢,经宿而去”。朝廷要“改铸钱”,李渊体贴地怕裴寂家里钱不够花,“特赐寂令自铸造”,等于是在他家建了一个造币厂。李渊还不让裴寂退休,“要相偕老耳”,又是加官晋爵,“俄册司空”,又是提高待遇,“赐实封五百户”,还怕他家有事无人管理,特地派人到他家每天值班,“遣尚书员外郎一人每日更直寂第”。(www.xing528.com)

同样是第一等级的“太原元从功臣”,同样是打了败仗,刘文静只是一个小败仗,还是代李世民受过,而且后来刘文静还将功补过了,可是他的宰相职务,一免就未再复。裴寂呢,一败再败不说,还直接弄丢了大唐的龙兴之地,在局面溃烂到不可收拾的时候,自己逃回了长安,结果只是被教训两句,事后该加官加官,该晋爵晋爵,还在他家建了一个造币厂!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所以,心里不平衡的刘文静,就开始专门跟裴寂过不去,“每廷议多相违戾,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由是与寂有隙”,两人之间势同水火。甚至刘文静在家喝多了,还拔刀砍柱发誓:“必当斩裴寂耳!”说来也怪,此时的刘文静“家中妖怪数见”,其弟刘文起不知深浅,“遂召巫者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之法”。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所谓的“厌胜之法”,就是请一些神汉巫婆来施法“扎小人儿”,既无益也十分可笑;但在唐朝人看来,“厌胜之法”是有极大魔力的,是可能导致被厌胜对象无缘无故死亡的。所以,这是严厉禁止的行为。即使是出于家庭安宁在自己家中实施“厌胜之法”,如果被人告发,也是一件极为犯忌的大事。

结果,刘文静家中的这件事,就被他的一个失宠的爱妾举报了,这直接导致了刘文静被下狱审问。凑巧的是,李渊居然派刘文静的政治死敌裴寂带领萧瑀等人,去审讯他。刘文静在审讯中,如实承认了对裴寂的妒忌、不满和怨望。刘文静说:“起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托,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

至此,其实朝野上下的普遍看法是,这也就是朝中两个重臣之间的政争而已。然而,皇帝李渊亲自提升了事件的严重程度,恶化了事件的性质,“文静此言,反明白矣”。也就是说,李渊把刘文静妒忌、不满和怨望的对象,由裴寂换成了他自己和整个大唐王朝。如此一换之后,这就不再是刘文静与裴寂之间的个人恩怨了,而是刘文静不满朝廷,意图造反了。

是不是有点“莫须有”的意思?李渊这是捏造罪名,欲置刘文静于死地啊。当时的群臣,都觉得刘文静冤枉,“李纲、萧瑀皆明其非反”,李世民也出手相救,“太宗以文静义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悬隔,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极佑助之”。

然而,李渊就是听信裴寂谗言,一意孤行,“遂杀文静、文起,仍籍没其家”,铸成唐朝开国以来第一大冤案。此时此刻,什么“太原元从功臣”,什么“恕二死”的“免死金牌”,都不管用了。

刘文静死后,当时的唐人和以后的学者,关于他有几点认识是高度一致的:一是他为唐朝开国立下了大功,是有资格进入凌烟阁的功臣;二是他是被冤杀的;三是他并非死于与裴寂的政争,而是死于李渊的蓄意谋杀。

那么,李渊为什么要蓄意谋杀一个于己于国立有大功的老部下呢?

因为李世民。刘文静其实是为李世民死的。换句话说,刘文静死于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太子之争。

李渊当上皇帝之后,谁是皇太子或谁是下一任皇帝的争斗,就开始逐步浮出水面了。虽然唐朝开国的正史被李世民手下的贞观史臣改得一塌糊涂,第一任皇太子李建成也被描绘成一个贪财好色、平庸无能的纨绔子弟形象,但还是有史料显示,真实的李建成在军国大事上的才能,并不比李世民差多少。

正因为两个儿子都极具治国之才,所以李渊本人的态度,一直很明确:无论是从立长还是立贤的角度出发,下一任皇帝都应该是李建成,而不应该是李世民。而且,裴寂和大部分的“太原元从功臣”,都是支持李建成的;只有刘文静、萧瑀、陈叔达等少数几个大臣,才是支持李世民的。

支持李世民的人当中,刘文静的影响最大。因为其才能出众,威望素著,又官居宰相,位高权重,所以成为李渊最为忌惮的人,史书称李渊对刘文静“素疏忌之”。李渊之所以如此对待刘文静,是因为他把刘文静当成了影响李建成接任皇帝、影响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和睦、影响大唐天下安定团结的最大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当然要先下手为强了。先借小故免去刘文静的宰相之职,降低他的影响力,再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他于死地,砍掉李世民争夺帝位的最有力臂膀。

都是一个山上的“狐狸”,李世民当然也不是不明白父亲李渊的这点心思。当时身处夺嫡之争弱势一方的他,只好先躲在幕后,指使李纲、萧瑀出面保刘文静,“皆明其非反”。一直等到快不行了,他才亲自出马,不仅提及刘文静当年首谋太原的大功,并且担保他不会造反。然而,李世民的出面,更加印证了李渊的判断,反而加速了刘文静的死亡。

要我说,也许就是在刘文静人头落地的那一刻,血淋淋的事实才终于让李世民下定决心,在潜心准备七年之后,杀兄,屠弟,囚父,最终把向往已久的皇位抢到手。

那么,读者诸君可能要问了:既然刘文静对李世民这么重要,那么在贞观十七年将功臣画像绘于凌烟阁的时候,李世民的皇帝都做了十七年了,冤杀刘文静的李渊也死了七八年了,李世民为什么还是没有把刘文静请入凌烟阁呢?反而要由两百年之后的子孙唐宣宗李忱来做这件事呢?

有学者说是故意疏远,也有学者说是刻薄寡恩。我倒觉得很可能是一时忘却:也许是因为李世民的皇帝当得太久了,以至忘记了那位在自己还不到二十岁时就预言他“大度类于汉高,神武同于魏祖”的铁杆粉丝了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