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西迁,乱世变得更乱。
幽州牧刘虞的儿子在长安做“人质”,这是一个大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是朝廷防止州牧和刺史们尾大不掉而采取防范措施。
除了刘虞,益州牧刘焉的儿子也在长安。
刘焉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儿子都不在身边,他们分别是刘范、刘诞和刘璋,只有最小的儿子刘瑁跟着刘焉。
当然,朝廷不可能把他们关起来派人整天看着,也都给他们任命了职务,刘范是禁卫军的师长(左中郎将),刘诞是天子的高级秘书(治书御史),刘璋是皇家车队队长(奉车都尉),职务都在司局级以上。
刘焉和刘虞虽然都是刘氏宗亲,但他们的志向完全不同,刘虞一心报效朝廷,刘焉整天想的是如何壮大自己的势力,在乱世中拥兵自立。
朝廷当初派刘焉去益州,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当时汉灵帝还在,刘焉出发前汉灵帝专门召见他,跟他有过一次谈话。
汉灵帝告诉刘焉,益州之前的刺史刘俊、卻俭都贪婪成性,待人残忍刻薄,胡作非为,弄得声名狼藉,益州百姓怨声载道。汉灵帝让刘焉一到益州就把他们抓起来依法处置,昭示百姓。
汉灵帝还专门提醒他,此事一定要做得保密,不要让消息走漏了,以免横生枝节,给国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勿令漏露,使痈疽决溃,为国生梗)。
刘焉领命出发,他打算从荆州沿长江西上去益州,结果到了荆州得知益州发生了变民暴动,声势很大,刺史卻俭等州政府官员生死不明,吓得刘焉不敢再去,停在荆州观望。
益州的这次变民首领是马相和赵祗,他们在绵竹起事,也自称黄巾军,起事以后一呼百应,一两天里就聚集了数千人,杀了绵竹县令李升。
当时益州刺史部的治所还不在成都,而是雒县,即今四川省广汉市,马相指挥人马攻打雒县。
益州刺史卻俭一向贪赃枉法,捞钱挺有本事,应对变民却毫无办法,结果被马相等人杀了,变民的声势大增,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接连攻占了益州郡、蜀郡、犍为郡三个郡,人数发展到数万人。
马相干脆自称天子,与朝廷公开对立。
刘焉得知这些消息后后悔得要命,他原来是想去交州刺史部当州牧的,董扶劝他益州有王者之气,他才改了主意来益州刺史部,没想到是这种局面。(www.xing528.com)
正当刘焉干着急的时候,又有消息传来,益州的民变基本平定了。
州政府从事贾龙率领数百名家兵坚守犍为郡的东部,在那里集合力量反攻马相,居然把马相打败了。
从事是州一级政府里经常提到的属官,但它是一个泛称,具体说来有别驾从事、治中从事、部郡国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等。别驾从事简称加别驾,相当于副州长;治中从事职责类似于郡政府里的功曹,以人事和政府日常工作为主,相当于人事厅厅长;部郡国从事主要管理各郡,州里有几个郡就设几个部郡国从事,一人牵头管理一个郡;文学从事不是作协主席,而是管理文化和教育事业,类似于文化教育厅厅长;武猛从事大概相当于武装部部长。
贾龙具体的职务是什么不详,不过他应该是益州本地的大族,关键时刻有很强的号召力,因而能力挽狂澜。
贾龙派人到荆州迎请刘焉,刘焉这才来到益州就任。
雒县已经残破,刘焉把治所迁往绵竹,任命贾龙为校尉,招抚离叛民众,实行宽厚的政策,安定社会,恢复经济。
刘焉很快发现,相对于变民,益州本地的大族更具有威胁。
贾龙能迅速平定叛乱,依靠的正是本地大族的支持,这些人可以帮你成事,必要时也能坏你的事,要想在益州站稳脚,必须解决这些大族。
刘焉的办法是搞权力平衡,他来益州时还带着几个人,除了董扶,还有时任国家仓库管理主任(太仓令)赵韪,他们都是益州人,都自愿辞去官职随刘焉来益州。
除了他们,刘焉在荆州滞留期间也有一部分非益州的人士跟随他,这些人也来到了益州。益州虽然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但毕竟是天府之国,经济基础雄厚,又远离中原战乱,有大量外州的人逃到这里来避难,他们中间也有不少人才。刘璋在他们中间抽调青壮年,组建了一支军队,名叫东州兵。
刘焉重用这些非益州的人士和东州兵,对本土势力既用又打压,对于那些公然违背自己意志的本土势力,毫不留情地予以铲除。刘焉先后杀了王咸、李权等十多个益州大族,以此树立起个人威望。
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刘焉不参与,闭关自守,但他也不再向朝廷按时进贡。董卓向他征调人员和财物,他也置之不理(董卓所征发,皆不至),董卓很恼火。
不久,贾龙联合犍为郡太守任歧反叛,合兵攻打刘焉,有的史书说这次叛乱背后有董卓的黑手,董卓派祖籍益州刺史部蜀郡的司徒赵谦前往益州,游说贾龙,让他造刘焉的反(使司徒赵谦将兵向州,说校尉贾龙)。但是,这时的刘焉已经有了足够的实力,依靠东州兵他很快打败了任歧和贾龙,把他们杀了。
这次叛乱后,本土派势力被进一步打压,益州刺史部各郡中,只有最北边的汉中郡太守苏固不太听他招呼,刘焉决定用武力解决汉中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