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国英雄记:未遂政变与幕后黑手

三国英雄记:未遂政变与幕后黑手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许攸没有被任命职务,袁绍对他另有安排。于是王芬决定干,他们迅速制订了一个计划,想在汉灵帝回乡的路上发动兵变,挟持汉灵帝,之后另立刘氏宗族里的合肥侯为帝。汉灵帝取消北行计划,一定是得到了秘密情报,于是把王芬召回来审讯。王芬逃亡,进一步证明情报的准确。现在看来,许攸显然不是这场未遂政变的幕后主使,他的后面或许还有更大的人物。

三国英雄记:未遂政变与幕后黑手

赵忠当上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车骑将军),让总司令(大将军)何进不免有点儿吃醋。

按理说,要讨论军功也应该由他来主持,横空冒出来个宦官,让人恶心。

何进虽然出身不高贵,但也是杨赐老师亲自调教出来的,智商一点儿都不差。只要他留心一下近百年来政治斗争的规律,就不难看出像他这样的外戚结局都不怎么好。

何进明白,外戚只是一个身份,实力才是一切。如果不能在朝廷内外建立起稳固的根基,自己名位越高越容易出事,一觉醒来可能会稀里糊涂地被满门抄斩。在他之前是窦家,窦家之前是梁家,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要根基牢固,必须培养自己的势力,何进利用自己的身份,开始悄悄地培植力量,而一部分有想法的人,也主动向何进靠近,利用他的身份去达到他们各自的目的。

袁绍来到何进身边,正是这样的背景。

袁绍在何进的大将军府里当了一段时间处长(大将军掾),很快又被提拔为朝廷监察专员(侍御史)、禁卫军师长(虎贲中郎将)。

袁绍已经40岁了,之前当过一段县长仕途后来就中断了,何进为了培养袁绍,让他一路小跑,不到一年品秩就由600石达到了比2000石。

何进太需要人才了,他告诉袁绍可以把朋友都介绍过来,想担任什么职务只管提出。

袁绍也毫不客气,立即提出了一份有20多个人的名单来,上面不仅有“奔走之友”里的何颙、张邈、许攸等人,还有袁术、荀攸、郑泰等。袁绍的弟弟袁术此时在北军五营里担任一名旅长(长水校尉),是北军五校尉之一。郑泰是著名党人,而这些人里身份最特殊的,是荀攸。

荀攸字公达,年龄比袁绍小十几岁,比曹操小两岁,出身于著名的颍川郡荀氏家族,他的祖父叫荀昙,做过广陵郡太守。

荀攸外表愚钝懦弱,内心却机智勇敢。13岁时祖父荀昙去世,祖父手下一个叫张权的人主动找来要为祖父守墓。

荀攸看出了异样,对叔父说:“这个人脸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犯了什么罪,跑来在这里躲避。”

荀攸的叔父马上盘问张权,果然他是杀了人逃亡在外,想通过守墓隐藏身份。这件事让大家对荀攸刮目相看。

何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袁绍名单上的人都分别任命了新职务,其中何颙担任北军联合参谋长(北军中侯),负责监控北军,荀攸成为汉灵帝的贴身秘书黄门侍郎)之一,郑泰担任朝廷秘书局里的部门负责人(尚书),都是要害岗位

河南尹相当于洛阳县上面的郡太守,这也是一个重要职务,由何进的弟弟何苗担任,何进让何苗把这个职务让给袁绍,袁绍担任的禁卫军师长(虎贲中郎将)由袁术担任。

只有许攸没有被任命职务,袁绍对他另有安排。

这段时间,许攸经常到外地去四处活动,联络各地的实力派和豪杰,冀州刺史王芬就是他们重点联络的对象之一。

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王芬手里积攒了一定实力,活跃在王芬周围的有几个人,包括已故太尉、著名党人领袖陈蕃之子陈逸,张角的朋友、著名术士襄楷,还有一个叫周旌的沛国人。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梦想着改朝换代

这一回,许攸给王芬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汉灵帝刘宏正打算回河间国老家看看,时间可能就在当年夏天。

由洛阳到河间国,必须路过冀州刺史部的辖区。

许攸带来的消息让大家一阵激动,于是让襄楷占卜一下吉凶。襄楷的拿手好戏是星象学,他看了看天象,说天象出现了变异,预示着宦官和小人将要灭亡。

于是王芬决定干,他们迅速制订了一个计划,想在汉灵帝回乡的路上发动兵变,挟持汉灵帝,之后另立刘氏宗族里的合肥侯为帝。(www.xing528.com)

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计划,以区区一个刺史部的力量完成这样的大事根本不可能。更不靠谱的是,这些人还闹出来好大的动静,一方面由王芬出面以黄巾余部闹事为由向朝廷上书要求扩充军队,另一方面由许攸、襄楷等人四处活动,拉拢更多的人参加。

许攸等人的大串联搞得规模挺大,冀州刺史部所属平原国有两个人也受邀参加,一个叫华歆,一个叫陶丘洪。

华歆字子鱼,比曹操小三岁,当时算是个地方名人,他跟同乡的邴原、管宁两人关系很好,而且都有学问,时人称他们三个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

华歆的另一个好朋友陶丘洪也有名于世,当许攸找到他俩说明情况时,陶丘洪很兴奋,马上就要收拾行李出发。

华歆却向陶丘洪泼了盆冷水:“废立君王这样的大事,像伊尹、霍光那样的能臣都觉得困难,王芬生性疏而不武,必然失败。一旦失败,将祸及全族,千万不要前往!”

陶丘洪听了华歆的劝告,最终没有去。

许攸也找到了曹操,曹操给许攸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完整地收录在史书里。曹操在信中也引用了霍光、伊尹的例子,说明废旧帝立新帝是天下最不吉祥的事,劝他们不要做此打算。

曹操心里很明白,靠王芬、许攸等人的实力很难完成这么大的事,其结果必然身败名裂,所以他不会参加。

果然,这件事很快便神秘地结束了。

这一年夏天,有天夜里,一道赤气从东到西贯穿天际,太史令上书汉灵帝,说北方隐藏阴谋,千万不能前往。

汉灵帝于是打消了回故居一游的计划,同时命令王芬解散新招募的军队,并征王芬来洛阳述职。

王芬以为密谋败露,于是弃官而逃,逃到平原国时自杀。

这段记载很蹊跷,中间漏洞百出。

我不相信太史令看得那么准,抬头望望天,就能把王刺史搞的政变阴谋看出来,方位、时间、参加人员都那么精确,这基本上不可能。

即便计划失败,王芬又怎么判断出汉灵帝已经洞悉了一切。而王芬已经逃亡,并且逃到了很远的平原国,干吗还要自杀呢?

种种奇怪现象背后隐藏着一种可能,有人告密了。

王芬、许攸好像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们要搞政变,四处放风,到处招人,不仅曹操事先知道,连老百姓华歆、陶丘洪都知道,肯定还有更多的人知道,搞政变不保密,最后的结果必然失败。

汉灵帝取消北行计划,一定是得到了秘密情报,于是把王芬召回来审讯。王芬逃亡,进一步证明情报的准确。王芬逃到平原国,一种可能是朝廷派出的人从后面追来,王芬感到前途无望,于是自杀;一种可能是,别的什么人把王芬杀了。

计划败露以后,一块参与密谋的人都面临着危险,王芬死了,可以把这些秘密都带到地下。

现在看来,许攸显然不是这场未遂政变的幕后主使,他的后面或许还有更大的人物。

是谁呢?容易想到的人是袁绍,这件事跑不了他,何进有没有参与倒不好说。

又是谁告的密呢?

这个也不好说,是一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