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只要皇甫嵩继续实行卢植所采取的正确策略,对付张角还是有把握的,大不了打几场硬仗,黄巾军想翻盘已无可能。
而在这时,张角意外地死了。
张角是因病去世的。他是黄巾军的主帅,是天公将军,也是黄巾军的精神领袖,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他的意外去世,让黄巾军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皇甫嵩想趁势一举拿下广宗,结束战斗,但这场战斗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黄巾军在张角的弟弟张梁、张宝率领下继续战斗,张梁也很精勇,广宗城无法攻克。
皇甫嵩下令关闭营门,让将士休整,待城里的黄巾军有所懈怠时,趁夜出兵,在鸡鸣时分到达黄巾军阵前,战斗到下午,将黄巾军击破(鸡鸣驰赴其陈,战至晡时,大破之)。
张梁战死,黄巾军共牺牲了三万多人,还有大约五万人投河而死,焚烧辎重车辆三万多辆。
这是黄巾军损失最大的一战,投河而死的大批人员应该大多是随军行动的老年人、妇女和孩子,黄巾军习惯流动作战,走到哪里家眷就跟到哪里,一旦战败,男女老少都跟着遭殃。
皇甫嵩下令将张角剖棺戮尸,把张角、张梁的首级传送洛阳。
张宝率黄巾军余部退保曲阳,皇甫嵩和钜鹿郡太守郭典等攻击曲阳,城破,斩杀张宝。
两场战役下来,朝廷军队共获黄巾军将士首级十多万级。
在另一边,留在南阳郡的朱儁就没有皇甫嵩这么好的运气。
张曼成死后,南阳郡一带的黄巾军经过短暂的沉寂又重新兴起,他们推举赵弘为首领,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达到10多万,并重新占据了宛县。
南阳郡属荆州刺史部,朱儁和荆州刺史徐璆、南阳郡太守秦颉等人合兵,攻打宛县。
只从兵力数字上说,朝廷的军队并不占优,黄巾军有10多万,而朝廷的军队只有18000人,按说黄巾军是以众击寡,但他们的人数虽多,真正能打的人不多,10多万的数字可能连家属等非战斗人员都算上了,面对朝廷军队的围攻,他们采取了固守。
二攻宛县,朝廷的军队遇挫,从这一年六月到八月,一直都没攻下来,这让朝中的宦官们找到了借口,想趁机把朱儁也来个撤职查办(有司奏欲征俊)。
朱儁没有重蹈卢植的命运,因为有人替他说了话。
名将张温此时担任司空,他上疏汉灵帝:“过去秦国任用白起,燕国任用乐毅,都是经过一年甚至几年才打败敌人(皆旷年历载,乃能克敌)。朱儁之前讨伐颍川郡的贼人立了功,现在引师南向,战略已确定,临军易将是兵家所忌,应该再等等,督促他尽快建功。”
在“凉州三明”之后,就数张温在军中的影响力最大,张温说话了,汉灵帝很给面子,没有马上追究朱儁。
朱儁加紧攻城,虽然没把宛县攻破,却在交战中斩杀了赵弘。
黄巾军又推举韩忠为首领,仍以宛县为据点对付朱儁,朱儁手下兵力不足,只得在宛县城外修筑营垒,起土山,居高临下,对城里实施猛攻。
等火候差不多了,朱儁命鸣鼓,佯攻西南,看到城里的黄巾军都往那里调动,朱儁亲率5000名精兵,突然从东北方向发起猛攻,一举入城。
宛县城里还有内城,称小城,韩忠退守那里,之后主动请降。
徐璆、秦颉以及朱儁的手下都主张接受,朱儁不同意:“用兵有形同而势不同的,从前秦项之际,老百姓没有定主,所以赏赐来归附的人,用来鼓励那些尚未来归的人。现在海内一统,只有黄巾作乱,接受投降不能劝善,讨伐才可惩办为恶的人。现在受降会助长作乱的思想,那样一来贼有利就进战,不利就乞降,这样就会放纵敌人、助长寇乱(钝则乞降,纵敌长寇),不是好主意。”(www.xing528.com)
朱儁这番话很有道理,在如何对待归降的问题上,朱儁很讲原则,认为不能轻易接受投降,不能让乞降成为造反者的一种斗争手段。
这位仁兄命比较苦,大家公认他比汉灵帝刘宏聪明勤奋,也更贤明,但他的命运更差,结局更悲惨。
崇祯在位时也是遍地农民起义军,他派了无数大军去征剿,却越剿越多。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军常常被打得跑路,也常陷入绝境,但他们发现一个好办法,就是打不下去的时候就投降。朝廷似乎也乐于招抚,一投降就给钱给官给武器,等日子好过些再趁机起事,又打不下去的时候,也没关系,那再次投降。
朱儁看出了招抚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他上面的那番话记录在史书中,崇祯真应该找出来好好读一读。
现在,朱儁下令继续急攻。
可是,黄巾军很顽强,连战不克。
朱儁登高瞭望,看出了门道,对手下人说:“我知道了,贼人外围坚固,但内部其实很着急,求降不得,也想不出好办法,所以他们进行殊死战。万人一心,尚且不可挡,何况是10万人呢?强攻不行,不如把包围撤除,韩忠看见了一定会自己出来。只要他出来,敌人的斗志也就散了(出则意散),就容易进攻了。”
朱儁下令解除对小城的包围,韩忠果然出战,朱儁指挥人马出击,将黄巾军打败。黄巾军向北方向逃去,朱儁率军追击,一口气追了几十里,斩杀黄巾军1万多人。韩忠最后还是投降了,南阳郡太守秦颉一向痛恨韩忠,没有请示朱儁,自作主张把韩忠杀了。
韩忠一死,黄巾余部感到恐惧不安,他们又推举孙夏为首领,继续在宛县一带打游击。朱儁只得率部再攻孙夏,孙夏败走鄂精山,被打败,又斩杀1万多人。
南阳郡一带的黄巾军这才被打散,无法恢复元气(贼遂解散)。
身在洛阳的汉灵帝几乎天天都能收到前方传来的捷报,他挺高兴,虽然花了他西园小金库里不少钱,但这个钱花得不冤枉。
除了收获捷报,各地还源源不断地有一样东西送来,这种东西量很大,且极恐怖,这就是敌人的首级。
南北两个主要战场,前后斩杀黄巾军将士十几万,皇甫嵩、朱儁命人把这十多万个首级先后呈送到了洛阳。
这些脑袋有的面目全非、有的瞋目怒对、有的披头散发,负责押送的人,显然不能胆小。
这倒不是皇甫嵩、朱儁变态,这么做是因为请功的需要。
秦代以来实行军功制,杀多少个敌人记多大的功,多少颗脑袋可以换什么样的爵位,这些都有明文规定。
秦代设军功爵位20级,要想一步步往上走,你就得拼死杀敌。不用走后门,不必看上司的脸色,随时呈报,随时兑现。秦军能打遍天下,靠的正是这种严格的军功制。
报功凭的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敌人的首级。所以,将士打完仗时马脖子上经常挂着从敌人身上割下来的脑袋。后来嫌麻烦,有以耳朵代替的,只是两只耳朵才能算一个人,遇到只有一只耳朵的敌人只能算倒霉。
10多万个黄巾军将士的首级先后送到洛阳,堆成了一座小山。
汉灵帝下诏把它们集中在洛阳城南,上面覆上土,真的成了一座假山,取名叫“京观”(筑京观于城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