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里,一群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充满朝气。到了60年代,大家都先后上中学了,课余时间都爱唱歌,弄堂里总是歌声不断。
那时,学校附近马路边的地摊上有一种歌片出售。所谓歌片,其实就是抄录歌词的照片,如同名片一般大小,大多是白底黑字。歌片抄录的是那个年代的电影歌曲和流行歌曲,一般都是手抄楷书的歌词,还带有歌曲简谱,便于学唱。档次高一点的歌片还会印上电影明星的头像,也有的会印上简单的图案做装饰。记得电影《马路天使》插曲《四季歌》、《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等都印过歌片。这种歌片便于携带,爱唱歌的歌迷都很喜欢,3分钱一张,5分钱可买两张。有的同学买上三五张,放在皮夹里,时不时拿出来翻看、哼唱,炫耀一番,也是很时髦的。
三囝是小弄堂里有名的男高音,比我们大了好几岁,个子高高的,长得帅气,已经读高中了。三囝放学回家,在亭子间,总会对着大衣橱的镜子梳理头发,“咦咦啊啊”地练嗓子,声情并茂地唱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悠扬的歌声一直飘到弄堂里。后来,三囝高中毕业后考入部队文工团。临行前,三囝穿上新军装,精神抖擞,在弄堂里为大家唱了一首《真是乐死人》,还上下比划,左右摇晃,兴奋地做着“对着镜子上下瞧、上下瞧”的模样,博得大家阵阵掌声。
后来,亭子间的七妹买来一本《外国民歌200首》,大家纷纷传抄、学唱,我也兴致勃勃地抄了一大本。《外国民歌200首》收录了各国优秀的民歌,其中《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喀秋莎》《鸽子》《星星索》《宝贝》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这些外国民歌富有人情味,又贴近年轻人的心理,很快就在社会上流行起来,弄堂里的小青年都喜欢哼唱这些外国民歌。(www.xing528.com)
可是没过多久,这些外国歌曲也受到了批判。1965年,报纸上有文章批判这些外国歌曲“软绵绵”的,是“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会“腐蚀青年学生的思想”。自此,我们就不能在弄堂里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等歌曲了。但我们还会在晚上,坐在自家的晒台上偷偷地哼唱:“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
不过,那时候阿尔巴尼亚处在“反修第一线”,是“社会主义在欧洲的一盏明灯”,越南处于“反美第一线”,与中国是“同志加兄弟”,我们就在晒台上毫无顾忌地唱着阿尔巴尼亚歌曲《含苞欲放的花》和越南歌曲《我的家乡》。一段时间里,“你含苞欲放的花,一旦盛开更美丽”“太阳下山了,那安静的钟声轻轻的响”,在晒台上久久回荡。
到了1966年,弄堂高音喇叭里整天播放的是《大海航行靠舵手》等歌曲,还有就是“语录歌”。然而,我们年轻人喜欢唱的歌更少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