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22年10月,红军取得全面胜利,战败后的白军及其家属纷纷逃往中国。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对流亡海外的白俄实行宽容政策,允许他们回国并取得苏联国籍。到1950年,大多数白俄都已回到他们的祖国,剩下不到1 000人,也许出于对苏联政权抱有疑虑,他们仍留在上海,包括我的白俄邻居们。
蒋寄梦
辽阳路281号底楼曾为作者居住,二、三楼居住的均为白俄侨民
20世纪50年代初,上海虹桥路沿街的平房内住着一些生活相对贫困的白种人。有的走街串巷,靠磨剪刀为生,他们所使用的打磨工具与中国同行们不同,是用半机械化的脚踏飞轮来工作,既省工又省时,所以渐渐地,他们把中国磨刀师傅的生意都抢去了。他们干活时脚踩踏板,菜刀在飞旋的砂轮上火星四溅,一边干活,还一边扬起厚重的嗓音,用上海话滑稽地吆喝:“磨剪刀!磨剪刀!”成为当时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这一特殊的群体,上海人称他们为白俄。
其实,这些所谓的白俄,并非指苏联的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而是指“十月革命”爆发后,站在苏维埃政权敌对方的武装组织,相对于苏联红军,他们被称作“白军”。1922年10月,红军取得全面胜利,战败后的白军及其家属纷纷逃往中国。至20世纪20年代末,进入上海的白俄达13 500多人。他们从事各种行业,其中有许多是艺人,给上海的文化艺术以及娱乐事业增添了不少色彩。(www.xing528.com)
解放前沪上一户俄侨家庭
俄国男孩和他的华人朋友
旅居中国的白俄中,最有地位的是军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还选中了一部分哥萨克人,组成“万国义勇队”,担负保卫租界之责。我们在那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静静的顿河》中看到的剽悍骑兵,也就是哥萨克人。二战结束后,苏联政府对流亡海外的白俄实行宽容政策,允许他们回国并取得苏联国籍。到1950年,大多数白俄都已回到他们的祖国,剩下不到1 000人,也许出于对苏联政权抱有疑虑,他们仍留在上海,包括我的白俄邻居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