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多年前一条道路的命名,却令八仙桥声名大噪。
同治四年(1865年),上海法租界将一条新辟的道路命名为八里桥路,即今云南南路。但这儿并没有八里桥,距上海城西北水关顶多二三里,不似斜桥西南的三里桥、五里桥确因距城西南水关三里五里而得名。八里桥路,乃是法租界当局为纪念四年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八里桥之役而命名。
八里桥,本是北京东郊通州城西八里处跨通惠河的一座桥梁,是东入北京的要孔,也是拱卫北京东大门的咽喉。八里桥之役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的最后一战。咸丰十年八月初八日(1860年9月21日),在张家湾一战获胜后的英法联军五千人,从郭家坟出发,分三路进攻八里桥。三万清军由蒙古郡王、参赞大臣兼领钦差大臣僧格林沁,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大臣瑞麟,副都统胜保,分率抵御。当时,僧格林沁率科尔沁精骑扎营桥西南六七里处的元狐庄,胜保部驻防桥南,瑞麟屯守桥头,三处互为犄角,形成扼守屏障。战斗一开始,清军勇猛冲杀,令英法联军无法得逞。后来,英军从于家堡方向迂回包抄僧部,并用大炮猛轰,令蒙古铁骑损失惨重,率先溃败;胜保左颊、右腿中弹落马,其部亦退。于是,瑞麟孤军难支,被迫西撤。
是役,英法联军打开了入京的大门。之后,除瑞麟整顿残部于安定门稍有抵抗外,已无战事。八里桥败绩传至宫中,咸丰帝匆匆带了后妃连夜往热河“北狩”去了。留下皇弟老六恭亲王奕,与英法周旋议和。(www.xing528.com)
八里桥战讯传到上海,充满殖民意识的租界英法侨民欣喜若狂。这就是八里桥命名的背景与由来。
面对侵略者的纪念性命名,上海人民的民族情感急剧升温,按照地名中常常出现的近音转换现象,纷纷将该路以近处的八仙桥为名,唤作“八仙桥街”。2006年,笔者以“史欣”的笔名为《上海地名》写过一篇有关八仙桥历史的文章,文中有一句“侬叫侬格八里桥,我叫我格八仙桥,偏不卖侬账”,意即反映上海人民当时的心态。于是,法租界印制的地图上标着“八里桥路”,中国人绘制的地图上却标作“八仙桥街”,也算是一路两名、各人各表吧。
历史令八仙桥之名蕴含了上海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炽烈情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