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之光》丛书获得读者热捧,继续编辑发布!

《城市之光》丛书获得读者热捧,继续编辑发布!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两年,我们在编辑《上海滩》杂志丛书过程中,对这一点体会颇深。2018年和2019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两辑《上海滩》杂志丛书,共7种。据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告诉我们,2018年的《上海滩》丛书中的《海上潮涌—纪念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一书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读者踊跃购买,一年多来已加印了3次,总发行量达8000余册。散会后,读者们纷纷排队购买《上海滩》丛书。所以,他们纷纷建议我们今年要继续编辑出版《上海滩》杂志丛书。

《城市之光》丛书获得读者热捧,继续编辑发布!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前两年,我们在编辑《上海滩》杂志丛书过程中,对这一点体会颇深。2018年和2019年,我们编辑出版了两辑《上海滩》杂志丛书,共7种(另有一种待出)。我们原本以为将历年在《上海滩》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按主题分成若干本编成丛书,其功多显现在为学术研究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上;而对广大的普通读者来说是难有多大兴趣的。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丛书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这些读者中既有几十年来订阅《上海滩》杂志的老读者,也有不少对上海史感兴趣的年轻朋友;既有许多生于斯长于斯的“老上海”,更有来上海打工创业的“新上海人”。他们既想了解五六千年前的老上海,也想知道70年前走进“新世界”的新上海,更愿意了解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发生地覆天翻的大上海!据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告诉我们,2018年的《上海滩》丛书中的《海上潮涌—纪念上海改革开放40年》一书出版后,大受读者欢迎,读者踊跃购买,一年多来已加印了3次,总发行量达8000余册。而2019年5月推出的《五月黎明—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一书,仅在半年里也已经加印一次,发行量也达四五千册。而《申江赤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纪事》和《海上潮涌—纪念上海改革开放40周年》两书不仅读者喜欢,而且还被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收藏、研究和展览。有一家旅行社的老总专门买了《申江赤魂—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纪事》和《五月黎明—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等书,作为向游客介绍上海历史的重要资料。前两年,上海大学出版社在上海书城举办的两次《上海滩》丛书读者见面会上,因听众太多,许多读者没有座位,就站着听专家学者讲述书中的精彩故事,并提出问题请专家学者解答,气氛十分热烈。散会后,读者们纷纷排队购买《上海滩》丛书。有些老读者高兴地说,这些书的内容大多是亲历者所见所闻,因此更显得弥足珍贵,读起来也就觉得亲切可信。特别是一些老读者说,丛书里的文章过去都读过,但如今同一主题的文章集中阅读所产生的冲击力就更强,思考就更深了。所以,他们纷纷建议我们今年要继续编辑出版《上海滩》杂志丛书。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和仔细研究决定,今年继续编辑出版4本一辑的《上海滩》杂志丛书,分别是《英雄儿女—志愿军老兵朝鲜战场亲历记》《上海制造—黄浦江畔的中国品牌》《影坛春秋—上海百年电影故事》《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区风貌忆旧》。

古人云:“多难兴邦。”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饱受列强欺凌,战乱不断,国家动荡,民生凋敝。但几乎是与此同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不愿意看到一个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并且迅速地将战火烧鸭绿江畔的中朝边境,直接威胁刚刚成立不到一年的新中国。与此同时,盘踞在台湾蒋介石政权幻想借助美国的力量卷土重来,反攻大陆

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狂妄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面对朝鲜战场上日益危急的战况,面对新中国受到的侵略威胁,经过慎重研究,仔细谋划,毅然决定动员全国军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数十万名将士奉命秘密进入朝鲜,在朝鲜人民军的密切配合下,对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连续发起五次战役,打得骄横的美国王牌军队丢盔弃甲,逃窜到“三八线”一带。最终迫使美国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在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上海也有许许多多优秀儿女,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军,“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不怕天寒地冻,不怕流血牺牲,在打击侵略者的战斗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上海滩》杂志自创刊以来,十分重视组织发表当年的志愿军老战士撰写回忆抗美援朝斗争故事的文章,同时还组织发表了当年许多新闻界和文艺界名人到朝鲜战场采访和慰问演出的感人故事。今年恰逢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我们从中遴选了28篇精彩文章编成了《英雄儿女—志愿军老兵朝鲜战场亲历记》。其中既有讲述志愿军里上海籍指挥员指挥作战的故事,又有上海战地记者亲历上甘岭战斗的惊险场面;更有著名作家巴金在朝鲜战场采访后创作了中篇小说《团圆》,后来改编成电影《英雄儿女》的秘闻;还有我军官兵如何严格按照日内瓦公约善待美国及其他国家俘虏的回忆……这些文章大都是亲历者所写,故而内容真实,情节感人,值得一读。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上海和全国一样掀起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潮。上海工人、农民和广大知识分子在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领导下,充分发挥上海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团结奋斗,勇于创新,创造出许多令世界震惊的奇迹,制造出许多令人自豪的“大国重器”。比如,1962年在上海重型机器厂制造安装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就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封锁。这些西方国家的政客和某些媒体始则不相信,继而进行污蔑。为此,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还专程来上海现场采访,有力地反击了西方政客和一些媒体的谣言攻击。不久,上海又造出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再次引起世界瞩目。后来,中国第一枚火箭在上海升空,第一艘万吨轮在上海下水,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上海制造的汽车、大飞机、互联网络,建造的大桥、地铁、机场、港口、高楼大厦等,都充分显示出上海是制造“大国重器”的重要基地。30多年来,《上海滩》杂志非常重视组织这方面的稿件,先后发表了近200篇文章,既歌颂了上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勇于创新,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创造人间奇迹的动人事迹,也讲述了不少爱国企业家在旧中国遭受到洋人、买办倾轧的情况下,坚持自主创业,坚持中国制造,抵制洋货倾销的艰辛历程。我们从中挑选了30余篇文章编成《上海制造—黄浦江畔的中国品牌》,呈献给大家。

长期阅读《上海滩》杂志的读者都知道,上海是一座时尚之都,世界上只要一开始流行什么时尚的东西,很快就会出现在上海街头。比如: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放映了他拍摄的宣传片《工厂的大门》,开创了世界电影的先河。仅过了半年多,上海徐园就放映了第一部西洋电影。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放映时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从此,上海的电影业迅速发展,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影迷。上海很快成了中国电影的“半壁江山”,上海电影业也成了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滩》杂志的编辑和许多读者一样,都是热情的影迷,因此,我们从创刊伊始就注意挖掘整理有关中国电影的史料。特别是著名导演、演员在戏里戏外的感人故事,不断地刊登在《上海滩》杂志上。其中有中国电影开拓者郑正秋清除滥剧淫剧恶俗剧的故事,有陈悭然、徐琴芳等冒险深入现场拍摄“五卅”惨案,张石川闯入火线拍摄“一·二八”淞沪抗战的新闻纪录片的义举,还有详细讲述影剧先锋应云卫拍摄电影的轶闻,以及著名导演汤晓丹谈拍摄故事片《红日》的幕后故事。至于赵丹、胡蝶、白杨阮玲玉等著名演员的趣闻逸事更是遍布于刊物之中,俯拾皆是。如今,我们从260多篇文章中精选出30多篇编成这本《影坛春秋—上海百年电影故事》,以满足诸位读者的阅读需求。(www.xing528.com)

熟悉上海地情知识的读者都知道,上海滩上的每一条马路、每一幢老房子、每一条里弄、每一个老城区都记载着厚重的历史,镌刻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记忆,记录着感人的故事。

比如,上海“八仙桥”地区的名字来源于一条马路的名字之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下北京东大门的咽喉—八里桥后,咸丰帝仓惶逃命。消息传到上海,英法侨民欣喜若狂,并将“八里桥”作为法租界内的一条路名,但遭到上海人民的强烈反对,并按照地名中近音转换的方法,将这条路叫作“八仙桥路”,在地图上也各标路名。毕竟中国人多,时间一长,不仅有“八仙桥路”,而且在河上还真的架有几座八仙桥,再后来大世界这一片城区也被唤作“八仙桥”了,再也没有人知道原来的那条路名了。因此,《上海滩》杂志自创办以来,十分重视挖掘上海老城区、老弄堂、老马路的珍贵史料,先后刊登了近百篇文章。比如,19世纪末清末状元张謇到上海办实业,在十六铺建造大达码头;上海知县黄爱棠在十六铺创办电灯厂,让电灯在十六铺的马路、码头、店铺亮起来,与租界“并驾齐驱”,等等。

这些老城区里的故事,真实感人,深受读者欢迎。为此,我们从中遴选了几十篇文章,编成《城市之光—上海老城区风貌忆旧》一书,奉献给大家。

今年春节前,我们虽然遭受了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袭击,但是我们有信心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一边抗击疫情,一边坚持做好各项工作,按时将今年的《上海滩》丛书,奉献给广大读者朋友,为彻底战胜疫情贡献一份力量。同时,我们希望今年的《上海滩》丛书也能像前两辑丛书一样,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并希望能听到你们的宝贵意见,将我们的丛书编得更好。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上海滩》丛书项目组

2020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