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技术、新的需求、新的思维正强烈地冲击着建筑学的本体,新的审美、甚至新的建筑哲学思考正在诞生。对建筑学教育而言,或许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考验,因为我们今天在许多方面必须形成新的共识。
自维特鲁威以来,建筑学上一次受到的重大冲击是现代主义运动。它是历史上最壮阔的一次变革,其幅度和周期是前所未有的,但它局限于建筑学本体范畴。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一场影响更为广阔的新运动已经悄然而至,其结果可能是对建筑学本体的重新定义。
我们可以听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关于建筑教育的批评:设计院一如既往地希望得到能立马上手的生力军;实验建筑师们认为今天的毕业生大多缺乏批判精神;中国的一般建筑学校依然以培养传统意义的建筑师为己任;而最大胆的西方教授则认为精英大学应该重新定义行业的内涵。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也对建筑学提出新的命题:过去30年关于可持续发展命题的讨论似乎在为建筑学注入新的内容;而正在兴起的人工智能浪潮,是意味着建筑学中人本原则的终结?还是古希腊数学—几何学的万能宇宙原理的终极回归?或许,建筑学将被彻底分解为建筑学研究与建筑师培养。
在这浑浊的激流之中,建筑教育之路该如何前行?
可以肯定的是,今天给出答案为时尚早!
三年前,我们推出了第一辑《同济建筑教育年鉴(2014—2015)》。在过去三年中,我们不断持续探索,努力面对现实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这是对建筑学人才培养的总体反思。我们试图让知识点成为方法训练的载体,而不是教育的目的。这种理解既基于对重复训练过多的现状的总体观察,更是基于方法训练应该贯穿建筑学培养的所有阶段的基本原则。我们认为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知识能力的系统性、准确性、深度以及价值判断的批判性、前瞻性。我们尝试通过这种高度与深度的双向拓展训练实现培养跨度的拓展,达到多元的目标,从而提升培养质量。
第一,我们进行了对博士生培养方案的整体重塑。本着博士生培养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知识的基本认识,将批判精神与科学的思维与工作方法作为创新意识的基础,采取了两大关键举措:一是完成了专业学位课从知识内容向方法训练的完整转型,新课程体系涵盖了科学思维训练、批判能力训练和科学研究技能训练;二是建筑学前沿课从硕博合上的系列讲座向“理论前沿”与“技术前沿”两类研讨课转型。学位课的改革对应理论和技术两大培养领域,非学位课则被分为“建筑技术课程”模块和“建筑理论课程”模块两大类,要求博士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在自己的模块内选修不少于6个学分的课程,而前沿课(二选一)是必修的。两年的实践显示,修课环节的工作强度和针对性明显提升,以科研方法为导向的训练也为博士生的研究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这里要特别感谢积极支持和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们,一些教师参加了相关教学改革课题;有些教师承担了新的关键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许多课程是探索性的。没有这些教师们积极支持,这次课程体系改革是无法实现的。
在此基础上,2018年我们启动了数字技术领域的国际博士生项目,聘请了国际顶尖学者作为兼职教授,第一届招收了4 名来自欧美国家、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国际学生,全过程英语教学,实现了博士生培养全面国际化的突破。
2018年建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的关键课程
2.2018年本科四年级“结构几何”教学成果:机器人金属打印的步行桥,机器人建造的椅子,数字诠释的中国塔
第二,我们恢复了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一步加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设计能力与意识的提升,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建筑设计中科学问题的凝练以及问题的解答完成一个“研究性设计”课题,以此培养硕士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批判能力,并最终导向创造能力。从2018级开始,全面推行以“研究性设计”作为毕业论文选题,我们对“研究性设计”的概念与成果标准进行了明确地界定,具体体现在“研究性设计”的工作内容中:
(1)根据选题进行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提出明确的研究问题;(www.xing528.com)
(2)结合选题对区位、自然和人文环境等条件进行分析;
(3)结合研究问题提出设计理念、方法和策略,并对其进行论证和图解式分析;
(4)通过有深度的设计对研究问题进行解答。
与之同步,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侧重研究能力培养,以适应建筑学教育日趋学术化的总体趋势。我们进一步加强了课程建设,根据拟定的二级学科方向(建筑设计、建筑理论、建筑技术、城市设计、室内设计、遗产保护),将非学位课归类为六个课程模块,要求研究生在自己的模块内至少选择四个学分的课程学习,加强硕士研究生培养中专门化的特点。
第三,我们有效区分了本科生培养中两种类型的建筑设计训练。一是全系统筹、侧重方法训练的“建筑设计”;二是由十个学科组负责的多元选择的“专题设计”。
这是我们化解重复性训练并丰富训练元素的关键措施。“建筑设计”以系统性和深度为目标,围绕设计方法展开;而由学科组负责的“专题设计”则导向广度,通过多元的选择保证活力与创造性,甚至鼓励一些“非设计”的选题,力图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前瞻性与批判性意识,即思想高度,为未来做好准备。
3.2018年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陆家嘴再城市化 :陆家嘴现状,加密后的陆家嘴,陆家嘴改造模型
传承同济建筑教育的开放性传统,我们把批判精神与前沿视野作为面向未来的主要手段。在前沿领域,首先聚焦数字领域,我们近年取得一些突破,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数字设计与建造的教学活动目前在本科高年级的自选题以及研究生的设计课中作为学科组的专题设计设置,属于多元与拓展性的内容。本科生自选题“结构几何”关注设计、结构与建造的整合,训练学生的建筑本体逻辑,致力于结构性能化设计方法和机器人建造技术的整合,训练学生“建筑结构一体化”设计思维,对传统建筑教育进行实验性创新。此外,建筑系每年还举办享有重大声誉的国际数字夏令营,邀请当今世界顶尖的领域专家、学者前来指导,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优秀学生,展示了数字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在此基础上,数字作品还参加了2018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引起广泛关注。
批判性是我们追求的另一目标。随着城市建设从增量发展向存量品质提升的转型,学界的关注点移向了旧城更新。而过去三十年粗放式发展留下的新城及新区存在的问题不亚于旧城,主要体现为城市性不足,而且一般是结构性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批判性地选择了当代中国新城作为改造对象,探索新城再城市化的途径与策略,并于2017和2018年通过两轮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对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进行了改造实验设计。改造的基本目标在于将空间尺度缺失、功能单一的陆家嘴改造成为日常性的宜人城区,通过空间加密的基本策略,实现新城的再城市化。教学成果参加了2017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览,并获得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等重要媒体的多次报道。
未来将至,但它的形式并不确定。在大变革的总体背景下,通过这些思考与实践探索,我们尝试抓住那些具有永恒特质的元素,平衡好“不变”的与必定会“变”的东西,就可以坦然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
这场挑战已经悄然而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