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知识
(1)粗骨料的分类。
标准规定,粒径大于5.0 mm 的骨料称为粗骨料。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它在混凝土中的作用首先是承受荷载,其次是占据空间以减少水泥用量。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有:卵石、碎石、碎卵石。
卵石是自然形成的,多呈卵状,表面比较光滑,少棱角,空隙率小。由其所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好、水泥浆需用量小。在混凝土中,卵石表面与水泥石的黏结力略小于碎石,含泥量、泥块含量较碎石高。卵石有河卵石、山卵石、海卵石之分。与砂一样,建筑工程中常用河卵石。
碎石是由岩石经人工爆破、破碎、筛分而成的。碎石表面粗糙、多棱角、体形不规则、空隙率大。由其所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不如卵石混凝土,水泥浆需用量大。碎石表面与水泥石的黏结力比卵石大,含泥量、泥块含量较小。碎石的成本高、产量低。
碎卵石是由粒径较大的卵石经人工破碎而成的。其性质介于卵石与碎石之间。
(2)最大粒径。
粗骨料也是由不同粒径的颗粒组成的,它的规格是根据该批骨料中所含最大颗粒的粒径进行划分的。标准中把粗骨料的粒径划分为2.50、5.00、10.0、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mm)共12 个公称粒径级别,并制定了一套相应的标准筛,筛孔孔径与上述粒径级别相对应。经过筛分析后,留有筛余的最大筛孔的直径为该批石子的标称最大粒径。最大粒径的大小表示粗骨料的粗细程度。骨料的最大粒径越大,骨料总表面积越小,因而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混凝土的发热和收缩。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粒径大的粗骨料。但是粗骨料粒径的选择还要受到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钢筋净间距及施工条件的限制,一般情况下(水利工程除外)不得大于40 mm。
(3)颗粒级配。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与砂的颗粒级配的概念相同,就是要求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适当搭配,以尽量减小石子的空隙率,以期得到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压强度和综合质量(耐久性、抗冻性、抗渗性),减少混凝土的发热和收缩的目的。石子的级配也是通过筛分析来评定的,其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含义和计算方法与砂相同。
(4)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
石子中的针、片状颗粒,泥及泥块对混凝土都是有害因素,所以应在粗骨料的选用阶段加以控制。
在荷载的作用下,针状颗粒(颗粒的长度>该颗粒平均直径的2.4 倍)和片状颗粒(颗粒的厚度<该颗粒平均直径的0.4 倍)比卵形颗粒更容易折断、碎裂。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必然会导致粗骨料整体承载力的下降,进而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带来损失。同时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也会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降低,进而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标准规定,混凝土配制强度等级不同,对针、片状颗粒含量的要求也不同,见表2-9。
表2-9 针、片状颗粒含量
泥及泥块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与在砂中的作用相同。标准对混凝土用卵石、碎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见表2-10。
表2-10 卵石、碎石中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的限值(www.xing528.com)
(5)压碎指标。
无论是卵石还是碎石,都是根据它们的表面形态命名的。由于它们的产地不同、矿物组成不同,其坚固程度也必然不同。在混凝土中,卵石和碎石作为荷载的主要承受者,其自身的坚固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工程中卵石和碎石的强度采用压碎指标(或称筒压指标,即一定量的石子装进一个特定的钢制容器内,在特定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粒径小于2.5 mm 的碎屑的质量与石子总质量之比)表示。压碎指标越小,说明石子的抗压强度越高。标准规定,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时,对压碎指标有不同的要求。
2)检测项目
(1)必检项目,包括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2)特殊要求的检测项目,包括坚固性、碱活性。
3)检验批次
每400 m³或600 t 为一检验批,抽取试样一次。
4)试样数量
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中规定,试样数量应不少于表2-11所列数值。
表2-11 取样数量
5)取样方法
在大石堆上选取分布均匀的8 个部位,去除表层后,从各部位取等量砂共8 份,混匀,再采用缩分法将试样缩分至试验用量。
6)检验依据
检验依据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