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是整个社会就业工作的一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及家长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就业质量的内涵比较广泛,除了人们最为关注的就业率之外,还包括就业的薪资水平、专业对口程度、工作稳定性以及就业结构等指标。在就业率方面,状态数据显示,2010年9月1日,全国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93.06%;麦可思公司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当年同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1.2%,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8.1%[15]。总体上看,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处于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绝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实现顺利就业,而且与本科生就业率的差距较小。但其他方面的就业指标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的质量相对不高,结构性矛盾凸显。
(一)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较低
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匹配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学以致用、发挥专业特长,尤其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高职教育而言,专业对口率更是观测其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2010年,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59%,而同期本科生的对口率为69%;该数据与2009年相比有所上升,但与2008年相比则有所下降。从往届毕业生来看,2007年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其工作三年以后专业对口率为58%,同期毕业的本科生三年后的专业对口率为68%[16]。上述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所学非所用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有四成以上的应届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专业的就业对口率会进一步降低;同时,高职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之间的差距明显,二者相差达10个百分点。
导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的因素如下:①学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脱节;②学生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因素。例如:部分学生所学专业同兴趣追求之间的落差较大,毕业即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盲目跟风,缺乏适合自身实际的职业发展规划;部分学生自身能力有限、不能胜任所学专业的工作等。尽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分工日益向着细分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之间关联度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但除去毕业生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之外,高职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专业对口率低的状况仍然反映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育人模式与社会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二)高职毕业生的薪资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有着较大差距
薪资水平与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就应届毕业生来看,根据麦可思的调查报告,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工作半年以后的月均收入分别为2 479元和2 142元;与2009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6.4%和13.3%,高职毕业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线。就往届毕业生来看,以2007届毕业生为例:工作半年后,该届毕业生的全国月均收入、本科生月均收入、高职(专科)生月均收入分别为2 109元、2 483元和1 735元;三年后,该届毕业生的全国月均收入、本科生月均收入、高职(专科)生月均收入则分别为4 388元、5 296元和3 480元[17]。与工作半年后的收入相比,该届毕业生的全国月均收入、本科生月均收入、高职(专科)生月均收入增长幅度分别为108%、113%和101%。从三年后的薪资增长比例来看,高职往届毕业生低于全国毕业生7个百分点,低于本科生12个百分点。总体上,目前高职毕业生的薪资水平仍与全国大学毕业生和本科生的平均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www.xing528.com)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后的离职率高,工作稳定性较差
一定时期内的离职率和离职次数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参照指标之一。麦可思的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毕业的应届生中,全国平均离职率超过三成,其中本科和高职的这一比例分别为24%和44%,高职应届毕业生离职率比本科高出两成。就往届毕业生而言,仍以2007届毕业生为例,毕业三年内全国平均离职率、本科生离职率和高职(专科)生的离职率分别为69%、59%和78%。高职毕业生离职率比本科生高出将近两成。从离职方式来看,除主动离职之外,由于各种原因遭到用人单位解雇而被动离职的本科生和高职(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11%和14%[18]。上述数据显示,在毕业半年内和三年内两个不同的时段,高职毕业生的离职率和离职次数都明显高于全国毕业生以及本科生的平均水平,工作稳定性相对较差。
(四)面向三大产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从不同产业面向的毕业生数来看,在2010年的高职毕业生中,面向综合性产业的高职毕业生最多,达到97.36万人,面向第一产业的高职毕业生数最少,仅为6.88万人。就不同产业面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而言,面向第一产业和面向第二产业的高职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分别为94.14%和94.02%,面向第三产业的最低,为91.75%,比面向第一产业和面向第二产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均低2个百分点。这反映出我国高职毕业生就业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面向第三产业和面向综合性产业的毕业生存在相对过剩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