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

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东部一般是指因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政策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市,中部是指经济次发达地区,而西部则是指经济欠发达且较为边远的地区。因此,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市,反映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及招生规模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研究

在高职院校数量方面,根据我国现行行政区域划分标准,2010年全国1 210所高职院校中[1]东部地区11个省级行政区共有高职院校516所,占全国总数的42.6%,显示出明显优势。其中,江苏省的高职院校数在全国居于首位。西部地区12个省级行政区的高职院校数仅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4.6%,其中西藏的高职院校数在全国最少。

在高职教育在校生数量方面,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约为618万人。其中,东、中、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在校生的数量及其所占比例与该地区高职院校的数量呈现出一致性。东部地区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所占比例接近全国总量的一半,达到47.4%;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在校生数量所占的比例不及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为19.7%。从招生规模来看,2010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为232.5万人,其中东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所占比例为45.8%,中部地区所占比例为33.5%,西部地区所占比例为20.7%。上述三项指标显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特征明显,东部地区在规模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西部地区处于劣势。

从区域人口分布的角度来看,根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各地区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招生数占全国的比例与该地区人口总量占全国人口总量的比例保持基本一致,总体上呈现出正相关性。东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三项指标与人口总量比例的正偏差值最高,平均超出该地区人口数量比例的4.23个百分点,其中在校生数量的比例超出了该地区人口数量比例的6.35个百分点,说明东部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较为发达,高职教育入学率较高。西部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三项指标与人口总量比例的负偏差值最高,平均为-5.22%,其中在校生数量的比例与人口数量比例的负偏差值最高,达到-7.19%,说明相对于人口总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西部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落后,高职教育入学率仍相对较低。中部地区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招生数所占比例与该地区人口总量比例的一致性最高,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上述三项指标与人口总量比例的平均偏差值仅为1.52%,其中偏差最高的是招生数量比例,为1.93%,说明该地区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与人口数量比例的协调度比较高(见图5-1)。(www.xing528.com)

须说明,根据国家规定,我国对东、中、西部区域的划分并不是单纯地考虑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而是更多地参考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2]。东部一般是指因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政策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省市,中部是指经济次发达地区,而西部则是指经济欠发达且较为边远的地区。上述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共生关系: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有助于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从而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为本地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技术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因此,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省市,反映高职教育发展水平的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及招生规模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图5-1 我国各地区高职院校数、在校生数、招生数与人口比例[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