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各行各业和大众文化生活逐步走上复苏的轨道。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大批被禁锢的戏剧、中外电影和优秀文艺作品等得到解放,文艺团体恢复工作,各种文艺创作活动生机勃勃,国产新影片不断上映,电影票房收入再创新高。宁夏影视业也活跃起来,步入繁荣发展阶段。
1979年7月,宁夏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改为由宁夏文化厅和中国电影公司双重领导。同年8月,国家恢复、重建了全国被破坏的电影发行放映网,使宁夏各级电影公司的场地设施得到改善,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宁夏影视业大踏步地向前迈进。1984年10月,电影业被确定为企业性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5年1月,电影体制进一步改革,简政放权,政企分开,扩大制片与发行经营自主权。1992年以后,中国电影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模式。宁夏电影公司的企业自主权得到进一步扩大,实行了经理负责制,电影人的工作热情高涨,电影公司的经济收益大幅提升。就1989年来说,年放映收入1008万元,发行收入563万元,分别比历史最高年份增长了12%和9%。同时,宁夏农村电影事业发展蓬勃,建设了众多农村集镇电影院。至1989年,宁夏农村集镇电影院发展到78个,售票点82个,占农村集镇总数的58%,尤其是泾源县实现了乡乡有简易电影院。
1979年1月,宁夏电影摄制队恢复,更名为宁夏电影制片厂,厂长李庆跃,副厂长张志远。1984年12月宁夏电影制片厂竣工,建造了办公楼、洗印间、录音棚、住宅等设施,具备了摄制纪录片和故事片的能力。负责人带领职工积极开展工作,摄制完成了两部水平较高的反映宁夏特色的艺术性纪录片《回乡风情》和《沙坡头》。纪录片《回乡风情》(共3本)是第一部反映民族民俗的彩色艺术片,编导何雅杰,摄影王志敏,作曲徐肇基。彩色纪录片《沙坡头》(2本),编导吉泽民,摄影王志敏。同期拍摄的纪录片《联合国国际沙漠化防治讲习班在中国》在国内外发行,受到联合国国际治沙组织的好评,宁夏电影制片厂知名度得到提高。
1982年,宁夏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宁夏第一部面向全国发行的彩色电影《龙种》,实现了宁夏电影制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创作。《龙种》改编自张贤亮的同名小说,导演罗泰,主演郭允泰、俞平和李炎。影片主要讲述了下河沿农场书记龙种在“文化大革命”后人心涣散,人才受到压制,一些干部欺上瞒下、拉帮结伙的境况下,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建设农场的故事。影片从剧本改编到筹备摄制再到完成,宁夏影界元老李庆跃功不可没。他多方提请摄制,并与张贤亮一起前往长春电影制片厂请导演、选演员,最终使该片成功摄制和放映。《龙种》首映式在宁夏人民电影院(今宁夏金凤凰电影城)举行,之后在银川市放映一周,引起轰动,掀起了观影热潮,银川市的10家影院放映该片,平均每天放映34场,每天观众有4.5万人。《龙种》的成功不仅意味着宁夏电影制片开始了自觉探索,而且也引领了宁夏电影事业蒸蒸日上。(www.xing528.com)
此后,宁夏电影制片厂不仅仅摄制电影,还摄制电视片,完成的电视专题片有《职工楷模》《西轴在前进》《发展中的宁夏外运》《让党旗永远鲜红》《塞上飞鸿》《黄河与宁夏》《宁夏掠影》,电视剧有《战士万岁》《乔迁轶事》《燃烧的黑玛瑙》《滑板少年》《军旗在我心中》等。这期间,宁夏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电视片超过40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多个奖项,专题片《塞上飞鸿》获国务院侨办对外宣传三等奖,电视剧《燃烧的黑玛瑙》获全国第三届乌金奖,专题片《宁夏掠影》获国务院对台办优秀节目三等奖,电视剧《军旗在我心中》获宁夏“五个一工程”奖、第18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提名。故事片《滑板梦之队》获中国电影华表奖和第七届中国电影童牛奖优秀故事片奖、优秀编剧奖、优秀摄影奖、优秀插曲奖等奖项。故事片《家丑》获1995年全国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家丑》根据季宇的中篇小说《当铺》改编,由刘苗苗、崔小芹导演,李万年、王志文、何冰、吴丹等主演。故事片《这女人这辈子》被列为1996年第二批全国重点影片,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这女人这辈子》由于向远导演,常戎、张路、李威、戈治钧主演。专题片《让党旗永远鲜红》、大型电影纪录片《初战告捷》获宁夏“五个一工程”奖。
1990年以后,电影业受到电视、录像和其他娱乐形式的冲击,越来越步履维艰,国内观影人群降到历史最低点,宁夏的各级电影院也经营惨淡。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宁夏电影制片厂难以消除旧有计划经济模式造成的经营限制,缺乏融资渠道,设备陈旧,摄制影片太少,很多专业技术人员流入经济效益较好的单位。宁夏电影制片厂一度陷入被国家电影局吊销拍摄许可证和关门的困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