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在广大民间艺术家口耳相传的生活之中。可以说,没有这些鲜活的民间艺术家,就没有这些鲜活的艺术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宁夏民间艺术家通过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实施被发现,丁连珍、夏花花、王有与马生林的名字被记录在宁夏民间艺术的史册里。
万秉忠(1903—?),甘肃庄浪人。他讲述的故事非常贴近百姓生活,深受百姓欢迎,在当地享有“故事篓子”的美誉。万秉忠尤其擅长讲述神话故事、人物传说、幻想故事、生活故事、动物故事与笑话等。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宁夏卷》的搜集整理过程中,他一次性讲述了30多篇故事。《华佗》《皇帝的大印》《盘龙坡学艺》《路不平旁人铲修》《石头记》等被收入《隆德民间故事》。
丁连珍(1908—1984),宁夏平罗人。擅长讲述机智人物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民俗传说、风物传说、动植物传说等。他讲述的《金口弦》《泥水匠巧治财主》《镇木关》《打官司》等在报刊发表,还有200多篇(首)民间故事与民间歌谣被《平罗民间故事》《石嘴山民间故事》《石嘴山歌谣》等收录。
王天玉(1911—1976),宁夏盐池人。王天玉曾拜吴忠地区著名的杨鞋匠学习提线皮影。后与弟弟王天秀、侄儿王列组建皮影戏班,在陕北、盐池一带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甘肃省民间戏剧调演,获皮影演出二等奖。王天秀受哥哥的影响,自幼学习皮影、眉户、秧歌与唢呐等。他能演出上百部折子戏。他演唱的《孙膑下山》《赵云认子》《五典坡》《大保媒》《张连卖布》等深受群众的喜爱。
夏花花,女,本名杨凤花,宁夏平罗人。夏花花擅长演唱民歌、曲艺和地方小戏,演唱的曲目有《风搅雪》《走西口》《闹五更》《数花》和《盼婆家》等,曾在银川、贺兰、永宁等地演唱。由于她的演唱感情真挚,具有浓郁的地方风韵,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白秀英,女,四川人。白秀英所讲述的故事大多是关于人类起源、地方风物传说和动物故事等。1986年民间故事普查时,她讲述了《十二仙女富宁夏》《牛首山灵芝草传说》《姜子牙传说》等20多篇故事,被收录于《青铜峡民间故事》中。此后她配合民间文学普查,陆续讲述了有价值的民间故事100多篇,其中已整理和发表的民间故事有30多篇。1987年,白秀英被自治区授予“优秀民间故事家”称号。(www.xing528.com)
尚志忠,宁夏盐池人。十四岁拜著名民间艺人李九成学习眉户戏,二十岁加入王天玉组建的皮影戏班,1984年自己组建戏班在陕北、盐池一带演出。其演唱的曲目有《大保媒》《小姑贤》《闹书馆》《下四川》《风搅雪》等。1984年参加宁夏文艺会演获三等奖。
冒维金,宁夏盐池人。擅长表演宁夏坐唱。1952年参加宁夏农民文艺训练班,回乡后积极投身民间文艺演出。1982年参加宁夏业余文艺会演,获宁夏坐唱一等奖。后调入文艺宣传队,在盐池县各乡镇演出,其演唱的宁夏坐唱《十里亭》《光棍哭妻》等深受群众欢迎,也使其成为当地最有影响的民间艺术家。1984年参加宁夏文艺会演获三等奖。
张万钧(1930—1990),宁夏固原人。八岁时开始耍社火唱仪程,学会了扎灯笼、做彩船龙灯、耍狮子、当社火头。他讲的故事主要有地方风物、人物传说等。从1985到1989年,他共讲述了民间故事88篇、民间歌谣75首。其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起因》《瞎城隍与站城隍》《北海子与后海子传说》等11篇民间故事被《固原民间故事》收录。1987年,张万钧被自治区授予“优秀民间故事家”称号。
马生林(1942—2009),宁夏海原人。他的演唱音域高亢、辽阔,具有很强的穿透力。他曾在西北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民歌(花儿)的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特别奖,同时也获得宁夏第二届民间文学金凤凰奖。他曾多次到北京等地演出,被誉为“宁夏花儿王子”“西部花儿王”。2007年,马生林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代表性传承人。
张明星(1940— ),宁夏固原人。他擅长自编自演,能够演唱数百首民歌。1964年,代表宁夏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唱,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84年,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工程实施时,他参与了固原县民间文学集成的搜集整理,并献唱200多首花儿、60多首小曲。他演唱的许多花儿被收录在《六盘山花儿两千首》。1987年,张明星被自治区授予“优秀民歌手”称号、第二届民间文学金凤凰奖。2009年,他被列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