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夏艺术史:音乐之河源远流长

宁夏艺术史:音乐之河源远流长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书记载,乃至古人留在岩壁上的文字和图形都显示,在宁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音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诗中的“芦管”是我国古代西域各国通用的乐器。这些史料都证实古代塞上从来不缺少音乐之声。从事儿童歌曲创作的音乐家潘振声,他的作品《一分钱》《小鸭子》《好妈妈》等传遍中国。2000年后,一些宁夏音乐人在国内乐坛开始产生影响,除了在宁夏树立

宁夏艺术史:音乐之河源远流长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音乐,人与音乐共生共存。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史书记载,乃至古人留在岩壁上的文字和图形都显示,在宁夏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音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古老的塞上,唐代就有诗歌记载乐器,如诗人李益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写下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诗中的“芦管”是我国古代西域各国通用的乐器。另一首《盐州过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诗中的“笳”即唐代以羊骨或羊角为管,管身无孔的哀笳,用于卤簿鼓吹乐,流行于塞北及河西走廊一带,一直流传到宋代以后。

宋代时期,党项羌族音乐受汉族音乐影响颇深,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箫、羌笛等。羌笛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音色明亮,清脆婉转,常给人以虚幻迷离、动人心魄的感觉,古人用它来抒发喜怒哀乐,传递言不能尽的思绪。哈拉浩特出土的《刘知远诸宫调》残本也说明,金朝的说唱艺术传到了塞上。这些史料都证实古代塞上从来不缺少音乐之声

明代初期,流传在中国西北甘、青、宁三省的民歌花儿犹如一朵鲜艳多姿的艺术奇葩悄然盛开在塞上大地。花儿发源于甘肃临夏,在时间流变中,在宁夏不同地区的传唱中,逐渐形成具有地域色彩的艺术风格。宁夏花儿旋律上起伏小,较多地用五声羽调和角调,衬词衬句使用很少,段尾或句末用滑音。除了这些特征,还派生出一些变体,有时也采用信天游或一般民谣体。演唱形式有自唱式和问答式,属抒情短歌。从整体格句来看,宁夏花儿内容广泛,体裁繁多,具有粗犷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和朴实鲜明的民族民俗特点,时代感十分强烈。从艺术表现上讲,宁夏花儿情趣幽默,借喻讽世,大胆活泼,采用了民间传统的口头创作形式和艺术手法,形象贴切,生动感人。然而,时间的长河滚滚而去,现今的人已无法知道明代或者清代那些花儿的演唱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激情诠释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歌的,人们只能从历史零星的记载中,从民间流传下来的民歌曲调中捕捉蛛丝马迹,从而了解久远的音乐之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自治区的成立,全国各地支援宁夏建设文艺工作者陆续而来,为宁夏音乐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宁夏音乐创作和演出活动如雨后春笋气象清新。以银川市为例,银川市文化馆程宏创作的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力量大》在1953年全国群众歌曲评选中获二等奖;1959年秋,宁夏首届戏曲、音乐、舞蹈观摩大会召开,银川市的文艺演出队演出了歌舞、宁夏小曲、宁夏道情、数花等节目。同年,银川市文化馆还举办了歌曲创作学习班和民族乐器学习班,由词曲家潘振声授课,培训文艺骨干。1962年,宁夏歌舞演员丁凤霞到北京参加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将音乐带出宁夏。甘于为宁夏音乐献身的艺术工作者们,在被称为“塞上江南”的大地上,为宁夏音乐的发展和传播辛勤耕耘,创作的一些作品为全国人民所传唱。从事儿童歌曲创作的音乐家潘振声,他的作品《一分钱》《小鸭子》《好妈妈》等传遍中国。(www.xing528.com)

20世纪70年代,文工团下乡到农村及厂矿、部队演出是传播音乐的普遍方式。随着宁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恢复建制,宁夏音乐创作生机勃勃。比较突出的器乐作品有《大寨红花塞上开》《又是一个丰收年》《我们爱唱革命样板戏》《峡谷明珠放光彩》《对花》等,声乐作品有《清平乐·六盘山》《红心铁手绣新天》《山乡盼着你们来》《六盘山上换新颜》《钢铁工人斗志昂》等。以上大部分作品赴北京参加1975年全国文艺调演,其中合唱《清平乐·六盘山》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播笛子独奏曲《又是一个丰收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上述代表性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印迹。从创作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已不再限于民歌及地方性音乐元素改编的层面,而是进入了专业创作的层面。可以看出,器乐创作数量进一步增加,以多声部为特点的合唱创作开始生根开花。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文艺评奖使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脱颖而出,如第一届文艺评奖中获奖的声乐作品《山丹丹花开六盘山》《拖拉机》、器乐作品《宁夏风光好》、歌剧曲谱沙枣飘香》等,均是佳作。1949年至20世纪90年代末,宁夏比较突出的作曲家有程光华、潘振声、安妮、王华元、李爱华、温中甲、徐肇基、温德青、朱嘉禾等,他们对民族器乐创作具有个性化追求:向文化传统寻根,同时借鉴西方音乐长处,拓展了音乐的表现手法。词作家对宁夏音乐的贡献也不容忽视,高深、肖川、张弛、何新南、张宗灿等作词的歌曲,表达了音乐工作者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宁夏、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宁夏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在器乐演奏上,徐能强和罗培尧(兼指挥)尤为突出,他们的演奏具有深刻的艺术思想和高超的演奏技巧,十分完美地诠释了音乐作品,使人陶醉。与此同时,宁夏音乐发展离不开音乐的研究和探讨,在音乐研究的学者中,范二水、刘同生对宁夏音乐的走向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在民间,宁夏花儿也在演唱中发展和延续,马生林、马汉东作为优秀民歌手使宁夏花儿突破地域性,为国内喜爱民歌的人所熟悉。王世兴参与宁夏民歌搜集、整理,为宁夏民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1世纪以来,音乐成为宁夏人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政治和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密切的联系,改变和影响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多年间取得了一些成就。这期间的声乐作品《难割难舍的爱》《我爱这川里的牡丹》《羊皮筏子汉》《花儿四季》《太阳路》《花儿留住天下的客》《踏脚》《中国选择了你》《沙坡头放歌》《皇天厚土》《沙湖春》《火树银花不夜天》《塞上枸杞红艳艳》《心中有朵马兰花》《神圣的母亲河》《枸杞红了》,以及器乐作品《傩Ⅰ》《塞上江南》《“露乐队”三重奏》《扬帆中国》《黄河金岸》《山林》《洪湖随想曲》等,作为文化“软实力”,体现着宁夏的地域性格和人的精神,其重要任务是进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升宁夏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同时,民间乐队十分活跃,西部枪手乐队、布衣乐队、苏阳乐队、核乐队、石头公社、谣乐队等,以灵活大胆的表现形式和富有激情的音乐节奏表达情感,受到欢迎。2000年后,一些宁夏音乐人在国内乐坛开始产生影响,除了在宁夏树立了自身在乐坛的地位,还以宁夏人身份将音乐传播至全国,提升了宁夏音乐在国内音乐界的地位。他们对于宁夏音乐的传播功不可没,在全国各地的演出使国内观众看到宁夏音乐的独特魅力。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宁夏很小,但在音乐版图上,宁夏从事音乐创作和传播的人,正在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努力奋斗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