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发展的萌芽时期是先秦至唐代,戏曲的各种艺术因素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又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综合性的戏曲艺术。雏形时期是宋金时期,各种表演艺术经过发展融合后,形成了中国古代戏曲的雏形,即宋杂剧和金院本。成熟时期是元代至明初,无论是南戏还是北曲杂剧,都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戏曲作家与作品。发展时期是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古代戏曲经过明初的沉寂后,到了明代嘉靖、隆庆年间又趋于活跃。繁荣时期是明代万历年间,这是古代戏曲史上继元代杂剧繁荣以后的又一个黄金时期。集成时期是清初,古典戏曲经过成熟、发展、繁荣等阶段后,到清代初期已积累了丰厚的理论与材料。转折时期是清代中叶,随着整个曲坛上所出现的“两转移”,即由剧本创作为中心转移到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由雅部为中心转移到以花部为中心。终结时期是近现代,新旧文化交替,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理论加以总结,另一方面是开创和建立新的戏曲理论与研究方法。
宁夏的戏剧活动主要从明代开始,总体上看,这是个多样化的发展阶段。一是秦腔的流入与兴起。约在明万历年间,秦腔在宁夏南部山区兴起,到清代初期,秦腔在宁夏占据了主要的戏剧舞台,如宁夏府城陕西会馆自乐班、宁夏府城小魁戏班、中卫县诚意班、中卫县姬家娃戏班等。二是地方化剧种的出现。在戏剧活动的更迭中,地方化的小戏剧种根据当时群众的审美情趣,融合当地民歌小调,孕育成长为更贴近民众的戏曲形式,有隆德曲子、固原曲子、盐池曲子、盐池道情、中卫道情、银川道情、眉户等。三是外地剧种。清代,外省的皮黄、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昆弋,随八旗军队驻防传入,在宁夏地区留下了活动的足迹,知名的班社有祥和班、山西会馆戏班、洋行戏班、十二红戏班等。
近现代时期宁夏戏剧出现了一时的繁荣,以秦腔为主流的戏剧活动在宁夏各地兴盛起来。专业的秦腔表演艺术团体培养了大批秦腔名角,这些艺人活跃在戏剧舞台上,以精湛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促进了宁夏秦腔的发展。知名的班社有觉民学社、庚辰俱乐部、光盛班、隆德红盛班、中卫光盛班、固原化俗社、中宁成义杜、军声剧团等。知名的艺人有李长清、孙广乾、沈和中、何振中、王庚寅、刘晏奎、席子才、姚茂秦、李俗民等。宁夏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的特殊地理环境,使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在宁夏戏剧舞台上也得到发展,逐渐形成梆子、京剧“两门抱”的现象,即京剧、梆子同台演出,或各演半出,或各演一场。知名的班社有曹翠云戏班、王素琴戏班、十三红戏班、山西梆子戏班、新华舞台和月华社、五大股戏班、义顺合戏班等。知名的京剧、梆子艺人有盖连仲、王玉本、张合堂、王月楼、葛云霞、宁砚臣、王月樵、王德胜、石子云、宋占元、高富厚、李伯延、陈灵芝、盖宝义等。1934年,宁夏省城学堂巷小学演出了宁夏有史以来的第一部话剧《孔雀东南飞》,从此话剧走上宁夏戏剧舞台。这一时期知名的话剧团有贺兰剧团和西北长官公署政工队。常演剧目有《夜光杯》《牛头岭》《大风渡黄河》《征服》《搜查》《菱姑》《一出戏》《人约黄昏》等,知名演员有赵鸿儒、赵暾、赵惠民、赵冲勾、幺文敏、昊琼华、扈一农、李志贤、张远昭、赵秀珍、陈玉珍、王玉珍等。从宁夏戏剧发展来看,这一时期宁夏戏剧剧种繁多,各种戏社、剧团活跃,成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当时,我国电影还没有对戏剧市场产生冲击,大众的视线里戏剧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因此兴盛一时。
新中国成立初期,宁夏国有戏剧艺术团体纷纷成立,有宁夏人民剧院、银川剧社、人民京剧院、人民剧团、银光剧团、银川剧院、群众京剧团、新生京剧团、宁夏文工团、贺兰剧团等。起初宁夏戏剧剧种分类不清,艺术团体业务混搭,如宁夏文工团涉及秦腔、眉户、歌剧、话剧等剧种,造成“小而全”“散而弱”的局面,不利于戏剧文化品牌的形成。自治区成立以后,逐渐规范文艺团体中的戏剧剧种,在银川成立宁夏秦腔剧团、银川市秦腔剧团、宁夏京剧团、宁夏话剧团、宁夏越剧团,宁夏各地文艺团体也陆续成立。
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秦腔演员有康正中、席子才、丁醒民、杨觉民、苏金荣、李林平、赵守中、李振民、李盛中、龚乃中、钟新民、钱森、屈效梅等,以及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培养起来的秦腔演员王素梅、孙玉梅、赵友梅、马桂芬、贾文斌、许九如、王志杰、罗晓英等。
宁夏秦腔剧团和银川市秦腔剧团成立以来,足迹遍布宁夏全区以及宁夏周边的陕西、甘肃、内蒙古等省区,演出《人间天上》《西吉滩》《成双成对》《六盘曙光》《法律面前》《婆媳湾》《皇封乞丐》《豫海英魂》《塞上南国人》《清风明月》《周仁回府》《闯王旗》《十四王访宁夏》《杏花村》《穆桂英休夫》《李昊王》《狸猫换太子》《杨门女将》等剧目。剧团注重优秀人才的培养,一批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演员发挥了中坚作用,形成行当齐全、老中青三代骨干力量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局面。代表演员有:贾文斌、许九如、冯秀英、李爱华、陈艳芳、高桂兰、石进忠、郭双胜、王泽民、司存瑞、柳萍、岳双七、屈连英、李小雄、肖雅君、胡云霞、赵凤龙、杨兰峰、徐爱玲、胡治国、赵永庆、尹恩琪、张景云、任德玉、王秀珍、王景旗、王刚、王红、李风云等。
宁夏京剧团具有影响的演员、教师、导演、编剧、鼓师、琴师有:李鸣盛、李丽芳、王吟秋、郭元汾、班世超、郭金光、殷元和、张元奎、王和霖、李蓉芳、李荣安、蔡宝华、俞鉴、刘元鹏、王天柱、张正武、李韵章、王志怡、张元志、李业德、盖玉亭、梁连柱、樊富顺、李盛荫、苏盛琴、谭世英、白元杰、秦志扬、萧维章、汪野航、刘连伦、赵孟祥、马玉山、马玉河、罗万金、钟世章、高月波、王鹤文、李门等。这一时期,宁夏京剧团辗转各地,深入部队、农村、厂矿,足迹遍布全国,积累了大批优秀剧目,如《闹龙宫》《乾元山》《三岔口》《霸王别姬》《十八罗汉斗悟空》《孔繁森》《人鬼鉴》等,久演不衰。京剧团还出访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几十个国家,受到了国际艺术界同行和观众的赞誉,促进了宁夏戏剧与国际文化的交流。(www.xing528.com)
宁夏话剧团比较突出的人物有:导演王志洪、杨宝峰、李再玲,编剧刘文惠、李运来、丁跃,演员巍子、殷小晶等。话剧团自成立以来坚持送戏下乡,在宁夏演出的同时,以大篷车送戏形式在全国农村、山区巡演,足迹遍布除西藏、新疆、黑龙江、吉林外的全国其他省(区、市)。《这样的庄稼人》《女村长》《王振举》《梅家小院》《农机站长》《铁杆庄稼》等优秀剧目有力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宣传了宁夏。
宁夏越剧团成立于1958年,时任团长王素琴、副团长陈月芳。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常演《穆桂英挂帅》《武大郎之死》《吕布与貂蝉》《三不愿意》《三关排宴》《御河桥》《恩仇记》《十八相送》《呆大照镜》《三月三》《九营泉》《风雪摆渡》《军民鱼水情》《十年树木》《山花烂漫》《琼花》《苦菜花》《李双双》《红珊瑚》《争儿记》等戏,具有代表性的演员有南薇、刘松涛、王素琴、王玉萍、夏玉琨等。因越剧是南方“移植”到宁夏的戏剧剧种,不适合宁夏观众的口味,20世纪80年代末在宁夏戏剧舞台逐渐消失。
此外,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要的作品有宁夏歌舞团的花儿歌舞剧《曼苏尔》。该剧在演员服饰、语言、音乐、舞蹈、道具等方面巧妙地融入宁夏地域文化元素,让观众耳目一新。21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歌舞剧有《花儿》《花儿与号手》等。音乐剧《花儿与号手》以红军长征路过六盘山为背景,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2011年5月9日,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将宁夏歌舞团、宁夏京剧团、宁夏秦腔剧团、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夏文化艺术服务中心、银川市秦腔剧团、银川剧院、红旗剧院合并,组建宁夏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下设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秦腔剧院有限公司、京剧院有限公司、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杂技团有限公司和演出有限公司等六个子公司。
近年来,演艺集团以“三下乡”“四进社区”“大篷车”等形式,努力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为实施好文化精品工程,演艺集团在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方面创作出了一些在全国叫得响,甚至能走向世界的精品力作。舞剧《花儿》获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大戏金奖、文艺会演表演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新剧目奖;秦腔《花儿声声》先后获第六届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剧目金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第十四届文华大奖、2011—2012年度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秦腔《庄妃与多尔衮》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秦腔《王贵与李香香》获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和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铁杆庄稼》《闽宁镇移民之歌》《乡村医生》《工会主席》等也分别获得各种奖项。柳萍(两次)、张晓琴、李小雄、侯艳、屈连英、刘京、韦小兵七人八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至近现代,宁夏戏剧处于兴盛期。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改戏、改人、改制”使旧社会的艺人脱胎换骨。当时通过戏剧演出实现了对广大人民的教育,最终培育出具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的新公民。自治区成立后,从北京调来的中国京剧院四团和从南方调来的越剧团,以及从首都各大院团、解放军各部抽调来的歌舞、话剧行业精英组成的宁夏文工团,使宁夏秦腔艺人的艺术观念和舞台艺术的呈现水平以及剧团的正规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为推动宁夏戏剧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发生变化,戏剧的各个剧种被逐渐推向演出市场,又因为影视、网络等媒体随着时间推移进入人们的生活,使戏剧舞台渐渐遇冷。剧团改制转型之后,各团演出的重心向乡镇转移,演出市场从宁夏拓展到区外甚至国外,但因人才流失严重,振兴宁夏戏剧事业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