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汕头独立建置,潮州传,爆发五四运动

汕头独立建置,潮州传,爆发五四运动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月10日,陈宏萼率部600人到达汕头。3月,惠军统领林激真意图将其势力扩至潮州,未果,即改道由碣石进军潮阳,3月15日攻占汕头,抢掠商场,焚毁报馆,控制电报局,汕头局势紧张,驻汕头各国领事纷纷调水兵登岸戒备。5月6日,汕头的《公言日报》率先报道了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潮州、汕头、揭阳、普宁等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5月11日,各校学生还在开元寺前举行潮州学生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

汕头独立建置,潮州传,爆发五四运动

剪辫之后,人们还在适应,现在,又有新的招数,要让人熟记、使用,遍告亲朋好友、旧雨新知,避免行差踏错。民国三年(1914)1月,国民政府公报公布了《内务总长朱启钤呈大总统拟改各省重复县名撮举理由分别说明请鉴核批示文》,公文里列举了改重复县名的必要性,其曰:“两汉迄于明清,年代久远,拓地恢廓,建置并析,纠纷参错,混郡邑而从同。” 其时,自两汉乃至民国,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各朝各代建置并析等原因,重复的县名,愈来愈多,故在推行政务的时候,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容易混淆。

公文概而括之曰:当其时,“二县同名者七十四,三县同名者十有二,四县同名者四,五县同名者三,六县同名者一”,“施之政事则彼省与此省糅杂,播诸重译则甲县与乙县混淆,乡土之观感易泯,地理之名实不符。丁大政之革新,蕲人心之爱国,允宜丕扬国光,冀诸勿坠。况土地为立国之本,正名实敷政之先,关系重大,曷容缕晰是。”故对全国重复县名126处进行重新改名,其执行的原则是:保留设置较为古远、政区较为稳定的地名,而改掉重名的其他地名;已开为商埠,并且对外条约中所涉及的县名,考虑其影响,虽设置时间晚,但也尽量不改;保留边疆地区的县名。

遵照内务部关于改定全国重复县名的通令,广东省民政长李开侁,传令各县知事,全省改动13个县名,计有:东安改云浮,会同改琼东、西宁郁南、新安改宝安、新宁改台山、镇平改蕉岭、昌化改昌江、长宁改新丰、长乐改五华、石城改廉江、万县改万宁、永安改紫金,海阳改潮安。至于海阳之改潮安,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撮举理由,附有简要之说明,其曰:

“海阳”,山东省,应存;理由:山东海阳县系清雍正十三年(1735)置,迄今仍之。虽与广东省重复,然广东海阳本属潮州府附郭首县,应复旧名,故该县似仍可其故称。 广东省,拟改名潮安县;理由:广东海阳县晋咸和中置,至唐初为潮州府治,民国二年裁府留县,与山东省重。自应规复旧府名称,拟定名潮安县。

革命党胜利之后,坐了江山,便不像以往一样,一往无前,不管不顾,它也要考虑到平衡各方各面的利益。读书人的地位,大不比从前,商人的地位,倒节节上升,明显可感。辛亥革命后,革命军首领张醁村,被广东当局委任为革命军粤军第4军司令,统领潮州地区。当时,称其为第4军政府。然潮州绅商并不接受这名客籍首领,认为他不能代表潮商的利益,也未有能力整合地方军民。随即,潮州商人采取自保行动,扶植代表自己利益的军队。他们率先联合香港潮商,呈请广东护军使陈炯明,撤换张醁村,由陈宏萼另组正式军队。陈宏萼为澄海人,符合潮商自治的利益诉求。

陈炯明同意潮商的诉求,民国元年(1912)1月,任命驻虎门统领陈宏萼,为潮州安抚使。1月10日,陈宏萼率部600人到达汕头。3月,惠军统领林激真意图将其势力扩至潮州,未果,即改道由碣石进军潮阳,3月15日攻占汕头,抢掠商场,焚毁报馆,控制电报局,汕头局势紧张,驻汕头各国领事纷纷调水兵登岸戒备。潮州安抚使陈宏萼,被林激真部打败,乘日本兵舰逃往台湾

林激真部的这一番抢掠,使商人损失惨重,当地绅商,遂再次请援于旅外潮商群体。各地潮州会馆、潮商公所,纷纷致电孙文、袁世凯黄兴等,向陈炯明施压,要其出兵平乱。其时,陈炯明部,正与民军王和顺部,在广州打得不可开交,但面对海内外潮商团体的共同呼吁,不得不予以重视,调派吴祥达率部2500人,乘特派的英国军舰,莅汕驱赶林激真。

这种兵荒马乱、动辄激战的日子,潮州城内的人们,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至少自清朝开始,城内人,就在每条大巷小巷的巷口,设置栅栏,栅栏开两扇栅栏门,一边的栅栏门再开一个小门。早上栅栏门洞开,街坊邻里自由出入,入夜栅栏门关闭,留下小门,让人行走,夜深,小门也关闭,不许出入。巷口栅栏前的墙壁,用铁钩挂一盏燃火油的风雨灯,照明至天光开栅栏门,才去熄灭。如此,街坊四邻轮值看门,避免外人、陌生人杂沓,使深夜变得安详,让人觉得心中踏实,睡觉安稳。这些巷口栅栏的痕迹,直到20世纪60年代,还能看到残留。

开元寺的云板木鱼、晨钟暮鼓,早晚之间,悠悠扬扬,也能让人在动乱惊悸之中,感到一些宽心舒畅。每日的晨早3点钟,开元寺打4声板,此即催起板,僧侣闻打4声板,一律起床;3点钟至4点半,上早殿,开元寺有和尚、学僧100多人,这时要一齐到大殿做早课,礼佛、出堂、念诵,殿上煞大钟和敲大鼓,铜磬、木鱼、铜盅、铜铃,随声行板;5点至5点半过早堂,即一齐到斋堂食斋饭,过早堂也要敲云板、接引磬,维那举腔、起腔,众僧同诵供养偈和饭讫偈。夜间9点半即开大静,停止静坐参禅,大殿鸣大鼓,提警全寺僧众就寝养息。寺在潮州城中央,更深夜静,关门闭户,路无行人,板磬之拍、钟鼓之声,让世人听之闻之,亦沉寂下来,入静无扰,平和随性。

开元寺的作用,还真大。民国八年(1919)5月4日,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不久便扩大到潮州。5月6日,汕头的《公言日报》率先报道了北京爆发五四运动的消息,潮州、汕头、揭阳普宁等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示威。5月7日,潮州城内,由省立潮州中学金山中学)和省立惠潮嘉师范学校的学生发起,城内2000多名学生,举行反帝爱国大游行,声援北京学生爱国运动。学生们手执校旗和写着标语的小白旗,高呼:“收回山东权利!”“誓死不承认廿一条亡国条约!”“打倒北京卖国政府!”“抵制日货!”游行至大街时,查收各铺户的日货。5月11日,各校学生还在开元寺前举行潮州学生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此后工界、商界妇女界、农界、自由职业者青少年等爱国团体相继成立,23个爱国团体进一步组成潮州各界救国联合会。在学生和青年工人的带动下,没收了肖金昌的日货,在开元寺内公开烧毁。

民国九年(1920)1月,前身为潮州城东青年图书社的潮安青年图书社,在开元寺内开设新刊贩卖部,销售来自京、沪的《新青年》、《新朝》、《新生活》、《新妇女》、《少年中国》、《少年世界》、《独秀文存》、《胡适文存》等数十种书刊。这年的5月1日上午,青年图书社和工界联合会,组织和发起各工团2000—3000人,在开元寺大殿前的广场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会后举行游行,夜间演出轰动一时、提振民心的反映朝鲜民族斗争的话剧安重根刺伊藤》。开元寺素来慈悲为怀、服务众生,信哉斯言。(www.xing528.com)

民国改元以后,虽然军阀混战,山头割剧,打打杀杀,不可开交,南北易帜,不得安宁。但比起清朝裹足不前,因循守旧,死抱祖训,慢慢吞吞,还是大有改观,面貌焕然,新生事物,新鲜观念,新的气象,总是不期然间,突然而至。民国十年(1921)7月,汕头埠在澄海县的治下成立市政厅,历史上初次被称为汕头市。

其时,内务部于民国十年(1921)5月,草拟了《市自治制》,交行政会议审查,7月,大总统徐世昌以教令公布,9月,又制定颁布《市自治制施行细则》。市自治制规定市分为特别市和普通市两种,特别市由内务部呈请行政院以命令定之,其余的均为普通市;特别市的地位相当于县,和县同受省的直接监督,京都则受内务总长监督,普通市隶属于县,受县知事的直接监督。北洋政府时期,实际上确定为特别市的为数并不多,主要有京都(北京)、津沽(天津)、淞沪(上海)、青岛、哈尔滨。

据民国《潮州志》的记载,其时,汕头市政厅的实际范围,仅有汕头埠、崎碌、礐石,面积6.83平方公里。而汕头埠在历史上,是韩江口外的一片汪洋大海,随着泥沙的冲积,到嘉靖九年(1530),从老妈宫到崎碌一带,形成了一条沙脊,渔民在这里设栅捕鱼,称为“沙汕”。万历三年(1575),韩江出海口的沙脊已经积聚成片,堆积成形,渔民称为“沙汕坪”。康熙五十六年(1717),清廷在这里建烟墩、筑炮台,作为防守营汛,称为“沙汕头”。当时的炮台,建在今外马路升平路头,门匾有石刻曰“沙汕头汛”,现存于崎碌的石炮台,则是之后于光绪五年(1879)筑建的。石炮台建成之后,原沙汕头汛就作为防守营汛的衙署。雍乾年间,这里除了捕鱼者外,还有盐民利用海水晒盐,今盐埕头至华坞路一带,当时都是盐田。

咸同年间,那些英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挪威领事,那些在潮州城不得其门而入,被潮州城内的民众,堵在街头,围在巷口,哄、轰、糗、咒,砸鸡蛋、扔砖头、丢果皮、贴标语、举横幅的番仔、红毛、钩鼻,如今,在沙汕头,在这方新开垦的处女地,却正好安营扎寨,得其所哉,设领事馆,或置领事署。那些对潮州城垂涎三尺,却一直挤不进去、一事无成的各国洋行,像英国的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新昌洋行、新德洋行,美国的美孚洋行,德国的鲁麟洋行,也都在沙汕头,堂而皇之,开门撑窗,剪彩营业。

民国十七年(1928)7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公布了《特别市组织法》和《市组织法》,分别规定特别市与普通市的组织形式。这两个法仅实施了两年,即于民国十九年(1930)5月,被新的《市组织法》所代替。新的《市组织法》将市分为行政院辖市和省辖市两种。院辖市的条件是:首都;或人口在百万以上者;或在政治上经济上有特殊情形者;虽符合上述一、二条件,而为省政府所在地者,应为省辖市。根据这一规定,确定南京、上海、天津、青岛、汉口为院辖市。后来,国民党“中政会” 议决以陕西长安(西安)为陪都,改名西京,为院辖市。而北平、广州人口虽符合院辖市条件,但当时为省会所在地,故根据设市条件的第3项规定,为省辖市。及后,河北省会迁址,北平恢复为院辖市,再后,重庆成为陪都,升格为院辖市。

而省辖市的条件,则为:人口在30万以上者;或人口在20万以上,其所收营业税、牌照费、土地税每年合计,占该地总收入的二分之一以上者;省辖市地位与县相同。其时,省辖市虽然为数不少,但仍有一些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城市,因不符合以上要求,而被宣布废市改县,如:苏州、无锡烟台、郑州、福州、芜湖南宁等。有论者认为,南京当局关于设市的条件过高,考其原因,概出于财政因素,其曰:“设市后行政经费增加甚剧,负债累累,省政府不愿补助,遂主张裁撤。”

根据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原市建置的《市组织法》,民国十七年(1928)7月,汕头市政厅拟改组为汕头市政府,呈请省政府上报。民国十九年(1930)11月25日,第一次国务会议决议,暂准汕头设市,汕头市政厅改为市政府建制,隶属于广东省政府。按《市组织法》的规定,汕头之正式独立建置,自斯日起。

汕头正式独立建置之后,由于不是析分,自身地盘实在过小,就像一个人被缚住手脚,捆紧体肢,动弹不得,无法施展,遂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由省出面,划定市区范围,其四至为:东至新港海坦,西至浔洄山,北至华坞,南至礐石山,面积30.36平方公里。

至于为什么叫汕头,至今未有全面的考证材料。《康熙字典》关于“汕”字,有两种释义:一是鱼游水貌;一是捕鱼工具。还有一种说法,汕是指水边有沙丘的地方。民间据此判断,可能当时是捕鱼的所在,故称为汕头,后来,附近沿海,又发现有新的捕鱼所在,先来后到,故称为汕尾。在潮州话的语境里,有头有尾,最是圆满。汕头还有一个别称,曰:“岛”。《潮州府志》有载,汕头位于济河出口一侧,三面环水,形成半岛,且曾属浦司管辖,又盛产一种称为鱼的小鲨鱼,因而称为岛。

与苏州、无锡、烟台、郑州、福州、芜湖、南宁等的废市改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汕头的正式建置,恰好是汕头历史上最兴旺发达的繁荣时期。据民国《潮州志》载,当其时,汕头“商业之盛居全国第七位”,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今青岛)、广州,“港口吞吐量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汕头有模有样、骑楼风情的旧中心市区“四永一升平”(永和街、永兴街、永泰街、永安街和升平路),恰恰也是在这个时期,由澄海籍的泰国华侨陈黉利,购地建楼近400座,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