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潮州传-渔沧变迁,枌榆庙等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及珍贵藏经

潮州传-渔沧变迁,枌榆庙等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及珍贵藏经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真君庙,民间称真君宫,在西门北隅。七圣庙,又称七圣夫人宫,在湖山南岩之侧。枌榆庙,在下东堤尾,因祀天后娘娘、泰山娘娘、曹娥娘娘,又称三妃宫。渔沧庙,在城西一隅。李爷宫靠近渔沧庙。当时,乾隆特诏准颁赐开元寺《龙藏》藏经一部,并诏令派员赉送,随藏的四面“奉旨颁供龙藏”黄缎令旗,至今保存完好。这部《龙藏》,为雍正年版御正、御刊梵本《大藏经》,共1667种,7240卷,另有目录5卷、御制序文1卷。

潮州传-渔沧变迁,枌榆庙等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及珍贵藏经

潮州人的求神拜佛,久负盛名,潮州城内的寺院神庙,一如繁星密布,不胜枚举。人们的虔诚执信,心口如一,天下无匹。七月十五盂兰盆会,开元寺内放焰口,和尚法师,高坐祭棚,居士斋姨、檀越善信,合十躬身,听经念佛,人头涌动;大街小巷、拐弯抹角,处处香烟缭绕;举目上下,城南城北,满街的路面、墙脚,都遍插燃香,撒遍米粟,街头巷尾,摆满祭品,一处连着一处;如此声势浩大,实为别处未有。

开元寺地藏阁的放生法会,也是水泄不通。寺院里的得道高僧,法力据说是很了不得的,其放生咒念诵,能让那些将欲放生的黄鳝,一条条直立起来,仰起脑袋,垂直身子,像一根根小木棍,在木桶里竖着,听着咒语。

与别处地方不同,潮州神庙之多,蔚为壮观。城隍庙在县巷,历来是府、县同祀,乾隆年间,在府城隍庙的东侧,再建县城隍庙,府城隍曰“威灵公”,县城隍曰“显佑伯”。文昌庙在海阳县学宫后面,后又另建文祠于竹木门街,前祀文昌,后祀文昌先代。关帝庙一在道署衙后,一在总兵镇署之右,民间集资建的关帝庙,一在西湖山顶,一在竹竿山,一在南门堤边,城内各个角落,还建有多处关帝庙。元帝庙原来叫玄帝庙,宋代叫真武庙、玄武庙,因为避讳,一改再改,民间俗称北爷宫;元帝庙一在北门直街望京楼后,俗称真武宫,一在南门外观音堂街,一在北门外埠头尾,埠头尾的庙又名武当宫,坐南朝北,这种坐向,在神庙中极是罕见,一在西关外,一在浮洋市,城内各个角落,都还有北爷宫。望京楼真武宫那里,还有一座玉皇庙,玉皇庙有一附祀之神,曰九皇菩萨天后宫又名妈祖庙,一在东门内,一在凤凰台,城内的两浙、嘉应、镇平、汀龙各个会馆,都祀有天后。药王庙原来依附于开元寺后殿,后来分建于翁厝巷。双忠庙在新街头。安济王庙在南门堤侧。明贶庙又名三山国王庙,最大的一处在韩山麓,还有一处在北堤渡头,一处在西关外,其他城内各处,都有或大或小的三山国王庙。真君庙,民间称真君宫,在西门北隅。火神庙,俗称火神爷庙,在新街管巷。马王庙,在大街太平桥头,庙内有一口巨钟,坊间相传,本城有火警,钟能自鸣。清水庙,亦称清水宫,祀大禹,在南门内古树庙旁。龙母庙,在北门堤上。七圣庙,又称七圣夫人宫,在湖山南岩之侧。华仙庙,祀华佗仙师,在湖山南岩之上。雨仙庙,在浮洋斗门村,庙虽不在城内,但与本城天旱求雨,关系密切,每次求雨,雨仙神像,都要抬到开元寺内,供人膜拜祷祝。五显古庙,亦称五显宫,在府仓内。香芭古庙,在北门直街。坐城北爷宫,在考院衙街东头,靠城墙。九龙古庙,在南门外。木坑圣王庙,民间叫木圣庙,祀介子推,在湖山对面刘厝埔,猴洞右畔。老太夫人宫,祀介子推之母,城内各处都有。太岁星君,原祀于春城楼,后移祀于东门楼,神座在一楼楼面,朝向东门街;史载,太岁有三,一曰年太岁,左行28宿,12年为一周天,一曰月太岁,一曰旬太岁,东门楼所祀为年太岁,城内居民,每年春月求神许愿,冬月酬神还愿,太岁星君,是必拜之神。岳鄂王,在城内无有专庙,祀于东门楼三楼楼面大厅北侧,大厅正中祀关帝,岳鄂王阶前有秦桧夫妇跪像,配联一对,其上联拟秦桧口吻,曰“仆本庸才,有贤妻何至于此”,其下联仿王氏口气曰“妾虽长舌,无老贼不致今朝。”在联语中可谓别开生面。龙尾圣王,祀何野云,何野云本是陈友谅部下,陈失败后,何流落潮州;何野云擅长堪舆建筑之学,城内许多厝屋设计,都是他的手笔,厝局不求对称,奇形而稳固,民间称他为“虱母仙”。名贤庙,在西街与佘府街交界,庙匾有“名胜境”3个大字。田元帅庙,在西街与开元街相交,祀戏神雷逢春,凡梨园子弟,皆顶礼膜拜,庙内亦祀华光大帝。老君堂在下东堤头。枌榆庙,在下东堤尾,因祀天后娘娘、泰山娘娘、曹娥娘娘,又称三妃宫。魁星阁在南门韩江边。白沙庙在北门外北堤顶。福胜庙在开元街与新街尾交界。渔沧庙,在城西一隅。李爷宫靠近渔沧庙。

比鸦片更先来到潮州的是洋教,顺治七年(1650),由天主教西班牙多明吾会派出的西班牙籍传教士杜士比、丁热力、欧巴泽,来到澄海盐灶传教。康熙五十九年(1720),天主教澳门多明吾会传教士,又来到惠来葵潭石门坑传教。与西班牙传教士杜士比、丁热力、欧巴泽来到澄海盐灶传教差不多同一时期,葡萄牙多明吾会传教士,也到过潮州府城传教。雍正二年(1724),潮州城内已有教堂之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后毁弃。当其时,无恒住之教士,每隔一年或数年,则有福建之多明吾会教士,或澳门之葡萄牙教士,来此巡视教务。

就在洋教大举传入的时候,潮州的和尚,也为护教而动。乾隆三十年(1765),开元寺方丈释静会大和尚,为法轻身,以齿序八十的高龄,不顾年迈体弱,不畏路途遥远,亲自偕师侄道昆,跋山涉水,专程到北京恳请颁赐藏经。静会和尚因讷于言、勤于修,乾隆皇帝感其真诚,将手拊于其肩,称赞,曰:“真是老实和尚。”机缘巧合,此后,静会和尚得以紫衣披肩,且绣上了金龙爪。

当时,乾隆特诏准颁赐开元寺《龙藏》藏经一部,并诏令派员赉送,随藏的四面“奉旨颁供龙藏”黄缎令旗,至今保存完好。皇叔和硕庄亲王大字楷书的“万德庄严”黄缎横披随藏,和硕庄亲王又赐书大殿、禅堂、初祖堂三处门匾。乾隆三十二年(1767),静会和尚奉藏回寺,路上打着“奉旨颁供龙藏”的杏黄大旗,浩浩荡荡,回到潮州。

这部《龙藏》,为雍正年版御正、御刊梵本《大藏经》,共1667种,7240卷,另有目录5卷、御制序文1卷。当时,共用梨木经版79036块,共154211连,分装于724个印有龙纹图案的函内,名为乾隆版《大藏经》,亦称《龙藏》。其雕刻始于雍正十一年(1733),到乾隆三年(1738)十二月十五日印刷告竣。因当年只准印100部,历经“文字狱”、战乱、动荡,至今能完整保存下来的,几乎仅此一部。为了保护这部来之不易,又曾遭逢劫难的《龙藏》,开元寺每逢农历六月六日晒经节,都要依照惯例,组织僧尼居士,对所藏的经典,全面进行翻页、晾晒、整理、扫除蛀虫,逐卷翻阅清理,安放防蛀药物。

1989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准备重印《龙藏》,鉴于乾隆年间,曾多次发生撤经毁版之事,所以派人四出前往全国各地寻访所缺底本。他们终于在开元寺查找到《开元释教录》、《辩伪录》等四种完整底本,是寺僧在乾隆时,不忍撤毁,而私下保存起来的经卷。

道光三十年(1850),法国籍的李神父到潮州巡回传教。人们对这种洋人的洋教,既新奇又惧怕,既偷偷观望,又心存忐忑,总保持着一种距离。这一年,罗马教廷发出通谕,潮州府之传教事务,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传教士接替。光绪元年(1875),法国籍劭神父来到潮州,广设书斋,在府城置高三老厝为教堂,其时,潮州府城成了全潮天主教的中枢。

道光二十七年(1847),德国巴色城布道会与瑞士基督教信徒共同组织“崇真会”,派遣教士往各地传教,黎力基牧师被派来潮州。人们完全分不清天主教和新教,只是把新教笼统地叫为基督教。只有信教的人,才知道其间教派、分支的差别及原委,才知道天主教是自上而下,教规森严,一统到底,而从天主教分离出来的新教,有长老会浸信会、复临安息日会等教派。潮州的基督教长老会,于咸丰六年(1856)由英国传教士宾为邻牧师、戴德生牧师传入。施饶理、金护尔、卓韦廉、汲约翰等英籍牧师,也常常来到潮州,宣道布道。

西医也开始传入潮州。同治四年(1865),高似兰医生以长老会传教士的身份,被派驻潮州府城做开荒工作。人们看着这个年纪轻轻的穿白大褂的英国人,不用摸脉搏、不用看舌头、不用望面色,就也能看病施药,而且药是白白、细细、圆圆的一小片,很是不解,也很是新鲜。很多人跃跃欲试,后来多多少少总有忌惮,又望而却步。但是,像鲜蔬上市、生果新摘,那种青翠欲滴、新鲜诱人,引得人心头痒痒,欲罢不能,巴不得尝新尝鲜一样,就有人抱着何妨一试的心情,迈出了一步,就去试一试了。迈出去的人有的表现大大方方,有的姿态却捏捏扭扭。

起初,高似兰只能住在城外。城内的一间小礼拜堂,实在太小,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地方可以做宿舍,供医生、教士住宿。不得已,在上东堤虎尾巷,又租了一栋有两间房子的老厝,一间做礼拜堂和诊所,一间做医生的宿舍,兼做药房。最初的3个月,在这间狭窄的房子里,共有3500人就诊。及后,又次第租赁到大街分司后巷、北城西湖墘马使埕猴洞,地方渐渐大了,能做礼拜、能开诊所、能办学校

高似兰所选中的猴洞,是潮州的一处私家园林,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福建左布政使黄琮府邸的后花园。黄琮与礼部尚书黄锦,是堂兄弟,其祖父黄允德,乃海边的一个盐户,因其目光豁达,舍得花费,极尽所能地供应子孙读书,果得好报。坊间相传,黄琮与黄锦都是盐户子弟走上仕途,所以为官当政之时,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做事也恪尽职守,民间口碑甚好。史载,黄琮在布政使任上,曾在各府、州呈送的全省官员花名册上,将一名年轻的小吏,误注为老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这位小吏,才知道他正值盛年,为此黄琮颇为懊恼,责己甚深。翌年,他有公务进京,即亲到吏部引咎自责,并恳请吏部予以改正,以免贻误这名官吏以后的晋升。大街军厅巷口的“皇命三锡”、“文宗方伯”坊,就是旌表黄琮的牌坊。

猴洞乃典型的潮州私家园林,集居住与园林为一体,有咫尺山林之况味和野趣。这是一处典雅、讲究的书斋侧院布局,狭小的空间之内,假山叠石,园圃铺地,杂树乱花,山屋、洞穴奇崛。黄琮又喜欢养猴,“梧桐深处”的花园门匾,至今尚在,却鲜有人提起,“猴洞”的俗名,倒传开了。

光绪二十年(1894),美国基督教浸信会的传教士金士督、希里纯、马卡磊,陆续来到潮州,他们在南门外韩江对岸的笔架山麓,建造了两座牧师楼,这下,牧师的居住条件,大大改善了。潮州人隔江望着这两座有楼有梯、依山傍水、田园在前、绿树于后、厝局异样、面貌别致的洋楼,谑称它为“番仔楼”。浸信会、安息日会,也于光绪二十年(1894),先后在大街马王庙、西街十八曲,创办宣道所传教。

诊所还不是医院。英国长老会雄心不已,于光绪十八年(1892),在南门外南堤头建福音医院和教堂,历经四年,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3月,医院和教堂同时落成,英国人为了纪念宾为邻牧师,把福音医院命名为宾为邻纪念医院。医院设有病床40张,门诊分内科外科眼科牙科,还附设妇产科,自此,西法接生,传入潮州。浸信会在新街头建的教堂、安息日会在十八曲建的教堂,也分别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十三年(1907),建成宣教。

潮州最早的天主教堂,乃建于上水门附近,其时,规模并不大,后来,迁于城西李爷宫巷,曰“老圣堂”。光绪八年(1882),法国传教士在李爷宫巷旁边的渔沧巷,又再扩建洋楼及天主教堂。渔沧乃潮州的一处风景名胜,景致绝佳,南明永历(1647—1661)年间,太常寺少卿辜朝荐,有一处园林辜厝亭,就在这里。而辜朝荐在潮州的两三处别墅园林,都是一流所在,野趣盎然,韵味十足。(www.xing528.com)

《海阳县志·卷三十六·古迹略一》有云:“辜家园在城西隅,明太常寺卿辜朝荐别墅,其地环池纡折,号十八曲,有岩石及曝书亭址尚存。”林大川《韩江记·辜家花园》则曰:“亭台久废,池沼犹存,有名无实矣。然自巡道大街进巷,至西巷大街出巷,转转折折,其弯十八,因名十八曲。人入曲中,不辨方向。昔有一对,云‘到此难分南北’,无人能对。一日,有才人进巷以对,指巷而言,曰‘就是这个东西’,人皆叫绝。”黄梅岑的《潮州街道掌故》,也记载曰:“辜朝荐宅第,除南门辜厝巷之宅第及此十八曲花园外,渔沧巷以前天主堂内还有一辜厝亭,闻说也为辜家所有。”

像这种私家园林,潮州还有多处,莼园、淞庐、湘园、锻圃、磊园、渫园、半园、林厝花园、卓府花园、王宅花园、黄宅花园。两浙会馆,亦属一处私家园林。这些园林,多有人酬唱咏赞,如锻圃,清蒋依寄有诗咏之,诗曰:

云梦断蜂鬚老,柳絮风来燕语柔。

槛外回塘澄似月,帘前疏雨暝如秋。

磊园,也有清人洪图光《磊园诗》可稽,诗云:

梦中神王百花洲,此日欣从元礼游。

曲径云梯看石润,高台隐雾觉风柔。

得邻喜借南州榻,望古遥瞻铁汉楼。

尚愧河阳无一树,寒香漫说近罗浮。

美学家王朝闻对此曾有点评,其曰:“原以为徽州的民居最好,想不到潮州的更有特点。”

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人塞克神父,呈请潮州府批准,在渔沧巷原教堂附近,购地建造大堂。渔沧这块地方,名气大哉,潮中历来多有好评。《潮州史志资料选编·古城概览》载曰:

渔沧,在城西渔沧巷,中有池为翁厝池,池东又缀连一小池,状如蜘蛛,池中跨墩桥通渔沧庙。相传此地系阱池之处,环植芦荻,故称芦荻洲。秋时繁花高映,红如幢盖;月夜渔舟归来,轻风吹拂,荻影摇曳,舟楫若隐若现,令人叹赏。明唐伯元有诗咏其景,云:“萧萧芦荻边,载酒趁斜阳;醒来疑作梦,捩舵过潇湘。”清乾隆年间,被列为‘潮州内八景’之一,称:“渔沧芦荻”。

布塞克神父主持大堂奠基之后,即由法国人罗尚德神父继续主持建设工程,全部建筑,一概由潮州工匠负责完成。当其时,这样的大层高、大面积、大跨度连续拱建筑,施工难度极大极其复杂,广州的圣心大教堂,就曾经因为工匠力有未逮,不能胜任,给予撤换。潮州大堂历时19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大堂建成,堂内通高14米,面积1242平方米,南面3个大门,东、西两侧伸手各1门,空中俯瞰,屋面呈十字造型,予人以震撼。教堂落成之时,法国神父丁热力主持举行了圣母进堂祝圣大典,教堂遂命名曰“圣母进教之佑大堂”。此堂乃有史以来,广东第二大的天主教堂,仅次于广州圣心大教堂。教堂内还设有修女院、育婴堂、真原小学堂。

其时,大堂门外,渔沧水波潋滟,芭蕉、椰树随风摇曳,芦荻仍在,三三两两,风中摇摆。大堂之内,肃穆庄严,所有的穹形大窗台,都镶着法国的彩色玻璃,祭台上方的3幅彩色玻璃圣像,令人顶礼仰望。16根大罗马柱和26根罗马边柱,支撑着28个拱顶连成的天花板。传声效果极好,神父在讲台布道,无需借助工具,全堂各个角落,都能清清楚楚地听到。

潮州圣母进教之佑大堂的时钟楼,与一般天主教堂的钟楼相比,更有其独特之处。从5楼到7楼这3个楼层,是圆柱形,7楼的屋顶,是半球形,球弧朝上,呈六角形的灰、铁栏杆,环绕着半球,一个高高的十字架,矗立在半球的中心之上。6楼有一口铸着圣女圣若亚纳像的大铜钟,钟高1.8米,一把20多磅重的自动敲击锤,每至正点时敲击2次,第1次提前2分钟敲击,第2次正点敲击。当年,时钟楼报时的钟声悠扬响起,绵延远播,响彻城中,惠及枫溪、意溪、磷溪。

两年之后,丁热力神父把真原小学堂设置成男、女两分校,开了潮州女子入学之先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