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春,一部20多万字的《古镇考录》欣然问世。这是碧口乡贤、年逾八旬的张锡田先生,倾注十多年精力完成的一部全面介绍碧口的地方志,从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之后,老人一直笔耕不辍,不断补充完善地方志,如今已是年逾百岁。
先生一生追求做一些有益于民众和社会的善事,耄耋之年孜孜不倦地编撰地方志,在当地传为美谈。
张锡田,文县碧口人,生于1818年。早年就读于兰州师范学校,后在碧口小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在革命志士程海寰的指示下,曾参与组织筹划“碧口二十知友社”起义;1949年12月15日,他又积极为解放大军南下筹备粮草,为解放大西南做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锡田曾从事供销、商业等工作。他也曾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文革”中全家被下放农村,长达15年之久,直至粉碎“四人帮”才重回碧口镇。年过六旬的张锡田,老当益壮,决心在有生之年为社会再做些有益的事,他被推选为县人民代表、县政协委员。前后十年时间,他在“两会”上围绕如何发展碧口地区经济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出了十多条提案和议案,受到高度重视,一一得到落实,为碧口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
张锡田深知碧口地区的自然优势,适宜发展茶叶生产,但当地茶叶品质虽好,由于加工技术低劣,茶叶质量上不去。为此,他曾先后五次自费前往浙江、云南等地茶叶产区考察,行程万余公里,花费三四万元,学习龙井茶加工技术,引进茶叶加工设备,为打造碧口茶产业贡献力量。
张锡田是碧口地区著名的社会贤达,关注地方经济建设,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德高望重,深受群众拥戴。有时,当地政府领导向他了解碧口地区的社情民意,求策问计,他总是倾其所知,为碧口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很好的建议。
张锡田阅历丰富,对碧口历史掌故、风土人情、轶闻趣事、社情民意等了如指掌,被称为“碧口的活字典”。当地文化人常向他求教解疑释惑,政府机关秘书写材料遇到一些史料之类的问题也登门求教,甚至外地来碧口出差者以及来碧口采访的新闻记者也纷纷找他索要相关资料。时间一长,张锡田便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把碧口的方方面面都写成文字,编纂一部《古镇考录》,既为碧口留下一部有价值的史料,也为人们了解碧口的“前世今生”提供便利。(www.xing528.com)
他思考再三,认为编写《古镇考录》意义重大。其一,碧口是陕甘川三省的交通枢纽,陇上四大重镇之一,历史上就很有名,为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有“小上海”之称,名震华夏,很多人只知碧口,却不知文县。其二,碧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镇南响浪村就曾发掘有汉代墓群多处,三国时邓艾入蜀、姜维御敌、郭淮屯兵均在碧口玉垒关,邓艾伐蜀、红军长征均从摩天岭过,摩天岭、悬马关、平台山三大战役为红军长征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其三,碧口不断发展,尤其在改革开放年代,千年古镇展新容,这里已建成全省茶叶生产基地。其四,老县志很少写到碧口,新县志对碧口的记载零零碎碎,至今尚无一部全面介绍碧口的地方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张锡田把编撰《古镇考录》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来承担。
编撰地方志,包罗万象,工程巨大浩繁,一个人显得势单力薄。张锡田本想寻求几位阅历丰富,对碧口地区情况熟悉的人合作编志,但其他人大都十分忙碌,无暇顾及。无奈他只好孤军奋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他在编撰地方志的领域里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他虽有丰富阅历,也有当过教员的文字基础,但毕竟不是专门编志的专业人员,面临重重困难。他不畏艰难,阅读了十几本地方志,从中学习掌握了钻研修志的基本要领。按照志书的要求,他把《古镇考录》的内容分为建制沿革、自然地理、植被物产、文化教育、财贸交通、医疗卫生、乡镇机关、企业厂矿、大事记载、民俗风情、地方俚语等十个篇章,一一逐步完成。
编地方志,最难的莫过于收集资料,尤其是历史沿革方面的资料,对八旬老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天大的困难也难不倒他编志的决心。有关介绍碧口历史的资料实在少得可怜,漫长的岁月早已尘封了人们的记忆。没有第一手资料,只有去调查研究,旁征博引。他认为,如果在编志时偷工减料,略古重今,难度肯定会少很多,但那样许多历史也许就永远尘封在岁月的长河里了。于是,他专拣“硬骨头”啃,越是难的越有价值,他给自己定下了编志的思路和方针,即“重古略今”。他认为,今天的东西即使写不全,后人还可以写,但历史的东西如果不收集整理,就会不复存在。张锡田走出家门,走遍了碧口街保存有家谱的每个家庭,像大海捞针一样,从家谱中寻找有关介绍碧口的史料。他走遍碧口地区五乡一镇,他毕竟是古稀老人,日复一日地奔波劳顿,常感力不从心。但一想到编志的重任,第二天他又向下一个目的地走去。他还走出碧口地区,一次次地赴周边县区寻找有关介绍碧口的史料。碧口最早起于何时?金碧辉煌的紫云宫到底是哪一年开始修建的?碧口最早的航运始于何时?为了弄清这一个个问题,不给后人留下谜团,张锡田费尽心机,踏破铁鞋无觅处,但他凭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解开了一个个谜团。
十年磨一剑,张锡田倾注十多年的心血,终于完成了《古镇考录》的编撰,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刘启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