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口名厨黎启才的饕餮美食

碧口名厨黎启才的饕餮美食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碧口镇名小吃清朝以来至民国年间,由于碧口镇商业繁荣和水陆交通之便,镇上常住有全国各地的大商小贩以及各机关工作人员,同时也来往着大批旅行和运输背挑者。中秋月饼可放至春节食用。同时,也有很多经过精心研制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新型食品,供应给广大群众。黎瞎子的山珍海味说起碧口名厨,不得不说黎启才。这个黎启才,因瞎了一只眼睛,在碧口街上,人人都称他“黎瞎子”。自他来碧口做席,把原来有名的厨师都一个个压倒了。

碧口名厨黎启才的饕餮美食

碧口镇名小吃

清朝以来至民国年间,由于碧口镇商业繁荣和水陆交通之便,镇上常住有全国各地的大商小贩以及各机关工作人员,同时也来往着大批旅行和运输背挑者。由于南北大众三教九流复杂,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故随着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便有各种各样的南北风味吃食供应。在商号中有专厨作的山珍海味高级美食,在街市上有极其众多的南北味的小摊饭馆,或在市街叫卖的担担饮食与小吃,夜以继日地供应广大群众。人们随时均可吃到地方的又实惠又可口的风味饮食与小吃。现将当地群众最欢迎的小吃略列于后。

1.“陈八砣”的又香又肥的粉蒸肉,又大又酥的砣子肉。每碗只有八砣,经营者姓陈,故称他“陈八砣”。

2.陈老四的闻香扑鼻的手工红汤臊子面红油大肉包子

3.王鸡丝的广东金钩夹层包子,红烧“鸡血旺”。

4.李家面馆的炸酱面芝麻花卷

5.陈雨村风味麻婆豆腐三鲜豆花面。

6.又香又丰的胡油茶

7.邓长凯的核桃饼子、方酥饼子、白糖蒸馍。

8.张荣的白糖阆中蒸馍。

9.陈金泉的月饼、糍粑、甜糕。中秋月饼可放至春节食用。

10.横马路的陈汤圆

11.冯家沟王婆婆的喜沙包子。

12.蔡永成的面皮子。

13.李友明、吴青生的五香豆腐干。

14.李九影的五香卤肉

其他甜食除各大糖食铺外,还有陈甜糕、向醪糟、胡汤圆、刘糍粑,以及糖麻元白糖饺等糖食,应有尽有。碧口街市上,除有10多家大餐馆之外,还有走街串巷的棒棒鸡担担面,以及小摊点的面皮、凉粉凉面,花色齐全,大人小孩竞相争吃。夜间更是碧口人们普遍消夜(吃夜饭)的时间,夜下工作休闲之时,各店中都有消夜饮酒小吃,街市有熙熙攘攘的行旅,工人群众夜间工余之时,也必消夜饮酒,故遍街的小摊点灯烛辉煌,人声鼎沸。以白酒花生米、油炸胡豆、干菜等夜战通宵。

新中国成立后,好吃只享受的资本家和地主阶级被打倒,一般的劳动人民群众走向大众化的艰苦朴素的生活,不好吃大吃,故许多固有的一些名小吃炮制技术失传。

改革开放后,随着物质的丰富和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改善和提高,市场上也不断涌现出大批的饭馆餐厅、火锅店、酒店,里面有烧烤还有鸡鸭鱼肉鲜品。更有不计其数的糕饼冷热摊点,供应广大群众。同时,也有很多经过精心研制的符合卫生标准的新型食品,供应给广大群众。相信不久的将来,高质量的各种绿色食品将会涌现出来。

黎瞎子的山珍海味

说起碧口名厨,不得不说黎启才。这个黎启才,因瞎了一只眼睛,在碧口街上,人人都称他“黎瞎子”。黎瞎子,原籍四川广元,其祖父为清朝慈禧太后的御厨。他弟兄三人,黎瞎子居长,弟兄三人都有名讳,社会上却无人叫他们的名字。老大叫黎瞎子,老二叫黎二,老三叫黎三。

黎启才的祖父于1886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随同慈禧、光绪逃往西安,后被遣散流落在四川广元,开设南北大餐馆。由于他祖父厨艺高超,做得一手中国东南西北各地的名吃大菜,他能根据来客的口音、穿戴,辨别出你的口味爱好,做出的菜肴使客人饱享口福,得到各路客商、行旅、差役、官员的青睐,很快成名发家,其厨艺也传给了儿子和长孙。

黎启才的祖父去世后,他父亲经营不善,又染上了吸食大烟的恶习。他弟兄三人也吸食大烟,一个偌大的菜馆很快倒闭,继而生活没有着落。后听人说碧口商贸繁荣,各地客商云集,各大字号商家喜好宴请高朋宾客,为谋生计,弟兄三人先后来到碧口谋生。

碧口,这个三省八县的水陆码头镇子,餐馆虽多,但都是供行客吃饭的,根本无人到餐馆里来请客,一般大户人家都有家厨,最差的也要比开馆子的强得多。要说讲究的宴席,都是私人请厨师在家制作。碧口的宴席,大体上分四等:第一等叫参席,又分全参席和半参席,一般用于祝寿;第二等叫春酒,顾名思义,是每年春节后宴请贵宾的宴席和年底的团圆宴席,一般是半参席;第三等叫喜酒,即婚嫁宴请宾客的席桌,富豪人家做半参席,一般人家做油席;第四等叫丧席,为丧葬谢客的便席,那就是最低等的了。最上等的参席,即全参席,共有30个菜肴,绝大部分是海鲜。最低等的丧酒,俗称“十大碗”,即一盘一碗地上菜,上够五个盘子五个碗后,来个“四星抱月”,即一个红肉,一个粉蒸肉,两个素凉菜,中间一个汤,吃主食

碧口街上,要数黎瞎子做的参席最好。自他来碧口做席,把原来有名的厨师都一个个压倒了。像刘记兴盛新的家厨谭大师,许玉如的家厨吴家禄,以及做厨为生的李家法、陈立等,都只能甘拜下风。而那些各字号的家厨,虽都有一定的水平,但只能平常做厨,平时宴请一般客人。字号中的春酒团年和宴请宾客,都要另请高厨。他们就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哪能跟黎瞎子相比?所以,黎瞎子的身价很高,做一顿参席,工钱是两块“老人头”。不要说一般人家,就是小康人户也用不起,只有大字号、大财东家才请得起他。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请春酒,到农历四月二十八,上层社会人家都要请他做参席。而他每两天才能做出四五桌,而每请他做厨待客的人家,待客都在一二十桌,他至少得做七八天。就这样,他也是一年四季不得空闲。因为碧口的风俗是春酒才请结束,他又得忙。这中间还有办生祝寿的,接媳嫁女的,办满月的,还有股东会、分红会等等。黎瞎子哪里还有空闲的时候?

黎瞎子做的参席,先上4个对镶碟子,以瑶珠、金钩、石花、蜇皮等海鲜,佐以时令新鲜蔬菜为凉盘,由客人用厨师勾兑好的佐料随拌随吃,以保鲜味。接着是“三过钟”,即三个少量的主食,有海参烩面片、银耳燕窝汤配鲜花饼和桃寿面。这些小主食,是为客人垫点底子,以免后面饮酒而醉。“三过钟”后上正菜。24个海鲜菜中,海参、鱿鱼、鱼翅、鱼肚为大菜,其他可随料配菜。每个菜都有海鲜,4个家畜菜5个甜食,有假羊尾、八宝饭、夹沙肉、果羹、银耳等。最后为家禽菜,有活鱼、全鸡、烤猪、蒜泥肘子、清蒸猪膀等。上饭时,是一个扣肉,一个炒菜,两个素凉菜,一个清汤。这个清汤可大有学问,要清得无色透明,味要鲜。评价一个厨师的身价,全在这一碗汤上。

黎瞎子做的海鲜菜,色、香、味俱佳。更奇特的是鲜嫩可口,海鲜味浓,而且二十几个海鲜菜,有二十几个不同的味道,绝无雷同。他发海鲜从不用碱面,而用的是性慢且碱性不强的草木灰,海鲜味不受破坏。他发鱿鱼也与众不同,经他手发出来的鱿鱼,足有一寸多厚。各种海菜的发泡都有不同的方法,即使别人照着他的样子做,结果也做不到他做的那么好。很多人,包括那些素有厨技功底的人,在他做菜时去学,都学不到手。他用的配料很一般,就是盐、姜、葱、酱油、食醋花椒胡椒等,加以鸡鸭猪蹄的汤配搭,再无别的,做出来的效果好,全在他的操作上。他也从不教徒,他说“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

黎瞎子做山珍也有独到之处。以熊掌为例,经他手做出来的熊掌,摆在盘子里透亮而鲜嫩欲滴,热不冒烟,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吃到口里香糯酥散,有熊掌的野味而不膻腥。外层那白嫩的肉不油不腻,中间那层柔软的筋脆酥可口,最里层那根掌骨也叫人越嚼越有味,舍不得丢掉。吃到嘴里,不但与家畜家禽肉有别,与其他野味也大不相同,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他做的“三过钟”、三鲜烩面片、鲜花饼、荷叶饼八珍对香碟子,也色香味美,妙不可言。还有他拿手的鸡脑、假羊尾、烧白、锅贴饺,更为离奇而特别。除他之外,任何人都做不出来。

20世纪40年代,黎瞎子在碧口誉满全镇。周边地方上至武都、南坪,下至中坝、绵阳,只要稍有点名气的人,都知道碧口街上有个高厨黎瞎子。

新中国成立后,碧口街上的这种请客风俗逐渐消失。黎瞎子被安排到大众食堂当了大师傅,成了国有企业的正式工人,戒了大烟瘾,身体也比以前好了,人们再不称他黎瞎子了,都尊称他为黎师。20世纪60年代,他又从大众食堂被开除,生活没有着落,贫病交加而死。黎瞎子的厨艺,全在操作的妙诀,但他密而不传,致使绝技失传,令人遗憾。

王炳南的鸡丝面

王炳南,碧口人都叫他“王鸡丝”。说起王鸡丝,人人都知道;叫出王炳南,却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是谁。每天一到夕阳西下,碧口人有个惯用的俗语,就是“王鸡丝都快收摊了”。意思是,王炳南的鸡丝面都快卖结束了,得快些干活,要不然就迟了。碧口夜市上的小吃虽多,但哪一家也比不上王炳南的鸡丝面受人青睐。

王炳南是河南正阳人,1933年随国民革命军第一师独立旅旅长丁德隆来碧口,职司丁德隆旅的管部文书,丁走后也不知什么原因,流落碧口。又说,王炳南是国民党胡宗南将军的生活副官,战乱流落碧口。他的学历无考,但他颇有文人风范,爱书好画,书法很有些功底,兰竹之类也画得不错,家中还藏中国名家字画,一副郑板桥的竹子曾被很多碧口人观赏过,说他是个文人也不算过分。他本人书法很不错,曾给碧口农技站、畜牧站写过单位牌子。

王炳南流落碧口后,无业可施,无事可做。为求生计,他选择了自己会操作、花本钱不多、可当地取材又能满足当地市场所需的小吃——鸡丝面。碧口街上的居民可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四川人,生活习俗与四川人无二,“麻辣川菜大米饭,一日三餐都不厌”,对于面食制作,既单调又没有什么特色,吃的人不多。

而王炳南开业做出来的鸡丝面却很有特色,吃起来很有点口味,一下子就占领了碧口饮食业的夜市场,成为人人爱吃,一出来就争抢一空,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而他又因各方面条件有限,每天只做10多斤面,最多不过20斤,按二两面一碗,每天只有50至100碗鸡丝面投入市场。碧口街上的住家户有五六百户,常住人口就有3000来人,而商旅行客远比本地人多过数倍,这些人又都有吃夜宵的习俗,哪里能满足呢?

再说,人抬人高,大家都说好,没吃的人也要尝尝。而夜宵吃的鸡丝面,在当时的碧口街上已成为显示身份的一部分。

这王鸡丝的鸡丝面又盛名符实,吃到了真是享到了口福,人们又为何不抢呢?有面子或与王鸡丝有交情的人,中午就先预订上了。有的人本计划要走,竟因为临走的先天晚上,没有吃上一碗鸡丝面而延期出发。可想而知,王鸡丝在当时的碧口有多大影响了。

说起来,王炳南制作鸡丝面的工序也并不难学,可别人做出来的鸡丝面,就是没有他亲手做出来的好吃。20世纪50年代中期,公私合营后,王鸡丝停了业。笔者是王鸡丝的老顾客,又和王炳南有一定的交情,现将王炳南口授的鸡丝面制作方法记述如下,供喜好者研制时参考。

一是擀面。用碧口当地的小麦磨成“七五粉”(即一百斤小麦磨七十五斤面粉),加上鸡蛋清、明矾和食盐,再加清水和成面团。将面团反复揉搓,直到手感面团光滑如缎且似有弹性为止。然后用擀杖往开里擀面,手上用劲要均匀,从小到大,即由厚变薄的过程,始终要圆如规画一般。尽可能不用面扑,即使要用,也要将纯豆粉装在布袋里,用布袋撒在面上,似有若无,以不粘为宜。面要擀得薄如纸,切出来要细如发,条条均匀,这样才滑利有柔劲,口感才会好。据说,这道工序最难掌握,制作中也最费力,用的时间也最长。

二是制汤。用鸡熬汤,要用新杀出的鲜鸡,下锅后多次打去泡沫,直到汤清为止。待鸡熬熟后,取出鸡肉,将鸡骨再入锅熬,直到鸡香味扑鼻时,再加入花椒、胡椒、生姜调料,再煮少许即可。临起锅时,再加上酱油、陈醋、辣椒油等。这道工序,说起来很简单,用料也不过如此,而巧妙就在于此。别人做出的鸡丝面,就算面擀得不好,我们不吃面了,喝点汤吧,可汤的味道怎么也熬不出来,这大概就是王鸡丝的手艺了。

三是配碗加料。每碗鸡丝面,根据食者的需要,都可以给以不同的配料。那细细的面条,盛在清清的鸡汤里,真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团团飘逸。再加上雪白的鸡丝、绿绿的菠菜或豌豆尖,黑色呈菱形的鸡血块,调上鲜红的辣椒油和适量的陈醋,色鲜味美,吃上一碗,真是口福非浅。

改革开放初期,王炳南的三儿子王志明,人称“王老三”、“王三瞎子”,又打出了王鸡丝的老招牌开了业,办起了“豫南饭店”。但这小王鸡丝,到底还是没有得到他父亲的真传,做出来的鸡丝面,与老牌子的鸡丝面相比就差远了。王老三的鸡丝面手艺虽远不如父辈好,但做其他菜肴技艺非凡,练就一手烹饪绝活,享誉古镇。一九八五年十月胡耀邦总书记视察文县时,王老三被调去县上做饭接待,可谓“阴平御厨”。

两仪店酱园铺

1928年,从四川来了一家三口人,在碧口上街(今罗文延房址)开设了一个酱园铺,取名“两仪店”。“仪”者礼也,取礼节、仁义之意。此酱园铺,取“两仪”二字者,店堂营业的是婆媳二人。

酱园铺的业主姓傅,名全益。这傅全益自幼在四川老家学得一手制作酱菜的好手艺。这手艺是家传,无人知晓,但从他制作出来的各种酱菜,人们也可以知其一二。若不是家传的手艺,这傅全益一定深得师傅喜爱,要不然,这手艺是不会学得这么到家的。

两仪店酱圆铺经营的品种很多,有各种酱油、香醋、辣酱、甜酱、豆瓣酱、豆豉、腌蒜薹、豇豆、黄瓜、萝卜、盐蛋、臭豆腐,各种泡菜、冬菜、榨菜等。最有名的拳头产品是虾仁酱、口磨酱油、陈醋和倒扑坛盐菜。两仪店的酱菜无论是下酒,或当下饭菜,都是很好的,是一般市民百姓家最实惠的消费。自己在家中做好主食,花上一角来钱,便可供一家人一顿饭的二至三个素菜。即使富户人家大宴宾客,在山珍海味的大宴席上,酒罢吃饭时,端上几个两仪店的酱菜上桌,也是很受客人们欢迎的。

傅全益精明能干,二十几岁正当年。他主管全店,但主要是负责进料和制作。他制作酱菜,很少请帮手,恐怕是手艺不外传的缘故吧。但只要有人问起一些酱菜制作方法,他都会一五一十地给人说。说是活用不着帮手吧,他却常常忙碌到深夜不得休息,还经常要他妻子给他当下手。

两仪店的铺面,是傅全益的母亲和他的妻子婆媳两人经营的。婆婆瓜子脸,白皮肤,半缠脚,身体匀称,丰腴而不显臃肿,穿戴入时而不失庄严,处事严谨而富于热情,言谈切题而又风趣幽默,人称她“嫩白菜”。媳妇二十出头,皮肤白净,脸上白中透红,齐耳短发黑得发亮,细眉凤眼炯炯有神,高鼻梁,红樱唇,即使生气在恨人,看上去也似笑盈盈的。高高的个子,那细长的身段在胸、腰、臀三处构成富有女性特征的完美曲线,加上短服长裙的入时穿着,真是美得动人,人称他“小白菜”。

两个女人,一老一少,都颇有姿色,可举止稳重毫无轻佻虚盈之态,犹如月中嫦娥,镜内婵娟,画上西施,白家凡素。加上店内窗明几净,摆设着精美的瓷器和玻璃制品,罐、盆、缸、瓶内放着各种酱菜,色鲜味美,酸、辣、苦、甜千般味道,让有不同喜好的人都能一饱口福。

进了两仪店,看看这各样酱菜,再和这两位女老板稍一交谈,就能给人一种无论是人或是货都外美内秀,表里如一的感受。这婆媳俩,做生意也真是到家了。只要你走进两仪店,多少总得买上点酱菜才能走出来。不然的话,两个女人的那股热情劲,让你真没办法不买。

百问不烦,百拿不厌不说,让你先尝尝,再挑挑,既热情又大方,你怎么好说不买?你说咸了,她说有淡的;你说酸了,她说有甜的;你说酸甜都吃烦了,她有苦的让你调调胃口,辣的让你足够刺激;你说贵了,她可以将价格一让再让;你说没有钱,她可以让你随便拿一点去吃,下次再来买。总之,婆媳俩总不能让你空着手走出去,千方百计要让你买上她的酱菜高兴而归。

总的来说,这两仪店的三个人都很随和。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和气生财,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两仪店的生意真是:兴隆通四海,财源达三江。

永德祥糖食铺

永德祥糖食铺是合股生意,三人合股,即苏永光、王德政、刘兆祥三人,字号是从他们三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

1941年,永德祥糖食铺在碧口中街,小地名叫板板桥的两间铺面开业,也就是如今居委会的下隔壁。这三个人合股经营的糖食,生意十分兴隆。一是因为他们之间相互信赖,投资大小约定好按股分红;二是因为他们都有一手制作糖食的高超手艺,但在花色品种上各有特色,正好取长补短;三是因为他们在生意经营上各有所长,苏永光长于购进原材料和推销产品,王德政长于管理,刘兆祥长于门店经营。三人合伙,可以说是自产自销,基本用不着求助别人。

这个糖食铺的两间铺面,全用白纸裱糊,柜台用玻璃组装,盛糖食的器具全是玻璃器皿。看上去,这个糖食铺,真的是一尘不染。如果有一只苍蝇飞进来,无论它落在什么地方都十分明显,立即就会被消灭。各种糖果,各自显出不同的颜色,烘托在这洁白的店堂里,是那么五光十色,鲜艳夺目。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道道光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永德祥糖食铺的糖食品种很多,花样齐全。大体上分四个系列:粗杂糖有江米条、面果子、花生糖、胡桃糖、大豆酥等;细杂糖有江米煎、香酥糖、桃酥、芝麻圆、芝麻秆、薄荷糖等;封装糖食有桃片、米花糖、蛋卷、绿豆糕、什杂糖、点心等;糕点有各种饼干、点心、芝麻饼、月饼、鸡蛋糕等。(www.xing528.com)

永德祥的拳头产品是冰糖点心和月饼。他们加工的点心,面白如雪,层层如雪片一样。若不用手捧吃,一口咬下去,顿时就像鹅毛大雪,散落一地。月饼馅中有冰糖沫、香料等,也说不上放了一些什么东西,反正吃起来不甜得发腻,也不淡而无味;不散不黏,不硬不粉,香味浓郁,鲜活可口。点心一般用两层麻纸,外加一层鲜艳的粉红色有光纸,包成长方形斗状封子。一个封子里面十个点心,是送亲赠友的佳品。每逢年节时期,这里的点心封子常常被抢购一空。

永德祥的另一个拳头产品是月饼。永德祥的月饼很有特色,大小不等,大的直径有一尺,小的直径约三寸。面白,皮酥,馅的味道更是谁吃谁爱。月饼面上用白芝麻作为底色衬托,用黑芝麻造成“福”字或“寿”字等带有吉祥意思的文字图案,再用各种色素丝铺成花纹。一个月饼,平放着给人一种如塔如盖的立体感,立放着给人一种花头圆柱的幻觉。每年中秋节前一个月,就有人订做月饼。从农历八月十五左右永德祥的月饼上市,每天都是抢售一空,供不应求。

永德祥的生意从开业起,一直红火了八九年。苏永光、王德政、刘兆祥三个股东,既是制糖的高级技师,又是生意中的行家,既有好的产品,宣传又很到位。他们在社会上交往广,让价、赚送都能做到恰到好处。他们既有物美价廉的货物,又有周到热情的服务,所以永德祥糖食铺在碧口同行业中是出类拔萃的,驰名碧口街及四乡和周边陕甘川地区。

1949年夏末秋初,国民党的军队经碧口溃退入川,和碧口街上所有商业字号一样,永德祥糖食铺也关门停业了一段时间。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永德祥糖食铺又开了业,生意也非常好,但每逢年节抢售高潮再也没有出现过。20纪5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对私营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永德祥糖食铺也关门停产,从业人员进入了国营的副食厂了。苏永光曾担任文县副食厂厂长,以96岁高龄谢世。

到如今,每逢年节,特别是八月十五这个中国人传统的团圆节日,碧口街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还不由自主地想到永德祥糖食铺的月饼,想到他们的点心和各种杂糖。

何凉粉的川北凉粉

说起何凉粉,碧口街的老年人,无人不知其名,但他的真名可无人知晓。他是四川南充人,1928年来碧口,住在碧口上街何光烈的小客店中。他不会别的,只会做凉粉,所以碧口人都叫他“何凉粉”。

他卖凉粉的家当很简单,屋中只有一副石腰磨、一担水桶、一个淀粉的大木桶,以及调料和碗筷等餐具,再就是一根卖凉粉的担担。扁担的两头,一头放着面盆大的凉粉团、豆芽、刀具;另一头摆设着各类调料,酱油、红油、芥末、盐、醋、花椒、冬菜、香油、炸花生、黄豆粉等,另外有一个洗碗的水桶。

每天早上八九点钟,何凉粉就挑着担,提着桶,从上街的店中出来,上街去卖凉粉。他只要从门口出来,担担周围便挤满了大人小孩,围担争吃。

每天到不了中街,他的凉粉就卖完了。尽管生意如此红火,但他每天只卖两个面盆大的凉粉砣,就再不卖了。冬天,他还要卖热凉粉,味道也相当好。他的凉粉群众争先恐后抢着吃,原因是他做的凉粉,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金属纯豌豆粉,颜色嫩黄鲜艳,味道柔和香浓,吃起来有柔劲韧性,细嫩软绵不碎。

他切凉粉,不用刀切,只用一把圆形的刮刀,刮成一条条的细粉丝,吃起来胜似吃高级面条一般来劲,滑而不断。另外,他调味非常讲究,随着大人、小孩的口味,施以酸、辣、麻,或配上豆芽、冬菜、红油、芥末等,很远就可嗅到扑鼻的香味,使人馋涎欲滴。无论大人小孩,都感到吃一口凉粉,就是一种特别享受。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邓长凯的核桃酥饼子

新中国成立前,碧口的核桃酥饼子是最有名的小吃。核桃酥饼以前已有几家烧饼铺在卖,但都不出名,买的人也不多。自从有个叫邓长凯的手艺人从四川移居碧口,住在许家巷子口后,利用一间门面以卖酥饼为生,他做的酥饼既酥脆又香,吃的人慢慢多了,都觉得好吃,于是他的生意也逐渐红火起来,以前不怎么出名的核桃饼子,就成了“核桃酥饼子”了。

邓长凯的核桃酥饼子为何比别人做得好吃呢?首先,他取料精细,都是用上等麦面,质量较其他食店优良,他的油酥比别人做得好,用油量较大,油酥面也炒得恰到好处。在用核桃上,他不是把核桃仁切成颗粒状,而是切成薄片,这样核桃仁在烤炉上就可以烤透,在口感上就有了既香又脆的味道,同时油也可以将核桃仁炸一下。在做饼子时,他在揉面上比别人多下了些功夫,揉的时间长一些,又用小面杖在案上敲打出一定的节奏,有引人注意和炫耀自己技艺高超的意思。做饼时,每个饼的面,拉得薄,油酥加得多。制成饼子时,表面粘上一层核桃片和芝麻。在烤饼的火候上,烤到恰到好处就出锅。这样吃起来,薄的地方脆而香,厚的地方出现一层一层的薄面层,既薄而酥,这样的饼子一出炉就很受欢迎。尤其是在早晨喝茶的茶馆中,边喝茶边品尝脆酥香的核桃饼子,是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早晨在茶馆里吃一个这样价钱不贵大家都买得起的核桃饼子,无论商人、船工、装药匠、小贩等都可享受。

另有一吃法,烤酥饼时到肉铺买点猪板油或者鸡冠油,用刀剁碎后,和油酥合在一起,夹入饼内再上烤炉,将饼中的猪油溶化,整个饼几乎都浸入猪油之中。烤好后用纸垫着,慢慢一层一层地剥着吃,油香、面酥、核桃芝麻酥脆,香味飘满茶馆,人人都说它好吃、好香、好口感!邓长凯的核桃酥饼由此而出名,更传出碧口,一直飘香到嘉陵江沿岸和重庆。

邓长凯除了加工的核桃酥饼质量上乘外,他做的白糖蒸馍松软适口,两个蒸馍足够一顿午餐,且质量长期稳定,赢得乡街顾客的一致好评。

胡油茶

油茶,是一种外来食品,最先可能出自于土家族和苗族,经过千百年的文化融合后,才逐渐由川、贵、鄂的边境,经嘉陵江传入碧口,在进入碧口之前,油茶可能还没有加上馓子,只是喝,在进入碧口以后,又接受了回族食品的影响,油炸馓子才正式和油茶结伴,这一下使油茶的口感有了极大的提高,很受碧口人的欢迎,无论大人小孩,每天早晨喝一碗油茶成了必然的一件事情了。

碧口有位胡姓人的油茶熬得特别好,人称“胡油茶”。每天清晨五点多钟,他的油茶摊就在皂角树巷口处摆出来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熬好的油茶汤,连同烧柴的单独灶,靠在一张特制的长条案的一头,长案上放着一摞碧口人吃饭用的当地产的洗得干干净净的土碗。沿长案一侧,又摆满猪油、盐、碎花生、红油辣椒、葱花、蒜泥、香油、芝麻等调料,另一头则摆着小圆簸箕,里面装满油炸出的金黄色的馓子。

在卖每碗油茶时,胡油茶都要根据顾客的口味,放入各种调料,再在上面抓一把油炸馓子,吃时用小瓷汤勺搅拌。这种油茶既可喝又可嚼,软硬具备,有一种独具特色的口感,边喝边嚼,别有一番滋味。有些人还愿意在油茶中冲泡一个鸡蛋花。一些吃素的人,喝油茶时,里面就不放猪油而放香油和熟菜油。这种食品老少皆宜,既普通又经济,很受碧口人的欢迎。

胡油茶可能是年轻时生意好,发了一点小财,就有些飘飘然。一家三口居然都吸食上了大烟,越吸烟瘾越大,就没有心思做好生意了,慢慢地他的油茶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吃的人也慢慢少了。解放的那一年,胡油茶一家连同用人就从碧口和他的油茶一起消失了,但当年的“老字号”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雷春贵

陈八砣

陈八砣是碧口镇上的人给一位姓陈的肉食经营者取的雅号。他自然姓陈,但叫什么名字,小镇上的人已说不清了。

陈八砣祖籍四川,民国年间从四川来碧口谋生,刚步入而立之年。他瞅准碧口水陆码头人流多,餐饮业潜力大的优势,在街上的冯家沟口开办了一个馆子,专门经营肉食。

陈八砣颇有经营头脑,他发现碧口镇除商贾巨富外,大多数是平民百姓,如船工、搬运工、拆药工,以及普通市民。于是,他把服务对象定位于这些劳苦大众、平头百姓,专门经营物美价廉、大众化的肉食。他开的馆子,经营的品种主要有粉蒸肉(碧口人俗称馇肉)、酥肉等。为了吸引食客,他在经营品种上狠下工夫,在味道上精益求精,在价格上“一压再压”,让利于民。他经营的酥肉又有红烧、清蒸、炖等好几样,经营的馇肉品种也有好几样。

他卖馇肉、酥肉,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无论馇肉、酥肉,还是丸子肉,每个碗里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都只有八砣肉,长年如此,雷打不动。久而久之,人们便给他取了个“陈八砣”的雅号,既形象,又无伤大雅。时间长了,提起陈八砣,小镇上的人可谓妇孺皆知,反倒忘记了他的真实姓名。

陈八砣经营的馇肉很有特色,肥而不腻,口感极佳;经营的各种酥肉更是令人一饱口福,赞叹不绝。而且,他经营的肉食价格便宜,相当于现在的一两元钱就能买一碗,一饱口福。他饭馆的生意十分火爆,按碧口人的话讲是“卖不赢”,食客从早到晚络绎不绝,街道居民吃,船工吃,赶集的农民也吃。

陈八砣,当之无愧地跻身于碧口名小吃之列。

陈甜糕

与陈八砣一样,陈甜糕自然姓陈,其实他的真实名字叫陈金全。陈甜糕是小镇上的人给他取的雅号。他祖籍四川,早年来碧口定居,跻身餐饮行业。

他不经营别的小吃,单单经营甜糕。他来碧口之前,碧口街上有好几家卖甜糕的人家,但没有把生意做火。他决心要把小小的甜糕“做大做强”。甜糕,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的小吃。他首先在制作原料和工艺上做文章,选用上乘的糯米,精挑细选,浸泡时间适度,磨成米粉,加糖蒸成小糕饼,蒸糕时间掌握火候。

他制作出来的甜糕,白如银,亮如玉,只看一眼,便让人垂涎欲滴,吃在嘴里更是爽口之极,甜度适中,松软细腻。

陈甜糕不仅制作甜糕质量好,而且千方百计方便食客。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用担子挑着热气腾腾的甜糕,上街下街通街转,大街小巷都会响起他的叫卖声——甜糕。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尤其深受老人和小孩的欢迎。

陈汤圆

也许是巧合,碧口经营名小吃的,以陈姓人最多,除陈八砣、陈甜糕、陈雨村的豆花面外,还有一个“陈汤圆”。他们虽都姓陈,却不是一家人和亲戚六眷,不过都来自天府之国。

碧口人,喜好汤圆、醪糟,街上仅经营汤圆醪糟的就有四五家,最有名的还是“陈汤圆”。陈汤圆也是小镇人给他取的雅号,至于他的大名叫什么,至今知晓的人也不多了。

陈汤圆住在碧口中街,利用门面开了一个汤圆铺子。他经营的汤圆与众不同,优势在于他的汤圆馅子里,“里面名堂多得很”,有各种各样的馅子,有豆沙,有芝麻,有……满足不同口味的食客。他制作的汤圆,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爽口,营养丰富;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很快,他经营的汤圆在小镇名声大振,当之无愧地登上碧口名小吃的“龙虎榜”。

陈汤圆的铺子,一天到晚食客盈门。小镇上的人,不少人有消夜的习惯,而他经营的汤圆成了当地消夜的首选。半夜了,都还有人光顾他的汤圆铺子。小街上,一天到晚荡漾着“汤圆啰——”的叫卖声。

陈汤圆除经营汤圆外,还兼营醪糟、糍粑。这两样小吃,同样吸引了不少食客,但却不如他的汤圆有名气。

向醪糟

民国年间,从四川来了一位名叫向秉龙的中年人,携家带口,定居碧口镇,住在碧口中街(今碧口供销社处)。

向秉龙靠年富力强,当起了往船上装货的搬运工。他的妻子精明能干,在街上开了一个饮食铺,别的不卖,光卖鸡蛋醪糟。她卖的醪糟取材上等酒米(糯米),用优质甜曲发酵,常年保持甜香可口。

因她卖的醪糟质量好、品种多、数量足,铺子清洁卫生,大人小孩都喜欢光顾喝醪糟。她卖的醪糟很快火起来,成了当地的名小吃。于是,小镇人便依她丈夫的姓氏,给她的饮食铺取了个“向醪糟”的雅号。

向醪糟全天候经营,白天晚上都铺面大开,但主要是晚上卖醪糟,喝醪糟的人特别多,生意格外红火。他经营的醪糟品种多,有鸡蛋醪糟、糍粑醪糟,夏天有凉开水醪糟。醪糟里面东西多,按小镇人的方言是“醪糟里面名堂经多”,有虾米之类。凡是喝过她煮的醪糟,都赞不绝口,一个个都成了回头客。夏天,喝一碗凉开水醪糟,凉爽可口;冬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既驱寒,又解馋。而且价格也十分便宜,一碗醪糟仅相当于现在的一元钱。向醪糟经营的醪糟,在碧口名小吃中占了一席之地,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

吴豆腐干

这里说的豆腐干,并非如今农贸市场上经营的那种豆腐干,名称虽相同,实质则不一样。全称应是“五香豆腐干”,其“体型”呈长方形,有四指宽、五寸长、半厘米厚。

民国年间至解放初期,碧口街上卖豆腐干的有好几家,但要数吴豆腐干最有名气。吴豆腐干,真名叫吴青生,早年从四川来碧口落户,专门经营起豆腐干生意,养家糊口。没有想到,他卖的豆腐干竟然一下子火爆起来,成了当地有名的传统小吃,小镇人给他取了一个雅号——“吴豆腐干”。

吴豆腐干,制作的五香豆腐干之所以有名,诀窍完全在于他加工制作的精细上。他采用小石磨磨黄豆,豆粉要经过好几次过滤,五香配料一丝不苟。

吴豆腐干没有铺面,他制作五香豆腐干,都是提着筐篮,走街串巷,吆喝叫卖。每当夜幕降临,他或亲自出马上街叫卖,或雇请他人代卖。小镇街道上飘荡着五香豆腐干的香味,荡漾着“五香豆腐干”的叫卖声,韵味悠长,经久不息,成了小镇夜幕下的一道风景。一块五香豆腐干,仅两分钱,便宜至极。小镇上的人争相购买品尝,尤其孩童更是喜食。

陈雨村的豆花面

碧口人,家家户户善做豆花面,不过把豆花面当作经营的面食,早年并不多见。民国年间,碧口街上有一个名叫陈雨村的人,专门以经营豆花面为主,而且“一举成名”,跻身于碧口名小吃的行列。

陈雨村来自四川,在碧口定居,从事餐饮。此人,体型胖,家住碧口镇环马路(范子华家所在地),爱好下象棋,且棋艺不俗。

陈雨村做的豆花面,原料和加工都很有讲究。豆花,是用上好的黄豆,浸泡后推成浆煮沸,用卤水点制而成。面是用上好的白面,用手工擀成,擀得薄如纸,切得细如丝,面刚一下在锅里面就飘浮起来了。煮好的面舀在碗里,上面再配上豆花,如同莲花盛开,尚未品尝,便令人食欲大增。尤其是那晶莹剔透的豆花,看起来嫩闪闪,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柔筋筋,吃到肚里舒坦坦。凡是吃过陈雨村豆花面的人,都赞不绝口,称赞豆花面的口感丝毫不亚于王鸡丝的鸡丝面。

刘启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