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至民国年间,碧口古镇因“水陆码头”的兴起而繁荣兴旺,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民众的文化生活亦随之丰富多彩,为外来行艺者提供了一展才艺的广阔舞台。碧口街上,从上街到下街,仅大大小小的茶馆就有四五十家,既有商帮开办的茶馆,也有小镇居民经营的茶馆。这些各式各样的茶馆,不仅为外地来碧口行艺的评书和金钱板艺人提供了一方天地,而且也使小镇人一饱耳福、眼福,随时随地都能享受艺人的精彩表演。来碧口说评书的艺人,均来自四川,全为专业表演者,个个怀揣绝技,人人有揽客之高招。
四川评书,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是四川省传统曲艺剧种之一。流行于四川各地。表演者用四川方言讲说故事,道具仅一张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折扇用作模拟物体。每位来碧口说评书的艺人,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茶馆,年年常来常往,岁岁光顾不暇,成了轻车熟路。因碧口居民祖籍皆为四川,听评书如同又看到了“娘家”的传统曲艺一样,哪有不喜爱之理?而来碧口经商的天南海北的客商,也都十分欣赏这一妙趣横生的独特艺术表演。这里从早到晚,茶馆里挤满了品茗、听评书的观众,小镇大街小巷日夜荡漾着说书人抑扬顿挫的腔调和韵味。说书人不仅把四川评书带到碧口小镇,而且为小镇增添了欢声笑语。
久而久之,小镇人把当地说的评书称“碧口评书”,其实是地道的四川评书。四川评书因书路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有“清棚”和“雷棚”之分。清棚以说烟粉、传奇之类的风情故事为主,重在文说,讲究谈吐风雅,以情动人。雷棚以讲史和金戈铁马一类的节目为主,重在武讲,讲究模拟形容。金鼓号炮、马嘶虎啸,都通过艺人之口来表达,使听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评书表演的书目均以在民间有影响力的小说改编,如《说岳》《陏唐演义》《封神榜》《杨家将》《包公案》《济公传》等等。
听评书,非常引人入胜,全神贯注,洗耳恭听,往往听得人心驰神往、忘乎所以,听得人如痴如醉、渐入佳境。听到紧要关头时,说书人突然来个“急刹车”,将醒木往桌上“啪”地一拍,卖开了关子:“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如此这般,听说人正在兴头上,岂能离去?只好掏了听书钱,又听下回分解。这样周而复始,一听就是大半天,甚至听到深夜二更天,直到茶馆关门为止。
来碧口说评书的艺人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年轻艺人,也不乏“久经沙场”名震巴蜀的名艺人,他们在碧口茶馆如同打擂般地各展高招,吸引听众。艺人以茶馆为用武之地,茶馆因说书而生意兴隆。艺人除听众付给“小费”外,茶馆店主也要付给他们一定的报酬。碧口说评书,不愁“舞台”,不愁听众,所以来碧口说评书的艺人,一发而不可收,一说就是一月半月,甚至更长时间。碧口评书,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在碧口人的文化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碧口金钱板,与碧口评书一样,也都是来自天府之国的“舶来品”,准确地说是四川金钱板。金钱板,是流传在四川各地的一种地方特色戏曲文化,又称“打连三”“三才板”“金签板”,历史悠久。早先演出都是“跑乡场”“扯地圈”,后来进入茶馆、书场演唱。(www.xing528.com)
自从碧口古镇形成水陆码头后,商贾云集,为之服务的餐饮业——茶馆蓬勃兴起,遍布小镇。四川各地的金钱板艺人慕名而来,趋之若鹜,在小镇的各个茶馆竞相登台亮相。艺人们凭借高超的表演艺术,以及金钱板自身的艺术魅力,很快征服了碧口的听众。每天,大大小小的茶馆里都听众爆满。
金钱板都是一人演唱,唱词为七字句和十字句,两句一联,击打乐器为三片竹片,上端嵌有铜钱,所以叫“金钱板”,可以打出快慢轻重、风雨雷电等不同节奏和音响。金钱板演唱以叙事见长,尤其擅长表演一段短小精彩的“小故事”。金钱板的传统书目有《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也有取材于民间的故事、寓言、笑话的。自从有了评书、金钱板以及围鼓和川戏,碧口茶馆便好不热闹。各种艺人轮番上场,“你方唱罢我登场”,茶馆里从早到晚荡漾着笑声,其乐无穷。久而久之,一些人习惯称“碧口金钱板”。
四川艺人来碧口茶馆打金钱板行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本地人,使当地一些人不知不觉地成了金钱板的爱好者。碧口街上有一名叫秦家寿的市民,竟无师自通,金钱板打得虽不如专业艺人,却也有板有眼,韵味十足。逢年过节,他常在茶馆里登台献艺,也能博得阵阵掌声。
碧口金钱板和评书一样,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在碧口人的文化生活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碧口人,因此成了说金钱板的“后起之秀”、传承人。其中佼佼者有土生土长的碧口人、文县文化局原副局长高君先生。他表演的金钱板以神态潇洒、韵味悠长、字正腔圆见长,曾登台演出,颇受观众好评。除此,还有土生土长的碧口人、文县文工团原团长,被一些人誉为“文县卓别林”的张德全先生,他表演的金钱板,以滑稽幽默、形态夸张、妙趣横生著称,曾参加省市调演。央视来古镇碧口拍摄专题片《阴平古道》时,特为他在碧口马家山茶园拍摄了碧口金钱板片段。
除说评书和金钱板外,碧口早年还有“道情”这种曲艺,可唱可说,在茶馆演唱。说唱时,左手捧着约二尺长茶杯粗细的圆筒,圆筒一头用皮革封口,一头不封;右手拿着挂着两个铃铛用竹片做的带弧形的一种乐器。在说唱时,用右手拍打蒙皮革的圆筒,圆筒随之发出“嘭嘭嘭”的声音,可轻可重,可缓可急,左手的铃铛作配合。
刘启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