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口古镇文化第一卷-碧口古镇文化 上卷

碧口古镇文化第一卷-碧口古镇文化 上卷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碧口藤编步入了发展的黄金岁月。碧口编制厂生产的藤椅等竹藤器具,畅销兰州等地。“文革”中,碧口编制厂受到冲击,连年亏损。1977年至1982年,碧口编制厂遭受两次严重洪水的袭击,厂房、物资、材料、产品等价值10万元遭受损失,连续亏损。碧口编制厂因竹藤编制原料日渐紧缺,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大,手工艺品难以机械化作业,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而日渐衰落。

碧口古镇文化第一卷-碧口古镇文化  上卷

竹藤编制

碧口地区的先民大多来自四川,他们不仅带来了四川的生活习俗、民俗风情,同时也把当地传统地方工艺产品加工技术带到碧口,竹藤编制便是其中之一。碧口地区盛产竹子、葛藤,竹藤资源得天独厚。当地群众充分利用竹藤资源丰富的优势,就地取材编制各种竹藤器具,形成独有的传统地方工艺产品。碧口竹藤编制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世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并总结出了“七竹、八木、九葛条”的季节性采伐原则,即七月的竹子、八月的木头、九月的葛条。这个季节采伐的竹藤料质充实,少虫蛀。新中国成立前,碧口编制多以民间个体家庭制作为主,自产自销,难以形成规模和品牌。

新中国成立后,碧口藤编步入了发展的黄金岁月。1958年,在原民间个体制作竹制品的基础上,成立了碧口编制厂,地点在碧口新街,女职工占了绝大多数。当时产品只是蒸笼、簸箕、背篼、筛子等竹制品,后引进外地藤产品工艺,试制成功,投入市场,获得客户的欢迎,引起上级的重视,遂由供销社办工业转为甘肃省地方国营文县编制厂,俗称“碧口编制厂”,为全省第一家竹藤手工业品生产厂家,而且也是全省唯一的一家竹藤编制厂。王仰乾、邓长凯、刘世钊、张应凯、高文美、陈学良、孟希鼎、陈建为、邱国祥、汤兴泉等,都曾先后担任过碧口编制厂厂长,他们都为办好企业付出了心血汗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编制厂厂区占地总面积2734平方米(4.1亩),房屋建筑面积961平方米,其中生产用房944平方米。分设藤编、竹编、棕编等三个生产车间。藤编主要产品有,高靠背圆藤椅、单藤椅、单人沙发椅、双人沙发椅、三人沙发椅、藤箱、藤桌凳。棕编主要产品有棕箱、棕床、棕垫、棕提篼。竹编主要产品有竹凳、竹椅、竹席(分睡凉席、粗席)、篾包、篾箱、篾笼、竹篮、蒸笼、锅盖等。同年,碧口编制厂在天水市(当时文县属天水地区管辖)北道设立了竹藤编制经销门市部。碧口编制厂生产的藤椅等竹藤器具,畅销兰州等地。该厂还曾代表天水地区,支援新疆建设兵团,为建设兵团赶制了大批蒸馒头用的笼屉。碧口编制厂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不断革新藤椅编制技术,至1965年,产品花色品种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3个,款式新颖,美观大方,产品畅销省内外。并在武都(1961年,恢复武都地区,文县属武都地区)开办了分厂,当年完成产品2.07万件。以后因受“文革”的冲击,加上管理不善,因而对武都、天水分厂予以撤销。

碧口编制厂竹藤编制品的工艺流程是,首先造型搭架,先按需型将全型各部用料分别量裁存放,然后将各部用料按尺度开眼、削铆榫,而后将各部用料按尺熏烤,曲就成型,最后搭架,合一方,钻眼插竹钉栓,全部合成整体形状为一把。第二道工序是编制,又分为“三步”:首先是办料,先将干藤用水泡软后,削去藤上的芦包和硬化枝杆,粗细分放,然后按粗细提把,并将过粗的藤子划成两半,架起待用;然后是配料,按型配料,缠料要粗,编料要细,花料细而匀称美观;最后是编制,按架型需要编制紧凑,按式配花,花品多样,有辫子花、蝴蝶花、四梅花、五梅花、藕节花等,任人好求。练子花、扶手上花、脚腿上花、单扶手上花、单腿上花等,从外观上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受。

“文革”中,碧口编制厂受到冲击,连年亏损。1970年,碧口编制厂从外地引进四层破篾机、小径双层机、手摇起篾机等机械,但因操作技术不熟练,未能有效利用。1974年7月20日,碧峰沟山洪暴发,冲毁厂房仓库和办公室。碧口编制厂恢复生产后,学习外地经验,改进技术,增加花色品种,产品被选送到兰州和北京展出,受到有关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1977年,新产品棕床打开销路,畅销川、甘两省。1977年至1982年,碧口编制厂遭受两次严重洪水的袭击,厂房、物资、材料、产品等价值10万元遭受损失,连续亏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碧口编制厂广开财源,于1982年附设了招待所,使亏损企事业重获新生。1983年扭亏为盈,获纯利4400多元,1984年盈利进一步增加。碧口编制厂招待所客房虽较简陋,但服务人员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招待所还办起了大灶,饭菜可口,收费低廉,深受顾客好评,一年四季客源不断。甚至一些出差的地、县干部宁住编制厂招待所,而不光顾住宿条件较好的区招待所。

文县地域宽阔,山大沟深,除碧口地区外,不少乡镇都盛产竹藤资源。受碧口藤编和竹藤产品商机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文县上丹乡、城关等地也相继办起了藤编厂,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经营时间不长便停办。

以藤椅为主的碧口藤编质料独特,款式新颖,美观典雅,经久耐用而不变形,特别是各种藤椅,既透风凉快,又轻便柔韧,夏天坐用,极为舒适。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风靡全省,机关单位和群众居室大多安置有碧口藤椅。

碧口编制厂因竹藤编制原料日渐紧缺,原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大,手工艺品难以机械化作业,不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而日渐衰落。至20世纪80年代末,企业难以为继,被迫停止生产,工人解散。少数人员留厂,开办了碧口编制厂招待所,接待来往旅客,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招待所停办。

碧口编制厂虽然最终停产,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作为文县最早的地方国有企业,在文县的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刘启舒(原载《文县漫记》)

酒 厂

碧口酒厂地处碧口新街,是建国初期文县兴办的第一家地方国营工业企业,始建于1955年,曾“三上三下”,历史悠久,发展曲折。历任厂领导有张晋仁、刘武、赵英、李永久、寇造雨、宋文才、邱国祥、汤兴泉等。(www.xing528.com)

20世纪50年代初,碧口地区随着土地改革的全面完成和农村互助合作化运动的普遍兴起,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粮食连年丰收,出现了供大于需、农民“卖粮难”的局面。如何解决粮食销路问题,成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文县群众素好饮酒,尤以碧口地区为甚,但其酒大多为当地自酿的二曲子酒、黄酒、泡酒之类,外地大曲酒因交通不便购进有限,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文县具备发展酿酒业的条件。“一五”期间,省上按照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思路,确定拟在康县、文县新建一批国营酒厂。据此,文县人民政府于1955年2月决定在碧口地区的范坝乡兴建酒厂,组建了厂领导班子,任命玉垒区区长卓康民兼厂长(未到职),张晋仁代理副厂长,并抽调干部数人参与筹建。厂址选在范坝乡银坝,很快备齐了建厂所需木料。

正当酒厂开工之际,省工业厅派来考察组实地考察,就建厂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全面论证,认为范坝地处一隅,交通不便,产粮有限,市场甚小,难以满足酒厂批量生产之需,不宜在此建厂。之后,考察组一行又来到碧口镇进行更为全面的考察,认为碧口古镇地处甘川交界,是碧口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当地集市劳力、交通、水质、厂址等诸多条件都非常适宜兴建酒厂。经全面论证,一致认为碧口兴建酒厂条件优于范坝。经报省上同意,决定在碧口新街建厂。

1955年4月初,碧口酒厂正式动工修建,由碧口木工祝百川掌墨,数十名工人苦干3个月,建成酿酒车间2幢、曲房和库房各一座,完成了土建工程。期间,省工业厅主管酒厂技术干部胡正藏来碧口协助建设酿酒设施,又调徽县酒厂酿酒大师郭勤任酒厂技术干部,设计窖池、炉灶,安装专用设备。由胡设计并指导碧口锡匠唐华廷制成锡制冷却器3台,改革了天锅、天盤蒸馏的传统工艺,既可缩短蒸馏冷却时间,又能提高出酒率。酒厂还购木船一艘,停泊冯家坝江边,改装成两轮船磨,粉碎酿酒原料。船磨除满足本厂外,还为沿江农民磨面,方便了群众。酒厂筹建过程中,碧口青年市民、农民争相来做小工,日工资仅0.8元,报酬虽少,但大家建厂热情却很高。厂方从小工中选拔了李祥林、刘耀文、谢商治等30多人,报经碧口区委批准,成为酒厂第一批产业工人,后来他们当中多数人成为文县第一代酿酒技术工。

1955年7月,酒厂设备安装竣工,开始试生产。面对新工人、新设备、新窖池等困难,主管技术的郭勤、胡正藏每天跟班手把手给新工人传授技术。厂长张晋仁下车间司炉,并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当时无动力设备,各个酿造工序全靠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很大。尤其盛夏高温出窖、装甑、出甑、扬醅、翻曲,蒸汽熏人,汗流如注,全程操作只能手握木锨完成。每次踩曲,全厂员工参加。工作虽苦,但大家为了多产酒、产好酒,干得热火朝天。经一个多月的试产,8月下旬正式投产,9月,65度的碧口大曲酒上市。每市斤在碧口售价0.65元,在县城售价0.93元,深受消费者欢迎。碧口酒厂的建成,使城乡群众缓解了卖粮难,又能喝到优质酒,也为以后大办地方工业提供了经验。1956年,酒厂不断提高酿造水平,使原酒酒精度平均达到65度以上,有的高达78度,酒质醇香可口,回味悠长。当年产酒94.7吨,已接近年产百吨的设计能力,吨酒成本降到650元,为国家上缴税金9.88万元。为了节约用粮,酒厂又派人学习快曲技术,增置快曲设备;为扩大库容,又新制木质酒柜两个,拟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但好景不长,酿酒业的兴衰直接受农业丰歉的影响。1957年办起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因粮食歉收,酒厂原料供应不上,且运输困难,存酒爆满,被迫于当年4月停产,人员疏散,设备封存,当年7月停办。1958年“大跃进”初期,酒厂再次上马,当时粮食供应紧张,酒类市场销售不畅,只能以蕨苗根等当原料勉强维持生产。当年生产的碧口桂花酒,曾参加国庆“农展会”。1966年因粮食供应困难而停办,职工并转入国营文县碧口编制厂。

1982年初,编制厂根据已有条件和市场需要,尤其得到李子奇(时任甘肃省轻工业厅厅长)来碧视察拨款6000元的支持,由邱国祥任厂长,组织全厂职工苦干三年,于1984年4月29日正式恢复了碧口酒厂。邱国祥引进四川绵竹厂“剑南春”酒生产工艺,第三次办起了碧口酒厂。仍以苞谷为主要原料,生产白酒、桂花酒、高粱酒。仅1983年生产白酒42吨,销售28吨,产值7.49万元,实现利税2.72万元;1984年产36吨,销售40吨,销售金额6.42万元,利润超过上年。1986年由省上扶持,进行技术改造,建成年产200吨大曲酒生产规模,主要产品有碧口大曲、高粱酒等,曾在当地和陇南酿酒行业中有过一时的兴旺和辉煌。1991年在全省白酒评比鉴定会上,“碧口大曲”脱颖而出,荣获甘肃省轻工业厅行业白酒评比银杯第一名。1992年,汤兴全接任碧口酒厂厂长,又开发出霸酒等系列产品,曾在陇南酿酒行业中小有名气,享有一定声誉。但由于流动资金不足等诸多因素,酒厂始终未能达产达标,至1999年企业改制后第三次停办。

高金贵(原载《陇南文史》)

面粉

碧口面粉厂,是在国家基础建设上马,工业人口突增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历史上碧口市场的面粉销售是个体户从水磨上加工75%的面粉(即100斤麦子磨75斤面粉),75%—85%为普粉上市供应。1954年起,国家统购统销,由粮站按户口执行国家供应标准向市民供应,当时仍由各乡镇的油房水磨加工交粮站供应,粮站适当从外地调进面粉补充。1964年起,碧口水电站的桥梁、道路前期工程开始,到1966年水电五局全部施工人员到齐,碧口人口猛增到16万多人,加上流动人员,达2万人左右,小作坊面粉加工远远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急需。碧口面粉厂于1968年开始筹建大型机械磨面厂,占地面积2227平方米,可储蓄容量250万斤的两层18间厂房,安装一台65型小钢磨,系单机磨棍,两皮两心,尾路有剥机、拌和机,年产3200吨面粉。并从武山运来95新螺旋式榨油机,配有剥壳、滤油设备,年产300吨油。该厂固定资产18万元,设厂长、保管、生产各一人,工人共14人,月产面粉1954吨,年产量达15 636吨,平均每吨创利6.23元,人均可创利税4438元。

碧口面粉厂1986年开始到1990年完工,安装全自动化气压磨粉机,筛选、淘打去石、去皮、生产标准粉、伏粉,全自动化电路控制,并有自动报警装置,安全可靠。日产40吨高能加工面粉机,耗资45万元,省粮食厅出资15万元,省财政厅拨款8万元,碧口电厂投资10万元,县财政投资5万元,白龙江金矿投资2万元,水电五局1万元,面粉厂4万元。总计20年间,为社会提供粮油产品31 156吨,总计产值995万元,创利311万多元,年均利税1.5587万元。碧口面粉厂历任厂长有王振荣、桂文芳、曾国玺、任永章、李汝德、谢季春,均为该厂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特别是李汝德、谢季春为完成面粉厂自动化加工尽了最大的努力,做出了应有的奉献。

张锡田(原载《古镇考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