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末,中庙乡的张家沟、后渠、青衣沟、中坪、强家坝等地农民均种蓝子,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靛最高的1940年至1944年,年产量达50多万斤。中庙还成立了靛行,有的农户产靛几千斤,收入现洋数百元。发展蓝子收益多,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我们无须走发展蓝子的老路,但在当时,种植蓝子确确实实曾给中庙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蓝子,学名蓼蓝,是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高50—70厘米,叶肥厚,长椭圆形,穗状花序红色。清朝中期,文县种棉织布业兴,需蓝靛染布,中庙农民由四川引进试种制靛成功。从此,蓝子制靛业在当地兴盛起来。
当时的种植方法,晚秋将采摘叶子后的蓝子茎杆割下,留30—40厘米集成小捆运回室内,用细湿土埋起来,防干防冻备用。初春在地势平坦、土层厚、土质肥的耕地上,施肥整地作高畦,以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用条锄挖深孔,每孔插入上年留存的茎杆2—3枝,踩实浇水,使其成活萌发新芽长成新植株。生长过程中要锄草、浇稀粪水,使枝叶茂盛,优质高产。秋季下部叶子苍老,分期采摘运置专设沤池中,用清水浸泡5—7天,待腐烂后将残渣捞出,加过滤的石灰水,人工持木耙搅拌,俟水呈深蓝色,将此水过滤注入贮靛池,使水分蒸发凝固成块后包装销售。
清末,中庙乡的张家沟、后渠、青衣沟、中坪、强家坝等地农民均种蓝子,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产靛最高的1940年至1944年,年产量达50多万斤。中庙还成立了靛行,有的农户产靛几千斤,收入现洋数百元。产品除供应本县外,还销往外县。发展蓝子收益多,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www.xing528.com)
抗战胜利后,外国商人将化学染料运入倾销,蓝靛销路逐渐被舶来品取而代之,蓝子种植日趋减低,直至停种。如今,时过境迁,化学染料早已代替了土靛。我们无须走发展蓝子的老路,但在当时,种植蓝子确确实实曾给中庙农民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抚今追昔,当年发展蓝子生产,对于我们今天因地制宜开辟发展多种经营的门路,帮助农民治穷致富,仍有可借鉴之处。
何明远(原载《文县文史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