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碧口的历史沿革来看,它与四川紧邻。隋朝开皇三年(583年),碧口从文州曲水县划归方维县(今四川青川桥庄)。公元627年,方维县并入景谷县,碧口也随之归建阳郡(今四川广元)管辖,表明了很久以前碧口与四川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川的一切,在碧口人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据考,碧口原是个人口稀少的小村,本地人为张、冯两姓,以农为本。随着白龙江航运码头上移碧口,碧口一天天繁荣起来,成了陇南各地乃至西北药材、山货外运的集散地。而四川等地的日杂百货、盐巴、茶叶、布匹等,也经水运至碧口销往山区,碧口成了沟通南北物资交流的重镇。大批商贾云集碧口,因地理位置关系,经商者以四川人最多。他们能吃苦耐劳,善于经营,生意越做越兴旺。他们不愿丢去这有利可图的地方,许多人就在碧口成家立业,繁衍生息,成了碧口人的主体。本来很少的本地人,很自然地融入其中了,至此,碧口也就“川化”了。
“川化”最主要的标志为语言,即“川腔”。四川属南方官话区,主要特点是分不清“zhi、chi、shi”与“zi、ci、si”。如把“吃”(chi)读成“ci”,把“十”(shi)读成“四”(si),“知(zhi)道”读成“zi道”。总之,碧口人说话,没有翘舌音的。再如,四川人读不准“G、K、H、D、T、N”,凡与此有关的词,读起来与北方话相比,差别太大。如“哥哥”读成“锅锅”,“口渴”读成“口廓”,“一棵树”读成“一可树”,“道德”读成“道得”,“特别”读成“铁别”,碧口人亦然。
语言是最具有地方性的,只要听听你说话,就知道你是哪里人。其次,在日常生活用语上,碧口人与四川人几乎一样,如把“好”说成“安逸”“巴适”,把北方话中的“侃大山”说成“吹壳子”,把聊天、讲故事说成“摆龙门阵”。甚至连说话的声调、语气都与北方人不同,而与四川人一脉相承。北方人说话语气浑厚、低沉、激昂,而碧口人说话则声细、语软、尖声。
“川化”的另一表现在日常生活习惯上。就说饮食,西北的吃用十个字概括为“面饼姜汤醋,锅盔蒜盐韭”,以面食为主,吃米甚少。碧口人则以大米为主,早晚吃点红苕稀饭,家家有泡菜,喜欢吃麻辣烫、醪糟、汤圆、糍粑,很少吃面食,除非新女婿登门,丈母娘用荷包蛋下挂面款待。(www.xing528.com)
在碧口见不到御寒保暖的“没面羊裘”,见不到冬暖夏凉的窑洞,更见不到头扎羊肚子毛巾的美俊小伙,有的只是坐茶馆、看川戏、听评书的四川人。
“川化”给当时落后的碧口人,带来思想认识的转变。他们再也不去厮守几亩薄田过苦日子,也跻身于商业经营,致富发家。千百年形成的封建迷信、因循守旧、保守落后的陈习,被开放进取、进步民主、讲究卫生所代替。特别是四川人的精明、吃苦耐劳、和气生财的经营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碧口人。先进的文化教育,开拓了碧口人的眼界。大批学子,不辞劳苦,纷纷外出去绵阳、成都、重庆求学深造,改变了一些碧口人的短视、愚昧,造就了碧口人骄而不傲、进而知足、退而不馁、逸而不懒的开放性、开拓性、不排外包容性等各种良好的思想意识,为碧口进一步繁荣昌盛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碧口的“川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谢谢为碧口发展作出贡献的四川人。
许明诚 石桂珍(原载《悠悠碧口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