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碧口古镇文化:上卷成果

碧口古镇文化:上卷成果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代,城隍庙均设在县级以上建制的城池。于是,当地商人、居民纷纷捐款集资,历时数月,建起了此庙,成全县除县城以外的第二座城隍庙。碧口城隍庙,颇具规模,由大门、正殿、公堂、厢房以及前院、后院组成,占地面积至少有两亩左右。据当地101岁的张锡田老人讲,南山寺大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大约有近两百年的历史。南山寺属佛教庙宇,庙里敬奉的是土著娘娘。

碧口古镇文化:上卷成果

城隍庙

清朝年间,碧口古镇曾建有城隍庙,在今碧口邮政局地址上,庙宇地处古镇街中心,坐北朝南,依山傍江,上方毗邻著名的紫云宫,下方紧连江西帮的会馆三元宫,所处位置十分显赫。

城隍,是我国古代守护城池的神。在古代,城隍庙均设在县级以上建制的城池。然而,碧口古镇历史上既没有设立过县级建制,也没有建过城池,却为何建有城隍庙呢?原来,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碧口增设额外补委,即副千总一员设置碧口,碧口人称“副爷衙门”,在原启文店址,今碧口老居民腾德春家院内。这样一来,碧口成了“副县级”建制,便可名正言顺地修建城隍庙。于是,当地商人、居民纷纷捐款集资,历时数月,建起了此庙,成全县除县城以外的第二座城隍庙。

碧口城隍庙,颇具规模,由大门、正殿、公堂、厢房以及前院、后院组成,占地面积至少有两亩左右。庙里的正殿,塑有城隍像,端坐大堂公案之上,紫棠色脸面,满脸长须,头戴如意金冠,身着绣袍玉带,足蹬朝靴,一手执玉杖,一手拂须。殿前设有公堂,两边有面目狰狞鬼卒侍立,判官一手持笔,一手拿生死簿,牛头马面各持枷锁、铁链等刑具刑杖,以备拷审鬼犯,堂前有鬼犯跪拜之地。庙宇的墙壁上,绘有十殿阎罗,其中塑有“吴二爷”“鸡脚神”泥像。鸡脚神装有“暗道机关”,进香时如不注意,踩着踏板,泥像突然前倾,其所持铁链即套于进香人颈上,吓唬了不少人。

城隍庙由于位置适中,地处闹市街头,成了小镇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常有香客、信徒来庙里磕头作揖、烧香焚纸,乞求神灵保佑,驱鬼消灾,降福纳吉。民国十九年(1930年),川军吕康部驻碧口,在城隍庙内设公安局。城隍庙正殿用竹席遮蔽,前面设有公堂,作审问人犯之备。当时,庙中除保存城隍庙神像外,其余全被毁于一旦。

碧口城隍庙在历史上还曾发挥了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即开办义学、学堂。这里成了碧口最早的“教育基地”,开创了碧口教育之先河,碧口有许多文化人都曾在这个学堂求过学。清同治十年(1871年),碧口创办了碧山书院。民国十七年(1928年),碧山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民国二十年(1931年),初等小学堂改为高等小学堂,校址设城隍庙。学堂除讲授《四书》《五经》外,还讲授国文、史地、美术、唱歌等课程。首任校长为张秉虎,学堂学生约30多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国民政府驻军丁德隆旅长,采用军工的形式在碧山公园建起了碧山小学,将高等小学堂从城隍庙迁往碧山公园,从此碧口城隍庙结束了兴办教育的历史。

民国年间,驻守碧口的川军走后,城隍庙改建为邮政局,至今仍为邮政局地址。

土地庙

土地庙是供奉土地爷的地方,在旧中国比较普遍,几乎镇、乡、村都有,但规模规格不一,气派恢宏的并不多见,大多只是一间屋子大小,有的只有一市尺高低,神供奉在屋里,烧香上供则在屋外。土地爷是诸神中最小的神,所以庙也小。

碧口的土地庙却与众不同,既没有简陋的庙宇,也没有慈眉善目的土地神像,称他为土地庙,却和一般的土地庙所包含的意义和内涵不同,甚至是无法比拟的。

北出碧口镇上街街口,迎面便是碧山突兀,用它那厚重、庞大、结实的岩石身躯做成的屏障,把整个碧口镇严严实实地抱在它的怀抱之中。南下的人,如果不站在这块岩石的转角处,是绝对看不见碧口镇的。

骡帮路和上街口与一道斜长的石岩形成石壁下交合之后,路便与顺着石壁而修建一条“乡”字形石级坡道,坡道斜上到临江石岩的顶端,再转过石岩的一角,转过岩角后,就成为一条缓慢上行的黄土路。路在半山腰,一面临江,可以看到奔腾的江水和飞溅的浪花,一面紧贴山岩。一些张牙舞爪的黑色岩石伸向路边,使行人不得不小心绕行。前行百余米后,又一道从碧山顶伸向江边的岩石,横亘在路的前面,这道石岩高七八米,呈黑色,不仅长满苔藓,也生长着一些杂草和野藤,石岩的四壁陡峭,无处攀越,在石岩的中间,出现一个天然石洞,大路就穿越这个石洞向北延伸。洞长约20多米,两边洞口较小,洞里却较为宽大,洞内又向两边拓展。在洞中看,好像不是洞,反而像一个可容五六十人的大厅。

石洞内靠山体的一边有一长长的石台阶,紧靠北洞口处,还有一个天然的小石洞,像是供人住宿的地方一样,北洞口比较宽大,经人工修整以后,安装了两扇又厚又重的木门,使石洞一下变成一个严实的关隘。洞内没有任何神像,四壁都是黑沉沉、冷冰冰的石壁。这就是碧口的土地庙。它是阴平古道上的一个咽喉、天险。

碧口人的习惯,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不约而同地到土地庙烧香杀鸡,但奇怪的是,却从未有人进入洞内进行这些活动,只是在南洞口外的不远处点香蜡,烧纸钱,杀公鸡,把鸡血淋在岩石上,再粘上一些鸡毛,以此为求财祈福。

碧口的土地庙,就是碧口的“口”,它是碧山之口,白玉石之口,是从甘肃进入四川的商贸之“口”,是千百年来碧口经济发展的生命之口,是碧口人的经济命脉之“口”。

土地庙建于清光绪年间,地址在距上街口不远处。建有过道、楼房,塑有土地像。解放前为迎送官员之处,解放后修公路拆除。(www.xing528.com)

南山寺和马老道

南山寺是碧口古镇颇有名气的一座古庙,坐落在古镇的南山坡上。据当地101岁的张锡田老人讲,南山寺大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大约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南山寺属佛教庙宇,庙里敬奉的是土著娘娘。其规模与隔河相望的红庙子不差上下,四季皆有香火,但不如红庙子兴旺。民国十一年(1922年),此庙曾重建。庙里有多尊泥塑神像,均为彩画,没有贴金。解放初,毁除泥像,曾作为戒烟所。“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庙里的泥塑神像遭毁,庙宇亦被毁坏。20世纪80年代,百废待兴,群众捐款集资,重新修建了南山寺。

说起南山寺,需说说马老道,此人虽非商贾官宦,却是小镇上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人物。有人说他活过了100岁,有人说他活了90多岁,确切年龄虽不得而知,但他的确是一位银须飘髯的长寿老人。马老道,是小镇人对他的尊称,其真实姓名无人知晓。他并非本地人,而是文县洋汤河桥头乡乡民,据说在凤凰山入道教,成为道士。早年,他初来碧口时仅30岁左右,高高的个子,戴一顶脏兮兮的道士帽,在小镇上“传道授业”。他有些文化,常为人写符排灾,为孩童卦取平安;为人和善,无论碧口街上人还是乡下人,对他都很尊重。

起先,马老道住在碧口上街瓦窑上的土地庙里,住了两间房。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过路亭庙,庙里神像,石壁上写有一副对联。对联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马老道理所当然地成了土地庙的庙倌,他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四十年,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收入颇丰。因为常有信徒,或街上居民,或到庙里给土地爷还愿杀鸡,或到庙里上香,有的要给他施舍钱。土地庙,同时又是骡帮马队和赶集农民的必经之地,有的需在土地庙歇脚,便要给他付住宿费。上街卖柴的农民经过土地庙时,要施舍给他两根柴;上街卖炭的农民经过土地庙时,也要施舍给他两块炭。施舍给他的木柴和木炭便“堆山似海”,他烧不完便出售。除此,他每年都在土地庙旁边的崖窝里,喂两口大肥猪。那时的马老道,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道士”。

马老道心地善良,是一位小镇上妇孺皆知的善人。每当他遇见老妪老翁或小孩过铁索桥时,总要再三嘱咐过桥人多加小心。

有一次,他得知乡间一贫困家庭有个三岁的女孩,因无力抚养准备送人,他便收养了该女孩。从此,他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孩,一直抚养到18岁。谁知,这个女孩却不辞而别,离他而去。有知情人愤愤不平地说,此女子跟一个男子私奔了,全然不顾马老道的养育之恩,忘恩负义。马老道却想得开,淡定地说:“只要她过得好,就行了。”

1958年,修建文县县城至碧口的公路,公路要经过土地庙,古庙便被拆毁。马老道失去栖身之处,便搬进南山寺居住,直至逝世。

马老道自搬到南山寺后,失去往日住在土地庙时的那些经济来源,只能靠香客捐赠的微薄香火钱和下山乞讨所得,苦度光阴,安度晚年。

此时,他虽已年逾古稀,白发苍苍,银须飘逸,风烛残年,却精神矍铄,更显仙风道骨。1962年冬,一个滴水成冰的寒冬日子里,马老道因燃薪取暖,不慎失火身亡,令人唏嘘痛哉!

小镇上也有人传言,马老道并非死于火灾。说他去世的年代,是一个还没有完全摆脱三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饥饿年代,他是被来庙里盗窃粮食的歹徒活活勒死,几天后才被来寺里上香的香客所发现。

文县档案馆原馆长谭昌吉先生称,尚有资料表明,马老道生于清同治年间,一生经历了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朝代,是近百年来小镇上为数不多的百岁老人

刘启舒 雷春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