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老茶馆
碧口古镇,为陇上“四大重镇”之一。评说碧口古镇,不能不说碧口老茶馆。讲述碧口老茶馆的魅力,不能不让人眉飞色舞。有人甚至这样评说:到了文县不到碧口,等于没有到文县;到碧口不进茶馆,等于没有到碧口。走进川味浓郁、古香古色的碧口茶馆,你就走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天地,就走进了陇上重镇的窗口。在这里,你可尽情洞察碧口的大千世界,领略水陆码头风云际会的历史烟云,欣赏古镇令人陶醉流连的茶俗风情。
碧口人的父辈,早年经商做生意,大多来自天府之国,尤以川北一带最多。他们世代在碧口繁衍生息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巴蜀大地的方言俚语、民俗风情。川味浓郁的茶馆便是其中之一,甘醇的茶香已在小镇上飘荡了数百年之久。历史上,碧口镇是商贾云集的水陆码头,成为甘川陕“金三角”经济最发达、市场最繁华之地,素有“小上海”之称。白龙江上商船列队,破浪远航,小镇客栈云集,商贾如织。天南海北的客商、船夫、骡帮脚户、挑客、背伕,竟达千余人之众,加之碧口夏日气候较热,当地居民需消暑纳凉、消遣休闲,于是茶馆便应运而生,成了南来北往的客商等和当地居家人消闲娱乐、交流信息的最佳去处。茶馆文化也就成了民间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日久天长,形成习俗。
碧口老茶馆均临街而设,布局为前店后屋,即前面是茶馆店堂,后屋是用来烧茶水的地方和店主的居室。有的茶馆夏天门前还用白布和竹竿搭起一个活动“凉篷”,篷下摆放茶几、条凳、藤椅,供茶客纳凉品茗。各茶馆店堂大小不一,陈设各异,大的四五十平方米,小的二三十平方米。店堂里茶桌、茶椅五花八门,有八仙桌和太师椅,也有两张躺椅中间放一小桌,也有一张长条桌两边放椅子。同一个茶馆里,这些桌椅同时都有,各有各的用处。八仙桌和太师椅,适合有钱人和客商坐,显得气派和富贵;两张躺椅中间放一小桌,适合两人在一起,品饮佳茗,谈天说地,甚是投机;长条桌两边摆放椅子,适合寻常百姓品茶,不分贵贱,平起平坐。有的茶馆除大堂外,还设有雅间,专供贵客享用。
碧口老茶馆,均以老板的姓氏命名,常喊为“某家茶馆”,如“张家茶馆”“李家茶馆”。旧时,碧口茶馆均以职业或帮会划定,如船帮、药帮、盐商、店员等等,各有各的茶馆,各进各的茶馆,从不相互“串门子”。碧口茶馆所用茶叶,除当地所产茶外,大多来自四川的花茶、砖茶,以香味浓郁见长,颇受茶客青睐。
醒目的茶联,是碧口老茶馆的一大特点,或贴于茶馆门上,或悬挂茶店室内,作为招徕顾客之用。贴茶联的习俗,据说有一来历。相传,早年碧口有家茶馆兼营酒,起初生意萧条,惨淡经营,后来店主灵机一动,请秀才写了一副联文为“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碗酒来”的楹联贴在门上。这副劝人清心寡欲、喝茶饮酒的楹联,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茶馆生意居然从此兴隆起来。于是,街头巷尾各茶馆纷纷仿效,都在自家茶馆门上和店堂里张贴茶联,以此招徕顾客。其中不乏佳联,如:“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盅也能醉人”“山好好,水好好,茶馆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佳茗几杯各西东”“四大皆空,坐片时何分尔我;两头是路,吃一盅各奔东西”。
茶馆的老板均精明干练,口齿伶俐,善于交际,热情洋溢,颇会察言观色。一见来了茶客,便立即迎上前去招呼,指着一张空桌喊道“这几位,这边请——”,那拖长的“请”字,声音悠扬动听,别有韵味。
茶馆里的堂倌,又称“吆师”“茶博士”,腰系围裙,肩搭白色毛巾,个个勤快殷勤,手脚麻利,如风车似的在茶馆里来回穿梭,招呼客人。茶客刚刚落座,堂倌便向桌前走来沏茶,像耍魔术一样展示绝活。只见他右手提一把长嘴铜茶壶,左手掌起摞得高高的一摞茶托、茶碗,人还未到桌前,左手托起的茶托和茶碗便向茶桌“飞”来,一个个茶托、茶碗准确无误地落在了每个茶客面前。只见堂倌高高地提起长嘴茶壶,离茶桌还有老远,朝着茶桌旋转一圈,每个茶碗里都倒满热气腾腾的茶水,而桌上不见漏洒一滴。这情景,茶馆的常客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第一次进茶馆者,无不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堂倌要练就这手绝活,非一年半载所能为。碧口古镇的茶馆,也有用短嘴茶壶的,倒茶轻盈方便。有的茶馆,长嘴茶壶、短嘴茶壶齐备,各有各的用处。
碧口茶馆全天候营业,从清晨开门,一直接客到深夜。从早到晚,茶客盈门,络绎不绝,座无虚席。茶钱格外便宜,五分钱一碗茶,添水不添钱;茶喝淡了,换茶添茶钱。那些干活的人,或囊中羞涩的人,没有多余时间和钱财在茶馆久泡,进茶馆后一般喝的是“加杯茶”,即别人喝过的剩茶,一分钱可喝三大碗,喝完转身就走,各干其事。
碧口老茶馆,既是品茗场所,又是信息窗口。店堂虽小,却能容纳“天下”,家事国事天下事,奇闻轶事新鲜事,都在这里汇集,茶客们嬉笑怒骂皆自然。茶馆,又是消遣娱乐的场所,茶客一边饮茶,一边下象棋,打扑克,玩勾九,摆龙门阵,还能享受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茶文化。茶馆里,川音缭绕,佳茗飘香,金钱板、说书、川剧高腔等,独具特色的民间曲艺竞相亮相,洋溢着浓郁的巴蜀文化风韵。历史上鼎盛时期,碧口老街上的茶馆有50家左右,各有揽客之高招,最常见的招数是请艺人在茶馆里献艺,如说评书、打金钱板、川剧清唱等。茶馆为这些艺人提供了卖艺场所,这些艺人又为茶馆吸引来了茶客,互利互惠,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所以,每个茶馆都欢迎艺人来献艺,十分乐意为他们无偿提供场地。
茶馆里献艺的艺人中,尤以说书最为引人入胜,道具为一桌、一折扇、一醒木。说书者声情并茂,口若悬河,听者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待茶客听得目瞪口呆、如痴如醉时,说书者突然将惊堂木一拍:“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不由得你耐着性子,听了一回又一回,不知不觉在茶馆里泡了一天。解放前,碧口茶馆除了当地艺人说书献艺外,成都、重庆等地的艺人也纷纷前来一展才艺。所说书目大多是《七侠武义》《封神演义》《施公案》《彭公案》《白蛇传》《说岳全传》《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打金钱板的艺人,表演以诙谐幽默见长,段子十分精彩,或讲三皇五帝,或说凡人凡事,古往今来,天上地下,包罗万象,如《赵巧儿送灯台》《猪八戒背媳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令人捧腹,击掌叫绝。唱川剧高腔的,没有器乐伴奏,以清唱为主,更显得演员的高超技艺,荡气回肠的高腔余音绕梁,在小街上回荡,常常引得路人驻足聆听。当地的一些川戏迷也常借茶馆一角,聚集一起,清唱川戏取乐,过把“川戏瘾”,俗称“打玩友”。
茶馆里,也是碧口人调解纠纷的地方,无论家庭纠纷,还是邻里纷争、户族矛盾等,每每都在茶馆里进行调解。当事者双方请一德高望重的中间人,在茶馆里一边饮茶,一边阐明道理,辨清是非,平息纠纷。茶馆里,佳茗飘香,温馨和谐,为调解纠纷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即使是一触即发的天大矛盾,只要一进茶馆顿时平和了一大半,最终无不化干戈为玉帛。所以碧口有人把茶馆称为“和谐乐园”。
数百年来,碧口茶馆演绎着市井百态,成为古镇的一个缩影和窗口,对于弘扬民俗文化,促进商贸繁荣,稳定社会秩序,丰富居民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功不可没。
解放后,碧口茶馆依然红红火火,继承旧时茶馆习俗,成为古镇一道亮丽风景。直至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碧口茶馆被作为“四旧”打入“冷宫”,一时间在碧口古镇悄然消失殆尽。改革开放以来,政通人和,百废待兴,销声匿迹达10年之久的碧口茶馆又重新红火起来,一夜之间,数十家茶馆竞相亮相。
随着时过境迁,昔日的说书、金钱板、四川高腔、“打玩友”等茶文化,已成明日黄花,难以寻觅。如今碧口茶馆,与时俱进,赋予时代新意,追求着时尚和潮流。茶馆里设立了录像茶座,茶客们只掏茶钱,免费看录像。有的茶馆还设有卡拉OK厅和舞厅,光顾者多为青年男女,喝罢茶,兴致更浓,唱首卡拉OK。小镇上,满街都是歌声,这边茶馆里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莫回头”,那边茶馆里吼“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今的碧口茶馆,依然是小镇的一道亮丽风景,从早到晚座无虚席。老年人进茶馆,悠闲自得品佳茗、谈家常、摆龙门阵,慢慢悠悠,蒲扇里摇出多少陈年老话、轶闻趣事。赶集农民走进茶馆,泡一碗香茶,难得一闲,尽情地品尝新生活的甘甜。年轻人走进茶馆,以茶会友,畅叙友情,谈天说地,茶馆里洋溢着生活的乐趣。
如今,碧口街上除木板阁楼的老茶馆外,还有“小洋楼”式的茶楼,引领时代新潮,唱响文明新曲。茶楼灯箱招牌尤为引人注目,夜晚霓虹灯闪烁,如同都市。茶楼里装饰考究,清新典雅,洋溢着一派现代气息。茶楼里所用茶叶,既有当地自产的名茶,也有全国各地的名茶竞相亮相。茶楼里不见腰系围裙、肩搭毛巾的堂倌,服务员是清一色的“靓妹”“美女”。光顾的茶客,多为公务员、时髦年轻人,也有西装革履的客商。客商们在茶楼里洽谈生意,气氛格外温馨,慢饮细品清茶,不知不觉一笔生意洽谈成功,双方皆大欢喜。洋溢着现代气息的茶楼,虽成为一些茶客的新宠,但碧口老茶馆依旧根深蒂固地留在碧口人的记忆中,展现在小镇人的现实生活之中,为今天碧口人宁静舒适的和谐生活增添一份温馨和乐趣。
呵,碧口老茶馆,像是一幅挥之不去的民俗风情画,挂在古镇老街的上空,写满了古镇的昨天、今天,召唤着美好的明天。
刘启舒(原载2010年10月15日《民主协商报》)
话说碧口茶馆
绿水青山环绕中的小镇——碧口,经过一夜的沉寂,拂晓前渐渐苏醒了。晨风轻轻地抚过林梢,躁动起多种动听的鸟鸣,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润湿的气息,深吸一口沁人心脾。镇上大街小巷空荡荡旷无一人,大人小孩还沉浸在甜蜜的梦里。
“吱”的一声,不知谁家的门开了,睡意未醒,两眼朦胧的茶瘾客们,站在台阶上打着呵欠,伸伸懒腰,趿拉着布鞋,向街道走去。“卟嗒卟嗒”的趿鞋声,在这寂静的街上,传得老远、老远……
此时,街上的大小茶馆,早已铺门大开,竹躺椅、茶几被擦抹得十分干净。茶灶上一字排开的茶壶下,舔着红色的火苗,吱吱声响,蒸汽直冒。茶馆内吆师(卖茶人)肩搭白色毛巾,正忙着收拾茶具,等着吃早茶顾客的光临。三三两两的茶客陆续来了,茶馆里顿时热闹起来了。吆师也来回忙了起来,他熟练地在顾客桌上摆好茶碗,右手挽起一把大茶壶,一股冒着白汽的滚开水冲向茶碗,然后灵巧地把菜碗盖上。他们一边冲茶,嘴里不停地叫着“某某茶钱,某大爷给了”。于是,就有人起身,双手抱拳,向某大爷表示谢意。整个茶馆,显得热闹友好。为了方便早到的茶客,老板还备了铜盆、毛巾,供茶客洗脸用。一些茶客还用手指蘸上盐,刷牙漱口,仰起头“咕咚咕咚”,把漱口水喷出,抹抹嘴,回到座上,喝上一口热茶,真叫舒坦、安逸。此时的茶馆,已是烟雾缭绕,高朋满座,笑谈声不绝于耳。
一茶客神经兮兮地对周围人说:“你们听到没得?昨天吕区长上街,见一穿旗袍的女人,跷起腿,坐在门口嗑瓜子。区长大怒,马上派人把她抓走,说她有伤风化。”“龟儿子,人家愿穿啥穿啥,干他屁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另一茶客得意扬扬,十分夸张地笑着说:“奇闻,奇闻,昨天星期六,在小学操场降国旗,人都到齐了,第二保梁保长,跑得满头大汗来迟了。吕区长当众叫人把他压在地上,打了十几板,打得直吆喝。”“该打,该打。降旗,降个屁。老子连饭都没吃的,啷个(怎么)不管?”
又一张茶桌上,几个人挤眉弄眼,头挨着头,说着悄悄话。说着说着,突然发出一阵哈哈大笑,笑得人前仰后翻,有的人眼泪都笑出来了。这伙人一定是在传播当地的桃色新闻,或见不得人的丑事。不然,怎会如此地开心。
还有的人海阔天空,瞎吹胡谝,什么家事、国事,信口胡谈。茶馆就是这样个逗乐、闲谈的好地方。茶馆里,商人见面先是一阵哈哈哈,接下来就听见:“某老板,这阵子在哪里发财?”“发个球,没把裤儿赔进走,就算老天有眼。”“你库存的那批货,什么时候脱手?”“不忙,不忙,看看行情再说。”茶馆就这样多方传递着生意行情和经济信息相互沟通。不时也能成交几宗小买卖。难怪商人有事没事爱坐茶馆,我想奥秘就在此。
若把茶馆的早市比作一幕剧的序幕,晚上的茶馆,就是这出戏的高潮,茶馆里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在饭后,再次光临茶馆,是去享受另一种休闲的文化娱乐生活。
一些跑江湖的民间艺人,此时利用茶馆人多的有利条件,各自展示他们的技艺,挣钱以维持生活。主要形式有二:一是说评书,二是打“玩友”。先说说评书,在茶客当中的后面放一书桌,说书艺人身着长衫,手持折叠扇、惊堂木,缓步登台。眼光一扫听众,惊堂木“啪”的一响,全场肃静。五言七言开场后,《三国演义》《七侠武义》《封神榜》《精忠说岳飞》等长篇历史章回小说开篇了。说书人口齿清楚,声调高昂,表情丰富,语言幽默。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说到激昂处,话似连珠,一气道出,决不间断;说到凄婉处,声似游丝,时断时续,让人动情。加上艺人夸张的表情,话外评论,让人如身临其境,融入故事的情节之中,深深地被吸引着,场内鸦雀无声。正说到紧要处,只听惊堂木“啪”的一响,“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此时大家才回过神,留下余味未尽的遗憾。说书人选的都是章回小说,一回接一回,吊人胃口,如此下去可连续数月。
再说“打玩友”,即本地的一些川戏迷聚在一起,借茶馆一角备齐川戏全套锣、鼓、胡琴,在一起清唱川戏取乐,让川戏爱好者过把瘾。有川戏高腔、丝弦,各行当都有,有唱腔浑厚的花脸,有唱腔细柔婉转的小旦,还有唱腔潇洒清逸的小生和幽默逗乐的丑角,配上激越的川戏锣鼓,还真有板有眼,深受茶客喜爱。若茶客想过一把瘾,也可一试身手。这种自娱自乐的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川戏爱好的需求。茶馆老板靠这些艺人的说唱,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艺人们也能获得较多的收入,皆大欢喜。
碧口的茶馆还是人们评理、调解纠纷的地方。碧口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商业交往中,人与人、家与户之间所发生的一些矛盾、纠纷,都去茶馆解决。邀请当地社会名流,如商会会长、保长,有威望的有学问者,普通民众旁听。当事者双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争辩,然后众人调解,本着是非自有公论和和为贵的古训,使许多矛盾得以化解,最后输方付茶钱,以示认错认罚。
在碧口众多的老茶馆中,“新生园”却另具特色。它坐落在镇东头处,环境优雅,是碧口人休闲、纳凉、品茗之处。园内溪水、磨坊、鱼池、茅亭、草地分布其间。柳荫下、修竹旁、溪水边,置有桌几茶具供人吃茶小憩,人们在这里品茶、垂钓、弈棋,谈天说地,无喧嚣杂乱之感,无市侩之味,多几分文化气息。茶馆,是旧碧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人们离不开它,喜爱它。(www.xing528.com)
许明诚 石桂珍(原载《悠悠碧口情》)
细说茶馆
茶馆文化,是碧口异于甘肃风俗的又一特点。碧口的茶馆有它自己的特色。在整个碧口的街上,上街里,除邓国良家的一个人少,生意非常清淡的茶馆外,几乎再没有一个开茶馆的。从王爷庙起,才开始出现茶馆,而王爷庙这一段街道,就有程公林家、李家,邮政局对门的李家和菜市拐左干臣家的众多茶馆,菜市拐以下还有杨家、青云店的茶馆、柴市坝牟应富家的茶馆,清真寺一带有李家、吕家,新街有邓家和杨家的茶馆。这些茶馆的对象各有不同。如程家、李家茶馆的对象就是以装药匠和船工为主要客人,左干臣家的茶馆,对象是小贩、小商、卖鸡、卖蛋的,青云店是自己店里的住客,新街的邓家、杨家茶馆多是青川来的米贩子。
到茶馆里喝茶,而不是品茶。茶馆也有茶馆的规矩,你花一碗茶钱,可以在那里喝一天,绝对没有人赶你走;如果你有事,需要离开时,你可以在茶盖子上放一两片茶叶,再去办你的事情,办完事后,还可以回来接着喝你原先泡的茶,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
客人到茶馆里来吃茶,一坐下,吆师就得先将茶船子放在客人所坐的桌子上,再将放有茶叶的茶碗放在茶船子上,冲满开水后才能将茶碗的盖子盖上。碧口人喜欢喝早茶,这个早茶和广东的早茶也不一样,碧口人的早茶只是喝茶,而不是在茶馆吃早点,所以碧口的茶馆,很少有叫茶楼的。广东人则不同,他们喝茶是顺便的,吃早点是主要的,所以所谓喝早茶,对广东来讲也就是早餐饭馆的别名而已。
茶馆、茶楼,都是一个约会见客的地方,但碧口的茶馆只是喝茶,而不是吃饭,这与广东的茶楼是有区别的。碧口的茶馆里要有一个好的吆师,就是倒茶的服务员。吆师是茶馆营业的灵魂。只要吆师好,茶馆经营也会好。一个好的吆师,很可能就会让这个茶馆一下子红火起来。当你一清早就去茶馆喝茶时,吆师一见你就高声地喊,给某某先生来一碗毛尖。这一声,不用你自报家门,整个茶馆里的人都知道你来了。如果在茶馆里,你给你认识的人付一碗茶钱,不用你说,吆师就会高声地喊道,某某大爷或某某先生的茶钱,某某先生给付了。谢谢!整个茶馆就知道你的人际关系。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和好的口碑吗?所以一大早,只要你进了茶馆,不用打听,只听吆师的喊声,给某某先生来一碗毛尖,某某先生的茶钱某某先生给付了,某某先生来了,请在这里坐……就知道茶馆里来了什么人。茶馆里人多,也很复杂,虽然茶馆里声音很嘈杂、很混乱,但却是一个摆龙门阵的好地方,无论好事、坏事、真的、假的,甚至于无中生有的谣言等等传闻,都可以通过这条渠道,向外传播。头一天晚上发生的事情,第二天一大早,通过茶馆,一上午就可以传遍全镇。此外,装药工人的老师傅,一早到茶馆里喝早茶的时候,也是他给徒弟们派工的时候,张三、李四去哪个药材店,王五、曹六去哪个药材店,哪个药材店的活应该由谁负责,哪个药材店的活应该怎么干等等,许多事情都是在茶馆里定下来的。茶馆也是当地青洪帮接待外地来的客人,最方便的接头和接待地点,青洪帮的老幺(最小的兄弟专门跑腿的),几乎天天都要到各个茶馆巡视,看是不是有哪路神仙,或哪个码头来的弟兄,在茶馆里面放下的暗号。如果这个暗号没有被发现,或者错过了接头时间,人走了,那就是这个码头上的青洪帮的过失,就有可能在来人的码头上,遭到冷遇和吃亏。所以茶馆成为青洪帮的重要活动场所。夏天的茶馆也是小孩子的茶水补给站,尤其是在下午或者其他时候,在外面玩得或跑得很累口又渴得十分难受的时候,一进茶馆,不管是哪个人喝的茶碗,就不顾一切地,只要是茶水,不管多少,端起来,一气就喝得干干净净。这就叫喝“加班茶”。茶客们都会微笑着,看着喝。有的还会非常善意地给喝水的孩子找另外的茶水。也会关心地叫这个孩子慢慢地喝,别让茶水呛了。
茶馆还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方,小贩在茶馆门口摆摊,可以泡一碗茶,一边喝茶,一边卖东西,下午天气清凉的时候,在茶馆里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民间艺人们唱道情,听评书。礼拜天,清贫的学生,也可以在清凉的茶馆里泡一杯茶,看看书,复习功课,和朋友们闲聊。晚上,吃完晚饭后,到茶馆里,坐在躺椅上,听川戏爱好者们的清唱,碧口人叫听围鼓。想清静的人,可以到茶馆里去听评书,摆龙门阵,吃着瓜子,吸着香烟,喝着清茶,也是一种享受。
碧口的茶馆,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功能,就是可以调解是非。两个人或者两个家庭,两个族群发生矛盾之后,首先要进行评,当事双方各自找辈分比较高、道德高,有一定的威望的人参加评理,其中有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评理是在晚上或下午,在双方同意的茶馆里辩理。双方在茶馆里,各说各的理,由各方的长辈和那些有威望的人来评理。这种辩论,可能一次成功,也可能两次、三次,在双方的长辈和那些贤达之士的评理和劝说之后,该认错的认错,该赔礼的赔礼,经过这样矛盾就算解决了。为了表示对错的一方的惩罚,当天晚上,茶馆里面喝茶的茶钱,全部由错的一方付清。这也算是一种很好的调解方式,有很浓厚的草根气息,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雷春贵
古镇碧口与茶
碧口人待客,总是先上茶。无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盛夏,凡有客人登门,都要用滚开的水泡上一杯茶;若是用温开水,就有对客人不敬的嫌疑。
古镇碧口人喝茶的历史,几乎可与古镇的形成同时而论。早在明初,碧口称碧峪河口,与中庙乡的行店一样,仅为水陆转运码头,主要向成都、重庆水运木材、药材及农副产品。在碧口与川陕接壤地带,历史上就游居着氐羌少数民族。明朝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因氐羌族“叛乱”,明朝政府派兵从青川、平武和文县对其围剿。幸存下来的氐羌人便逃进这一带的深山老林,隐居生存,但他们的生活日用品及药品得从像碧峪河口一样的商品集散地获得,这样就促进了码头集市贸易的发展。
明末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率部攻破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严酷镇压川中部和川西北的地主阶级反抗。许多人为躲兵患,纷纷外逃,其中一些人便逃亡到毗邻川北的碧峪河口,给船帮当纤夫谋生。他们的到来不但增加了码头人口流量,而且带来了四川喝茶的习俗。茶能兴奋大脑,缓解疲劳。很快喝茶的习俗就在船帮之间盛行起来,继而遍传码头。
清朝初年,碧峪河口码头的集市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专门交易货物的市场,取名“复兴场”。清朝乾隆晚期,各地客商为了保护各自的利益,先后按行业和籍属建立了各自的商会馆。四川船帮修建了紫云宫,四川商帮修建了川主宫,陕西商帮修建了忠义宫,江西和湖南药帮租用了三元宫,当地筏帮修建了巧圣宫。商会的形成和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商客。
众多的商人聚集在一起,便需要商业交流和消遣的地方,于是,就有人开设茶馆,一则给商人们提供交流的场所,二则可赚商人的钱,如此,就出现了专门从外地贩销茶叶的茶商。清朝嘉庆后期,由于碧口商贸业的兴盛,朝廷在碧口设立了副千总衙门一职,管理碧口的行政事务。清末,又在碧口设立厘金局,开始向商会征收税金。经营茶叶买卖的也不例外。到民国初年,碧口有茶馆三十余家,供应的茶叶既有本地所产,也有来自四川的花茶。
古镇碧口人喝茶的历史较早,但自己大面积种茶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据今天碧口镇李子坝行政村茶园合作社杨姓家族的后人杨国芳回忆,大约在清朝道光年间,生活在茶园这个地方的蒋姓、杨姓两家已种有少量茶树,但仅仅是供自己家老人喝而已。
李子坝第一次大面积种茶是在1958年,是政府的决定。1960年,因粮食紧缺,又将茶园翻掉,改种粮食。1962年,文县农业局农业技术人员茅小虎受派到李子坝驻队,调查研究发展茶叶生产,后向上级写了专题报告。1964年,国家农业部多种经营司派一副司长,骑着骡子前往李子坝考察,省、地、县均有陪同,当时的碧口公社书记余守敬也陪同前往,随后李子坝开始大面积发展茶叶,农民免交统购粮,公粮交代金。
1964、1965年,茅小虎又在碧口石龙沟马家山、碧峰沟岩湾等地试种茶叶,获得成功。1974年后,碧口地区开始全面试种茶叶。
严凤岐(原载《文县茶话》)
浅说盖碗茶
碧口人喝茶,无论是在茶馆,或是自己家,所用茶具多为“盖碗”。盖碗的组成是三件套:茶托、茶碗、茶盖。用盖碗泡茶,称“盖碗茶”,或“三泡台”。与名贵的紫砂壶相比,盖碗有其独到之处,是一种带着浓厚的地方色彩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品茶器具。碧口人这样称赞盖碗:如果说紫砂壶是茶具中的“美声唱法”,那么盖碗就是茶具中的“民歌”“通俗歌曲”。盖碗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茶盖代表天,茶托代表地,中间的茶碗代表人。
茶托是盖碗茶的“基础”,俗称“茶船”,有四个作用:一是使整个茶盏接触桌面的面积扩大,不致“翻船”倾倒;二是掺水时偶有失手致使茶水溢出,有“船”接着,免得桌面流淌滴水;三是方便端茶,稳当大方,逍遥洒脱;四是温润茶叶时,底部传热慢,有利恒温浸出茶叶。茶盖的最大特点是无论如何盖不严实,因为盖碗主要用来泡嫩度比较高的名优绿茶。盖子与杯口之间必须有缝隙,以利热气外溢,因此合格的盖子必须是“跛”的,不至于把茶焖坏。如果盖得清丝严缝,那么必有“伪劣”之嫌。换句话说,盖得严的不合格,盖不严的才合格。
盖碗茶不仅在碧口盛行,而且风靡天下。据史料记载,盖碗茶最早的诞生地是在四川成都,相传是唐朝德宗建中年间(780-783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女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传遍西南、西北。碧口地处甘川陕三省交界处,兼容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加之碧口人的先民几乎全都来自四川,与巴蜀民俗风情一脉相承,所以盖碗茶在成都一问世,几乎一夜之间便传入了碧口,成为当地人最喜爱的一种饮茶方式。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单单赞赏盖碗呢?其中,自有道理。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茶杯、茶壶泡茶,显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品质会下降而色败香散。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碧口茶馆里喝盖碗茶,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馆的堂倌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堂倌,又称“吆师”“掺茶师”“茶博士”。
解放前,有的堂倌还在茶馆里作掺杂表演,其斟茶技巧成为茶馆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堂倌将茶壶拎起,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戛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有时,堂倌将铜壶水注临空过肩,使出“白龙过江”“凤凰点头”之类的绝活,顷刻水止茶齐,滴水不溢,令人惊叹。
喝盖碗茶,显得既文雅,又是一种茶文化,能真正品尝出茶的味道来,是喝茶艺术的一种升华。盖碗茶,既是上好的饮料,又有滋补健身的作用。碧口盖碗茶,理所当然地深受人们喜爱,而且逐渐向四周辐射。
刘启舒(原载《文县茶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