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从开埠之日起,几百年来就是一个移民城镇。随着白龙江和嘉陵江航道的打通,嘉陵江沿岸的人民就开始向碧口移民了。
张姓是碧口的原住民,张氏住民在碧口有三支,俗称“张三家”,即冯家坝张家、水井湾张家、杨家坝张家。其中,冯家坝和水井湾张家,很可能是碧口的土著居民,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张氏宗祠”,在后马路大皂角树处,当地人称“老祠堂”。冯家坝张家后来在老祠堂东北方向不远处,修建了一座有七开间的新祠堂。杨家坝张家新老祠堂的祭祖仪式均不参加。水井湾张家和冯家坝张家相互之间还论字排辈,水井湾的人辈分大,冯家坝张家人一般都把水井湾张家人称“老辈子”。而杨家坝张家的人与水井湾和冯家坝张家的人无任何亲属关系,基本上是互不相识,不相往来。
杨家坝的张家人,人丁稀少,都不是农民,多从事政务。他们当中有当镇长的,也有当小学校长的,大部分人都是一些头面人物。
而冯家坝张家和水井湾的张家都是耕读传家农民,以农耕为生,几乎没有什么人参政经商。若按这种情况推断,杨家坝张家就是外来的移民。所以,水井湾和冯家坝的张家是真正的碧口土著居民。他们拥有碧口镇上大部分土地,个别富户还在镇上修建了大量的房屋。
但他们大多不善经营,慢慢地这些房产就流入外姓移民手中了。如水井湾张家有一富户,住在小河坝的菜园子里,当时极可能是富甲一方。一个名叫张积富的“土老财”,因吸食大烟,又不会劳动,更不会经商,花完了先辈们的积蓄之后,全靠卖房子为生,当街上的铺面全部卖光以后,就卖菜园子的老屋和住宅。可能他想到一次性卖了,很难维持长期的生活,于是就拆着卖,先卖房上的瓦,再拆檩条,再拆门、窗、梁柱,最终还是卖光整套老屋和住宅贫困而死。再如,在后马路慈善会对面的张家大院,老人曾是清末的武秀才,在碧口当时可以说是显赫一时,但他的儿孙们很不争气。儿子名叫张发孝,夫妇二人都是大烟鬼,街上的铺面几乎被他卖光,原先还体面地在外面租房住,后来穷困潦倒,才又搬回大院里住,一辈子就是以卖房为业,其他什么都不会干,一直到老,贫困潦倒而死。他的两个孙子都是武都中学的学生,大孙子吃喝嫖赌无所不能,由于过度地胡作非为,一度被老人赶出家门,后经人劝说才又认祖归宗,二十几岁因酒色过度而死。二孙子老实、憨厚,大有祖态,就是什么都不会干,也是靠卖房产维持生活。
碧口的张家大院,又叫张家新老爷大院,位于横马路与后马路交会处向南约四五十米处,它背靠四马山麓,面向白龙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建筑。大院无围墙,四周用房子后墙围着,后墙用厚约40厘米的夯土筑成,四四方方,占地约1600平方米。整个建筑全是土木结构,院子房屋约有30多间,连成一体,无任何隔断之处,只是正房略高于其他三面的配房、厢房,中间有一约400平方米的天井。上房为七开间,正中为堂屋,堂屋两边是主人的卧室,上房台阶宽约一米五,其余三面房屋的台阶宽约为两米,台阶之间相通顺畅,每间房子都是用木板作间隔墙,整个院子呈“回”字形。大门开在右下角处,门朝董家山,上房两边各有一个小门与外界相通,从大门到后马路有两级台阶,第一级为七步台阶,较缓平,第二步为五步台阶较陡,台阶均为石板和石头用三合土砌成,远处一看,方方正正,就像一颗印。张家大院无论建筑风格和特点,都算得上是碧口古镇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希望不要再人为地去破坏它,应好好地保护,也算得上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www.xing528.com)
雷春贵(原载《拾起往昔的记忆》)
附:碧口张氏(章氏)谱序节录
帝曰自洪荒以来,天地生人一气面成天下百姓。一根一脉而生焉,万方人民传脉久远,各分本音。
余近年分家匣中查出一旧纸见风化,观篇中之言,前抵祖籍,原第江西南昌县东关处卧云村,上下百里之余,皆为九房,合户三千四百余家之谱。仕宦者甚多,农商者亦不少,各勤置业,因贼作乱,冲散合族,于大明嘉靖年间(丙子)(为明正德丙子年),始祖章公金奎同李氏逃至四川保宁(阆中)县本城居住。内外张姓人众,每见祖母颇有大志,众户谪议建族谱结为一家,自后清谱三百八十余家。于清乾隆初年,三房祖兄张有贵,江水贸易至文邑碧镇行船,上下交通河道,嘉庆时开药店。余祖父大房广成,在河东架船,本叔告终无子,至碧口吊季(与高全发二人同至碧口上任家沟)置掌家业,聚祖母廖氏理料药店,出船装药,驾上水船,工烧房,坐家中街冯家沟(道光十八年上来占姚广文家下来住)入筏帮。让水河后河二面交通买卖,在于道光二十八年祖父母移居于任家沟,租姚广文房屋地居住。
编者注:《碧口张氏(章氏)谱序节录》,系张锡田先生从碧口上街张松林家中家谱中抄录。张松林先祖同江西章合谱后,来碧口行船开药店,后移至玉垒任家沟,现又迁居碧口,谱中可悉碧口清乾隆前就有了集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